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3
    • 积分279
    • 经验14932
    • 文章436
    • 注册2010-04-25
    解放前惠州的社交礼仪及忌讳
    [SIZE=4]惠州解放前的民俗丰富多彩,很有特色,其中绝大部分仍延续至今,长盛不衰。笔者根据过去的见闻及回忆,特将解放前惠州民俗中关于社交礼仪的一些讲究与忌讳收集整理如下:
    “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惠州人对舅父、舅公(指母亲与祖母的兄弟)非常尊重,辈份特别高人一等。外甥办喜事宴客时,必须安排他们在主宾席上就座。否则被视为无礼,不懂规矩,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反感,甚至会因此而发生矛盾,中断亲戚往来。
    老孙嫩叔,论资排辈。在旧社会的家族中,很讲究辈份。凡家族中举办红(喜)事、白(丧)事,都要按辈份高低顺序排列。辈份较高者虽然年龄不大,同样是名列前面;而辈份较低者虽年纪较老,亦只能排在后面。在族人聚会时,年纪较大的晚辈见到较年轻的长辈仍需尊称一声“××叔”;而年轻的长辈为了表示礼貌亦要回敬一声“××哥”,以示互相尊重。在宴会就餐时,亦按辈份高低顺序入席。辈份较高的年轻者(小孩除外),同样坐在主宾席上。而辈份较低者坐在旁席,但其中的老年人则破例可以坐在主宾席上就餐。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旧社会由于长期受封建礼教的影响,很讲究承先继后,代代相传,丁财两旺。人到中年后,仍未生育有儿女或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如家庭经济条件许可,做妻子的亦会主动叫其丈夫纳妾,希望能生下男丁继承香火和祖业。如纳妾后仍无生养时,则需在其胞兄弟(或堂兄弟)的儿子中物色一个作过继儿子,或在社会上(孤儿院或外地农村中)买个男孩作养子,负责供养其读书、日常生活的一切费用及长大成人后成家立业。免得遭人背后议论是“断子绝孙”,以待将来老夫妇去世时有儿子在灵位旁守孝、在墓碑上刻上“祀奉男××立”的标志。
    灵堂守孝,席地而睡。家中长辈去世后,在出殡前其成年人子女、儿媳等晚辈,应在灵堂守孝,只能在停放尸体棺木的祖屋祠堂或家中大厅内的一角铺上稻草及草席睡在地下,不能到自己卧室的床上睡觉。否则会被亲友指责为不孝。
    主客有别、对号入座。一般大户人家的大厅中,均设有“八仙”台椅接待客人。大厅正中上方摆放着一张“八仙”台和左右两张“八仙”椅,大厅左右两侧,分别摆着四张“八仙”大椅。左边座位是主人坐的,右边座位是接待客人的。到亲友家探访时,如来客与主人是同一辈份的,可在“八仙”台右上方椅子就座,其眷属则坐在右下方椅子;如来客是晚一辈的,则只能在右下方椅子就座。如坐乱位置,主人就会反感。
    亲友聚会倾谈中,不得“打断鼓柄”。在亲友聚会大家倾谈时,别人在谈话过程中,不管是好话坏话、愿意听的或不愿意听的,都得让人把话说完,然后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切不可中途插话进行干预(俗称“打断鼓柄”)、中断或制止别人发言,这样必然引起对方不满,不欢而散,甚至因此断送友谊。此外,在开会商讨问题时,更应注意这些基本礼节。
    参加亲友宴客,不得喧宾夺主。到亲友家中作客,开饭时,得先由主人招呼大家入席时客人才能入座,并要等到主人的亲属到齐、由主人说完简单开场白后,客人们才能开始饮酒进餐。如主人的亲属尚未到齐,客人们便先行饮食,则变成喧宾夺主,不受欢迎。
    男主人在家设宴接待男性朋友时,其眷属不得同桌进餐。男主人在家设宴接待男性朋友时,其眷属(包括其母亲、妻子及小孩)不得同桌奉陪。要等客人食饱饮醉、收拾好餐具餐桌奉上敬茶后,其眷属们才躲到厨房里面的小桌子中吃剩饭剩菜。至于接待亲戚宴客,主人全家男女老少则可同桌进餐。
    送礼切忌送钟 。送礼物(纪念品)或小孩玩具给亲友,千万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是谐音,“送钟”会误为“送终”,是惠州人最大的忌讳,即使那个时钟款式新颖,质量最好,价值连城,对方亦不会接受,甚至反感,认为你故意搞恶作剧,想人死亡才来送“终”。
