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七十六派 繁字辈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财富2
    • 积分1334
    • 经验76072
    • 文章1316
    • 注册2008-11-17
    梁勤主编:曾国藩年谱(书签)
    [COLOR=#000000]   [FACE=黑体][SIZE=4]梁勤主编:曾国藩年谱(远方出版社 2002,PDF)[/COLOR][/SIZE][/FACE]
    [COLOR=#000000]    【作 者】[/COLOR][URL=http://book.lrbook.com/search?Field=2&sw=梁勤][U][COLOR=#000000]梁勤[/COLOR][/U][/URL][COLOR=#000000]主编
        【丛书名】[/COLOR][URL=http://book.lrbook.com/search?sw=曾国藩全书&Field=5][COLOR=#000000]曾国藩全书[/COLOR][/URL][COLOR=#000000]
        【形态项】 312 ; 20cm
        【读秀号】000001282460
        【出版项】 远方出版社 , 2002
        【ISBN号】 7-80595-769-X / K827=52
        【参考文献格式】[/COLOR][URL=http://book.lrbook.com/search?Field=2&sw=梁勤][COLOR=#000000]梁勤[/COLOR][/URL][COLOR=#000000]主编. 曾国藩年谱. 远方出版社, 2002
        【便利度】 无书签
        【清晰度】 一般
        【完整性】 完整
        【格   式】 PDF
        【大   小】 14. 8M[/COLOR]
    [COLOR=#000000][/COLOR]
    [COLOR=#000000]    【生平简介】[B][B]曾[/B]国藩[/B](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277075.htm][U][COLOR=#000000]双峰县[/COLOR][/U][/URL][COLOR=#000000])人。[/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1891.htm][U][COLOR=#000000]中国[/COLOR][/U][/URL][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405.htm][U][COLOR=#000000]清朝[/COLOR][/U][/URL][COLOR=#000000]时期的[/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5083.htm][U][COLOR=#000000]军事家[/COLOR][/U][/URL][COLOR=#000000]、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中兴名臣」之一,也是文学家,晚清散文「[/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25832.htm][U][COLOR=#000000]湘乡派[/COLOR][/U][/URL][COLOR=#000000]」创立人。官至[/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59021.htm][U][COLOR=#000000]两江[/COLOR][/U][/URL][COLOR=#000000]总督、[/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6262.htm][U][COLOR=#000000]直隶[/COLOR][/U][/URL][COLOR=#000000]总督、[/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129519.htm][U][COLOR=#000000]武英殿大学士[/COLOR][/U][/URL][COLOR=#000000],封一等毅勇侯。湖南长沙府[/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9271.htm][U][COLOR=#000000]湘乡[/COLOR][/U][/URL][COLOR=#000000]白杨坪人,现属湖南省双峰县荷叶镇天子坪。
    [B]   曾[/B]国藩于[/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52271.htm][U][COLOR=#000000]嘉庆[/COLOR][/U][/URL][COLOR=#000000]十六年(1811年)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井字镇荷叶塘的一个豪门地主家庭。兄妹九人,[B]曾[/B]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B]曾[/B]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B]曾[/B]麟书身为塾师[/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859.htm][U][COLOR=#000000]秀才[/COLOR][/U][/URL][COLOR=#000000],作为长子长孙的[B]曾[/B]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B]曾[/B]国藩6岁时入塾读书,8岁能读[/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573.htm][U][COLOR=#000000]八股文[/COLOR][/U][/URL][COLOR=#000000]诵[/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49449.htm][U][COLOR=#000000]五经[/COLOR][/U][/URL][COLOR=#000000],14岁时能读[/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90803.htm][U][COLOR=#000000]周礼[/COLOR][/U][/URL][COLOR=#000000]、[/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088.htm][U][COLOR=#000000]史记[/COLOR][/U][/URL][COLOR=#000000]文选,并参加长沙的童子试,成绩俱佳列为优等,可见他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至[/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60261.htm][U][COLOR=#000000]道光[/COLOR][/U][/URL][COLOR=#000000]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
