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09
    • 经验6097
    • 文章331
    • 注册2010-01-21
    [转载]解密晚清湘军历史
    [ALIGN=center][FACE=黑体 ][COLOR=#e4946e][SIZE=4][转载]解密晚清湘军历史[/SIZE][/COLOR][/FACE][/ALIGN]
     
    曾国藩研究会刘建海先生在群里推荐。 [B]原文地址:[/B][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e6defa0100djkw.html][COLOR=#e4946e]解密晚清湘军历史[/COLOR][/URL][B]作者:[/B][URL=http://blog.sina.com.cn/u/1189535482][COLOR=#e4946e]天痴[/COLOR][/URL][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4]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SIZE][/FACE][/ALIGN][ALIGN=center]——解密晚清湘军历史[/ALIGN]
     
        湘军如果从它建立算起,距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从它谢幕算起,也超过了一个世纪。一个多世纪以来,湘军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特别是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湘军和它的核心人物曾国藩已经到了大红大紫的程度。这与岳麓书社的唐浩明先生的辛勤辛劳分不开。唐先生负责主持编辑出版了一套30册的《曾国藩全集》,还创作出版了三部曲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让海峡两岸掀起了一股湘军和曾国藩热。
        在这股曾国藩及其湘军热中,拿枪杆子的、玩政治的、耍笔头子的都卷了进来,唐老师曾应邀赴北京为省部级领导干部作专题演讲,“当官要读曾国藩”成为政坛黑旋风。曾国藩及其湘军也成了我们这些普通的老百姓乐于谈论的话题,人们以前说“凡有饮水处,皆能歌柳词”,现在我们套用一下这句话,可以说到了“凡有饮水处,皆能说湘军”的程度,湘军成了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无湘不成军”成为流传甚广的一句俗语。对湖南人来说更是一种骄傲和自豪,甚至成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现在湖南大凡在全国有点影响的领域,我们总要借用湘军来称誉一下,如文学湘军、影视湘军、体育湘军、地产湘军等等。
        进入21世纪,湘军依旧是一个热门话题,有关湘军人物的文集相继出版,国家清史工程也将湘军列入其文献丛刊的子课题,湘军文献课题将精选800万字编辑出版。有关湘军及其人物的研究走向深入,相关论文、专著大量发表出版,研究曾国藩的论文据说至目前为止仅次于研究毛泽东。与此同时媒体也加大了对湘军的宣传力度,凤凰卫视中文台拍摄的纪录片《帝国斜阳——湘军东征录》播出后,反响热烈。现在,凤皇台正准备筹拍《曾国藩》历史纪录片。
       既然湘军如此之热,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邃道,踏着湘军的历史足迹,一起来揭密晚清湘军的历史。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内容主要是六个问题。
    [FACE=黑体]一、晚清湘军是一支怎样的军队?[/FACE]
        有人会不假思索地说:“还用问吗?反革命军队嘛。”这种说法是很不科学的,因为它将复杂的历史问题简单化了。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先得看湘军的对手是谁。湘军的对手概括起来有两个,一是太平军和各地反清起义军,一是外国侵略军。太平军和各地反清起义军有其合理的诉求,但还称不上“革命”,如果认为它们是革命,那是将革命粗鄙化和庸俗化了。单说太平天国运动,虽有那么一点革命的味道,但定都天京后建立的政权实际上就是一个封建政权(甚至有认为是奴隶制政权的),太平天国领导人的一些做法和封建君主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所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就是一个绝对平均主义的纲领,是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空想;而且洪秀全连一个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容闳都容不下,他能把中国引入改革开放,走上现代化的道路吗?因此,很难说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就是反革命的。至于反对外国侵略战争,我想每一个有民族正义感的人都不会说湘军反侵略是反革命,是不对的了。所以,我认为说“湘军是一支反革命军队”是很不科学的,也不是实事求的态度。
        那么,湘军究竟是一支什么样的军队呢?我想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当然不一定准确。
        第一句话,晚清湘军是一支由曾国藩等人创办的以湖南人为主体的地方武装力量。这句话实际上包含了三层意思:
       (1)我们说的是曾国藩等人创办,而不说曾国藩一人所创办。因为早在曾国藩编练湘军之前,江忠源的楚军就已成军,而且出省作战了。在曾国藩编练成军之后,又有胡林翼、左宗棠的湘军组成。
       (2)湖南人为主体,意即除了湖南人之外,还有别的省份的人。从湘军将帅来说,塔齐布是满族人,骆秉章是广东人,鲍超是四川人,金国琛是江苏人,李孟群是河南人,还有很多,我们就不一一列举了。从兵源来说,胡林翼的湘军就有很多是湖北人;刘岳昭为云贵总督时,为补充兵源,在云南本地招募士兵。