    探病不要送梨。亲友生病,到其家中或医院探望病号时,送礼物除营养补品外,送水果最好是苹果、柑桔,表示平安、大吉,寓意早日康复,平安无恙;切忌送梨(含沙梨与雪梨)。因为“梨”与“离”是谐音,“生离死别”,忌分离。
    新居落成入伙当天,主人宴请亲友时,姑姑辈不宜参加。新居落成入伙当天,必需备齐“三牲”、酒菜,烧香、宝、烛,求神拜佛、拜祭祖宗先人,祈求保佑全家老少平安、万事如意、财运亨通、兴旺发达、儿孙满堂、多福多寿等等。并于当天在家中大摆筵席,宴请亲朋好友欢聚助庆,热闹非常。但在宴请的亲戚中,一般都不请姑姑赴宴。而做姑姑的本人亦能理解,自觉回避。究其原因,“姑”字与鳏寡孤独的“孤”字谐音,兆意不吉利,彼此有所忌讳。虽然是同胞兄妹、姐弟或姑侄,亦只得回避一时,待其入伙后住上一些时日,才另行安排时间补请姑姑们全家赴宴。这个风俗习惯延至今日,有些年青人新居入伙宴客时,仍遵循老一辈惯例办理。
    参加喜庆宴会,忌穿整套黑色或白色服装。参加亲友婚礼、寿辰、弥月、新居入伙、店铺开业等喜庆宴会时,最好穿着颜色鲜艳、花花绿绿的服饰赴宴,以示吉祥如意、兴高采烈。忌穿整套黑色或整套白色的服装前往。主要原因是过去惠州人一般认为黑色与白色属于素服,办喜事的主人有所忌讳。如男士着整套黑色西装、女士着白色衣、裙的,则必须配带上红色领带或红色丝巾。
    参加亲友吊唁及追悼会,忌穿红色或鲜艳颜色服装。亲友举办丧事,最好穿着整套黑色、深蓝色或白色素服前往,表示悲痛与哀悼。忌穿红色或其他鲜艳颜色的服饰参加葬礼。因红色表示喜庆欢乐,对办丧事者来说,是水火不相容的禁忌。
    在同月内亲友间彼此分别举办喜事,可以互不送礼祝贺和赴宴。在同一个月时间内(按农历计算)亲友之间均先后举办喜事宴客,不宜互相送礼及赴宴,以免相冲。否则,据说其中一方时运较低者,在若干时期后,可能会发生不吉利事故。
    家庭中不幸发生死亡事故时,其直系亲属在百日内不宜到亲友家串门。在一个家庭中有某一成员不幸去世,其直系亲属起码在一百天内不宜到亲友家中拜访或作客,尤其是对那些即将举办喜事或办喜事不久的亲友,更加不宜前往。民间认为丧家人秽气大,不吉利,以“秽”冲喜,是民间大忌。
    办完丧事葬礼后,切忌走原路回家。办丧事出殡时如从西面出去,办完葬礼后回家时,忌走原路回来,而应该绕道从东面街道返回家中。意思是行过“大运”,逢凶化吉。如从出殡时的原路回家,民间认为是“死路一条”,很不吉利。
    本命年者当年忌到医院探望病号及参加丧礼。凡属本命年者,民间多认为是“犯太岁”、有“时运不好”之忌,因而在当年内办理各种事情,要特别小心谨慎,妥善处理,忌到医院探望病号,更不宜参加亲友丧礼,避免相冲。据说其本人最好穿着红色内裤,可以避邪挡灾。
    白头人不送黑头人。家中不幸有中、青年人去世,在出殡时,只能由死者的晚辈负责送葬,死者的父母等年老长辈(即“白头人”)不用送葬,因长辈送晚辈不吉利,是个禁忌。
    凡在当月内举办喜事的家庭成员,忌参加亲友的丧礼或探望病号。原因同是民间传统的“秽”会冲喜的观念。
    在渔民船上就餐,吃鱼时切忌翻转鱼身。到船上作客,渔民主人会将刚捕到的鲜鱼款待。但在吃鱼过程中,上面的鱼肉吃完后,切勿把鱼身翻过来吃背面鱼肉。因为渔家忌讳“翻船”。
    亲友去世送礼时,切忌用红色信封及写上×××贺。亲友办喜事宴客,在送礼时用红色信封装进礼金,信封正中上方写喜仪、粉仪、寿仪、袍仪……等,正中下方写×××贺(或具)。但亲友办丧事送礼时,一种是“烛仪”,金额较少(是买腊烛吊唁死者的);另一种是“奠仪”,金额较多。在使用信封时,切忌用红色信封,应用白色信封上书“烛仪”或“奠仪”;其次在落款署名时,千万别写成“×××贺”,而应写为“×××具”。
    “六十不留宿、七十不留餐”。因旧社会群众生活贫苦及环保条件较差等原因,平均寿命较短,故有“人生七十古来稀”之说。所以惠州民间流传一种旧俗:“六十不留宿,七十不留餐”。人到六十岁已是上寿的长者,如果活到七十岁以上则非常难得。上了“寿”的老人,不宜在亲友家中住宿过夜;到了七十岁的老人,更不宜在亲友家中留餐吃饭。究其原因是忌讳这些长者在留餐、留宿期间发生意外事故,怕承担风险责任。
    春节那天,切忌打烂碗碟及玻璃、陶瓷器皿。在农历大年初一那天,使用碗碟及玻璃、陶瓷器皿时,要特别小心。民间认为在那天打烂碗碟等器皿,当年全家运气就欠佳,诸事不利。万一不慎真的打烂器皿,应即时高声呼喊:“落地开花,富贵荣华,大吉大利,百无禁忌”,以示避讳,逢凶化吉。