      [B]曾[/B]国藩28岁便考中了[/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076.htm][U][COLOR=#000000]进士[/COLOR][/U][/URL][COLOR=#000000],从此之后,他一步一阶的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47737.htm][U][COLOR=#000000]穆彰阿[/COLOR][/U][/URL][COLOR=#000000]的得力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1575.htm][U][COLOR=#000000]翰林院[/COLOR][/U][/URL][COLOR=#000000]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7801.htm][U][COLOR=#000000]文渊阁[/COLOR][/U][/URL][COLOR=#000000]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侍郎等职,[B]曾[/B]国藩就是沿着这封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七迁,连跃十级,从七品一跃而为二品大员,
      [B]曾[/B]国藩的一生和镇压[/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2739.htm][U][COLOR=#000000]太平天国[/COLOR][/U][/URL][COLOR=#000000]起义是分不开的。[/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4502.htm][U][COLOR=#000000]咸丰[/COLOR][/U][/URL][COLOR=#000000]二年(1852年),[B]曾[/B]国藩因母丧在家。这时太平天国的起义已席卷半个中国,尽管清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0392.htm][U][COLOR=#000000]八旗[/COLOR][/U][/URL][COLOR=#000000]、[/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1657.htm][U][COLOR=#000000]绿营[/COLOR][/U][/URL][COLOR=#000000]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不堪一击。因此,清政府屡次颁发奖励[/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57943.htm][U][COLOR=#000000]团练[/COLOR][/U][/URL][COLOR=#000000]的命令,力图利用各地的地主武装来遏制革命势力的发展,这就为[B]曾[/B]国藩的[/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5224.htm][U][COLOR=#000000]湘军[/COLOR][/U][/URL][COLOR=#000000]的出现,提供了一个机会。咸丰三年(1853年)藉著清政府给予寻求力量镇压太平天国的时机,他因势在其家乡湖南一带,依靠师徒、亲戚、好友等复杂的人际关系,建立了一支地方团练,称为湘军。[B]曾[/B]国藩残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用刑苛酷,史称「派知州一人,照磨一人承审匪类,解到重则立决,轻则毙之杖下,又轻则鞭之千百。……案至即时讯供,即时正法,亦无所期待迁延」。不仅他自己直接杀人,他的父亲和四弟也杀人,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称呼为「[B]曾[/B]剃头」、「[B]曾[/B]屠户」。据说,南京小孩夜哭,妈妈说「[B]曾[/B]剃头来了」,小孩就不哭了。在和太平军作战中,[B]曾[/B]国藩用劫掠财物、封官赏爵的办法来鼓舞士气,养成湘军凶悍领残的本性。湘军在军事素质落后的清朝武装力量中成为中国南方地区与太平天国军事力量作战的主力之一。[B]曾[/B]国藩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官居一品,
      [/COLOR][COLOR=#000000]【[B]曾[/B]公年谱】[/COLOR]
    [COLOR=#000000]    1811年(嘉庆16年)11月26日(农历10月11日)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荷叶乡天平村, 乳名宽一。
      1815年(嘉庆20年)5岁在家识字读书。一年后入家塾“利见斋”。
      1826年(道光6年)16岁春,应长沙府试(童子试),名列第七。
      1830年(道光10年)20岁就读于衡阳唐氏宗祠,师从汪觉庵。一年后转入湘乡涟滨书院。改号涤生。
      1833年(道光13年)23岁秋,参加湘乡县试,考取秀才。
      1834年(道光14年)24岁春,入岳麓书院。秋,参加乡试中第三十六名举人。冬,入京准备会试,途径长沙,始与刘蓉相交。
      1835年(道光15年)25岁4月,会试落第,留京寓长沙会馆读书。
      1836年 (道光16年)26岁春,恩科会试再次不第,出京返家。至长沙,与刘蓉、郭嵩焘在湘乡会馆相聚两个月。
      1838年(道光18年)28岁会试中第三十八名贡士。试后改名国藩。殿试取在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朝考列第一等第三名,道光帝拔置第二名。授翰林院庶吉士。年底乞假返家。
      1839年(道光19年)29岁夏,出衡阳,谒杜工部祠、石鼓书院。秋,出邵阳,察访武岗、新化、兰田、永丰。12月,子纪泽生,离家起程赴京。本年起始作日记,持之以恒,至终不辍。
      1840年(道光20年)30岁5月,庶吉士散馆,列二等十九名,授翰林院检讨。7月,得病,经欧阳兆熊、吴廷栋治疗、护理,两月始愈,三人遂成好友。
      1841年(道光21年)31岁8月,偕倭仁往谒理学大师唐鉴,请教治学之方,检身之要。“考德问业”,“为义理所熏蒸”。11月,任国史馆协修,遍鉴前史,辨具得失。是年,喜读胡林翼赠送的《陶文毅公文集》。写作《里胥》,直道民间疾苦,鞭笞腐败吏治。
      1842年(道光22年)32岁致力程朱之学,每日必做日课:早起、主敬、静坐、读书不二、读史、谨言、养气、保身,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作字、夜不出门。
      1843年(道光23年)33岁4月,升任翰林院侍讲。7月,钦命为乡试(四川)正考官。8月,补授翰林院侍讲。12月,充文渊阁校理。
