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1
    • 经验241
    • 文章19
    • 注册2007-03-10
    [原创]大家有知道历史上的"曾探花"吗?
    大家有知道历史上的"曾探花"吗?

     

     其实他就是我们这里的 ``

     

     大家有知道他是什么派吗?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
    • 财富1
    • 积分3337
    • 经验817467
    • 文章3664
    • 注册2006-09-10
    原来是志兵宗亲那里的吗?能把他的资料上传上来吗?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行公28传裔孙—唯道公21世裔孙。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E-mail:zengrizhao@163.com
    QQ:420978114
    点击:[URL=http://blog.sina.com.cn/zeng5051012]和大人的博客[/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2367
      • 经验55412
      • 文章2339
      • 注册2005-10-01
      洗眼供看!
      弘扬宗圣公大学之道,孝儒之道,团结所有曾家弟兄.广东高要人,在佛山工作.
      新浪博客紫云小鱼 http://blog.sina.com.cn/u/2379975802
      端砚 茶盘 书法 茶 禅 国学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43
        • 经验21533
        • 文章490
        • 注册2007-01-07
        怎么没有具体内容????
        宗圣公77派孙.略公>巩公>憇公>孟永公>卓公.
        入川祖训:话到口边留半句,理从是处让三分。
        邮件:wzzxzgr@163.com    QQ:249296749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实在是惭愧,我没有听说过是哪个![em10]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七十二 廣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6
          • 财富3
          • 积分3415
          • 经验210509
          • 文章3327
          • 注册2006-06-21
          曾探花,确有其人。就是曾朝节呀!曾朝节(1534—1604):字直卿,号直斋,湖南临武县城南曾家山人,明朝人。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他以殿试一甲三名及第。曾任国子监祭酒、礼部侍郎、礼部尚书。病逝京都,享年七十,赐太子太保,谥“文恪”。“殿试一甲三名” 就是“探花”。“曾探花”就是由此而来的。曾志兵在论坛也有介绍:[URL=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66&ID=8781]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66&ID=8781[/URL]
          曾朝伦也说过:[URL=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71&ID=33057]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71&ID=33057[/URL]


          好像他的后裔有与广东那一房有关,我记不清楚了。



          曾氏宗亲网荣誉版主(1943-2018年)四川泸州人,上世祖讳长一,由江西徙河南汝宁府,再徙湖北麻城于洪武年间入蜀定居泸州之北玉蟾山后匡家寺曾大塘,人称河西公。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zgs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2367
            • 经验55412
            • 文章2339
            • 注册2005-10-01
            临武县是湖南广东交界的地方.
            论坛上有他们的族谱.
            弘扬宗圣公大学之道,孝儒之道,团结所有曾家弟兄.广东高要人,在佛山工作.
            新浪博客紫云小鱼 http://blog.sina.com.cn/u/2379975802
            端砚 茶盘 书法 茶 禅 国学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0
            • 财富4
            • 积分4333
            • 经验575029
            • 文章5045
            • 注册2006-03-07
            来雁塔


