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34
    • 经验3793
    • 文章219
    • 注册2006-10-06
    子贡是雕刻业的祖师爷
    汪林  

       三百六十行,行行都有为后世所尊崇的祖师爷。雕刻业的祖师爷是谁呢?子贡也。    传说孔子临终时。弟子们都来了,唯独缺子贡,孔子念叨着子贡的名字,闭上了双眼。

       在外地经商的子贡闻讯赶回曲阜时,孔子的灵柩已经入土。子贡的哭丧棒是他从南方来时用的楷木拐杖,按风俗,哭丧棒该扔进墓坑里,但子贡到时,墓已合,子贡边拄着楷木哭丧棒跪在孔子墓前痛哭不止。由于过于悲伤,泪水浸湿了地皮,哭丧棒也插进了地里。这楷木哭丧棒竟落地生根,几年后,长成了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后人在树旁立了“子贡手植楷”的石碑,以志纪念。

       却说弟子们为孔子守墓三年后,各奔东西,唯有子贡留下来,在孔子墓旁筑了间茅屋,一守又是三年。后人为了表彰这种师生情深、尊师爱生的美德,又在孔子墓西侧,树立了“子贡庐墓处”石碑。在孔子墓园里,有关孔子弟子的记录,只有这两处石碑,且都是子贡的。

       在子贡守墓的后三年里,他终日为孔子墓培土除草,温习孔子的教诲,每天夜间,他独自躺在床上,一闭眼,就像看到了孔子一样,思念之情使得子贡彻夜难眠。

       这天,他清扫墓园时,发现了一段碗口粗的楷木枝,只见木纹细腻,木质坚硬。子贡便拿回屋里用刀子试刻起来,他一边回忆孔子的音容笑貌一边刻,天长日久,一尊刀法古朴浑厚,端庄肃穆,栩栩如生的孔子坐像就雕刻出来了。接着,子贡又为师母亓官氏刻了一尊坐像。子贡把两尊像并排放在书桌上,两侧再配上《四书》、〈五经〉。子贡如对孔子真容,真有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离别情……

       这年清明,孔子的子孙、弟子们前来扫墓,他们见了子贡雕刻的孔子和亓 官氏的坐像,都说刻的太像了,就如同孔子夫妇生前一样。据说后世在大成殿为孔子塑像时,就是仿照子贡刻的那尊孔子像。这两尊像至今换保存在曲阜[SIZE=3]文管会里,距今已有二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虽因年久腐蚀,但雕痕仍能清晰可辨。

       再说孔子后人及弟子们为了让孔子的真容也像他的著作一样传留后世,便纷纷留下来跟子贡学习雕刻孔子像。后来,他们又把雕刻技艺传向社会,于是产生了雕刻业这一行。子贡呢,自然成了雕刻业的祖师爷了。

      (据《曲阜县志》、《阙里志》记载,衍圣公府历代藏楷雕孔子像及孔子夫人像,为传世之宝,是孔子卒后其弟子端木赐雕刻。宋代孔子四十八代孙孔端友随宋康王南渡时,将此二人雕刻带往浙江,后保存在衢州新立南宗衍圣公府。[SIZE=3]1959年国庆十周年大典时,为办孔府复原陈列展,曲阜文物部门与浙江省文化局联系,得知此像已存浙江省博物馆。此后通过国家文物局,将此像借回曲阜陈列。1963年,因浙江省搏物馆索还雕像,故用楷木按原貌复制孔子像及孔子夫人像,以复制品归还浙江省搏物馆。现此二像原物保存于曲阜文管会。)
    [COLOR=#f70909][B]孔子夫妇楷木像[/B][/COLOR][COLOR=#ff0000]
    [SIZE=2][IMG=0,absMiddle]../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URL=../images/upload/2007/04/25/211224.jpg][IMG=0,absMiddle]../images/upload/2007/04/25/211224s.jpg[/IMG][/URL][/SIZE]
    [SIZE=2]孔子和亓官夫人的楷木像。孔子著名弟子端木子贡所刻,宋高宗南渡时,孔端友携之南下,藏于浙江衢州孔子南府,后楷木像被山东孔府借用。[/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2]    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正殿前神宠内安放的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是孔府最珍贵的祖传瑰宝,历代王朝都视之为国宝。相传这对楷木像是孔子的弟子端木子贡(赐)所刻。[/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2]    孔子生前有弟子 3000 之众,去世后,其弟子们悲痛不已,在孔子的坟前守墓三年,才依依不舍,挥泪惜别。唯有子贡仍不忍离去,在孔子墓前搭起茅屋,又继续守了三年。[/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2]    相传这期闻,他常常回忆老师生前的言行容貌,便砍来楷木,心思手摹,终于雕成了孔子和亓官夫人像。这对楷木像高不满 2 尺,孔子长袍大油,手捧朝笏;亓官夫大长裙垂地,形象生动。[/SIZE][/COLOR]

