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孔子》的放映,勾起我们对孔子饮食习惯的兴趣。孔子虽然自幼长于贫苦人家,但能享有73岁高龄(当时人们的平均寿命仅有30岁左右),这与他在饮食上的习惯和规矩很有关系。
孔子的时代不仅食物很丰富,而且他对饮食也很讲究。孔子发迹后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俸禄都“六万斗谷子”,但他不会因富裕而过奢侈的生活。他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在饮食卫生上,他“八不食”,即“食钮而蚀,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沽酒市脯,不食。”其意为粮食陈旧或变味,鱼和肉腐败变质,不吃;气味不好,不吃;烹调不得当,不吃,不时,则是指蔬菜要采摘及时,如春韭夏苋,过时而采,形如柴草,又有什么味道呢?他还注意“吃相”和“吃的文明”。如“食不言,寝不语”。若在吃饭时大谈大笑,那呼吸和吞咽食物必同时进行,容易使食物误入气管或鼻腔,发生呛咳、喷嚏、流泪等,或鱼刺、碎骨、豆粒等误入气管更后果不堪设想。同时高谈阔论时会影响胃的蠕动和消化。睡觉时倾谈会因激动直接影响睡意,长此以往会造成失眠。
孔子还主张:“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他要求:“士志于道,而耻衣恶食者,未足与论也。”他还认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他不提倡“耻衣恶食”,这“恶食”是与饮食上“食不厌杂”的现代营养科学是一致的。常饱食,必加重胃肠负担,还会使血液过多集中在胃肠,导致心脏、头脑等重要器官产生缺血现象,不利身心健康。更有些人常常大鱼大肉,无休无止,这势必产生“富贵病”。民谚:“食要七分饱”,这与孔子的“食不求饱”也是一致的,正体现了“节食益寿”的饮食观点。(佘自强)
来源:[URL=http://shipin.people.com.cn/GB/11072847.html]http://shipin.people.com.cn/GB/11072847.html[/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