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998
    • 经验19325
    • 文章1717
    • 注册2009-03-20
    闽人第三次移民高潮
    1683年郑氏政权结束以后,政治上统一的局面,给海峡两岸的各种联系和台湾的进一步开发,都带来了新的积极的因素。尽管清政府在初期采取了一系列严厉而愚蠢的限制政策,但大陆人民,尤其是一水之隔的福建人民,还是相继不绝地涌向彼岸去。一场由南到北、由西到东的垦殖运动,在台湾轰轰烈烈地展开了。这次规模空前的移民高潮,在康、雍年间,已能见到最初的浪头,至乾、嘉年间,则达到最高峰。据《台湾通史》的估计,到嘉庆十六年(1811),全台湾的汉族人口已超过二百万。

    族谱资料研究的成果在如下几个方面为这一时期的移民运动,提供了很好的说明:

    一是移民人数。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到嘉庆二十五年(1820),移居达一千六百人,约占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无生年未统计者除外)其中,康、雍时期一百八十人,乾、嘉时期一千四百人,其发展趋势十分明显。再从迁台人数最多的晋江石壁乡林姓来看,该族于郑氏政权时往台者二人,康、雍时三十二人,乾、嘉时即增至二百九十人。安溪参内黄姓的情况亦如是:郑氏政权时三人,康、雍时二十四人,乾、嘉时遂遽增至三百人。这种情况甚为普遍。还有一些族姓,如晋江永宁鳌西林姓、泉州龙笋曾姓等,甚至是到了乾隆后期,才开始他们的迁台史的。

    为什么这次移民运动,在康、雍时期的半个多世纪中,发展速度尚如此之缓慢?这完全是由于清政府统一台湾以后实行的所谓"为防台而治台"的错误方针导致的。我们知道,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五十八年(1719)和雍正七年(1729),清政府曾三次严申禁令,企图堵绝沿海人民偷渡入台。此禁令又经乾隆初年的三行三驰,至乾隆二十五(1760)以后,在移民运动的冲击下,限制政策始归于失败。这就是为什么此次移民高潮会迟至乾、嘉时期,认真地说是乾隆中期以后才真正形成的重要原因。 我们还注意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清政府开放台湾鹿港与泉州蚶江港对渡,五十七年(1792)又开放淡水河口的八里岔与蚶江及福州五虎门对口通航,这个措施,不仅对闽台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密切,而且对移民高潮的迅速形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蚶江港开放以后,很快便成为泉州对台交通的中心,一时"大小商渔,往来利涉,其视鹿仔港,直户庭耳",因而出现了"群趋若鹜"的局面。(《新建蚶江海防官署碑记》)禁令之废弛,蚶江之开放,大大有利移民的迁徙活动。在晋江县南部,尤其是蚶江附近农村,迁台人数所以会特别多,这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兹就该县几部主要族谱记载的迁台大约人数列表于下,以资说明:
    锦江林姓五房(在蚶江) 50人
    莲埭东间林姓(距蚶江一里) 400人
    石壁玉山林姓(距蚶江三里许) 1,000人
    金井新市曾姓280人
    东石蔡姓长房三延科派240人
    东石蔡姓长房三惟谅派40人
    东石玉塘吴姓三房30人
    东石郭岑郭姓150人
    永宁鳌西林姓80人
    安海颜姓70人

    二是移民特点。兄弟相率,夫妻同往,甚至举家迁徒现象的普遍出现,是这时期移民运动的特点之一。在各姓族谱中都能找到这样的记载。以安溪县参内黄姓为例:该姓从康熙末年以后移居台湾的族人中,父子同往者计二十九,兄弟同往者计十七(人数不等),夫妇同往者四十四对,全家同往者三十家。这种情况说明台湾的开垦所给予劳动者的利益,越来越吸引着大陆失掉土地或缺乏土地的人们。就参内黄姓而言,人多地少,始终是这里的一个严重问题,因而他们只有往台湾和南洋去寻找出路。(此时期参内黄姓往南洋者,也多至数百人)

    单身移民往台后娶妻、建立家庭现象的普遍出现,是这时期移民运动的又一特点。以晋江东石蔡氏长房三延科派迁移台湾的族人为例:从乾隆年间开始,在台娶妻者八十人,在台继娶者九人。 "世构,号纯朴,往台南路竹仔港汕岸顶居住。生乾隆二十四年(1759),卒喜庆十八年(1813)。在台娶三块厝许氏女,名澄娘,号纯慈。生乾隆三十四年(1769),卒道光十一年(1831),墓葬坎脚。生男四。"

