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2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安怀[/U]发表的内容:[/B]

    曾姓历史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古代从黄帝到大禹再到少康到巫。一连串的故事构成了曾氏历史,祝贺平远曾氏宗亲网引用成功![/QUOTE]
    安怀兄,诸多资料显示,“佑孙公”上源谱系的情况,历史原因是最大的因素,目前来看,谱系出现的人物都不是随便放进去的,史上应该都与“几公”或“惇公”后人有关系。我认为现在主要是如何论证“惇公”的真实面貌问题。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SIZE=4]浩第:你的思维可以穿越千年,但是不能固化在某一点上,“几公”或“惇公”是那个年代进的谱?为什么是准公几公和纡、惇公而不是别的?世系的前后传承是否准确?这些问题子由哥哥早就在查证,你今天坚持的,那个邪老也同样坚持过……。[/SIZE]
      在线情况
      27
      • 头像
      • 76 繁 五华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
        • 积分807
        • 经验72733
        • 文章789
        • 注册2005-09-24
        [P]哈哈哈哈[/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哎,早知这样,当初路个潮州时下决心[COLOR=#e6421a]绑架个水灵灵的潮阳妹做女秘书[/FACE][/SIZE],[/COLOR][/P]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近期专门留意了一下有关曾惇的资料,生卒年限大至为公元1097—1156年,晚年情况基本没资料可查。政和年间少年时随亲人迁宁化生活,为官在江淮,晚年回到了南丰,还是继续在宁化生活?两地距离不远,当时政局相对稳定,两地走动可能性较大,毕竟还有较多亲人在南丰,儿子包括仲辉(晖)在南丰生活长大可能性也很大,对曾惇家族来说,宁化只是宋末受金人冲击或躲政治迫害不得已的临时避难地,相比南丰交通比较闭塞,政局稳定后长期居住意义不大,这样迁了宁化但没有完全落居,南丰、宁化两边都有亲人存在。公元1235年起元开始攻宋,这前后曾惇儿子或孙子一代等家族可能才开始全面转移至宁化居住,这期间一同接纳了与曾惇交情较重的曾几后人同住宁化非常有可能。因为宁化石壁是避难人员的集中地,几十年后元兵一下子沿着赣南、汀西文天祥抵抗地一路冲杀,汀西宁化也难立足,也只好沿着皇帝逃亡路线向东往梅州走了。这样虽然曾惇是迁了宁化,但后人还是从南丰直接避难至宁化,仅在宁化生活了十几年,后又与曾几后人或其它曾氏后人结伴避难粤东了。如果是这样从南丰直接迁粤东一说也成立,因为“佑孙公”避难时在潮阳生活两年有的谱也没记述过!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浩兴宁[/U]发表的内容:[/B]

            近期专门留意了一下有关曾惇的资料,生卒年限大至为公元1097—1156年,晚年情况基本没资料可查。政和年间少年时随亲人迁宁化生活,为官在江淮,晚年回到了南丰,还是继续在宁化生活?两地距离不远,当时政局...[/QUOTE]
            [SIZE=4]曾惇生卒年限大至为公元1097—1156年,那么他儿子合理的生卒年代该是那年,孙子又该什么年代,再往前推,多演绎下也许你能够找到答案[/SIZE]
            在线情况
            3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P]如果按这样推理,只能得出大致时间了,以曾惇这个时间推定,三子曾仲辉可能约1140年出生;辉二子佑孙可能约1170年出生;佑孙四子广新可能约1220年出生;广新三子信甫可能约1260年出生—文贞—志圣—通海—三六—友[FACE=Times New Roman][COLOR=green][SIZE=10px]恭—[/FACE][/COLOR][/SIZE]科星1399年生,逢广1430年生,玑国1470年生。这样基本上能对接逢广三子璇玑琦明正德年间迁移的可能。但这个规律难以把握,古人没计划生育,三妻四妾还不止,有的16岁多生人,有的60岁多生人!总之时间上不存在一票否决问题。如果经不起时间的检验,那也没必要再去啰嗦了。[/P]
              [ 此贴最后由曾浩兴宁在2012-5-18 21:05:54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浩兴宁[/U]发表的内容:[/B]

                如果按这样推理,只能得出大致时间了,以曾惇这个时间推定,三子曾仲辉可能约1140年出生;辉二子佑孙可能约1170年出生;佑孙四子广新可能约1220年出生;广新三子信甫可能约1260年出生—文贞—志圣—...[/QUOTE]
                继续,,,,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3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安怀[/U]发表的内容:[/B]

                  浩第:你的思维可以穿越千年,但是不能固化在某一点上,“几公”或“惇公”是那个年代进的谱?为什么是准公几公和纡、惇公而不是别的?世系的前后传承是否准确?这些问题子由哥哥早就在查证,你今天坚持的,那个邪老...[/QUOT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10px][SIZE=3][FACE=Times New Roman][SIZE=4]提供引述一条类似学术的资料,参考一下:[/FACE][/SIZE]北宋末年南迁的三槐王氏在江南各地安家后,有不少房支与早在西晋永嘉之乱时举族南迁的原琅邪临沂王氏的后人居住在一起,由于同本同源,故尔十分亲善。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王姓居民已融为一体。以至后修撰族谱时,出现了一些堂号混用的现象。[/SIZE][/FACE][/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1
                    • 积分261
                    • 经验210875
                    • 文章464
                    • 注册2010-05-05
                    [P][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浩兴宁[/U]发表的内容:[/B]