       (3)是地方武装力量,杂牌部队,不是正规军。因为,在清末,朝廷的经制之师即正规军,是八旗和绿营部队,也只有它们才是吃皇粮的。曾国藩的湘军是民间性质的,在特殊时期做了正规军应该做的事情,其军饷主要靠自筹,争取到了国家的一些政策支持,可以在战争地区临时征收厘金;另一部分则由湖南和其他省份的财政切块解决。因此,算不上吃皇粮。直到打下南京,湘军的陆军一直没有进入国家编制,湘军水师也是后来才进入的。
        第二句话,晚清湘军是一个松散而又庞大的军事政治集团。这里包含着两层意思:
       (1)湘军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不是单纯的军事集团。这一点往往被人忽视。军事集团好理解,政治集团怎么说呢?随着湘军的逐步成功,湘军的领导成员逐渐被授予各种地方实职,领军的同时,还兼理地方行政。所以说呢,湘军是一个军事政治集团。
       (2)湘军它是一个松散而又庞大的集团。内部有不同的派系,各派系各树一帜,各有自己的统帅、将领和兵弁,自成一统,有相对的独立性。大致可分为六大派系,即:
        江忠源系统,号称楚军,起于咸丰元年,主要成员有江氏兄弟、刘长佑、刘坤一等。是湘军中最老的一支派系。
        水师系统,起于咸丰四年,其主要成员有杨岳斌、彭玉麟、李朝斌等。
        曾国荃系统,号吉字营。起于咸丰六年,其主要成员有陈湜、郭松林、刘连捷等。
        水师和吉字营是曾国藩的嫡系部队。
        胡林翼系统,起于咸丰六年,主要成员有罗泽南、刘腾鸿、李续宾、李续宜、鲍超等。
        湖南巡抚系统,系留防本省,受湖南巡抚指挥的部队,主要成员有王錱、席宝田、田兴恕、赵玉班等。
        左宗棠系统,号楚军,始建于咸丰十年,主要为湘军初期王錱旧部,主要成员有杨昌濬、蒋益澧、刘典等。是湘军后期实力最强的一支。
        以上这些派系有着相似的政治理念和军制营规,互相联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尤其在对太平军的作战中,同心协力,不分彼此。至于湘军之名,则是后来才有的,至少到王闿运的《湘军志》和王定安的《湘军记》问世时,就已经将以上所有的各大派系统称湘军了。
        湘军这样一个庞大集团的领袖是谁呢?应该说湘军的领袖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批人。这一批人包括江忠源、曾国藩、胡林翼、左宗棠、彭玉麟、骆秉章等。而曾国藩则是湘军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因为他是湘军的主要缔造者,地位最高,在湘军中享有至高的威望。
    [FACE=黑体]二、晚清湘军是如何因缘时会,崛起湖湘的?[/FACE]
        湘军在晚清的湖湘崛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是四个方面:
        1、湘军之所以会在咸丰年间的湖南应运而生,主要是由太平天国直接促成的。
        1851年1月,太平天国狂飙突起,仅仅两年时间,就转战千里,雄居南京,建立起了与清朝分庭抗礼的强力政权。
        太平军为什么能一路高歌猛进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为清朝正规军的绿营太腐败、太没有战斗力。我们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在1851年6月的广西象州战役中,7名太平军进攻绿营威宁营,该营千名清兵竟吓破了胆,集体弃营而逃。这就是“千兵不敌七贼”之事。事后,广州副都统乌兰泰也无可奈何地承认“实出情理之外”,不得不向咸丰帝自请治罪。
        绿营如此不堪一击,所能做的只能是远远地尾随太平军之后。倘若照此下去,太平军很难扑灭,所以清朝方面迫切需要一支能取代绿营的新的军事力量。这就为湘军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2、经世意识强烈的士人群体的形成,为湘军的建立准备了一大批军政骨干。受经世传统和社会环境双重因素的影响,他们头脑清醒,面对现实,敢作敢为。
        创立于宋末的湖湘学派尊奉程朱理学,主张经世致用。在晚清,经世之学在湖南更是得以勃兴。特别是1825年魏源替贺长龄编成《皇朝经世文编》后,更是将经世之学发扬光大,湖南士人几乎家有其书。他们认真研读该书,探究一切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经世实政。曾国藩说:“经济之学,吾之从事者二书焉,曰《会典》,曰《皇朝经世文编》。”罗泽南究心水利边防河患等书,所著地理水道书,多论兵家形要。胡林翼受到陶澍等的指导,博览群书,对山川要塞、兵政纪要的探讨尤为着力。左宗棠胸罗古今地图兵法,也切究荒政及盐、河、漕诸务,自称《皇朝经世文编》是案头必备之书。此外,江忠源、刘蓉、郭嵩焘、李元度等也都精通时务,志在匡世救民。湖南士人这种深厚的经世知识储备,为后来的治军行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有刚劲强悍性格的湖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由于切肤之痛的现实刺激,对威胁其自身安全或利益的农民起义的反应,既强烈又迅速。不仅有“澄清天下”的志向,而且还直接投身阶级对抗中,组织武装自救自保。王宗献起义就是被唐玉成亲率族中子弟扑灭的,雷再浩起义则是被江忠源镇压下去的,当后来的李沅发起义军攻占新宁县城时,江忠源的团练由其弟和刘长佑带领再次参与镇压活动。湖南士人这种较为频繁的生存斗争活动,使他们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颇知用武之道,因而“大乱”来临的时候,就敢于投身军事活动。而乡勇团练的举办,使得一大批儒生学子显露才华,如江忠源、王錱、罗泽南、李续宾等。
