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142
    • 经验18702
    • 文章143
    • 注册2008-04-29
    关于广州龙冈曾氏世系和龙冈曾氏大宗祠的介绍
        为了便于曾氏宗亲参加广州2011年12月17日的活动时,了解广州龙冈曾氏世系和龙冈曾氏大宗祠。现编辑一些简明资料,供各位宗亲参考。[/P][P]一、龙冈曾氏世系[/P][P]    广州龙冈曾氏是宗圣公50派沅寿次子晞尝的长子宋发公的后裔。晞尝,字可远,号北超。生于1156年,江西吉安庐陵县,后徙居抚州。宋淳熙戊戌科进士(1178年,时年22岁)。任广西桂林府节度使,累陞湖广兵部侍郎,中宪大夫。宋宁宗嘉定十年(1218年),金人入侵中原,时年62岁高龄,奉诏监督湖广军务。翌年,会同湖北枣阳守军将领孟宗政密约出战,会合随州剌史许国,合围夹击全歼金兵于白水,后勅封东侯。晞尝晚年解甲归田,徙居广东广州府花县吉迳,和睦邻里,乐于助难解困,兴利除弊,关爱后代,远近百姓敬慕。配陆氏,生二子:宋发、宋炜。长子宋发为广州府番禺龙岡开基祖,次子宋炜居花县吉迳。后代衍居广州白云区龙岡、钟落潭、白水塘、五龙岡、赤米塘、安平庄、江高上塘,花都区吉迳、港头、迥龙、保良、西塘、茅草庄、黄竹坑,增城市牛乪、茅田,从化市横山岭,后裔近2万人。[/P][P]    其简明世系:34派珪━35派寛━36派莊━37派庆━38派伟━39派辉━40派崇德━41派澄修━42派肃━43派知温━44派载阳━45派锐公━46派与道━47派彦舆━48派谌公━49派彬公(生三子:沅衡、沅范、沅寿)━50派沅寿(生三子:晞文、晞尝、晞郁)━51派晞尝(生二子:宋发、宋炜),长子宋发为广州龙岡的开基祖,次子宋炜居吉迳。
    沅寿房系 —接上锐公房系       家江西抚州

    50派  51派  52派  53派  54派  55派   56派
    沅寿┳晞文━绍麒━煜公━亮公┳道仁━和、秋、稪
        ┃                      ┣道贯━泽、河、海(衍居福建宁化石壁)
        ┃                      ┗道传━教、敏    (衍居湖北黄冈中和里)
        ┣晞尝┳宋发━公宁┳兜公┳炳孙━子佑      (衍居广州龙冈)
        ┃    ┃          ┃    ┗演孙━
        ┃    ┃          ┣益公━元孙━子明      (衍居广州五龙冈)
        ┃    ┃          ┗谦公┳寅孙━
        ┃    ┃                ┣璋孙━
        ┃    ┃                ┣济孙━
        ┃    ┃                ┗康孙━
        ┃    ┗宋炜━公靖━孳公┳文孙━子贤、子良(衍居花都港头、江高上塘村)  
        ┃                      ┗惠孙━子才、子政(衍居花都吉迳)
        ┗晞郁━绍俊┳时纹┳纹芳┳士翰━
                    ┃    ┃    ┣士轩━
                    ┃    ┃    ┗士辅━
                    ┃    ┗纹固━
                    ┗煌公━
    炳孙房系 —接上沅寿房系      家番禺龙岡
    55派  56派  57派  58派  59派  60派   61派
    炳孙━子佑┳观祖━晚宣┳元养┳福长━华、和、瑛、琦
              ┃         ┃    ┣省公━拱贤、拱良、拱俊、拱杰
              ┃         ┃    ┣忠公━秉纲、秉麒、秉麟
              ┃         ┃    ┣恕公━贵
              ┃         ┃    ┣惠公━有积、洪升、保养
              ┃         ┃    ┗初九━福、寿、宁
              ┃         ┗元荫┳任兴━聚、重、孻、吾(衍居增城牛乪、从化横山岭)
              ┃               ┗任贵━
              ┣真寿━
              ┣真德━
              ┣真惠━
              ┗康锡━
    元孙房系 —接上沅寿房系      家番禺(今属白云区)龙岡
    55派   56派  57派  58派 59派  60派   61派
    元孙━子明┳文德┳卜颜┳宗尧━
              ┃    ┃    ┣宗舜━莘公━宽、宠、实、定、寅、完