    "文荣,号惠良。住布袋嘴庄。生乾隆四十一年(1776),卒道光二十五年(1845)。先娶龙蚊郑氏女,名座娘;继娶新庄刘氏女,名密娘。承男一。"

    "文挺,住鹿港庄。在唐先娶苏氏女,名俭娘,早殁;在台再娶某氏女。名溅娘。生男一。"

    "章蜡,号章纯。生嘉庆十八年(1813),卒同治二年(1863),在台身故,葬五股。娶下村乡张却娘,又在台娶侧室陈香炽。养男四,生男一。"

    这说明,早期那种妇女奇缺、移民性别不平衡的状态,至此时已经结束。而移民家庭的建立,则使农业生产的发展,有了一个更坚实的基础。

    三是移民成份。随着迁台人数的发展,移民的成份也复杂起来了。当然,农民始终是移民大军的主体,对此族谱虽不特别注明,但完全可以判断。除此之外,在族谱资料中,尚可看到商人、官吏、士兵、知识分子、城市平民、医生、店员、手工业者、僧侣等等,也都参加到移民的行列中来。他们构成了台湾社会的各个阶层,其意义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 下表数字,系根据族谱有注明身份者统计的:

    商 人39人
    地 主1人
    知识分子:国学生、童生、秀才、佾生等61人
    处 士3人
    贡 生8人
    举 人1人
    塾 师5人
    官吏乡绅(包括任职官吏、授有品衔或乡饮大宾者) 11人
    士兵、义民3人
    店 员1人
    和 尚1人
    医 生3人
    华侨(由台湾出洋) 5人

    这里着重分析一下知识分子移台问题。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统一台湾后,始立府、县学,岁科试以取生员。定例府学岁进文武童各二十名,科进文童二十名,廪膳二十名,增广如之。县学定额稍减。但因草莱初辟,文化落后,故入泮较为容易。这给那些屡困科场的大陆诸县(尤其是泉、漳二府)。学子们,带来了获取秀才资格的好机会,于是东渡求进学者,十分普遍。晋江县林宏礼(字孙敬,号省庵,官名名世。生康熙十九年,卒乾隆二十年)即为典型一例。他少年时"迨屡试晋水,久困莫售,……爱喟然叹曰:'……何不可遨游东宁,聊托一试?于是登堂拜别,羁迹台湾,凡御史观风月课,以逮府县两试,其夺矛试艺,几于累牍。果也,文宗吴昌祚公岁取入泮。"(玉山林氏宗谱》)

    又南安蓬岛郭姓移民台湾的家族,从十九世至二十三世,约当十八、十九世纪的一百多年中,共有十九人在台湾进学为秀才。(《蓬岛郭氏家谱》

    不少移民于台湾进秀才后,即转回原籍,参加乡试。如晋江县从乾隆元年(1736)至二十年(1765),共有十名举人是台湾的秀才考中的。(《晋江县志》)龙溪县从康熙三十二年(1693)至乾隆十六年(1751),也夺十六名贡生原是台湾秀才。(《龙溪县志》)闽台文化关系之密切,于此可见一斑。

    尚须指出,不少知识分子渡台任塾师,以及一些清廉的学官,对于传播文化知识,发展教育事业,都曾做过贡献。这方面地志记载颇多,兹引族谱中两例以作补充:

    清末著名状元、晋江人吴鲁的儿子吴钟善(光绪癸卯经济特科,廷试二等),曾应林姓之聘,渡台课授经文,并在台刊印其父的《正气研斋汇稿》及《百哀诗》。(吴增撰《清故徵君顽陀吴君墓志铭》)

    福州人陈平皋于嘉庆十二年(1817)调任台湾嘉义县学,见"台地赌风甚炽,樗蒲辈藉学宫为逋逃薮,胥斗因而滋奸",即"令尽驱博徒,整肃学规,悉除陋习,分毫无所取,以故去任而行橐萧然"。
    闽南泉州龙山派曾氏三十九世。

    鲁国名贤裔  龙山鼎甲家

    穆公裔孙  俅公房系
    QQ328705678    电话15860328885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453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