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3151
    • 经验117679
    • 文章3271
    • 注册2009-08-16
    二节 天津的失望

      在菸酒公卖局做一个小科员总不是我应走的路,病後再检讨,我得另寻出路,於是重演我奔走请托的旧勾当。这次重演,也许有馥在身边,托她的福,竟不久有了效果。内政部次长于宝轩是了解我能力与要求的人,告诉我在天津的直隶省交涉使祝新源正需要一个英文科长,他可以写封信介绍我去试一试。我持信赴津谒祝一谈,我正是他需要的人,立刻面邀我做他的英文科长。这一次我真觉得拨开了两年来没额盖脸的乌云,重见天日,遂我心愿,踏进了外交界,走准了我应走的路。於是在民国十年的冬季,辞去了菸酒公卖局科员之职,带著馥同到天津,展开我的外交生涯。
      不料,一踏进天津交涉公署我就失望,办公几天了解了它的内容更使我完全恢复了过去心灰意懒的绝望。使我失望的是这个衙门的组织。名义上我是科长,实际有长无科,全署懂英文的只有我一个人。此外还有一位懂法文的同事之外,其余多是些办中文文牍的老先生。整个公署充满了暮气沉沉的官僚气氛,那里像担任外交对外接触的新机构。进一步了解更使我绝望的是因为我了解了这个衙门只是帮助省长接见外宾的一个酬酢机构,实无外交可办,与外交部拉不上任何关系。实际研究,直隶省府可能办外交的对象只有各国派驻天津的领事,可是,天津有英、日、法、德、意五国的租界,这五国的领事凭著他们所掌握的治外法权分别掌管所得租界的统治权,根本不需跟中国地方政府办任何交涉。因此,堂堂省府交涉使,除了与各国领事反来访外国要员以及新闻记者酬酢往来之外,实无外交可办,安得不使我一团高兴落了空,又感到生活的绝望了呢?
      对事业的发展虽然又绝了望,可是从民国十年到十四年,在天津这四年的生活却是十分愉快的。因为我真有了自己创造的家。到了天津,与馥继续恋人的生活不过一年,到了十一年农历九月馥就生了我们第一个儿子,乳名大宝,正名坦;再隔两年,到了十三年,也是农历九月,馥又生了我们唯一个女儿乳名妹妹,正名晰。一连三年有了一儿一女抱在怀里,我俩不得不舍弃甜蜜的恋人生活,进一步认认真真从事建立我们的理想家庭了。
      在天津享受家庭生活的愉快之外,我又意外地结交了两个好友,享受到友情融洽的乐趣。两个好友都是在熊希龄主持的顺直水利委员会里做事。一个名魏易字冲叔,他的儿子又是我後半世最要好的朋友魏景蒙。因此,我可算是魏家的两代世交。冲叔是我在天津得了唱昆曲的嗜好,在拍曲子的场合中认识的。相交熟了,我才正真认识他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才;他不独对中国传统学识十分渊博,对英国文学也有超人的造就。当时大家都知道,不论中外学者遇到艰深罕见的英文辞句或生字,只要找魏冲叔,他必能对答如流,给你一个心满意足的解释。因此,大家给他一个绰号叫「会走路的百科全书」(Walking EncycloPedia)。他是晚清翻译大家林琴南挑中的唯一能正确选译西洋文学名著的好夥伴,也是我终身钦佩的好友之一。
      第二个好友董显光,英文名Hollington Tong是帮助我决定终身事业应走那条路的人,也是我此後开创事业同甘共苦并肩合作亦师亦友的一个伙伴。他有绝对克己与绝对与人为善的优美情操。自从认识了他,我真正结束了我生活起步中的艰苦摸索与辛酸挣扎。因为他的帮助,我找到了从事新闻事业是我生活应走的正确路线。
      显光兄是从美国学新闻学回国想找机会学以致用发展他创办新闻事业的功能的。他找到了我,以为我是达成他这份志愿最理想的夥伴。因为,他想在国内发展新闻事业,独缺一枝有国学基础挥写自如的笔。他确认我有这枝笔。因此,他在几次长谈中,把从事新闻事业贡献如何大,兴趣如何高,如数家珍地给我上了几堂课,真把对新闻学一窍不通的我说得手舞足蹈起来,由衷表示愿跟他学习,做他的夥伴,认定新闻事业做我的终身职业。
      这时候张作霖与吴佩孚奉直两系军阀的斗争巳达白热化的程度,我决定直隶省府的交涉公署不再是我应该逗留下去的机构。因此,先在十四年冬,乘岳母寿诞的机会把馥带著新生子女回到老家,留我一个人在天津另找发展的机会。
      刚巧那时候显光兄决心拿他自己历年的积蓄创办一份中文报,命名「庸报」。他自己还在水利委员会工作,只能在公余时间来从事这办报工作。於是我自告奋勇也在公余时间中去帮助他。说帮助实际是从头实习创办一份报纸的一切手续,甚至琐琐屑屑的业务。我跟著他从布置印刷房、排字房,一直到组织编辑部、采访部。显光兄的目的要办一份美国报拼版式的中国报,特别是标题的拼式要像美国一样的花样翻新,吸引读者的注意。在没有发刊以前,我忙著学习这种种部署与设计,等到发刊之後,编采新闻,撰写评论。人手缺时,我都义务服务,实际是加紧学习。因为,这一阵的手忙脚乱的确使我对新闻工作著了迷。同时,我发现我不能出国深造的抱怨,受这生活转变而无形消失了。因为,我感到我在新闻事业中一样可以发挥。我虽不出国而与出国者同样或更胜过他们的事业功能。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曾氏委员会委员、曾公亮、曾从龙学术研究会、龙山族谱研究员。

       龙山派三十九世、公亮公三十传裔孙、内坑二十六世、南溪房十八世裔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