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2
    • 积分83
    • 经验17786
    • 文章77
    • 注册2015-09-10
    曾益新院士接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经济学博士”王国强卸任
    原创 2018-03-30 大鹏 医学界智库


    最新消息,国家卫健委又一副部级单位换帅。


    3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干部大会,通报了中央关于王国强不再担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的决定。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研究决定由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曾益新分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马建中负责局日常工作。

    至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新帅”终于敲定。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公开资料显示,王国强生于1955年,经济学博士学位。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药系,随后进入原卫生部药政局工作。2000年,王国强出任原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2007年1月,王国强升任原卫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2013年,原国家计生委和原卫生部实行职能整合,组建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后,王国强于当年4月,出任原国家卫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党组书记。

    除了负责中医药管理工作外,王国强在担任原国家卫计委副主任期间,还负责疾病预防控制方面工作,分管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不含妇幼保健中心)以及联系中华预防医学会。

    王国强被公认的最大政绩,则是他在任期间推动通过的《中医药法》。“医学界”了解到,早在王国强担任原卫生部副部长时,就开始着手在规划、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加大对中医药扶持力度,并且推动形成了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

    此外,在王国强任职期间,中医药在国际标准化工作上还取得了突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并将秘书处设在我国,国际疾病分类与代码(ICD—11)首次将中医药等传统医学纳入。
     
    2017年7月1日,酝酿了33年之久的,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全面、系统体现中医药特色的综合性法律。时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王国强解读了中医药法颁布的背景和意义,并指出了中医药法对于行业的深刻影响。

    截至此番卸任,王国强已经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的岗位上,前后任职11年之久。

    而接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掌门人的,则是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曾益新。


    来源: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网站

    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头衔的曾益新不仅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还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他早年曾在衡阳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求学,并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主治医师,后前往日本、美国留学。

    回国后,曾益新前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任职,并担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10年8月,曾益新离开广州北上,出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院校长,并于2011年4月成为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2011年8月,曾益新出任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2015年11月改任北京医院院长。2017年2月,曾益新任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党组成员。

    在任职原国家卫计委期间,曾益新主要负责政策法规、药政、科技教育、保健等方面工作。具体职责上,分管法制司、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科技教育司、保健局,北京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

    跟王国强“经济学博士”的出身有所不同的是,曾益新是“科班出身”,拥有医学博士头衔,是一位“专家型官员”。

    曾益新在原国家卫计委任上,曾大力推动简历全科医生体系,并直言“只有全科医生才能救中国医疗体系”。他还提出,全科医生制度建设目前是我国卫生体系中最短的短板,只有把这个短板补齐,我国卫生体系才能得到进一步发展。

    除了重视全科,曾益新还推动药品供应保障制度建设,推动解决低价药、“救命药”、“孤儿药”以及儿童用药的供应问题。

    而对于医改,曾益新认为医改要建机制,通过建机制的方式来推动大医院的改革。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171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