        3、湖南的乡勇团练的举办,它为湘军的组建打下了坚实基础,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鸦片战争以后湖南境内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极度尖锐。在鸦片战争之后至太平天国前后,湖南的各种武装斗争和会党起义就达五十多次。尤其是在太平军胜利进军的影响下,湖南全省出现了反清斗争的高潮。湘南有道州天地会何贱苟起义;湘东有浏阳周国虞“征义堂”起义,攸县、茶陵、醴陵天地会起义;湘中有邵阳望云山起义,安化蓝田串子会起义,衡阳草市刘积厚起义;湘北有巴陵晏仲武起义。其中,以周国虞和晏仲武两次起义规模较大。
        太平军的入湘与湖南各地的反清起义,打乱了封建统治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动荡。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湖南各地官吏和绅士纷纷自发举办乡勇团练(在清代,有一种由地方士绅组建的民间武装,称为乡兵,又称乡勇,始于康熙),以抗击太平军的进入和镇压各地反清起义。早在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前,湖南举办乡勇团练的就有新宁江忠源镇压雷再浩起义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倡行团练”,“湖南团练自此始”;道光二十九年,江忠源为将李沅发起义扑灭,派其弟江忠济与好友刘长佑、刘坤一复“倡募乡勇”;道光二十九年,曾国藩之弟曾国潢为平息饥民起事,组织“安良会”;咸丰元年(1851),王錱在湘乡首倡团练,李续宾也在家乡办团练。清咸丰二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后,各县普遍推行团练,如罗泽南即在湘乡知县朱孙诒的邀请之下,于九月到县正式组编团练。
        以上乡勇团练为湘军的组建打下了基础,曾国藩在长沙组建湘军时最初的三个军营,就是来自家乡的湘勇,共3营1080人。同时也提供了成功经验,如“保人民,卫乡土”(宗旨);“选士人,领山农”(组建原则);“明忠义,倡血性”(精神);“练精兵,重质量”(治军要务);“严纪律,明奖罚”(规章制度)等,对曾国藩治理湘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曾国藩个人的声望与胆识。
        这曾国藩传说是螨蛇精投胎。他自幼聪慧,颇有才华。
        在清代,要入仕做官,必须跨过三道门槛。第一是秀才,第二是举人,第三是进士。而这三门槛对曾国藩来说一路顺畅。他16岁中秀才,跨过了入仕的第一道门槛。道光十四年(1834)考中了举人,跨越了入仕的第二道门槛。道光十八年中进士,时年28岁,跨过了入仕的最后一道门槛。我们都知道文学作品中有一个科举典型,那就是范进。范进仅仅考中举人用了多少年?几乎是一生的时间。而曾国藩从秀才到中进士,用了多少年啊?仅仅用了12年时间!从此,曾国藩走出了家门,迈进了仕门,开始了他一生的政治生涯。
        不仅读书科举顺畅,在朝廷做官也做得特别的顺畅。由于得到权臣穆彰阿的器重和提携,一路是青云直上,十载七迁,当他做到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郞(相当于现在的副部级高官)时,年仅37岁。其升迁之快,在当时的汉员中是相当相当的罕见。此后数年,他又身兼兵、工、刑、吏部侍郞,人称“五部侍郎”。正为因如此,曾国藩在湖南的声望日隆,成为士人们的偶像。
        至于曾国藩的胆识,我们可以举两件事来说明。
        第一件事,犯颜直谏。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后,曾国藩接连上奏。他都上奏些什么呢?主要是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指陈军政败坏,二是指陈民间疾苦,并提出改革主张,要求咸丰帝痛加整顿,革除弊政,以纾民困。他甚至也不讳言咸丰皇帝的过失,他在《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中犯颜直谏,引起咸丰的震怒,差点加罪于他。曾国藩言人所不能言、不敢言,表现出过人的胆识和勇气,博得了湖南士人的肯定和赞同,好评如潮。
        第二件事,以团练名义办军队。朝廷在给湖南巡抚的命令中说得很清楚:“着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即要曾国藩做两个事情:组织民兵队伍和清查土匪,压根儿就没打算让他去和太平军打仗。而曾国藩却在其向咸丰帝上奏的练兵计划中说:
        [FACE=楷体_GB2312,楷体]“于省城练一大团,认真操练,就各县曾经训练之乡民,择其壮健而朴实者,招募来省。参访前明戚继光、近人傅鼐成法,但求其精,不贵其多;但求有济,不求速效。”[/FACE]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练兵计划呢?我们来仔细分析分析。
        一般说来,团练都在州县就地办理,省城、重镇的防务还是依靠绿营;曾国藩提出在省会长沙办团,与办团的宗旨是互相矛盾的。此其一。
        其二,戚继光练的是新军,傅鼐办的是民团,根本是两码事,他却将二者混为一谈。日后,湘军的制度几乎照搬戚继光理论,再也没提过傅鼐一个字。揣着明白装糊涂。
        第三、“大团”究竟有多大?曾国藩没有明说,当然也不能明说。实际上,曾国藩是要利用团练大臣的权力来创立一支新型军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改弦更张,赤地立新”。多年以后,由于事实证明了他的远见,曾国藩才在给友人的信中透露了他的一番苦心:
       [FACE=楷体_GB2312,楷体]“鄙意欲练勇万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酒以让功,败则出死力以相救。”[/FACE]
        对曾国藩的这一练兵计划,咸丰帝似乎未加思索就批了11个字:“知道了。悉心办理,以资防剿。”很显然,曾国藩在这里玩了一把瞒天过海的文字游戏,糊涂的皇帝也没有识破他的小把戏,不经意间,便成就了曾国藩日后的一番大事业,并引导湖南士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以上我们对湘军兴起的原因作了分析,接下来我们对湘军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一些介绍。湘军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期。我们先看第一个阶段。