              ┃    ┃    ┃                 (衍居龙冈北秀里、广州五龙冈)
              ┃    ┃    ┗宗禹━税安━长、养(衍居广州五龙冈、花都黄竹坑)
              ┃    ┗保颜━
              ┣文卿━
              ┗文宁┳伯顺━
                    ┗德顺━喜宗━惠公━山、田

    文孙房系 —接上沅寿房系        家花县(花都)港头
    55派   56派 57派  58派  59派  60派    61派
    文孙┳子贤┳贵举━伯瑞━应祖┳文政━元、奎、璧
        ┃    ┃                ┣文儣━俊、茂、祐
        ┃    ┃                ┗文昌━禄、爵、卿
        ┃    ┣朝举━伯琛┳应宗┳文瑾━通
        ┃    ┃          ┃    ┣文杞━宽、饶
        ┃    ┃          ┃    ┗文广━浩、泽、润、滔
        ┃    ┃          ┗应祖━  (过给伯瑞)
        ┃    ┗元举┳祖成━
        ┃          ┗祖裕━法全━税长━观富、二仔(往外)
        ┗子良━儣达┳天进┳松山━ (衍居江高大田上塘村)
                    ┃    ┗梅山━ (衍居江高大田上塘村)
                    ┣天佑━
                    ┣永达━
                    ┣观福━
                    ┗赵儿━ (迁居清远佛冈虎头岭新村)

    惠孙房系 —接上沅寿房系   家花县(花都)吉迳
    55派  56派  57派  58派  59派  60派   61派
    惠孙┳子才━隽公┳保双━税宁━益信━刚、健
        ┃          ┗观双━(过给畦)
        ┗子政━畦公━观双┳阜存━奢公━举、誉、学
                          ┣迪禧━原斌━傅
                          ┣荣公━税集━郁
                          ┣政公━马炳━浤、宥、成(过给隧奇)
                          ┗福祥━隧奇━抚子:成

    二、龙岡曾氏大宗祠
        龙岡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北部的钟落潭镇流溪河泮,距广州市区30公里,东面紧靠钟落潭镇中心区,西、北面有风景如画的流溪河环绕流过,南面是万顷良田。村土地面积7.6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504亩,果园2000亩,鱼塘315亩。村民基本上是曾姓村民,常住人口约1800户,8000多人。村下设14个经济社,有8个名字是沿用古代的“里巷”:东升里、茶深里(由原茶山里、深厚里合并)、忠恕里、中和里、见龙里、北秀里、西荷队(由西华里、荷木园合并)、大岭头、风柜口、龙大庄、竹山岗、格木园、车公庄、竹官庄。[/P][P]    解放前,龙岡村的曾氏祠堂是个连片的祠堂群,一共有13座祠堂(曾氏大宗祠、曾氏宗祠、应阳曾公祠、曾惠公祠、曾省公祠、“德邵祖”、“德和祖”、“拱贤祖”、“松石祖”、“方漂祖”、“丁棚祖”、“顺济祖”、“东江祖”),目前仅剩5座保护比较完整(祭祀59派元养公的主祠堂:曾氏大宗祠。副祠堂:曾氏宗祠。60派忠公三子:应阳曾公祠。59派元养公六子:曾惠公祠。59派元养公三子:曾省公祠)。
        龙岡曾氏大宗祠,是一座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明代古式建筑,既有岭南建筑风格又保留北方建筑的特点。2002年7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被评为广州白云区首届白云十景之一“古祠春晖”,是目前广州市现存较好的明代风格建筑。曾氏大宗祠,人们又称“追远堂”,追远二字出自宗圣曾子《论语》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的追远,意思是虔诚地祭祀追念祖先。宗祠建于明代初期,距今己有600多年历史,清代乾隆年间重建。宗祠是专门为了纪念曾子第五十九代孙元养公而建的。宗祠座西向东,占地约15亩,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祠前广场约4000平方米,后院约3000 平方米。