                    有资料显示53派“裕振公”大概由宁化入粤时间为元末,明初后子孙才大量在兴宁衍播,而此时与“广新公”宋末随父母迁长乐生活相距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到至少约一百年,出现这种现象,反证明了“广新公”有可能不...[/QUOTE]
                    [/P][P][SIZE=3][/P][P][B][/B] [/P][P][B]我房一世祖裕振公並非在元末遷徒到梅州程鄉縣,正確時間在於南宋末年[/B][/P][P][B]53派  裕振(1世)--紋光之次子,[/B][B]字玉鳴,官至南宋奉政大夫,卒於南宋,尊為嘉應曾氏開基祖,立裕振公派。配陳氏,生子二:天秩、天禎。[/B][/P][/SIZE][P]
                    [SIZE=3][/P][P][B]54派  天秩(2世)--[/B][B]裕振之長子,諱  政,行十郎,生於南宋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歲次乙未年九月十四日卯時(端平為南宋理宗之年號),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庚申科進士,奉直大夫,官大理寺評事,卒於南宋。配聶氏,生子四:啟源、啟溪、啟滄、啟海。[/B][/P][/SIZE][SIZE=3][P][B]南宋末年,天秩公與聶氏大安人肩挑父母金骸,帶著四幼子(啟源、啟溪、啟滄、啟海)與夫弟(天禎),自福建路汀州寧化縣石壁村(南宋地名)(今福建省三明市寧化縣石壁鎮)逃難遷徙至廣南東路梅州程鄉縣石窟都徐溪鄉(南宋地名)(清朝廣東省嘉應州鎮平縣蓼陂鄉)(現今廣東省梅州市蕉嶺縣新鋪鎮),天秩公於贛州會昌縣羊角水不幸因病身故。[/B][/P][/SIZE]
                    台灣屏東
                    宗聖公77派裔孫 祥字輩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25世孫 卿字輩
                    家族信箱:zsq@zengshi.net
                    堂號  三省堂
                    堂聯  塗山啟緒 沂水流徽
                    輩序  逸存宗三文長英  維體君恩冠世卿
                          孔孟共傳堯舜道  東西南北表聲名
                    在线情况
                    3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3151
                      • 经验117679
                      • 文章3271
                      • 注册2009-08-16
                      据有关资料记载:宋政和二年(1112)鲁国公惇入闽,居宁化县石壁下,传至三世,由宁化迁广东长乐县繁衍。[EM05]
                      [ 此贴最后由曾国祯在2012-5-20 4:46:53编辑过 ]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曾氏委员会委员、曾公亮、曾从龙学术研究会、龙山族谱研究员。

                         龙山派三十九世、公亮公三十传裔孙、内坑二十六世、南溪房十八世裔孙。
                      在线情况
                      3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1
                        • 积分261
                        • 经验210875
                        • 文章464
                        • 注册2010-05-05
                        [P][SIZE=3]另外一提[/SIZE][/P][P][SIZE=3]我房一世祖裕振公與佑孫公是不同房系的兩個人,以不同房系的兩個人來比較派別與年代這是無法比較出來的,畢竟不同房系的傳代速度是不同的。[/SIZE][/P]
                        台灣屏東
                        宗聖公77派裔孫 祥字輩
                        嘉應裕振公派下啟滄公房西山戶25世孫 卿字輩
                        家族信箱:zsq@zengshi.net
                        堂號  三省堂
                        堂聯  塗山啟緒 沂水流徽
                        輩序  逸存宗三文長英  維體君恩冠世卿
                              孔孟共傳堯舜道  東西南北表聲名
                        在线情况
                        3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安怀[/U]发表的内容:[/B]

                           
                          曾惇生卒年限大至为公元1097—1156年,那么他儿子合理的生卒年代该是那年,孙子又该什么年代,再往前推,多演绎下也许你能够找到答案[/QUOTE]
                          结合历史文化和有关资料分析,我大概理出了一条这样的可能情况,请指正。宋末受金和曾布的双重影响,曾纡于政和年间1112年委托亲房“易知公”后代迁当时避战乱,大家都第一首选的福建宁化地(梅州现各姓氏很多人祖先都在这短暂停留过)照顾年少的曾惇,以“易知公”后的名义抚养曾惇,这样避免了曾惇受曾布问题的影响,以后入仕受阻,曾惇入仕后对外人称为“易知公”,后认识了与自己相同地方任过职的曾几,同是诗人,又是同姓,故比较投机,交情越来越深,这样彼此交流祖上的情况也很正常了。同有“曾准”名字,各种巧合碰在一块,在宋朝讲家谱的年代,曾惇要修谱时可能会想到很多!(后续[EM05])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