      1844年(道光24年)34岁8月,郭嵩焘引江忠源来见,结为师生。派充翰林院教习庶吉士。
      1845年(道光25年)35岁10月,升翰林院侍讲学士。李鸿章入京会试,以年家子投其门下受业。
      1846年(道光26年)36岁1月,充文渊阁直阁事。自书其书舍曰:“求阙斋”。夏秋间,养病城南报国寺,与同寓刘传莹就汉学、宋学深入研讨,知学须返本务要,“执两用中”。
      1847年(道光27年)37岁7月,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街。11月,钦派武会试正总裁,殿试读卷大臣。
      1848年(道光28年)38岁3月,子纪鸿生。10月,辑录古今名臣大儒言论,按修身、齐家、治国三门分三十二目辑成《[B]曾[/B]氏家训》。
      1849年(道光29年)39岁2月,升授礼部右侍郎。9月,署兵部右侍郎。
      1850年(道光30年)40岁4月,上《应诏陈言疏》,直揭官场“委靡因循”、官吏“畏葸”“柔靡”。“今日所当讲者,惟在用人一端耳”。7月,兼署部左侍郎。
      1851年(咸丰元年)41岁1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组织起义。5月,上《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咸丰帝“怒掷其折于地”欲罪之。
      1852年(咸丰2年)42岁1月,上《备陈民间疾苦疏》。7月,任江西乡试正考官。行抵安徽太湖县小池驿,得母讣闻,回籍奔丧。10月初抵家。太平军出广西、入湖南,9月攻长沙,10月取决岳州。
      1853年(咸丰3年)43岁1月21日,接帮办湖南团练旨。经郭嵩焘力劝出保桑梓。30日,抵长沙与湖南巡抚张亮基商办团练。3月19日,太平军攻占江宁,定都为天京。9月,奏准移驻衡州练兵。11月,建衡州船厂赶造战船。派人赴广东购买洋炮,筹建水师。
      1854年(咸丰4年)44岁2月25日,奉命率师出征太平军。发布《讨粤匪檄》。命褚汝航为水师总统、塔齐布为陆军先锋,统率17000人,挥师北上。5月,兵败靖港,投水自裁获救。7月25日,重整水陆各军后,出师攻陷岳州。10月14日取武昌。咸丰帝令其部署理湖北巡抚。7天后收回成命。改赏兵部侍郎衔。12月2日攻陷田家镇。
      1855年(咸丰5年)45岁2月12日夜,石达开总攻湘军水营,烧毁湘军战船100余艘。[B]曾[/B]国藩座船被俘,“文卷册牍俱失”。“公愤极,欲策马赴敌以死”,罗泽南、刘蓉力劝乃止。
      1856年(咸丰6年)46岁7月,坐困南昌。9月2日,杨、洪内讧(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元气大伤。10月,[B]曾[/B]国藩在长募勇组建吉字营入援江西。
      1857年(咸丰7年)47岁2月27日,其父去世,偕弟国华回籍奔丧。7月,两次上疏,请求在家终制,获咸丰帝准许。是年建“思云馆”。
      1858年(咸丰8年)48岁5月19日,李续宾、杨岳斌率水陆两军攻陷九江。弟国华入李幕。7月13日,接上谕命其出办浙江军务,17日起程。8月5日,抵武昌。与[/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5229.htm][U][COLOR=#000000]胡林翼[/COLOR][/U][/URL][COLOR=#000000]会商进兵、筹饷之策。11月15日,李续宾、[B]曾[/B]国华死于三河之役。12月,作《爱民歌》以训湘军。
      1859年(咸丰9年)49岁1月,李鸿章来建昌进谒、留营襄办军务。是月,[B]曾[/B]国葆改名贞干入湘军,为其兄国华报仇。2月,作《圣哲画像记》。11月,拟四路进兵之策,攻取安庆。
      1860年(咸丰10年)50岁5月,辑录《经史百家杂钞》26卷,“取精用宏”,“尽抡四部精要”。6月,左宗棠来营,留住两旬,商讨东南大局;奉命以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7月,委授两江总都,并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10月18日与胡林翼、[/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32616.htm][U][COLOR=#000000]李续宾[/COLOR][/U][/URL][COLOR=#000000]商筹北援之策。上疏请求带兵北上扫夷勤王、以“雪敷天之愤”。12月,祁门大营两度被困,太平军距大营仅20里,“危险万状”。
      1861年(咸丰11年)51岁8月23日,是《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之第一要务。”9月5日,湘军攻陷安庆。25日,移住安庆。11月20日,奉旨督办四省(苏、皖、浙、赣)军务,其巡抚、提镇以下悉归节制。12月,在安庆创办内军械所。年底,定三路军进军之策:“以围攻金陵属之国荃,而以浙事属左宗棠,苏事属李鸿章,于是东南肃清之局定矣。
      1862年(同治元年)52岁1月31日,奉旨任两江总督协办大学士,[B]曾[/B]国荃补授浙江按察使。2月14日,左宗棠率军由江西入浙江。4月,李鸿章率军抵上海。5月,[B]曾[/B]国荃率军进驻雨花台,会同彭玉麟的水师围攻天京。7月18日,为借兵助剿事再疏力陈利害:“岛人借助剿为图利之计......而中华之难,中华当之”,决不能让洋人以助剿来“蹂躏中国之土地”。9月,为死于战乱而未及安葬的桐城儒生方东树、戴钧衡6人立石修墓,妥为安葬。12月,其弟[B]曾[/B]国葆病死于雨花台湘军大营。年底,华衡芳与徐寿父子试制成中国第一台蒸汽机,[B]曾[/B]国藩见后,于当天日记中写道:“窃喜洋人之智巧我国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1863年(同治2年)53岁1月28日,安庆军械所造出我国第一条木壳小火轮,[B]曾[/B]国藩登船试航后,喜而命名“黄鹄号”。5月7日,致函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谓“洋人本有欺凌之心,而更授以可凌之势;华人本有畏怯之素,而逼处可怯之地”,反对购买要由海军上校指挥控制的船舰。9月,与容闳见面,商筹建立一个可以灾圃旎器的工厂。12月3日,交容闳68000两银赴美购买机器。
      1864年(同治3年)54岁1月,派[/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386656.htm][U][COLOR=#000000]李凤苞[/COLOR][/U][/URL][COLOR=#000000]测量江浙外海各岛屿沙线。5月,江浙藏书遭兵动多有毁损,定刊书章程,即于安庆设书局,刊刻各种经史。6月3日,洪秀全病逝天京,其长子继位。7月19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军宣告失败。7月,[B]曾[/B]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B]曾[/B]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8月15日,奏准裁撤湘军25000人。10月,行辕移驻安陵。11月,奏准停征厘舍、亩捐。12月,主持修复江南贡院,补行江南乡试,会考江南优贡。
