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4
    • 财富1
    • 积分3849
    • 经验796011
    • 文章3781
    • 注册2005-04-19
    一个人一座城
    一个人和一座城  ◇杨修武 黄德平  曾几何时,甜城内江的糖业经济一枝独秀,糖产量一度占全省的70%,占全国的50%以上。糖业成为内江经济的骨骼,在几百年的岁月风云里屹立不倒,为内江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说起内江的糖业,就不能不提到一个人——曾达一。清明节期间,位于市中区沱江乡梁坝村的曾达一墓前,来了一些祭拜的人。在这些人当中,除了生活在五湖四海的曾家后人,还有一些市民,他们自发前来缅怀内江糖业第一人的历史功绩,仔细阅读墓碑上的文字。在他们眼中,碑文就是刻在石头上的一部志书,从这块苔藓斑驳的墓碑上面,他们读到的是——  一  内江被誉为“甜城”,其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明朝末年,李自成来四川拜会张献忠,张献忠用茶水和蜜饯款待李自成。李自成品尝了一块蜜饯后,感觉甜香润心,妙不可言,忙问张献忠:“这玩意儿产于何地?” 张献忠答道:“川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内江。”李自成听了,脱口而出:“啊,内江,真甜城也!”从此,“甜城”的美誉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有关“甜城”这段历史,早被一块墓碑所记录,从它的铭文中可以读出“甜城”的发端和来龙去脉。  1709年秋天,一个16岁的少年,像许多“湖广填四川”的移民一样,风尘仆仆,带着疲惫和憧憬来到内江这片并不起眼的山水之间。当他和这一片山水相遇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这一片山水也就成了他和他后人的事业。至今,这一带的儿童玩竹马戏,骑着竹竿在院坝里奔跑,一边跑一边唱着童谣:“马儿啷啷,骑到内江,马儿嘟嘟,骑到内府。”生动地再现了当时大规模移民的景象。  和其他移民不一样的是,这位少年的脚步一停下来,就将注意力放在脚边盛开的那几朵菊花上。正是这些平凡的菊花所承载的信息,给他带来启迪,让他编织梦想。  这位少年就是曾达一。现在,我们从他的墓碑和家谱里可以知道:他叫曾毓光,字光典,号达一。1693年农历八月初八生于福建长汀县安仁里孝感乡(今长汀县濯田镇安仁村),1735年农历正月初六病逝于内江沱江乡梁家坝。1853年,后人曾宪孚等为他捐了一个八品修职郎的官职。  当然,仅凭这些内容,我们还不能清晰地勾勒出三百多年前那灿烂的一瞬,还需添加一些代代相传的口碑,才能较完整地再现曾达一创业的瞬间和内江的沧海桑田。  二  曾达一似乎是负气离家出走的。据说有一天他回家晚了,看见厨房里有一碗干饭,以为是给自己留的,毫不客气地端起来吃了。家里人看见了大惊失色:“你惹大祸了!那碗干饭是给当家人留的,你吃了,其他房的人会不依的!”当时已天旱了两年,田中收成减少,其他人只能喝稀饭,只有当家人才能吃干饭。这件事被从四川回家探亲的铁匠二叔碰见了,他开始打抱不平:“有什么了不起嘛!人家四川哪家都有干饭吃。”曾达一记不住后来受了什么重罚,却记住了四川的富庶,并且怀着真切的向往。不久,铁匠二叔启程回四川,曾达一悄然尾随其后,直到第五天才被发现。叔侄俩一路同行,经历数月,取道湖北恩施,由旱路入川。一路上,他们因拮据而节省,吃饭时,叔侄俩总是向店家只要饭,不要菜。店家问及缘由,他俩异口同声道:“有盐蛋下饭。”同时拿出一个盐蛋做做样子,饭后用纸将蛋孔糊上,把盐蛋揣在怀里继续赶路。这段经历成为日后曾家教育后人的必修课。  曾达一在内江停下脚步,帮人挑货糊口,几年后,在县城西侧的岛湾(现称倒湾)购置了部分土地。1716年,曾达一返回福建,将父亲接来内江。虽然在岛湾购置了土地,但面积太小,不适合农耕,而且离城近,怕将来子孙学坏,因此,曾达一父子认为不可久居。于是,他们顺沱江而下,寻找理想的立足之地。  寻至沱江乡梁家坝,曾达一父子见一妇人在江边哭泣,遂上前询问。原来,那妇人姓邓,守寡,有两子,长子在江中游泳淹死了。妇人害怕次子也丧,想卖掉梁家坝这块土地,迁离江边。曾达一父子问要价多少,妇人开口要120吊铜钱。平坦的梁家坝长约5公里,又临沱江水道连接成都、重庆等地,是当时理想的农产品种植基地。曾达一父子商议后,将岛湾的土地变卖,买下这片荒地。成交后。曾达一父子还送了邓家一只大公鸡、两匹土布,以示友好和吉利。  曾达一开垦了这块荒地,就像碑文中记叙的那样:“披荆斩棘,伐山木治室”,在内江稳稳地站住了脚跟。消息传到留在福建的族中各房奇任、奇芳、般璧诸公,他们不仅没有像当初因曾达一吃了一碗干饭不依不饶,反倒在九年后也随着迁徙大潮,赶来投奔曾达一。曾达一表现出了足够的大度,同情其贫苦,划梁家坝三分之一的土地给他们居住和耕种,分文不取。就这样,曾达一让他的族人的日子都过得无忧无虑。  曾达一无愧是这些移民中的杰出人物,他的眼光并没有这么短浅,进入他视野的仍然是那几朵盛开的菊花。  那几朵菊花原本像他那疲惫的脸色一样苍白,可一旦进入他那深邃的眼中,再经过岁月和传说的打磨,便有了灵性、色彩。他从中得到的启迪是,这里的菊花开放时节,也是农历九月,与家乡福建相同。