    [FACE=黑体]三、湘军是如何由偏师发展成劲旅,最终扑灭太平天国运动的?[/FACE]
        从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在长沙开始练军,至同治三年(1864)攻陷天京,可以看作湘军历史的第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镇压太平军和各地反清起义。湘军在艰难的征战中,由偏师发展成为劲旅。我想谈三点。
        1、湘军的组建
        曾国藩的练兵计划获得咸丰帝同意后,即以经湖南巡抚扎调来长沙的湘乡团勇千余人为基础,结合整编湖南其他几支乡勇,组成中、左、右三营,分别由罗泽南、王錱、邹寿章任营官,由巡抚和团练大臣直接指挥,官发口粮,昼夜操练,统称“大团”,又称“官勇”。这是湘军最初的队伍。曾国藩建军迈出了实质性的第一步。
        但是,曾大人自1853年元月到长沙后,短短的半年时间,就把满城文武官员得罪光了。得罪文官是因为他成立的发审局,有点类似于今天的“严打办”,专管治安案件,其处理办法就是一个字:“杀”!这是因为他认为“乱世应该用重典”。至七月底就杀了200多人,他也因此获得了“曾剃头”的称号。办理治安案件本来是文官们管的事,可曾大人却全揽了过来,断了人家的财路,也断了一些人的人情,能没意见吗?得罪武官是因为他染指绿营事务,命绿营兵与勇丁一起训练,还参劾绿营副将清德。绿营是什么,是朝廷的经制之师,是正规军。曾国藩是什么?不过是帮办团练大臣,说白了不过是一绅士。自然引起绿营的反弹。他们不仅拒不听命,而且故意制造事端,甚至冲进曾国藩的公馆,打伤其门丁和亲兵。巡抚骆秉章一开始是装聋作哑,直到曾国藩亲自求救,才出来解围。
        经此事件后,曾国藩觉得在长沙呆不下去了,于是借口去湘南就近镇压土匪,率所练兵勇移驻衡州(即今衡阳)。曾国藩是八月份到的衡州,主要任务当然还是继续训练湘军,因为少了掣肘,成效十分显著。不仅大大扩充了陆师,还建立了水师,使湘军水陆兼备。全军共17000人,陆师10营,水师10营,战舰、兵船共400余艘。至此,湘军正式建成,规模初具。
        一个没有过任何军事经验的在籍侍郞,以亦官亦绅的身份,在一年多一点点的时间里面,就训练出了一支将近两万人的部队,而且中间还经历了种种风波,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2、艰难的征战
        咸丰四年(1854)2月25日,曾国藩率军从衡州出发,顺江而下,过湘潭达长沙,出师东征,从此开始与太平军长达10余年的较量。临出发之际,曾国藩向参战将士发布了《讨粤匪檄》。是一篇很有蛊惑力和煽动性的檄文。檄文说:
        [FACE=楷体_GB2312,楷体]“誓将卧薪尝胆,殄(tian灭绝)此凶逆,救我破掳之船只,拔出被胁之民人;不特纾君父宵旰之勤劳,而且慰孔孟人伦之隐痛;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FACE]
        在这里,曾国藩慨然以消灭太天国为己任。为什么要消灭太平天国呢?他讲了四点理由:保卫人民生命财产;护卫孔孟扶持名教;维护礼义人伦神祇;为皇帝分担忧劳。在当时来说,这些理由听起来是多么地名正言顺。避开满、汉之分,这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最后,他以忠义血诚相号召:
        [FACE=楷体_GB2312,楷体]“倘有血性男子,号召义旅,助我征剿者,本部堂引为心腹,酌给口粮;倘有抱道君子,痛天主教之横行中原,赫然奋怒以卫吾道,本部堂礼之幕府,待以宾师。”[/FACE]
        既师出有名,而湘军又训练有素、军容整齐,可以说此时的曾国藩是踌躇满志!
        战争首先在两湖、江西展开。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往后的征战却是如此的艰难!
        首先是战局进展不如想象的那么顺利,虽逐步推进,但屡遭重创。
        征战一开始就给了曾国藩当头一棒。4月28日,曾国藩率军攻打靖港。不曾想被太平军抢先开炮轰击,湘军水师船只中炮起火,乱作一团,损失严重。听说水师失利,曾国藩急忙令陆师出击。谁知陆师见水师失利,也斗志全无,一触即溃。曾国藩执剑督战,立令旗于岸上,说“过旗者斩”,也许是噪音太大,众勇听不真切,一个个都是绕旗而过,气得曾国藩投水自尽,被幕僚章寿麟救起。本想享受一次书生杀敌的快感,没想到他的处女作以失败收场。令人欣慰的是湘潭传来捷报,曾国藩这才破涕为笑。假如这一次没有湘潭之捷,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命运会是什么样子呢?或许就没有后来的湘军了。而如果没有后来的湘军,这大清江山说不定早就给洪秀全一班人报销了。
        几个月之后,湘军再出东征,进入湖北,攻克武昌,又沿江而下,进谋江西。没料想,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在江西又栽了个大跟斗。最惨重的失败是湖口之役。1854年11月,湘军水陆两师夹攻九江,日久无功。曾国藩遂决定亲率水师攻打湖口,结果湘军水师被活生生地截成外江和内湖两段,外江水师几乎全部溃灭,内湖水师也屡遭攻击,曾国藩的座船也没保住,船上的文书册牍俱落入太平军手中。曾国藩再次投水自尽,被左右救起,狼狈逃到岸上陆师营中。不久,曾国藩发现自己的残余水师纷纷向上游逃窜,气愤不已,欲只身赴敌而死,被幕僚死死拦住。水师此次失利,实际就是今后两年多湘军一直不振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人说曾国藩寻死觅活是在做秀。我不这么看,我认为这是湖南人旺烈血性的体现。使气轻生是湘人的性格,在理想遇阻,爱情受挫时,有人就会选择这种方式来表明心迹。在血与火的战场上,深受湖湘文化影响的曾国藩有此举动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是吃力不讨好,拼死卖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