      1865年(同治4年)55岁1月,选汉唐以来各臣奏疏17首,编《鸣原堂论文》。3月,主持修葺种山、尊经两书院。收养八百孤寒子弟,并从自己养廉银中捐款课奖。5月26日,接上谕:率军赴山东剿捻。6月,主持整理《王船山遣书》完稿,共320卷,交金陵书局出版。6月18日,北上剿捻之策:重镇设防,划河圈围,清野查圩,马队追踪。9月,经杨州、清江浦抵徐州。一路调兵布防堵围,沿途又张榜招员。10月,将金陵制造局上迁海虹口,和李鸿章原设的炮局及购自美国人的铁厂合并,再加容闳购回的百多部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12月,核定长江水师永远章程及营制营规。
      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湘军总领[B]曾[/B]国藩奉令进驻周家口,以钦差大臣的重权身份,督师剿捻。
      [B]曾[/B]国藩根据捻军行踪不定、流动作战的特点,采用了“重点防务、坚壁清野和画河圈围”的对策,但最终全部失败。后来,他在周口西至漯河建立起“沙河百里防线”,企图借此天堑消灭捻军。
      一天,[B]曾[/B]国藩从《商水县地图》上看到[B]曾[/B]庄、[B]曾[/B]楼村的村名,随修书差人送至商水城西[B]曾[/B]庄,邀了几个老翁赴周口议事。议事间,[B]曾[/B]庄来人知道是[B]曾[/B]国藩的用意是与他们认宗。这也是求之不得的事,能有这么威武的同族亲近人,[B]曾[/B]庄人还愁什么光不能沾到呢,于是他们齐跪在地拜见[B]曾[/B]国藩。
      宴餐三日,[B]曾[/B]国藩随[B]曾[/B]庄[B]曾[/B]氏族人至[B]曾[/B]庄[B]曾[/B]氏祠堂祭拜了先祖[B]曾[/B]参肖像,又去[B]曾[/B]氏坟茔洒酒扫墓。之后,他把一面上书“全权钦差大臣[B]曾[/B]国藩”的黄绸旗子留作纪念。直到解放初期,这面黄绸旗子才被查禁销毁掉了。
      1867年(同治6年)57岁3月,在江南制造总局下设造船所试制船舰。同时拟设译书馆。5月,会同李鸿章将江南制造总局由虹口迁高昌庙,征地扩迁,规制大增。6月,补授体仁阁大学士。
      1868年(同治7年)58岁4月,奉上谕改授为武英殿大学士。5月31日,至上海视察江南制造成总局。8月,奉命调任直隶总督。9月,江南造船厂试制的第一艘轮船驶至江宁,[B]曾[/B]登船试航,取名“恬吉”。12月,抵京师,陛见那拉氏与同治皇帝。
      1869年(同治8年)59岁2月27日,奏陈直隶应办事宜,以练兵、饬吏、治河为至要。6月,奏请按湘军制改造直隶练军。8月,作《劝学篇示直隶士子》,提出儒学有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科,唯义理为治学根本。12月,奏陈:“直隶清理积狱......计审结并注销之案四万一千余起,多作尘牍,为之一清。”
      1870年(同治9年)60岁4月,肝病日重,右目完全失明。奏准病假一月。5月续假一月。6月,天津教案发生, 奉命前往处理。7月11日,抵津。出令放告,要求津民据实检举揭发。23日,法国公使罗叔亚来见,要求杀天津道员、知府、知县为法领事抵命,并以战争相威胁,[B]曾[/B]国藩严词拒绝。24日,奏陈:挖眼剖心,全无实据;津民生愤,事出有因。8月,奏陈:本案凶犯已拿获九名,惟罗叔亚意欲“三员议抵”,断难允求。府、县本无大过送交刑部已属情轻法重。9月,两江总督马新贻遇刺身亡,[B]曾[/B]国藩调任两任总督,李鸿章调补直隶总督。10月17日,起程南下。11月3日,六十大寿,御赐“勋高柱石”匾额。24日,作家训日课四条:一曰慎读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说,四曰习劳则神钦。
      1871年(同治10年)61岁8月19日,挈李鸿章联衔会奏《拟选子第出洋学艺折》。9月,视察水陆各营防务、训练情况。11月抵上海。
      1872年(同治11年)62岁2月27日,领衔上奏:促请对“派遗留学生一事”尽快落实。并提出在美国设立“中国留学生事务所”,推荐陈兰彬、[/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7592.htm][U][COLOR=#000000]容闳[/COLOR][/U][/URL][COLOR=#000000]为正副委员常驻美国管理。在上海设立幼童出洋肄业局,荐举刘翰清“总理沪局选送事宜”。
      3月1日,时发脚麻之症,舌蹇不能语。3月12日,午后散步署西花圃,突发脚麻,[B]曾[/B]纪泽扶掖回书房,端坐三刻逝世。是月,清廷闻讣,辍朝三日。追赠太傅,谥文正。6月25日,灵柩运抵长沙。7月19日,葬于长沙南门外之金盆岭。次年12月13日,改葬于善化县(今望城县)湘西平塘伏龙山。与夫人欧阳氏合葬。
       【后世评价】梁启超对[B]曾[/B]氏倾心推崇,称“吾谓[B]曾[/B]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梁在《[B]曾[/B]文正公嘉言钞》序内指[B]曾[/B]国藩「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生在指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所成就震古铄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
      正如辛亥革命中的[/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65136.htm][U][COLOR=#000000]章炳麟[/COLOR][/U][/URL][COLOR=#000000]对[B]曾[/B]国藩的评价一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B]曾[/B]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早在[B]曾[/B]国藩镇压太平天国时,即有人责其杀人过多,送其绰号“[B]曾[/B]剃头”。到了1870年“天津教案”,不少人骂他是卖国贼,以致[B]曾[/B]国藩也觉得“内咎神明,外咎清议”,甚至有四面楚歌之虑。辛亥革命后,一些革命党人说他“开就地正法之先河”,是遗臭万年的汉奸,建国后的史学界对他更是一骂到底,斥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卫道士、地主买办阶级的精神偶像、汉奸、卖国贼、杀人不眨眼换刽子手等等,予以全面否定。1980年代以来,学术界对[B]曾[/B]国藩的研究逐步深入,对他的评价也相对客观。
      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7615.htm][U][COLOR=#000000]萧一山[/COLOR][/U][/URL][COLOR=#000000]在《清代通史》中将[B]曾[/B]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