也就是在这一瞬间,他产生了一个奇妙的灵感:从家乡福建引种甘蔗制糖。这一灵感的闪现,应该是古代内江经济腾飞的经典之作了。内江城的命运也随着这灵光一现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段多彩的记忆,不但力透曾氏家谱的纸背,流光四溢,也使内江城在成片的翠绿色甘蔗林的簇拥下,风光旖旎起来。  曾达一趁回长汀迁祖先骸骨的机会,请了家乡两个制糖匠人挑着甘蔗入川,一路上历经的艰辛可想而知。这一程又是千里迢迢,风尘仆仆。难怪后来靠种蔗制糖致富的曾氏族人,为感激那两个挑甘蔗入内江的福建制糖匠人,在他们坟前立碑。那坟被称为“蔗奴坟”,就在梁家坝曾家大院前面,直到1958年大跃进修公路时,坟碑才同时被毁。  三  成片的甘蔗林和星罗棋布的糖房漏棚,成就了曾达一和他的族人,也就有了内江城的300年辉煌和故事。故事说,曾达一族人及其后裔均沿沱江两岸而居,曾家每“五里一房人,五里一糖房”;故事说,曾家不知赚取了多少万两白银,反正弟兄分家白银难以数数,用秤吊;故事说,周围许多人看红了眼,争相种起了甘蔗,而且迅速扩散到沱江流域的资中、资阳、简阳乃至四川的大多数县……不说故事了,还是看看当时的官方统计数字吧:1914年,经农商部调查,全国产糖量为180万公担。其中,产糖最丰者首推四川,次为广东,再次为福建。据日本人何信治调查,1919年,内江糖产量占四川75%。还有研究表明:内江糖产量曾一度占全省的70%,占全国的50%以上。内江,也正是依托这甘蔗林带来的富庶,才得以在随后300年的时间里奇迹般繁荣。  满载着商旅和蔗糖的船只,在临近内江城相对平缓的沱江河边靠岸,在岸边集散而形成码头、街市。城区的面积在扩大,城里的房屋在增多,城中的人口在增长。街道上人来人往的嘈杂,回荡着各地的方言。辉煌在瞬间灿烂,故事却在沱江流域沉淀。随着南来北往的船工号子飘向远方,满载内江蔗糖的木船顺沱江而下,经泸州直达重庆,并通过重庆到达湖北、贵州及全国各地。  曾达一当初入川时,所带来的曾氏族人不足百口,到1897年,清末状元骆成骧为曾氏族谱作序时称,后裔男丁已接近3000人。如今,总数已达30000多人。在他去世120年左右,曾氏后代为他重新修墓立碑,在碑文里刻上了发自肺腑的溢美之词:“创垂之功,与天曷极” !  今天,当内江人打量焕然一新的内江城,欣喜的眼光透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看见的是生长了300年的甘蔗林。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甘蔗滋润了内江城300年,现在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从盛产蔗糖的甜城,到“曲江、低山、画乡”、 “江中之城”、“林中之城”、“画中之城”,甘蔗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命脉之一。它那原本有点瘦骨伶仃的身躯已经丰腴起来,成了连接成都、重庆的一个重要城市,也被四川省规划为未来建设的九个大城市之一。  霞光映出江水的一抹金色,这是内江新的一天的开始。当那些从曾达一墓前驱车回城的市民站在沱江边,他们相信,历史又开始新的轮回,内江的故事和辉煌,已经从一个新的节点开始。
    志诚公-广新公-良甫公-子章公-振宗公-成义公-德渊公-珍公-仲源公-文盛公-位公-省虑公-起监公-弘胜公(胜)-锦汉公(子)-自达公(达)-永展公(永)-德敬公(德)-文和公(文)-秀成公(秀)-显尧公(显)-朝与公(朝)-庭生(庭)-繁星-祥熙。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2383
      • 经验214402
      • 文章2809
      • 注册2007-08-03
      已阅!
      个性使然语言直率,唯真、唯善、唯美!!!弘扬祖德,敦亲睦族,传承曾子思想。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51
        • 经验20501
        • 文章317
        • 注册2010-12-17
        受益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内江历史 留下曾氏开拓汗水 创造甜城艰辛 为内江发展奠定基石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湖南曾氏77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积分1996
          • 经验222414
          • 文章2065
          • 注册2009-02-08
          一个人一座城。曾达一 曾氏的好儿郎。后世的楷模!也验证了一句古话:树挪死,人挪活!
          先世族谱兵燹无稽——益--贯(明洪武己酉二年旦落常宁县南甲山)---选(湘常宁东乡官庄开基祖)    
          我的QQ:602727577
          家族邮箱:zax@zengshi.net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