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04
    • 经验7506
    • 文章185
    • 注册2007-05-20
    湖广填四川衍生的客家人(转)
    [SIZE=3]“你祖籍是哪里的?”“我祖宗是湖广填四川来的。”在四川省很多地方,人们一提到祖宗,大多数人都会说是湖广填四川来的。
         是的,四川人的祖宗有很多“湖广填四川”的客家人。据《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介绍,民末清初,四川由于战乱灾荒,人口剧减,仅有1万丁约50万人,每个县平均5000人,成都、潼川府(今三台县)城内经常出现老虎伤人的现象。清康熙7年(168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上疏朝廷;“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广人稀,请招民承垦。”此后,朝廷制定了多项移民优惠政策,如奖励各省官员招民入川垦荒;开垦田亩永给为业;开垦地亩,准令五年起科;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等。在政府的倡导下,从清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移民潮,从湖广(今湖北、湖南)、广东、福建、江西等省向四川移民,史称“湖广填四川”。前后移民达一百多年,遍布清代四川的近100个府州县。据保守估计,现在四川省有63个县(市、区)有客家人300-500万人,至今能讲客家话的150万人,有很多客家移民后代被当地同化。现在,四川、重庆一带,有很多地方还保留着客家人的原始群落,如成都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三台县、仪陇县、隆昌县、江津区等。
         客家移民在四川繁衍生息,同时带来了先进文化,先进的农业耕作技术,新的植物品种。如四川种植的辣椒(客家人为了纪念从沿海带来,现泛称海椒)、红薯,以及夏布、豆豉的制作,促进了四川经济向前发展。同时也造就了一批民族精英和杰出人物,如邓小平、朱德、郭沫若、刘光弟、王铭章等。客家移民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聚族而居,修建会馆、宗祠,春分冬至祭祖,给老人拜寿,制定族规,编修族谱。现在四川保留的古镇几乎都是以客家会馆为主,到了古镇,总能见到广东馆、江西馆、湖广馆、福建馆、南华宫、禹王宫、天后宫等地域名称很强的古建筑,有记录就达1400多处,仅川西小县安县就有会馆41座。来川一世祖及历代高祖的坟墓至今完好,家族的祠堂、堂屋随处可见;一些家庭还保留着百年家谱,记录着先辈迁川的艰辛和创业过程。客家人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如婚丧嫁娶、祭祖、闹元宵、城隍会等。客家人奉行“宁丢祖宗田,不忘祖宗言”,他们至今保留着客家语言,在四川出现了许多方言岛,龙泉驿、西昌市、仪陇县分别有几十万人至今还说客家话。在2005年成都龙泉驿召开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期间,海内外的客家人来到这里居然可以用客家话与他们对话。他们说,四川由于战乱,地处偏僻,客家的语言习俗比沿海和海外还保存得完整。当然,四川大多数地方由于年代久远和分化,现在的年青人已经不会说客家话了,只是还保留着亲属之间的称谓。三台县西平镇吴家祠堂的吴姓家族,是与现任台湾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同祖,2006年世界客属大会在台湾召开时,吴伯雄还为宗祠题写了匾额。他们的祖宗忠旌公随父由福建龙岩于清康熙56年(1717年)迁到四川富顺县后又迁到三台县,290年来不断繁衍,人丁兴旺,到民国初年已有田土数千亩,在当地成为名门望族。现在,吴氏家族已经发展到近两万人,分布在三台、中江等县,每到春分、冬至节和家族大事都要聚会。三台县柳林坝的陈氏家族清初乾隆年间从龙岩福建迁川,其后裔陈世松现为四川客家研究中心主任,他拿着自己的家谱到福建龙岩寻根,竟然与福建的老家谱合上了,他以此为主线撰写的专著《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成为四川移民史的重要著作,轰动了海内外史学界。龙泉驿区洛带镇大打客家牌,不仅恢复了客家古镇的旧貌,还以此为由头发展旅游,游客吃客家饭,逛客家会馆,看客家水龙,到西部客家第一镇旅游已成为四川的旅游亮点。[/SIZE]
    世上没有最好的爱,只有最适合自己的爱。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913
    • 经验148816
    • 文章2928
    • 注册2009-06-04
    流芳百世,不忘祖宗[EM27]
    旧公裔:67派衍贞(原名复贞)公于清雍正元年从赣州赣县含田迁兴国枫边老背岭开基,现居住江西永丰县城:庐陵曾子文化研究会永丰(吉阳)分会
    QQ1021080440,手机:13576613571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