        宗祠的建筑布局是一大三小四座祠堂,连绵成群,采用三路四进建筑群式。中路为主体建筑,中路是祭祀元养公,左路是元养六子惠祖公祠(即六房)和元养孙应阳公祠,右路是副宗祠。每路建筑从正门至后堂,地台高度逐步升高,共四进构成。左、中、右路建筑之间用2米宽的巷道相隔。
        宗祠是四进四合院落式建筑,即门厅、牌方、中堂、享堂、后堂组成,从门厅到后堂均有天井相连,空气流通,采光良好。宗祠第一进是门厅。门厅上方石雕的“曾氏大宗祠”牌匾是曾氏76代孙曾繁荫的题字,民国时期重修时刻制,墀头有砖雕。门厅红砂岩门忱,石雕狮子、草龙,左边是降龙罗汉,右边是伏虎罗汉。门厅上方的木制横梁,选用色泽深沉的坚实木料,雕刻着中国古代的戏曲人物。正梁顶、正门檐廊等全部都是原木雕刻成人物形象,花、乌、鱼、虫等各种图案,构思考究,雕工精细,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雕刻精品。门厅还配画清秀的山水画,龙身乃明代风格,且剥蚀较深。精雕的门忱,朱漆剥落却威严依旧的巨门,使人肃然起敬。门厅不是每天开放的,春节、元宵等重大节日才开放给族人祭祀祖先,或是先祖诞辰及商量重大事情,才开门厅大门。平时族人进入宗祠,要从旁门经过巷道从横门进入。进入门厅,天井内建有巨大花岗石牌坊,坊额题刻“奉议大夫”,证明曾氏先祖曾是参政大臣,上方刻有“恩荣”二字,为皇帝封赠给大臣的官诰。牌坊后面题刻“唯一流芳”四字,牌坊中门为大夫门,左边为礼门,右边为义路,历朝官员入内都要从左边礼门入内,无人敢从正门进入中堂,可见宗祠的权威性。整个牌坊是用花岗石砌成,顶上盖有青江石及砖雕和灰塑,巍峨壮观,古朴庄严。宗祠第二进是中堂。中堂是父老集中议事,开宴或祭祀祖先的地方。中间“追远堂”的牌匾十分壮观,原物已被毁坏,现匾是近年重修的。中堂中间巨大的木柱是上好的昆甸原木,木质坚硬,经久无损。
        宗祠第三进是享堂。享堂是供奉曾第59代孙元养公的塑像,以及列祖列宗的牌位,德高望重的人、或在宗族有重大贡献的人去世后,才有资格放在这里,解放前己被战火所毁。左右两边厢房为祠堂公的卧房,祠堂公的职责是管理宗祠,打扫卫生,每逢初一、十五给先祖上香,有时还要打铜锣通知祠堂的各种事情,让族人知照。[/P][P]宗祠第四进是后堂,也叫后楼。后堂,解放前是村政所在地,左边设有帐房,由各大族选出有文化的人管理帐目。右边偏房是保长的办事处,是村中的权力中心,族人的纠纷、争拗等由保长调停解决。村中的乡规民约也在这里制定,是村中发号施令的地方。
        宗祠的建筑群规模宏大,用料经济,做工精细。建筑墙体采用古式青砖错缝平砌,宽大厚实。外墙饰清水墙面,线条清晰,精工细做。宗祠的墙顶装饰式样,使用硬山式建筑结构,采用明代建筑常用的镬耳封火山墙,正梁顶,正门檐廊等。屋顶全部采用灰塑,双龙灰塑瓦脊,绿筒瓦面,素胎勿头、滴水。镬耳封火山墙,象征古代官帽的两耳,有“独占鳌头”之意。灰塑,是广东古代传统建筑特有的室外装饰艺术,取材以石灰为主,拌上稻草或草纸,经反复锤炼,制成草根灰、纸根灰,并以瓦筒、铜线为支撑物,在施工现场塑造,待干后再涂上矿物颜料。塑灰的内容主要是福绿寿三星,配以飞龙、麒麟、蝙蝠、凤凰等圣兽。
        宗祠的建筑材料,大部分是就地取材。所用的青砖是现在当地叫“七田塘”的地方取坭烧制而成,经几百年的风雨侵蚀,依然原样如新。砌墙用的砂浆尤为特别,当地叫“练灰”,是用一种叫“和串树”的树叶,加上石灰、糯米放到巨大的石臼,用人工反复捣制而成。宗祠建每幅墙所用的沙浆是不同的,外面墙用练灰,里面墙用当地所出的韧性特强的粘土。当地人将这种内外有别的浆料砌的墙,叫做“金银浆”墙。屋顶的瓦片是祖先们自己烧制的,与其他地方的瓦片不同,特长、特厚、特坚,盖的方法为“一拖七”,就是一处瓦片有七层次瓦片复盖,坚固异常。据说,解放前祖先聚会时,有人不小心,旧式七九步枪走火,子弹打上屋顶也射不穿瓦面。[/P][P]宗祠,历史上一直是龙冈曾氏族人供奉祖先、祭祀祖先和举办宗族事务及议决重大宗族事务的地方。新中国成立以后,宗祠曾用作龙冈村小学校校舍和幼儿园,有部分曾用作过村的公粮粮食仓库。现在是村的老人活动中心,每年元霄节举办全村60岁以上老人参加的千人敬老聚会活动。[/P][P]    现在龙岡村委会和村民,正在争取上级政府投资和积极捐资,逐步维修、改进内部和外部环境,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充分发挥其历史作用和现实作用,逐步建成一个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环境优美的旅游景点。
    [ 此贴最后由曾昭演在2011-10-22 11:08:32编辑过 ]
    我是广州市人,35派宽公—40派崇德—45派锐公—50派沅寿—51派晞尝(广州龙岡曾氏开基祖),电子邮箱:13802906800@139.com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