      中国现代史上两位著名人物[/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1689.htm][U][COLOR=#000000]毛泽东[/COLOR][/U][/URL][COLOR=#000000]和蒋中正都高度评价过[B]曾[/B]国藩。毛泽东青年时期,潜心研究[B]曾[/B]氏文集,得出了“愚于近人,独服[B]曾[/B]文正”的结论。即使是在毛泽东晚年,他还[B]曾[/B]说:[B]曾[/B]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5973.htm][U][COLOR=#000000]蒋介石[/COLOR][/U][/URL][COLOR=#000000]对[B]曾[/B]氏更是顶礼膜拜,认为[B]曾[/B]国藩为人之道,“足为吾人之师资”。他把《[B]曾[/B]胡治兵语录》当作教导高级将领的教科书,自己又将《[B]曾[/B]文正公全集》常置案旁,终生拜读不辍。据说,他点名的方式,静坐养生的方法,都一板一眼模仿[B]曾[/B]国藩。[B]曾[/B]国藩的个人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24401.htm][U][COLOR=#000000]蔡锷[/COLOR][/U][/URL][COLOR=#000000]将军对[B]曾[/B]氏以爱兵来打造仁义之师的治兵思想推崇备至:“带兵如带子弟一语,最为慈仁贴切。能以此存心,则古今带兵格言,千言万语皆[/COLOR][URL=http://baike.baidu.com/view/81528.htm][U][COLOR=#000000]付之一炬[/COLOR][/U][/URL][COLOR=#000000]。”
      左宗棠对[B]曾[/B]国藩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咸丰同年间,[B]曾[/B]国藩在“借夷助剿”、夷商代运南漕、派人购买美国机器创办江南机器局、办理天津教案等涉外活动中的表现,指出在严重的内忧外患而大多数士大夫沉湎于义理考据之时,[B]曾[/B]国藩能独立时代潮流,把握风云际会,并且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继承和发扬林则徐、魏源的经世致用之学,大力倡导学习西方,开展自强新生政运动,从而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
      一、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B]曾[/B]国藩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积极实践的第一人。在他的指导下,建造中国第一艘轮船,开启近代制造业的先声;建立第一所兵工学堂,肇始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第一次翻译印刷西方书籍,不仅奠定了近代中国科技基础,而且极大地开阔了中国人的眼界;安排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其中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清末外交部尚书(部长)梁敦彦、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唐国安等就是此中佼佼者。
      二、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山祖师
      [B]曾[/B]国藩自称:“鄙人乃训练之才,非战阵之才”,他教导士兵“说法点顽石之头,苦口滴杜鹃之血”。他以儒家精神练兵,使湘军成为一支有主义的队伍,他作《爱民歌》传唱,使湘军声威大震,毛泽东作《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即以此为蓝本,蒋介石黄埔建军时,也将他的《爱民歌》印发学生演唱,收效甚大。他看到洪秀全崇拜天主教不合中国国情,写一篇《讨粤匪檄》,使许多知识分子脱去长衫,率瓴黑脚杆的相实农夫,投到湘军的旗帜之下,同太平军作战并取得了最后胜利。
      三、修身齐家治国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三不朽”之说,而真正能够实现者却寥若星辰,[B]曾[/B]国藩就是其中之一。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是清朝的“救命恩人”;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其著作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蒋介石),实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不愧为“中华千古第一完人。”
      四、升官最快做官最好保官最稳之楷模
      “从政要学[B]曾[/B]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B]曾[/B]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这是因为,第一,他升官最快,三十七岁官至二品,在清借独一人;第二,做官最好,政声卓著,治民有言;第三,保官最稳,历尽宦海风波而安然无恙,荣宠不衰。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五、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的第一高手
      [B]曾[/B]国藩一生致力结交、网罗、培育、推荐和使用人才,他的幕府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和作用最大的幕府,几乎聚集了全国的人才精华为招揽人才,留住人才,他舍出谦逊的老脸,屡屡上书举荐部下,为部下谋官要权,争谋职位。他一生推荐过的下属有千人之多,官至总督巡抚者就有40多人。他们既有李鸿章、左宗棠、郭嵩焘、彭玉麟、李瀚章这样的谋略作战军需人才,也有像俞樾、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第一流的学者和科学家。
      六、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最大成功者
      [B]曾[/B]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B]曾[/B]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B]曾[/B]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象[B]曾[/B]纪泽、[B]曾[/B]广均、[B]曾[/B]约农、[B]曾[/B]宝荪、[B]曾[/B]宪植、[B]曾[/B]昭抡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
      七、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式人物