            [TABLE][TR][TD]    
              来雁塔位于石鼓区合江套三汲矾上,与雁峰区回雁峰遥相对峙,故称。据清[COLOR=#000011]乾隆[/COLOR]《衡阳县志·古迹》载:“万历辛己(1581),宗伯曾朝节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经十三载而告成。”其后,清嘉庆、道光、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曾修茸,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来雁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座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边长7.3米。塔置于须弥座石基上,塔基施图案雕饰。门额为汉白玉石质,中镌“来雁塔”三个大字,系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群书丹。塔旁原建有山门和双练、印湘二亭,均废坛;宝瓶于1944年部分毁于战火。1989年,市政府对来雁塔进行全面维修,修复了塔体、塔檐以及各层檐角和塔顶上的鳌鱼、狮、龙、卷草等堆塑,复原了宝瓶、垂带踏跺和二、三级外檐上的石栏杆,恢复了山门。时,市长苏健民作《续修来雁塔记》,由文化局长李正南书丹,镌碑嵌于第一级门洞左壁。来雁塔于1959年和1974年两次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10日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来雁塔在衡阳市城北三公里合江套下矶头,和位于回雁峰前的回雁塔对称,在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大雁南来北去的方位物,它们都们于湘江西岸,一在城之北,一在城之南,用二点和一根无形的延伸线,把雁城系在一块。 来雁塔的塔地原是滨湘一三级矶之所在,县志有曾记载“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邑人曾朝节以殿试一甲三名及第,归建此塔。《碑记》谓曾公之倡建者,因蒸湘交汇流急,石矶碍舟。除矶建塔,不啻砥柱,俨插文笔,由是河道利济。”从这意义上着眼,是不是可以因这位状元兴利于民,又给它一个状元塔的别名,与今日的树碑立传的意思接近。 古塔是古城的标志,不过,这来雁塔却远远后于古城,距今只有四百余年,年年秋风紧,风铃响,塞雁南来,看在眼底,绕塔回旋一番,寻求栖息之所。日出月落,寒来暑往,这塔象明代的遗老,送走了大清王朝和蒋家王朝,迎来了大地春回,征雁北去,于今成了古董,文物考古者将它举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还是1983年的事。因为这,它重露历史的峥嵘,新染时代的风采,几百年过去能幸存下来,也算得上是命运的宠儿呀,倘若是作为“四旧”在动乱年代摧毁,那回雁峰也会减了几分光彩。 古时建塔,一般都是七级,故有“七级浮图”之美誉,这塔也是七级,为砖石结构,整个塔高为40米面积为250平方米,在当时也还是花了不少人力物力的。从塔座起,逐级内收,高度由第一级的6.5米逐渐减致0.5米。 登雁塔一观,第一层为石砌,平顶木梁,南边为正门,上边有楷书“来雁塔”三字的汉白玉横额,为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维修时嵌入的,系衡阳人兵部右侍郎彭玉麟重修并题书。入塔门,能见东西对称开窗,北边为佛龛,设释迦牟尼佛石雕,高约3米,座上镌有明万历乙酉(公元1585年)夏刘熙妻史氏捐赠等四十八个楷书字。左右有石级螺旋向上,将观者送上塔顶,向南瞩目,可一揽雁城。从第二层起,皆系砖砌,内里穹窿顶或攒顶不一,东、南、西均开有卷门,四面开窗,北面佛龛。第二层跌座观音石雕像,三层置旃坛功德佛石雕像,再上四层,则无佛像,每层各绕以护栏,在于供登塔者凭栏远眺。 来雁塔滨湘江而护雁城,巍峨擎天。不少名人学子,在陆路交通还不发达年代,南行唯此一条水路,常有失意骚人墨客,一登雁塔,以畅心怀。(回雁塔则没有这般优厚地理位置只能是窝居山勘。)大旅游家徐霞客于崇祯丁丑(公元1637年)春二月,趁入衡阳之便,曾登临来雁塔至五层,极目四眺后,在《徐霞客游记》里有记述,写道:“北惟衡岳最高,其次则西之母雨山,又次则西之大海岭,其余皆岗垅高下,无甚峥嵘。而东南二方圆无际也。”清代宋士贵则诗赞曰:“为爱天南回雁处,曾余一柱磔狂澜”好个“柢狂澜”者,虽经历历史风雨的剥蚀,大浪的冲击,今日仍能健在,同回雁峰对峙,和回雁塔称雄于市,被摄入时代的画图,重露芳华,这也应该是雁城的骄傲!




            [/TD][/TR][/TABLE]

            名文辉 家广东·化州 宗圣76派,龙山派41世,南门房17世嗣孙
            始祖讳宗廉名龄字介,自闽从戎,于成化元年克桂平瑶乱,旋镇高雷廉诸州,守化州石城,遂居南门。
                 [GLOW=1,RED,2][URL=http://blog.sina.com.cn/zengshi1414/]八仙的博客[/URL][/GLOW]    [B]我的QQ: 373772728[/B]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50
              • 经验4803
              • 文章273
              • 注册2006-02-06
              长见识了,呵呵.
              宏開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国栋樑、英贤秦泰邦。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积分3
                • 经验88
                • 文章3
                • 注册2007-12-10
                是啊 曾探花  就是我们临武县人士  
                    而却是我们村的 在祠堂里还有他的诗句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