    家中有人怀孕时,忌动工搞装修、通沟渠及搬动床柜。家中有孕妇时,从发现怀孕日起,至分娩日止,在这段时间内,家中忌动工搞土木装修(包括凿墙、打铁钉、翻瓦面检漏水,疏通沟渠,搬移产妇睡床、衣柜、台、椅等等)。民间认为以上行为会犯产妇“六甲”,可能影响到流产,或者日后产下婴儿可能会出现局部残疾甚至是夭亡。
    已订婚的少女最忌“打泻茶”。旧社会男婚女嫁大都是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了一定年龄,先行订婚,经过一年半载后才选择良辰吉日正式举行婚礼。在订婚后至结婚这段日子里,万一未婚夫遭遇意外事故不幸身亡(惠州人俗称“打泻茶”),那个已订婚尚未成亲的少女命运便非常凄惨,人们都抱着歧视眼光,认为她是克夫相,避之则吉。以后,谁敢娶她为妻子,谁就倒霉。而那个未婚少女只能有三条路可走:一是今生不再结婚,终身留在娘家做“老姑婆”;二是看破红尘,削发为尼,终生食长斋,希望来世修个好运;三是如果仍想结婚成家,年青男人决不会找上门,只能嫁给那些中老年男人做填房(后妻)或妾氏(二奶)。此外别无选择。所以,过去已订婚尚未正式结婚的少女,最忌“打泻茶”。
    小孩吃饭时使用筷子有三忌。小孩子吃饭时使用筷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家长们对它有三个忌讳:一是不准用“扑筷”挟菜。所谓“扑筷”,指用大姆指、食指和中指拿筷挟菜时,手背向上,手心向下。(注:正确拿筷子方法是手腕略向外倾斜,手背稍为向下,手心向上)。“扑筷”与“扑街”、“扑倒在地”同音,兆意不好;二是在吃饭时间,不准小孩用筷子敲打饭碗。据古时老人说:这样会“赶走饭神”,将来可能会没饭可吃,终生过苦日子;三是吃饭时不准小孩将筷子垂直插在装满白饭的碗中,按惠州风俗,只有拜神祭奉菩萨和祭祀祖宗先人才将筷子插在饭碗中。
    中老年人最怕转角运。50多岁以上的老人,最怕过“转角运”。所谓“转角运”,就是59岁至60岁,69岁至70岁……(余类推)。按惠州习俗,在59岁、69岁、79岁、89岁这一年中,这些长者们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有病要及时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能平安渡过这一年,又可再多活十年寿命。民间认为“转角运”为人生之“关卡”,“关”过了,便可长寿。
    “长生”。旧社会老年人寿终正寝时,都是举行“棺木土葬”仪式,入土为安。很多老年人生前最担忧的事情之一是害怕死后没有棺材埋葬。因此,在那个年代,到了六七十岁的老人,如家庭经济环境比较富裕的,其子女会及早准备,预先订购一副质地上乘的棺木运回家中,摆放在屋内的一个闲房里面或木楼上面,留待老人去世时使用,以解除其后顾之忧。由于当时老人尚健在人间,请人抬着棺材进入家门,很不吉利。因此必须在棺木上挂着一块红布、一对大桔及一些柏树叶,表示好事当头、大吉大利。提及“棺材”两个字,在生之人都很忌讳,对这种预先订购的棺材,惠州人美其名曰“长生”,喻指长生不老的意思。是民间的一种求吉避讳形式。
    与此同时,老年人去世后,必须购买全新的帽子(男人用)、花包(女人用)、衣服、鞋、袜等衣物陪葬。富裕人家生前就购置妥当,贫苦人家则临时购置。在为死者购买这些衣物时,忌讲“死”字,称为“寿帽、寿花包、寿衣、寿鞋、寿袜”等等。
    “发福(纳福)”。身体肥胖的人,不喜欢别人当面说他(她)肥胖,应改称“你发福(或“纳福”)啦,身体那么壮健,可喜可贺”。此为待人的基本礼节。
    “得人恼”。忌对婴儿说正面赞扬的话,如“这小孩长得真好看”、“招人喜爱”之类。而要讲反话,如“这孩子长得真丑”、“好得人恼”(即指令人讨厌)之类。民间认为,婴孩生长变化极快,说好话会使婴孩变丑,而说反话、丑话能使小孩健康成长、快高长大。
    数字最忌“4”字。从前惠州人对数字中最忌讳的是“4”字,因为“4”与“死”字谐,很不吉利,避之则吉。时至如今,人们仍很注意回避,如购买新房,很多人宁可买低层二楼亦不想买四楼。[/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了解一下各地民间习俗也是很好的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2253
        • 经验97190
        • 文章2251
        • 注册2014-11-14
        楼主辛苦了!谢谢分享!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