      [B]曾[/B]国藩在同辈士大夫中“属中等”,颇为钝拙,但他志向远大、性格倔强、意志超强,勤学好问,非常人所能及。他从少年起,就“困知勉行,立志自拨于流俗”,天天写日记反省自己,一生中没有一天不监视自己,教训自己。他待上、待下、待同事谦恕自抑,豁达大度,一生朋友很多,很受人尊重;他守着“拙诚”、埋头苦干,不论遭受多大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再接再厉,坚持到底。这就是他成功的根本秘诀。
      八、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B]曾[/B]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清史稿——[B]曾[/B]国藩传》也说:“国藩事功大于学问,善以礼运。”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新桐城派的文章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B]曾[/B]公遗嘱】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人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统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为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初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馐,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能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荻,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B]曾[/B]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COLOR]
    [COLOR=#000000]   【[B]曾[/B]公轶事】审鸡蛋案
      一天,天气晴朗,年幼的[B]曾[/B]国藩从学校放学蹦蹦跳跳地回到了家里。刚放下书包,其父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于是就把[B]曾[/B]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那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 [B]曾[/B]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 说罢,[B]曾[/B]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茶,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茶水,吐到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茶水里夹有鸡蛋黄粉。 [B]曾[/B]国藩的父亲高兴极了,觉得儿子聪明,将来能当官审案子。
      “千年死一个”
      富厚堂,是[B]曾[/B]国藩的故居。大门口悬挂着“毅勇侯第”四个金色大字。 “侯府”建于清同治年间,是[B]曾[/B]国藩委托其弟在家营造的。据说建房的时候,[B]曾[/B]国潢兄弟对匠工师傅款待很好,而对一般徒弟则有所刻薄。新屋建成的时候要诵“上梁文”,砌工老师傅尽赞美语,操着荷叶土音为之颂曰:“两江总督太细喱,要到南京做皇帝。”那天,看热闹的人很多,站在大门口的一个乡民见大门很高很宽,就希奇地问:“这张大门怎么要开这么宽?”一位对[B]曾[/B]府心怀不满的徒弟就说:“门宽好出丧么!”师傅听了,觉得这个“良心”不能丧,就马上把不吉的话断过来:“是的,门宽好出丧,千年死一个,万年死一双。” 乡里的习俗,对房屋上梁的赞语灵一半,而咒语是全灵的。[B]曾[/B]府的人听得上梁的赞语是“要到京里做皇帝”;对大门的赞语是:“万年死一双”,非常高兴,马上把匠工师傅连同徒弟伢子都召进堂屋里,用上乘的酒、茶,盛情地招待了一番。 说来也巧,富厚堂自同治五年建造以来,已有130余年了,的确还没死过一个人呢。先是[B]曾[/B]府从[B]曾[/B]国藩夫人欧阳氏住起,最后一个住的是[B]曾[/B]国藩的第四代孙[B]曾[/B]昭恒,连续四五代上百人,没有一个人死于富厚堂;后是建国以来设立区公所、乡政府及部门机关,先后住过的干部好几百,但没有一个是死在这里的。
      [B]曾[/B]国藩与贼
      [B]曾[/B]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B]曾[/B]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B]曾[/B]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近代最有大本夫源的人。”
      毛泽东“独服[B]曾[/B]文正”之谜
      毛泽东年青时,[B]曾[/B]对[B]曾[/B]国藩倾服备至,现藏韶山纪念馆的光绪年间版《[B]曾[/B]国藩家书》中,数卷扉页上都有毛泽东手书的“咏之珍藏”。他[B]曾[/B]说:[B]曾[/B]国藩建立的功业和文章思想都可以为后世取法。认为[B]曾[/B]编纂的《经史百家杂钞》“孕群籍而抱方有”,是国学的入门书。[B]曾[/B]国藩治军最重视精神教育,毛泽东一生很注意这点。[B]曾[/B]“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毛建立红军之初便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蒋介石推崇[B]曾[/B]国藩之谜
      蒋多次告诫他的子弟僚属:“应多看[B]曾[/B]文正,胡林翼等书版及书礼”,“[B]曾[/B]文正家书及书礼......,为任何政治家所必读。”他审订《[B]曾[/B]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B]曾[/B]氏已足为吾人之师资矣。在黄浦军校,他以[B]曾[/B]国藩的《爱民歌》训导学生。他说我认为[B]曾[/B]、左能打败洪、杨是他们的道德学问、精神与信心胜过敌人。“誉之为圣相,谳之为元凶”之谜[B]曾[/B]国藩[B]曾[/B]被人推许为孔子、朱子以后,再度复兴儒学的圣哲;建树功业、转移运世的伟人贤者,清朝咸同中兴第一名臣。然而,也有人骂他是民贼、元凶、汉奸、民族罪人、擅权滥杀的“[B]曾[/B]剃头”、好名失德的“伪君子”。
      《[B]曾[/B]国藩家书》影响历史不衰之谜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对权重势大的[B]曾[/B]国藩极度猜忌,[B]曾[/B]为表明心迹,做出了有违个人性格的事刊印《家书》。违朝廷大禁纳妾之谜五十一岁时,咸丰帝大丧期间,秘娶小妾,“违制失德”,故有人斥其为“伪君子”。终生以“拙诚”“坚忍”行事[B]曾[/B]国藩“貌之过人者,眼作三角形,常如欲睡,身材仅中人,行步则极厚重,言语迟缓。” “一生爱钱”之谜 三十岁时,作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