        一是皇帝的不信任。1854年10月,湘军收复湖北武昌,已经不知捷报为何物的咸丰帝龙颜大悦,“不意曾国藩一书生,乃能建此奇功。”冲动之下的咸丰立即命曾国藩署理湖北巡抚。有位大臣提醒说,“曾国藩以侍郞在籍,犹匹夫耳。匹夫居闾里,一呼蹶起,从之者万余人,恐非国家之福。”咸丰帝一听,猛然醒悟,对头呀。于是乎,就不再糊涂了,仅仅过了七天,便毫不客气地收回了成命。军机的一句话竟然使曾国藩不官不绅的身份持续了近6年之久,导致办事不顺,吃尽苦头!使他深感无权的痛苦。不仅如此,在师久无功的情况下,朝廷还一再严词诘责,说他“顿兵不战,坐耗军需”。
        二是地方的凌辱打压。兵败靖港,湖南的布政、按察使乘机要求巡抚弹劾,其他官绅对曾国藩及其属下也极尽奚落、嘲弄之能事,甚至湘军勇丁出门还经常受到痛骂毒打,令曾国藩十分愤懑。即使后来湘军屡有胜绩,也仍然动辄遭人白眼。在家乡如此,在外省就更加可想而知。尤其是江西的官绅都是一些白眼狼,需要他的时候,要他出力卖命;不需要他的时候,就处处刁难。如江西巡抚陈启迈,动不动就不给粮饷,甚至还打击报复对曾国藩示好的人。湘军因非经制之师,粮饷要自筹,主要靠捐输,数额有限,绝大部分还得求爷爷、告奶奶,请有关地方大员划拨,可人家并不把湘军这样的偏师当回事,高兴给就给,不高兴就不给,令曾国藩苦不堪言,却又无可奈何。至于怪话、风凉话就更多了,有说他系自请出征,不应支领官饷;有说他未奉明诏,不该自称钦差;还有的说他曾经革职,不应专折奏事。等等。
        由上可知,在两湖和江西作战时期,尤其是从咸丰五年到七年二月被困江西时,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以致于曾国藩不得不向皇上哀哀哭诉:
        [FACE=楷体_GB2312,楷体]“每闻春风之怒号,则寸心欲碎;见贼帆之上驶,则绕屋徬徨。”[/FACE]
         这既是精卫填海似的真实写照,也是杜鹃泣血似的无奈心声。
        为什么会如此艰难呢?曾国藩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没有地方实权的缘故。于是当奔父丧假满,咸丰帝要他返回江西时,曾国藩就说了:
        [FACE=楷体_GB2312,楷体]“臣细察今日局势,非位任巡抚有察吏之权者,决不能以治军,纵能治军决不能兼及筹饷。臣处客寄虚悬之位,又无圆通济变之才,恐终不免于贻误大局”。[/FACE]
    [FACE=楷体_GB2312]   [/FACE] 也就是说,要我出山可以,但至少得给我巡抚之职,否则免谈。
        咸丰帝这下明白了,原来是嫌朕没给你实权啊。于是也毫不客气地回复:“着照所请,准其先开兵部侍郞之缺,暂行在籍守制。”曾国藩因此而被弃用整整达16个月之久,时间从1857年3月到1858年7月。让曾国藩痛苦不堪。之后,由于石达开部威胁清朝的财赋之区杭、嘉、湖,在四顾无人的情况下,咸丰帝只得再次命曾国藩出山。虽然还是一个空头侍郞衔,但曾国藩觉得还是应以大局为重,所以就不再斤斤计较,闻命即出。
        3、时来运转成大业
        曾国藩及其湘军的命运发生转机是在1860年5月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打垮之后。
        洪秀全定都天京后,清军在天京附近建立了江南、江北两座大营,其任务一为阻止太平军东下,一为封锁太平天国北面交通。当时清廷对此寄以厚望。不幸的是,江北大营于1858年被击溃,不到两年,江南大营也覆没了,这使清王朝残存的最后一点希望也彻底破灭了。举目四望,咸丰帝手中无可用之将,也没有可用之兵,再也组织不起来像样的国家军队,不得不把目光投向曾国藩及其湘军,盼望他们来替他解危救困。曾国藩及其湘军出头的日子终于来了。
        就在江南大营覆灭后一个月,曾国藩被赏加兵部尚书衔,署理两江总督。两个月后,又实授两江总督,并奉命担任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其后,湘军随即攻陷了安庆,使整个战局发生了逆转,将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可惜的是,曾国藩已无法向已病死承德的咸丰帝证明他的要权是有道理的了。
        咸丰帝死后,曾国藩一度十分惶恐。没想到这慈禧太后还真有眼光,对他十分信任,而且还破格任用,命他再节制浙江军务。这样,曾国藩统辖的省份达到了4个,即江苏、安徽、江西和浙江,终于可以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而按照自己的意志来行事了。曾国藩随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开辟饷源,积极自筹军饷。其次,整顿辖区吏治,想方设法撤换那些不称职的官员,而代之以自己的部属或幕僚。第三,兴办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炮,改善湘军的武器装备。
        在曾国藩的精心经营下,湘军的实力大增。据龙盛运先生研究,到1863年,光曾国藩直辖的湘军就多达12万人,加上李鸿章的淮军7万多人以及左宗棠、沈葆桢、李续宜等所率领的湘军,湘军的总兵力超过40万,并还保持着不断增加的态势。而1860年至1863年间,湘军人物被任为督抚的也多达17人24人次。
        在军事部署方面,从1862年起,曾国藩实施了三路进兵的战略,对太平军发起全面进攻。一路由曾国荃率湘军主力进兵南京;一路由左宗棠率部进攻浙江;一路由李鸿章率新组建的淮军驰援上海,进攻苏南。另有杨岳斌、彭玉麟率水师沿江而下,主要配合曾国荃攻打南京。在湘淮军的猛烈进攻下,太平军节节败退,苏南战场和浙江战场相继崩溃。围攻天京的曾国荃部也加强了对天京的攻势,1864年7月19日,湘军破城而入。经过10年苦战,历尽波折的湘军,终于摧毁了太平天国政权,达到了鼎盛时期。
