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1
    • 经验9107
    • 文章129
    • 注册2006-02-20
    [讨论]自曲列封鄫始 鄫 (曾)的人口讨论?
      自曲列封鄫至鄫灭去邑为曾,鄫经历了一千五百多年,由曲列血统繁衍的到鄫国灭时活着的人口是多少呢?我认为是五位数,就是说有多少万人,估计不会多于三万人,曾侯乙墓中的计数器最大设置是五位数,墓中物品件数就是五位数(一万五千多件),人口也是五位数。大多数曾人选择去了楚国,曾人进入楚国后被安排住在随地,包括南阳走廊和随州,当时余下人口不会低于一万人,曾从此为楚守护北方边境,时间长达一百多年。南阳走廊是当时的南北通道,战事频繁,在不断的战争中曾人口大量损失,最后剩下几百人,他们埋下曾候乙墓后重返山东,住地极可能在今济南洛庄,他们并没有同巫公(鄫国灭时奔鲁住嘉祥)一支会合。在王莽时嘉祥曾据率领族人南迁江西,他们也并没有同迁,他们在洛庄埋下又一大墓,后来不知去向,他们很可能在王莽时期的大乱中人口几乎全部丧失,余下不多可能去了海外。洛庄大墓近年发掘,里面的编钟、石磬、生活用的青铜器具同曾候乙墓中几乎是一样的,只是规模很小,他们不可能再有那么多青铜铸造物品了。洛庄墓物品是分几处埋的,显然是为了藏匿。据公南迁前显然也将曾参墓藏匿。(寻找历史线索推断而成,仅供参考)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76繁(龙山:台)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2526
    • 经验129521
    • 文章2698
    • 注册2005-04-25
    看了几篇有关洛庄的报道.发现以下几点:

    一 ....些封泥上大多刻着吕大官印、吕大官承、吕内史印、吕大行印的字样,封泥的称谓虽然不同,但都有同一个字——“吕”,它肯定跟吕国有关系。...

    二....在墓葬的陪葬坑中,也发现了刻有“齐大官印”等铭文的青铜器,有学者据此提出墓主人并不是吕台,而是齐国的一位诸侯王。....

    疑问:

    一  姑且别说曾侯乙是什么来头.如果这墓与曾国有关,应该会有更多能明确代表曾国的文物在里面.可是这里唯一和曾国有关联的是编钟.编钟虽然在文物中不常见,但也可能是古代较为稀有的乐器,或许也可能是他们从他国得来的战利品.这墓就未必就和曾国有关了.

    二  历史上记录巫公是第一用曾姓的人.太子巫逃至鲁国,叹曰“城邑已失,留邑何在。”.那么那些逃到隋的人是否就知道巫公取姓为“曾”.并用随而用曾为姓?当时的姓氏文化与现在不同.什么人都有可能为自己取氏.跑到隋的人难道不会给自己取其他的姓吗?

    三  何况历史上好象没有什么记录说有鄫国人到了隋国后,被封地封侯的.

    四  洛庄与曾侯乙前后几百年,(有6,7百年吧?).若有任何知名的曾姓公侯,(最少是个公侯吧,那么大的幕地.)在那里落脚,史书上应该不会漏掉的.毕竟到这时候,历史的记录已经比较详尽.

    我不是什么历史学家,也不是什么学者.借楼主的话:

    "寻找历史线索推断而成,仅供参考."


     

    [IMGA=0,absMiddle]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29.GIF[/IMGA]


    [ 此贴最后由修維在2007-9-6 19:11:23编辑过 ]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74/siewwei_chan/cswa.jpg[/IMG]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78
      • 经验130703
      • 文章2732
      • 注册2005-04-23
      [em04][em05]
      ...............................


      潜心研究水氏家史  宏揚水氏先祖遺訓
          水氏忠恕宏毅  水氏一以貫之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178
        • 经验130703
        • 文章2732
        • 注册2005-04-23
        天下文章大家抄之作,不引經據典帖子很快給删掉。
        [em04][em05]
        ...............................


        潜心研究水氏家史  宏揚水氏先祖遺訓
            水氏忠恕宏毅  水氏一以貫之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76繁(龙山:台)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2526
        • 经验129521
        • 文章2698
        • 注册2005-04-25
        老太婆,您骨头酸,欠我给你捶一捶是吗?
        [em28]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74/siewwei_chan/cswa.jpg[/IMG]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1
          • 经验9107
          • 文章129
          • 注册2006-02-20
          大家多做些探讨交流是对的,只有在探讨中才能有所发现,有所进步。谢谢提供新的内容!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1
            • 经验9107
            • 文章129
            • 注册2006-02-20
                还真不知道鄫国的那么多人到哪去了?1500年肯定会繁育出许多人口。鄫国的财产又到哪里去了?历史经典不一定全对,任何历史经典也记录不全所有事件和所有内容,没有探讨就说不上是考古。还有许多问题:如,鄫国是单姓国还是复姓国?鄫国是奴隶制国家吗?仅凭引经据典显然是解释不了所有问题的,学术研究就是不断的探讨,这里是关于曾的研究的很好的平台,不存在什么专家学者之类与大家的区别,大家都是在同一个起点上探讨和丰富有关曾的内容。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64
              • 经验5402
              • 文章263
              • 注册2007-06-19
              大家多做些探讨交流是对[em11][em11][em11]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74
                • 经验8053
                • 文章274
                • 注册2007-09-13
                只有依靠外面专家学者和曾姓热心爱好者共同参与研究,才能有所发现,出成果!感谢各位宗亲探讨,观注!!!
                十五据公…三十四(王旁)圭公…河南
                团结全球族人----------共创美好明天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924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各有道理,只是未有证据.在巫公以前国的人都有可能好生,包括王族,贵族,甚至奴隶.但问题是,国灭亡了后,那些人如果未被大量杀害,(如果要杀,第一个要杀的当然系身为世子的巫公.如可能无后来的曾氏了.)肯定会向外迁,会可能发展成其它成姓,但从现今的姓氏中并无第二个姓氏同曾氏一样源出源国.所以在巫公前,氏世系还是一个迷,虽有族谱记载,但并无准确考究.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64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