        [B]曾[/B]国藩故居富厚堂,又名毅勇侯第,是[B]曾[/B]国藩的侯府,座落在位于湖南娄底市双峰县东部的荷叶镇富托村,与湘乡市、湘潭县、
        衡山县、衡阳县毗邻,总占地面帜四万多半方米,主体建筑近一万平方米,是典型的沿中轴线对称的明清回廊式建筑群体。
      富厚堂座南朝北,背倚的半月形鳌鱼山从东南西三面把富厚堂围住。从远看去,富厚堂好似坐在一张围椅中。周围自然环境优美,后山上树木茂密,古树参天。门前是一片较开阔的平地,平地中有小河向东流去,平地四周峰峦叠嶂,群山环抱。
      [B]曾[/B]国藩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个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人物,[B]曾[/B]国藩故居已被有关部门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代表性建筑,主要有“白玉堂”、“黄金堂”、“万年堂”、“大夫第”、“富厚堂”等(“有恒堂”为[B]曾[/B]国荃故居)。
      [B]曾[/B]国藩先后晋升为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诏加“太子太保”,封“一等毅勇候”,授“英武殿大学士”,升“光禄大夫”,溢称“[B]曾[/B]文正公”。同治4年(1865年)秋,素无终身官场打算的[B]曾[/B]国藩,准备先动员家眷回籍“立家作业”,自己以后再作引退,因夫人欧阳氏对旧居黄金堂门前“塘中有溺人之事,素不以为安”,即令其子[B]曾[/B]纪泽,“回湘禀商两叔”,移兑富托庄屋,由[B]曾[/B]国潢、[B]曾[/B]国荃、[B]曾[/B]纪泽经手主持,依照候府规模,花十年功夫营造了富厚堂。富厚堂占地四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9202.86平方米,为土石砖木结构,回廊式风格,内外群有八本堂、求厥斋、旧朴斋、艺芳馆、思云馆。八宝台、辑园、凫藻轩、棋亭、藏书楼等各种建筑,当年正门上悬挂着“毅勇侯第”朱地金字直匾,门前花岗石月台上飘扬着大清龙凤旗、湘军帅旗、万人伞等,景象颇为壮观。整个建筑虽具侯府规模却古朴大方,虽有雕梁画栋却不显富丽堂皇,基本体现了[B]曾[/B]国藩对建宅“屋宇不肖华美,却须多种竹柏,多留菜园,即占去四亩,亦自无妨”的意旨。1866年秋,主楼竣工,[B]曾[/B]国藩夫人、子女和儿媳即回籍住进了富托新屋。
      富厚堂原称八本堂,取[B]曾[/B]国藩“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条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忘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的家训,后[B]曾[/B]纪泽据《后汉书》“富厚如此”而改现名。富厚堂虽不胜家华,然[B]曾[/B]国藩得知修屋花钱七千串而为之骇叹,他在同治六年二月初九日的日记中写道:“接腊月甘十五日家信,知修整富厚堂屋宇用钱共七千串之多,不知何以浩费如此,深为骇叹!余生平以起屋买因为仕宦之恶习,誓不为之。不料奢靡若此,何颜见人!平日所说之话全不践言,可羞孰甚!屋既如此,以后诸事奢侈,不问可知。大官之家子弟,无不骄奢淫逸者,忧灼曷已!”
      富厚堂是否可称“[B]曾[/B]国藩故居”,社会上颇有争论,文物部门从实际出发,认为富厚堂不管是“故居”还是“民居”,它作为清代一幢规模巨大的仿宋、明回廊风格的建筑群体,保护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96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富厚堂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省县两级政府拨出专款,对其进行了必要的抢救性维修,并成立了“富厚堂管理所”,派有专人管理,内设有两个专题陈列展览,常年对游人开放,1995年10月,双峰县人民政府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举办了全国首次[B]曾[/B]国藩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100多人参加了会议,并专程到富厚堂参观。
       【[B]曾[/B]国藩从政为官方略】《[B]曾[/B]国藩从政为官方略》各讲主要内容:
      第一讲 把脉时代"变局",营造发展舞台
      1.面对"变局",不作壁上观
      2.巧借"亦官亦绅"的双重身份
      3.脱胎换骨,打造湘军
      第二讲 执理不移,遇事敢争
      1.卧薪尝胆,不轻易出底牌
      2.刚柔互用,争让适度
      3.舞台与作为,无权断不能有为
      第三讲 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上)
      1.鉴人有术,冷眼识英才
      2. "合众人之私以成一人之公"
      3.场面做大,才能群雄影从
      第四讲 大业凭众人智慧而完成(下)
       1.广纳群言,倾听幕僚的意见
      2.认真对待反对者的声音
      3.传承事业,瞩意光大门庭之人
      第五讲 [B]曾[/B]国藩事上司之法
      1.倚人而起,不着痕迹
      2.功归于上,己能安享
      3.危难时也不树敌,巧为周旋
      第六讲 英雄援手,大事易成
      1."引用一班正人"
      2.做大事要明剖是非,不可暗斗
      3.英雄要屈身
      第七讲 立人达人之道
      1.自立立人,自达达人
      2.试以艰危,责以实效
      3.关心和尊重属下
      4.待属员不可太谦
      5.同患难,更当同富贵
      第八讲 高官为政,务持大体--[B]曾[/B]国藩做高官之道
      1.整顿官场积习
      2.首要之地,为官当守六大原则
      3.京信常通,三种情况决不上报
      第九讲 成大事者以人才为本--[B]曾[/B]国藩选拔人才的艺术
      1.选人不可以眼光太高
      2.成大事者需要有血性之人
      3.德才兼备,以德为本
      第十讲 [B]曾[/B]国藩的用人艺术之一:
      用人者应该具备的三大素养--"诚意、智慧、度量"
       1.要有用人的诚意
      2.要有知人的智慧
      3.要有容人的度量[/COLOR]
    [COLOR=#000000]  第十一讲 用人者应该把握好的三大手段
      1.注重与人才的情感交流
      2.离不开利益的引导
      3.用人之道要宽严结合
      第十二讲 成功用人的关键环节--充分发挥人才的特长
      1.考察是用人的基础
      2.将人才放在正确的位置上
      3.任人惟亲是用人的大忌