        我们试想一下,最高当政者的最低限度和要求是什么?是维持政权的存在,是政权的巩固与完整。而当时的当国者恰恰在这一问题上遇到了严重威胁。解除这一严重威胁的是谁呢?是曾国藩等一班书生领着的一批山农,这在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曾国藩和他的湘军做却到了,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FACE=黑体]四、湘军是如何辐射四方,完美收官的?[/FACE]
        在摧毁太平天国政权的前后,湘军还扮演着灭火队的角色,苦苦支撑着行将倾覆的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从1864年破天京,扑灭太平天国政权,至1895年牛庄之役,可以看作湘军历史的第二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既有肃清太平军余部、平定各省起义的任务,又有抵御外侮,进行反侵略的任务。
        1、肃清太平军余部的战争。天京陷落后,太平军余部黄文金、李世贤、汪海洋等在湘军的追击压迫下,转移至福建、广东。同治四年,左宗棠督率各军四面围攻,连获大胜,十二月,太平军余部被湘军肃清。
        2、平定各省起义的战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失败后,全国各地的其他农民起义军仍颇为活跃,湘军除作部分裁撤外,又奉命前往各有关省份作战,主要有对捻军的战争,对四川蓝大顺、李短搭起义军的战争,对贵州苗民起义的战争,与云南回民起义军的战争和对西北回民起义军的战争。
        3、抵抗外国侵略的战争。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外国帝国主义又连续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作为清朝依赖的一支武装力量,湘军又先后应命出师,参加了各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主要有收复新疆的战争、抗击法国侵略的战争和甲午之役抗击日军侵略的战争。其中尢以左宗棠、刘锦棠收复新疆最为光彩夺目。
        新疆自古为我国领土。同治三年,新疆各族人民发动起义,中亚浩罕国首领阿古柏乘虚而入,侵占南疆,建立了一个所谓的“哲德沙尔国”,实行残暴和血腥统治,并得到英、俄两国的支持。同治十年,沙俄又以种种借口出兵,侵占伊犁。这样就使新疆问题变得复杂起来,由国内的反抗与镇压斗争转化为侵略与反侵略斗争。清朝曾先后命将出师,多年未能收复失地。
        光绪元年(1875),左宗棠被任命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事,率以湘军为主力的中国军队出兵新疆。新疆地处西北边陲,远离内陆,条件艰苦,用兵行军十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左宗棠制定了“缓进急战,先北后南”的战略方针,并精简西征部队,起用年轻有为的湘军将领刘锦棠为统帅,花了近两年时间筹集军饷、采运军粮、整顿军队、改善装备,完成了收复新疆的作战准备。
        左宗棠、刘锦棠率西征部队共80个营约六七万人,按照先北后南的方针,首先收复了南北疆的交通要冲乌鲁木齐,并将附近卡垒一律踏平。至此,北疆除伊犁外,所有敌据点全部克服。但西征部队却在此时停止了进攻,因为冬季来临,大雪封山,不便于军事行动的开展,当然就只有等待来春再向南疆进军了。
        1877年开春,西征统帅刘锦棠按既定方针率军南下,先攻天山隘口南疆门户达板城,再攻敌巢托克逊,最后攻吐鲁番。不及半月即收复三城,为彻底打败阿古柏创造了条件。西征军克复吐鲁番后继续西进,从七月至十一月二十九日,刘锦棠率部先后攻克南疆八城(喀喇沙尔、库车、阿克苏、乌什、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和阗)及附近各镇,时人誉称刘为“飞将军”。至此,被阿古柏侵占12年之久的新疆除俄国占领区外,全部收复。
        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的过程中,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和花絮。眼看阿古柏政权摇摇欲坠,面临覆亡的危险,英国公使威妥玛找到郭嵩焘说:“中华地大物博,以仁义立国,为什么容不下小小的阿古柏,非要斩尽杀绝,未免太不人道了吧?”郭嵩焘将威氏的这一歪论上奏朝廷,朝廷告诉了左宗棠。左宗棠在回复朝廷时,对威氏的这一说法反唇相讥:“贵国信奉天主,到处建教堂,讲人道,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块土地,叫阿古柏立国活命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对方哑口无言。
        之后,为收复被俄国侵占的伊犁地区,年近古稀的左宗棠又于1880年舆榇出关,也就是抬着棺材出了嘉峪关。为什么这样子呢?一方面表明决战的决心,不成功便成仁;另一方面身体不好,在营帐里面还吐血,也是为自己的后事做准备。舆榇出关,有力地配合了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与沙俄的外交谈判,迫使俄国归还了伊犁的大部分地区。至此,湘军收复新疆的战斗以胜利结束。
        曾纪泽是19世纪中国官场最早把外语当作进身之阶的人。最初的动机是在“天津教案”后,有感于洋人的欺压,翻译的播弄,因此立志掌握外国的语言文字。其次是郭嵩焘出使英法,引发了他对外交的兴趣。曾纪泽的英语完全是自学的。在长沙、在双峰,一本字典,两本教材,从26个字母学起,每天规定课程,开始是读6句,后来8句、10句。清早起来,一遍遍地练习,出门会客,轿子上,一个人叽哩咕噜地练习。后来派充出使英法公使,为维护国家的利益作出了贡献。
        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湖南人功不可没。我们先来看一首诗:[ALIGN=center]七绝  恭颂左公西行甘棠[/ALIGN][ALIGN=center]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ALIGN][ALIGN=center]新裁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ALIGN]
