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积分1277
  • 经验367192
  • 文章1137
  • 注册2013-11-13
终于明白了父亲给我俩兄弟取名的意义了
[P][FACE=宋体][SIZE=12px]我终于弄明白了先父给我俩兄弟取名为:曾尚贤、曾志林的含义和期待了。先父不愧为毕业于循程中学的高才生(民国时期邵阳市一所高中,现邵阳市六中前身)。可惜我俩兄弟都没有达到父亲的期待中的预期……[/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一、《尚贤》[/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尚贤》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及其弟子的著作 《墨子》 中的一篇核心文章。[/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尚贤”即“崇尚、尊崇贤能之士”的意思,它是墨家十大核心政治主张(“十论”)之一。[/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主要内容与核心思想:[/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1. 批判“任人唯亲”的世卿世禄制。[/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尚贤》开篇就猛烈抨击当时王公大人在治理国家时,只根据血缘关系、面貌俊美、家族富有等标准来选拔官员,结果导致国家混乱、贫困。墨子认为,这是政治失败的根本原因。[/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2. 提出“尚贤事能”的用人原则。[/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墨子主张,选拔官员应不论出身、只看才能和德行。他提出了一个划时代的口号:[/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意思是:官员不会永远尊贵,百姓也不会永远卑贱。有才能就提拔他,没有才能就罢免他。[/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3. 给予贤者崇高的地位和待遇。[/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墨子认为:要真正吸引和留住人才,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即给予贤能之士丰厚的俸禄、显赫的爵位、社会的尊重和崇高的声誉,让他们有足够的权力和威信去推行政务。[/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4. 贤才是治国安邦的根本。[/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文章将贤才比作国家之“珍”(珍宝),社稷之“佐”(辅佐)。墨子认为,拥有众多贤才是国家得以富强、社会得以安定的根本保证,比拥有珍宝、土地更为重要。[/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5. 举贤不拘一格。[/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他主张从社会各个阶层中选拔人才,包括农民、工匠、商人等。只要他贤能,就应被任用。这打破了贵族对政治的垄断,反映了当时新兴平民阶层的政治诉求。[/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尚贤》是一篇充满平等和务实精神的政治论文,其“任人唯贤”的思想对中国后世的选官制度(如察举制、科举制)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二、《志林》[/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志林》这个书名,历史上有多部著作,但最为著名的是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 所著的 《东坡志林》 。(此外,晋代虞喜也著有《志林》,但内容与影响远不及东坡之作)。[/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东坡志林》是苏轼的笔记文集,内容庞杂,记录了他生平所见、所闻、所感,是其随笔、札记、杂说的合集。[/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主要内容与特点:[/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1. 内容包罗万象。[/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全书共分卷,内容包括记游、怀古、修养、疾病、梦寐、官职、科技、道释、异事等众多门类,几乎无所不包。[/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2. 丰富的游记与写景名篇。[/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书中收录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游记,如《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成为千古名句。这些文章展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超凡的文学表现力。[/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3. 历史评论与政治见解。[/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苏轼在书中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发表了大量独特的评论,如《武王非圣人》等篇,观点新颖,甚至有些“非正统”,体现了他独立不羁的思考精神。同时也记录了他对时政的看法和人生感悟。[/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4. 日常生活的趣味记录。[/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书中充满了生活气息,他记录自己生病、做梦、炼丹、饮酒、与僧人道士交往等琐事,生动地展现了苏轼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日常生活和幽默性情。[/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5. 科学与奇闻异事。[/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书中也包含了对医药、炼丹、天文、地理等知识的探讨,以及一些奇闻异事的记录,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知识兴趣和时代风貌。[/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6. 文学价值极高。[/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东坡志林》的文字洒脱自然,信笔挥洒,却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苏轼“行云流水”般的文风。它不仅是研究苏轼思想生平的重要资料,也是中国古代笔记文学的典范之作。[/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东坡志林》是一部展现苏轼完整人格、丰富学识和卓越文采的“微博”式随笔集。它不像《尚贤》那样有系统的理论体系,而是以其内容的真实性、趣味性和文学性而流传千古。[/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两书对比总结:[/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特征 :《尚贤》(《墨子》篇名) 《志林》(主要指《东坡志林》)。[/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性质 :诸子百家之政治哲学论文 ;文人笔记、随笔合集。[/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作者/时代 :墨子(战国初期); 苏轼(北宋)。[/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核心主题 政治主张:“任人唯贤” 生活记录;游记、杂感、史论、异事。[/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风格 :逻辑严谨,说理有力,富有论辩性 ;洒脱自然,幽默风趣,富有文学性[/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影响 :对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选官制度影响深远; 是中国古代笔记文学的典范,为了解苏轼和宋代社会提供了宝贵资料。[/FACE][/SIZE][/P][P][FACE=宋体][SIZE=12px]以上内容均出自我读《尚贤》、《东坡志林》两书的读书札记。[/FACE][/SIZE][/P]
沅老-晞颜-巽申-如璋-曾浩-子桓(从江西永丰县十七都龙潭入宝庆府邵阳县磨石江)生六子:钅身、成贵,铣、成受,钅贯、成桦,钅黄、成泰,锳,铖)-成桦-仕麒-泳忠-远盟-景详-思桁-彦豪…兴选…昭昌-宪龙-庆云-繁鸿(字文华)-祥彩(字志林)-令名(字锴侃)…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
  • 财富1
  • 积分3357
  • 经验832366
  • 文章3684
  • 注册2006-09-10
克己慎独,守心明性,取名固然重要,本质和教育才是重点!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行公28传裔孙—唯道公21世裔孙。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E-mail:zengrizhao@163.com
QQ:420978114
点击:[URL=http://blog.sina.com.cn/zeng5051012]和大人的博客[/URL]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积分1277
  • 经验367192
  • 文章1137
  • 注册2013-11-13
[QUOTE][b]下面引用由[@曾昭和]发表的内容:[/b]

克己慎独,守心明性,取名固然重要,本质和教育才是重点![/QUOTE]言之有理!每个父母亲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了。
沅老-晞颜-巽申-如璋-曾浩-子桓(从江西永丰县十七都龙潭入宝庆府邵阳县磨石江)生六子:钅身、成贵,铣、成受,钅贯、成桦,钅黄、成泰,锳,铖)-成桦-仕麒-泳忠-远盟-景详-思桁-彦豪…兴选…昭昌-宪龙-庆云-繁鸿(字文华)-祥彩(字志林)-令名(字锴侃)…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