      第十三讲 不可泄了沉毅之气--[B]曾[/B]国藩应对挫折的三个方略
      1.把挫折看成是磨砺自己个性的机会
      2.要知道自己败在哪里
      3.要耐心等待形势的变化
      第十四讲 [B]曾[/B]国藩的为政艺术之一: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1.居官者有四大败身之道
      2.名利二字要看得淡一些
      3.情绪化的反应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
      第十五讲 [B]曾[/B]国藩的为政艺术之二:领导者贵在有战略头脑
      1.有战略头脑是高明领导应有的素质
      2.要有将战略决策执行到底的决心
      第十六讲 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B]曾[/B]国藩的六条齐家格言(上)
      1.不要有代代做官的想法
      2.不要沾染上官宦人家的习气
      3.居家之道,不可多有余财
      第十七讲 处理好与家人的关系--[B]曾[/B]国藩的六条齐家格言(下)
      4.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
      5.官宦人家,不要干涉地方的公事
      6.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
      第十八讲 良好的品性是成功的前提--[B]曾[/B]国藩的修身艺术
      1.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少年当有狂者进取之趣
      3.从砥砺自己的品性开始
      【[B]曾[/B]国藩家族】
      祖父辈:
      [B]曾[/B]祖讳竟希,诰赠光禄大夫,妣彭氏,诰赠一品夫人。
      祖讳玉屏,字星冈,诰封中宪大夫,累赠光禄大夫。妣王氏,诰封恭人,累赠一品夫人。
      考讳麟书,字竹亭,湘乡县学生员(塾师),诰封中宪大夫,累封光禄大夫。妣江氏,诰封恭人,累封一品夫人。
      仲父讳鼎尊,早卒。
      叔父讳骥云,字高轩,以公官“贝也”封光禄大夫。
      兄弟辈:
      五个兄弟,四个姐妹,老大是姐姐,他是兄弟辈里排行最大的。
      [B]曾[/B]国潢:1820-1886。原名国英,字澄侯,族中排行第四。
      [B]曾[/B]国华:1822-1858。字温甫,族中排行第六,是[B]曾[/B]国藩父亲[B]曾[/B]麟书的第三子,因为出继为叔父[B]曾[/B]骥云之子。后战死于三河镇。
      [B]曾[/B]国荃:1824-1890。字沅甫,号叔纯,是[B]曾[/B]国藩的三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故人称“[B]曾[/B]老九”。
      [B]曾[/B]国葆:1828-1862。字季洪。后更名贞干。是[B]曾[/B]国藩五弟。病逝于军中。
      [B]曾[/B]国藩后裔中比较出名的有:
      [B]曾[/B]纪泽:1839-1890。字劼刚,号梦瞻,是[B]曾[/B]国藩长子。官至兵部左侍郎。
      [B]曾[/B]纪鸿:1848-1881。是[B]曾[/B]国藩次子。对数学颇有研究。
      [B]曾[/B]纪静:1841-?。字孟衡,[B]曾[/B]国藩长女。她与丈夫袁榆感情不和,久而忧郁成疾,终身未及生育,晚景凄凉。
      [B]曾[/B]纪耀:1843-1881。字仲坤,[B]曾[/B]国藩次女。夫家经济困窘,但她牢记父训,多方筹划家务以尽妇道,且与家人和睦相处,虽未生育,但深得两个嫂子信任,继养两个女儿,其次女后来成为民国要人朱启钤的第一夫人。病逝于巴黎。
      [B]曾[/B]纪琛:1844-1912。字凤如,[B]曾[/B]国藩第三女。丈夫罗允吉(1846-1888,其父罗泽南是湘军早期重要将领),性情暴躁固执,婆母悍厉刻薄。
      [B]曾[/B]纪纯:1846-1881。[B]曾[/B]国藩第四女。她的丈夫郭依永(1845-1869,其父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驻外大使),英年早逝,结婚三年就成了寡妇,含辛茹苦抚育两个幼子,35岁时就病亡。
      [B]曾[/B]纪芬:1852-1935,晚号崇德老人,[B]曾[/B]国藩幼女。在兄弟姐妹七人中,不仅年寿最高而且比四个姐姐命运要好。丈夫和儿子均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民族资本输出。三女婿张其煌系清光绪年间进士,民国初年[B]曾[/B]任湖南军政府军事厅长。五女婿瞿宣颖系晚清重臣瞿鸿机之子。
      [B]曾[/B]广钧:1866-1929。字重伯,又名伋安,[B]曾[/B]纪鸿长子。他是一位典型的世家贵公子,生活放荡无忌,但思想比较开明,不干涉儿女婚姻、信仰等自由。
      [B]曾[/B]广铭:[B]曾[/B]纪泽第二子,幼殇。
      [B]曾[/B]广銮:1873-1920。字君和。[B]曾[/B]纪泽第三子,承袭一等毅勇侯。
      [B]曾[/B]广阳:[B]曾[/B]纪泽第四子,八岁时病亡。
      [B]曾[/B]广镕:1870-1929。字理初。[B]曾[/B]纪鸿第三子。
      [B]曾[/B]广铨:1871-1930。字靖彝,[B]曾[/B]纪泽嗣子,是[B]曾[/B]纪鸿第四子。是一名翻译家,精通英、法、德及满文。
      [B]曾[/B]广钟:1875-1923。字君融。[B]曾[/B]纪鸿第五子。
      [B]曾[/B]广璇:1860-1889。[B]曾[/B]纪泽长女。丈夫李经馥,是李鸿章弟弟李鹤章第四子。
      [B]曾[/B]广珣:?-1899。[B]曾[/B]纪泽次女。
      [B]曾[/B]广珊:[B]曾[/B]纪鸿独生女。丈夫俞明颐,1904年前后担任过湖南学政。儿子俞大姻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另一儿子俞大维[B]曾[/B]任台湾国民党当局国防部长。
    [/COLOR]
    湖南嘉禾太平坊武城曾氏后人

    崇德——澄修[41]——肃——知温——载阳——锐——与道——彦舆——谌——梓——沅和——光[51]——士中——茂材——砚——添麟——富英——思衡[57]——泳胜——应寿、应枻----广义——昭盛——宪智——庆德——繁星[76]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辛苦了宗亲,让更多族人了解一个真实的曾国藩.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90
        • 经验36079
        • 文章392
        • 注册2009-03-05
        我们作为曾氏后人,要时刻记住文正公修身齐家的名言!!!
        天下一曾无二曾,名我世系。
        佑孙公→广新公→良甫公→文广公→77传祥辈
        家广东清远新洲大份田村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