        这首诗歌颂左宗棠在引兵人疆,立功于万里绝域期间,更悉心于改善边陲,发动军士在天山南北夹道植柳的善举。于是人们便将这些连绵千里,绿如炜惺的柳树称为“左公柳”
        写这诗的人是谁呢?杨昌濬。这杨昌濬是湘军的能人,左宗棠的爱将之一,因功升到浙江巡抚。但在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的问题上裁了个大跟头。左宗棠奏准朝廷起用杨昌濬。杨昌濬一到西北,便表现出卓越的组织才能,把西征军的粮草准备得十分充足。后来还代理陕甘总督,共同筹划收复伊犁。伊犁回归后,杨昌濬和刘锦棠共同办理善后事宜。
        湘军收复新疆,维护了祖国的统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壮举,足以名垂青史。
        综上所述,湘军远征从咸丰四年(1854)开始,前期十年东征,战争主要在大江南北五省展开,后期延续二十多年,战争辐射四方。其足迹“则南至交趾,北及承德,东循潮、汀,乃渡海开台湾,西极天山、玉门、大理、永昌,遂度乌孙,水属长江五千里,击柝闻于海。”从大江南北到西南西北,从东南沿海到中原大地,全国十八行省和边疆地区都留下了湘军的足迹和血迹。
        4、湘军的最后归属
        湘军和淮军等都属于勇营,不是经制军,按照规定事毕即遣散。事实上,在之前即曾进行大规模的裁撤。但由于清军疲弱,形同虚设,而湘淮军等勇营战斗力较强,“诚为劲旅”,所以清廷不得以采纳督抚大员的建议,在裁撤之余,又保留一部分,屯驻在全国各通都要镇和险要之地,改称防军,取代清军,担负起国防军的作用,担负起维护清朝统治的重任。
    [FACE=黑体]五、湘军由偏师发展成劲旅的原因有哪些?[/FACE]
        湘军是咸丰帝在太平军势如破竹的进攻之下,眼看大清江山将要断送在自己手中的危急时刻,作出兴办团练的决策的,这是一种病急乱投医式的决策。但就是这一歪打正着之举,却成就了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湘军成功的原因很多,有其对手太平天国自身的致命弱点和政策失误,有清廷从对湘军的放任不管到全力支持,更重要的是湘军领导阶层自身的作为。这里只就最后一个原因作点说明。
        1、湘军领导层建立的是一支不同于清朝经制军八旗和绿营,也不同于其他各地团练武装的新型军队。曾国藩奉旨出山后,针对清军积弊,明确表示要采明戚继光的“束武”之法,创建“大团”,即建立一支新型军队。具体说来,这支新型军队有如下特点:
        第一、尽募山农,油头滑面,有市井气、衙门气的一概不要。以此保证兵源质量。
        第二、带兵将领必须是有忠义血性的儒生。为此,曾国藩制定四条选将标准,即:“才堪治民”、“不怕死”、“不急急名利”、“耐受辛苦”。并以此为标准,形成帅任将、将择弁、弁招勇的层层递选制度。
        第三、讲究营制。湘军营制以队为基本单位,队以上分哨立营,一营500人,分为4哨,每哨8队,冷热兵器各半,此外再配备长夫180人,负责辎重运输等任务。这样,冷热兵器有机配合,形成了有层次的进攻与防御层次,而长夫又保证兵勇没有后顾之忧,可以轻松上阵,增强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第四、重视训练。“训”即为政治思想教育,包括军纪教育、卫道教育和人伦教育等。“练”为军事技能教育,主要是武艺、火器和阵法等方面的演练。通过这样严格的训练,湘军军容整齐,纪律严明,战斗力很强。
        第五、实行厚饷制。清军的薪饷很低,战兵每月银1.5两,守兵1两。而湘军一般的兵勇每月就有4.2两银子,比清军多出数倍,因而能够吸引农民踊跃入伍,而且能促使他们积极训练,勇于作战。
    正是由于曾国藩一手打造的湘军较之清军有如此多的优越之处,所以它才很快显露出其强韧剽悍来,并迅速取代清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
        2、为百战艰难之行,准备充分,认识清醒
        曾国藩深知镇压太平军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而他一再强调,编练湘军必须未雨绸缪,做好充分细致的准备,“预为东征不归之计”。他认为求将才、勤操练、精器械最为重要,否则“万里长征,多费饷项哉!”他还说,编练湘军事关东征大局,“不得顾朋友之私谊,即君父谕旨所批示,亦有时不敢尽泥也”。
        果然,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当他的得力干将新任安徽巡抚江忠源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向他求救时,曾国藩仅派江忠源之弟江忠浚带勇1000名赴援,湘军主力则仍按兵不动。对君父咸丰帝的谕令,曾国藩竟然两次抗旨不遵,气得咸丰帝大骂其不知好歹,并撂下狠话:既然你想自担重任,朕成全你,大话是你说的,你必须尽如所言,办与朕看!由此可见,大敌当前,面对来自内外的巨大压力,曾国藩依然能够沉得住气,非常理性和认真地“为艰难百战之行”做准备,这就为湘军的最终成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两湖作为巩固的后方基地,为湘军成功的又一重要因素
        湘军的故乡湖南,历任巡抚先后在左宗棠、郭嵩焘、黄冕等的辅佐下,大力整顿吏治,改革财政,以湖南的财力、人力“内清四境,外援五省”,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湖北自咸丰五年三月胡林翼署理巡抚(六年十一月实授)以后,亦成为湘军的第二个重要后方基地。由于胡氏的苦心经营和与曾国藩的密切配合,使湘军九江、安庆之役取得胜利,奠定了战胜太平军的基础。
        4、战略战术得当
        战略是指导战争全局的计划和谋略,而战术是进行战斗的原则和方法,两者相辅相成,对战争的成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针对太平军的特点,湘军领导层作了针锋相对的战略部署,即在战略根本上,要力争上游,夺回长江的控制权;在战略实施上,应采取攻势防御办法,稳打稳扎,不急于求成。