    [COLOR=#ff0000][SIZE=2]    孔子死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生前居室立为庙堂,当初仅有 “油屋三间”,孔子夫妇楷木像雕成后就供奉在这里,条件也很简单。[/SIZE]
    [/COLOR]
        据民间传说,当年衍圣公孔端友背负两尊祖宗圣像,率家人南渡,船行至镇江码头,大家又饿又累,便上岸稍作休整。这时突然遇到金兵来袭 , 眼见楷木圣像将被金兵掳劫,大家正在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之时,突然刮起一阵狂风,一个巨浪打来,把船只掀翻。金兵见此情景,以为船上的大都被巨浪卷走 , 便回马收兵而去。正当孔端友急命家人打捞楷木像时,只见河面上 , 有三位神人踏着样云,拥着楷木像,向岸边靠近.孔端友和家人立即拥上去,把圣像小心护上岸,并在岸边向神灵焚香祷谢。这时,袅袅的香烟中出现“鲁阜出神”四个字,原来是孔子故乡的山神救护圣像,才免遭圣像掠夺的劫难。南宋之初,孔端友及家人被高宗皇帝赐居衢州,为了感谢故乡山神的功绩,便在衢州建立了“柯阳首庙”,即“三神庙”。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寇二次攻陷衢州,入侵衢州的日寇头目,听说衢州孔氏家庙珍藏着孔子及[COLOR=#0000ff]亓[/COLOR]官夫人楷木像,企图劫取这一稀世珍宝。当时的国民政府曾电致浙江省政府,令南宗奉祠官孔繁荣,恭护圣像移驻龙泉。后又今移驻更偏僻的庆元山区,以防圣像落入敌手。孔繁荣为掩敌耳目,确保圣像不出意外,密访能工巧匠仿制了一对赝品,携带避至龙泉、庆元,而将真像密藏在衢州深山区。入侵日军未能掠得孔子楷木像,大为恼火,便纵火烧毁孔庙藏书楼。  

        孔子及[COLOR=#0000ff]亓[/COLOR]官夫人楷木像,在南宗家庙度过 860 多年后,曾在 1960 年国庆12周年时被借给北宗曲阜孔氏家庙落脚。现在衢州孔氏家庙思鲁阁神龛中的孔子及[COLOR=#0000ff]亓[/COLOR]官夫人楷木像是北宗奉送的复制 。

    [COLOR=#ff0000][SIZE=2][IMG=0,absMiddle]../images/fileType/jpg.gif[/IMG]此主题相关图片
    [IMGA=0,absMiddle]../images/upload/2007/04/25/211447.jpg[/IMGA][/SIZE][/COLOR]

    [SIZE=3]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步步逼进,为了南孔家庙的瑰宝(孔子夫妇圣像)的安全,国民政府内政部特令南孔七十四代奉祀官孔繁豪恭护圣象向浙南方向转移。1940年,战争加剧,当孔繁豪了解到大济的文化底蕴之后,便选择了慎修堂作为避难之所。1943年,孔繁豪因病逝世,葬在了大济的仙宫山上。2002年4月,南孔第七十五代奉祀官衢州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部长孔祥楷前来寻根。[/SIZE]

    [SIZE=3]    据当地老人回忆,孔子夫妇雕像高约1尺,金黄色,用楷木雕刻,木像雕有“子贡雕刻”四个字,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孔子夫妇圣像都锁在橱柜当中,轻易不给人观看。只有一次例外,民国30年9月,庆元文庙举行“秋祭大典”,将孔子夫妇楷木雕像供奉于大成殿上,才让人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秋祭大典由孔繁豪先生亲自主祭,由于缺少祭器,一切礼仪从简。当时,城中稍有身份的人都参加了这场祭礼,典礼完毕后,大家随着孔子夫妇雕像沿城游行,观者如堵,盛极一时。[/SIZE]

    [SIZE=3]    楷木又名黄连木。后又称为文楷。孔子死后,其弟子端木子贡守墓六年,期间从南方移植于孔子墓旁而开始种植。子贡思师情切,用楷木雕刻了孔子及其夫人像以寄哀思,从此,这种用楷木雕刻孔子像就被流传下来。[/SIZE]

    [SIZE=3]    后来汉代孔子九世孙孔腾创制了楷木雕手杖,到了宋代孔子的四十五世孙孔道辅又发明了楷木雕如意,并且成为入朝的贡品,但当时的雕刻纹样都比较简单,直到明清时期,才开始逐步精细,纹样有人物、花卉、龙凤等,刻工玲珑剔透。曲阜楷木雕是山东曲阜县特有的雕刻工艺品,因采用曲阜孔林中特有的楷木而得名
    [/SIZE]

    [ 此贴最后由端木繁君在2007-4-25 21:41:57编辑过 ]
    端木繁君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79德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7
      • 财富5
      • 积分5563
      • 经验52204
      • 文章6754
      • 注册2006-06-19
      好家伙,我喜欢!
      我们也要学玉雕的,这样说起来子贡也是我的祖师爷啊![em01]
      湖南涟源,湘中皇管族曾氏。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