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TR][TD] 阿 城
《孔子家语》里记载子贡问孔子,死了的人,有知觉还是没有?孔子的学生里除了颜回,其他人常常刁难他们的老师,有时候甚至咄咄逼人。我们现在如果认为孔子的学生问起话来必然恭恭敬敬,实在是不理解春秋时代社会的混乱。孔子的几次称赞颜回,都透着对他的学生的无奈而小有感慨。大概除了颜回,孔子的学生们与社会的联系相当紧密,随便就可以拎出个流行问题难为一下老师。这可比一九七六年后考入大学的老三届,手上有一大把早有了自己的答案的问题,问的老师心惊肉跳。
子贡的这一问,显然是社会中怪力乱神多得不得了,而孔子又不语怪力乱神,于是子贡换了个角度来敲打老师。
孔子显然明白子贡的心计,就说:我要是说有呢,恐怕孝子顺孙们都去送死而妨害了生存;我要是说没有呢,恐怕长辈死了不孝子孙连埋都不肯埋了,你这个子贡想知道死人有没有知觉,这事不是现在最急的你要真的想知道,你自己死了不就知道了吗?
子贡怎么反应,没有记载,恐怕其他的学生幸灾乐祸地正向子贡起哄呢吧,都不是省油的灯啊。
好像还是《孔子家语》,还是这个子贡,有一次将一个鲁国人从外国赎回鲁国,因此被鲁国人争相传颂夸奖,子贡一下子成了道德标兵。孔子听到了,吩咐学生说,子贡来了你们挡住他,我从此不要见这个人。子贡听说了就慌了,跑来见孔子。
大概是学生们挡不住子贡,所以孔子见到子贡时还在生气,说:子贡你觉得你有钱是不是?子贡是个商业人才,手头上很有点钱,孔子的周游列国,经济上子贡贡献不菲。孔子说:鲁国明明有法律,规定鲁国人在外国若是做了奴隶,得到消息之后,国家出钱去把他赎回来。你子贡有钱,那没钱的鲁国人遇到老乡在外国做了奴隶怎们办?你的做法,不是成了别人的道理负担了吗?
孔子的脑筋很清晰。哪个学生我忘记了,问孔子:为什么古人规定父母去世儿子要守三年的丧?孔子说:你应该庆幸有这么个规定才是。父母死了,你不守丧,别人戳脊梁,那你做人不是很难了吗?你悲痛过度,守丧超过了三年,那你怎么求生计养家糊口?有了三年的规定,不是很方便吗?
孔子死后,学生中只有子贡守丧超过了三年,守了六年,以子贡这样的商业人才,现在的人不难明白是多大的损失。好像是曾参跑来怪子贡不按老师生前的要求做,大有你子贡又犯从前赎人那种性质的错误了。子贡说,老师生前讲过超过与不足都是失度(度就是中庸)。我觉得我对老师感情上的度,是六年。
屡次被孔子骂的子贡,是孔子最好的学生。颜回是不是呢?我有点怀疑,尽管《论语》上明明白白记载着孔子的夸奖。
[/TD][/TR][/T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