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73昭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6
  • 财富8
  • 积分4278
  • 经验1132928
  • 文章8136
  • 注册2005-04-19

[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pload/2005/08/16/170544.jpg[/IMGA]


[SIZE=4]             曾国藩书“笃亲锡祜”匾初考[/SIZE]
                          彭志辉  朱黎  黄鹤鸣

   

    今年6月上旬,本县沙塘乡紫峰村一对年轻夫妇前来曾国藩故居参观,女士叫彭芳梅,操外地口音,自称距其娘家汨罗县弼时镇不远的长沙县青山镇天华村一杨姓家有一块记载曾国藩生平事迹的匾。我们认为。所谓记载生平事迹的匾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的,但彭芳梅讲述的地点、藏者甚为具体,很可能是与曾国藩有关的一块什么匾,我们当即请其留下联系电话,托其与娘家再联系,并决定前去一探虚实。
   

    7月1日,我们与彭芳梅一道驱车前往杨姓村民家。经查看,的确是曾国藩手书的一块匾,匾长4.35米,宽1.7米。右竖书“同治六年丁卯岁仲秋月下浣”12个3寸见方的小字,中自右至左书“笃亲锡祜”4个近2尺见方的大字,左款分4列书“赐进士出身、诰授光禄大夫、钦差大臣、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兵部尚书、两江总督、特赏黄马褂、双眼花翎、一等毅勇侯曾国藩敬题”52个小字,款下钤印两枚,一为“曾国藩印”,一为“毅勇侯章”。边框相间对称位刻蛟龙、蔓枝等花纹,匾为黑地,字及花纹上金色,颇为气派。


   “笃亲锡祜”匾没有写明送与何人,只得询问藏主匾之来历。据杨姓村民说:此匾原来悬挂在本村杨氏宗祠内。解放后宗祠被毁,其父就将此匾搬回家中。当我们问及杨姓村民其祖父及以上的祖先是干什么的?他却一问三不知,又无族谱可查。根据“笃亲赐祜”匾意,“笃”即纯情、专一,“亲”即父母或族人,“锡”即赐予、给予,“祜”即福,以及匾原悬于杨氏宗祠,从而考定:曾国藩是应长沙县杨姓某人之请,为位于青山镇天华村的杨氏宗祠书写了此匾。
   

    曾国藩到底是应何人之请而书写此匾的呢?据我们研究所得,长沙县籍湘军中著名将领当推水师统帅杨岳斌与曾国藩关系密切。


    杨岳斌(1822—1890),原名载福,字厚庵,善化(今长沙县)人,行伍出身。1853年任湘军水师营官,累官至总兵、福建陆路提督,同治三年任陕甘总督。咸丰三年,曾国藩初练水师于衡阳,曾致信湖南巡抚骆秉章曰:
    当兹需才孔急之秋,……又闻有杨载福者,本隶长沙协标,改隶抚标外委,新补宜章千总,尚未到任。其人材武可用,望饬塔将转输该弁来衡差遣。
由此可知杨岳斌入湘军水师任营官是曾国藩直接向骆秉章要来的,此为其一。


    再检《曾国藩全集•书信》同治四年十二月十六日《复彭玉麟》曰:
    贵族谱序,义不容辞,上年为厚庵谱序,系孙琴西拟稿,删润用之。此次方存之来敝处,当嘱其代拟一稿,敝人再为之删润,书就寄奉。
由此可知,同治三年杨岳斌曾请曾国藩为其作谱序。曾国藩对于杨、彭两位爱将的谱序一视同仁,请人代拟,自己删润,此为其二。


    第三,曾国藩为杨氏宗祠题匾落款时间是同治六年八月下旬,检《曾国藩全集•日记》同治六年八月十七日云:
雪琴来辞行,久观作余写扁,又请作渠祠中扁联,书之。
雪琴即彭玉麟,见曾国藩在为人宗祠写匾,触景生情,故也请曾国藩为其衡阳渣江彭氏宗祠写匾、联。《日记》虽没点明彭玉麟观曾国藩写的匾是送给何人的,但写匾时间与送杨氏宗祠匾落款时间只差三天。为人书写东西,落款时间推迟几天,这在旧时是相当普遍的,并不相悖。


    唯使我们不解的是,曾国藩早在同治元年二月初一日作《戏批公牍》曰:
公牍中所刻余官衔,字数太多,因删除十四字,令其另刻,戏题一绝云:官儿尽大有何荣,字数太多看不清。删去几条重刻过,留作他日写旌铭。


    而同治六年为杨氏宗祠题匾,自己落款的科名、官衔多达10项,计52字。怪不得彭芳梅有“是介绍曾国藩生平事迹的匾”之说。这或是曾国藩对水师悍将杨岳斌的一种偏爱吧!


    综上所述,我们初步判断,曾国藩书“笃亲锡祜”匾是应杨岳斌为杨氏宗祠题写的。




家广东佛山。QQ328772539;邮箱:zhaoyan@zengshi.net  
[GLOW=255,RED,2]点击进入:[URL=http://blog.sina.com.cn/zeng163]昭演的博客[/URL][/GLOW]
宗旨:研究曾氏历史  弘扬宗圣公思想  团结曾氏族人!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