        太平军定都天京后,才发现原来弃守的长江战略要地如安庆、九江、武昌等对确保天京安危的重要性,于是挥师西征,可为时已晚,湘军已抢了先机,并笑到了最后。
        湘军领导层在战术上也有其突出之处,主要体现在战前审察机势、战时争取主动、以歼敌为上、围城打援等方面。而且他们的应变能力也很强,能够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战术。正因为他们善于审时度势,扬长避短,不断改进作战方法,因而湘军能够在战场上逐步确立优势,最终取得胜利。
    [FACE=黑体]六、晚清湘军创造了怎样的奇迹?[/FACE]
        湘军虽然是杂牌军,但它却做成了清朝正规军无法做成的事情,而且远远超过了正规军所能达到的高度。
        第一、创造了近代中国军事史上的奇迹。扑灭了以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为主的各地反清武装力量,维护和挽救了清王朝的统治,从而也就有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局面。以致时人有“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之说。此后,湘军和后起的淮军等勇营取代清军,起了国防军的作用,担负起了维护清朝统治的重任。这是湘军所创造的第一个最大而又最直接的奇迹。
        第二、创造了近代中国政治史上的奇迹。随着湘军的不断壮大和战绩的日益显赫,湘军将帅接二连三地成为封疆大吏。“中兴将帅,什九湖湘。”据统计,湘军人物中(不包括其幕僚)曾担任清朝总督巡抚的,先后有25人。至于任布政、按察二使的省级行政官员,提督、总兵等武职大员,则为数更多。从而使清朝高度集中的中央权力下移,形成“内轻外重”和“督抚专权”的局面,对晚清的制度、政局以及社会变迁等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三、创造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奇迹。湘军将帅多为书生亦即读书人,饱受程朱理学、经世之学并重学风的影响,开启了近代湖南“心怀天下”、“笃重实践”和“勇于任事”的风气,形成了人才辈出的局面。
        第四、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先河。中国的近代化,从经济上来说就是工业化。湘军将帅将林则余、魏源等人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大刀阔斧地付诸行动,先是兴办军事工业,后又兴办民用工业,筹建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同时开办新式学堂,派人出国留学。前前后后搞了三十年。推动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步,为近代中国汇入世界工业文明的大潮作出了贡献。
        第五、张扬和提升了湖湘文化的固有品质。
        湖湘文化的固有品质有哪些?唐浩明先生认为有四个方面的特点:无须依傍的自我意识;经世致用的功业追求;使气轻生的热血性格;倔强霸蛮的任事态度。
        曾氏领导的湘军集团,前前后后有三四十万人次的进出,转战十余省,影响之广,是湖南从来没有过。于是湖湘文化在最广大的层面上有了一个质的提升和飞跃。国家、天下、道义等等这些过去只有少数士人关心的话题,开始出现在野老村夫的嘴边;相应地,原先的独自意识被提升为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意识,向来的功业追求被提升为忧国忧民救世拯时的忧患情怀,天生的使气轻生的血性被提升到为理想而献身的牺牲精神,祖传的霸蛮任事态度被提升为顽强果毅的坚执定力。这里明显地有着一个方向的转移,即由个人转向群体,由私利转向公义,由小村落转向大世界。
        经过这次提升后的湖湘文化,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从此,心系天下、敢为人先、忧国忧民、勇于牺牲、顽强果决、定力坚执等等,便成为百余年来湖湘文化精神的主要内容。
        正因为如此,因而现代军事学家蒋方震(百里)先生曾由衷地感叹道:“湘军,历史上一奇迹也。”湘军所创造的奇迹很多,我们只是从大的方面作了一些说明,不当之处,敬请批评。谢谢各位!
    (2008年暑假,应邀在长沙市民历史文化遗产讲堂讲课,本文系当时讲稿的主体部分)
    请支持中国第一部曾国藩题材的纪录片《洋务大臣曾国藩》(10集)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913
    • 经验148816
    • 文章2928
    • 注册2009-06-04
    言之有理,曾国藩就是一位忠君爱国者,他的理念就是要国富民强[em37][em37]
    旧公裔:67派衍贞(原名复贞)公于清雍正元年从赣州赣县含田迁兴国枫边老背岭开基,现居住江西永丰县城:庐陵曾子文化研究会永丰(吉阳)分会
    QQ1021080440,手机:13576613571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曾毓盛耒阳-长沙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775
      • 经验16857
      • 文章745
      • 注册2009-05-13
      对于中国这段历史应该要重写!因为具有很严重的政治偏见!太不客观了!也太不公平了!我觉得我们的文正公完全是非常爱国爱民的!应该算我国历史上一位大英雄!应该按照大英雄来对待!!
      天下一曾无二曾,天下曾氏一家人。广交天下宗亲贤达,团结世上宗亲族人,传承曾子思想,宣传曾子文化;爱我曾氏,道传一贯。本人微信hnzyy188,欢迎各位宗亲贤达赐教!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93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