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积分56
    • 经验709
    • 文章56
    • 注册2008-03-22
    郑若曾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如果要找具有海防意识的人,那么这个人首先是郑若曾。在明隆庆年间(1567-1572),有人说如果军队能遵行他所写的50条“海防条议”,那么海上长城可以万世无虞。确实,郑若曾就是古代历史上海上长城的筹划者。  
      郑若曾,字伯鲁,号开阳,明苏州府昆山县人。他大约生于正德元年(1506),卒于万历十年(1582)左右。正德(1506-1521)末、嘉靖(1522-1565)初,他受业于魏校之门,但其时湛若水、王守仁讲学的名声很大,大约在嘉靖二年至十六年左右,他又先后师事湛若水和王守仁,但湛和王对他几乎没有影响。郑若曾有经世之学,《江南通志》卷151说他“幼有经世之志,凡天文、地理、山经、海籍,靡不周览”,他的学问受到苏松人的尊重。倭寇之乱,当地官员往往与他讨论海防事宜,嘉靖三十二年他答松江知府方公廉“松江府海防议”,三十三年答任环“弭盗事宜”,三十四年条上周观所“禁革事宜”、答曹子忠中丞“申饬海防事宜”,体现了他对海防的关注和设想。  
      大约从嘉靖三十四年左右,郑若曾成为胡宗宪的幕客,出定海关考察海防形势,编写《筹海图编》,为海防海战筹划方略。当时人们对日本的了解不多,坊间印行的《日本考略》舛伪难辨,为了知已知彼,他从奉化人手中购得南岙倭商秘图,拿这书去访问使臣、降倭通事、火长等,编成《日本图纂》,绘制日本国图和入寇图,介绍日本历史、地理、语言及与中国关系史、倭船、倭刀、寇术等,认为倭寇所长在刀法,而日本尚武好杀更是中国所不及的,指出朝廷应征募习武之民。对通往日本的海道,他绘制撰写了《使倭针径图说》。针径是记载航线附近的暗礁、浅滩等海底地貌和航线上各主要岛屿、海港等海上地貌的书,因海上地貌常用针位(罗盘针位)来表示,所以也叫针路。他记载的“太仓使往日本针路”和“福建使往日本针路”,不仅附有中国至日本航线沿途各岛海岸、岛屿平面图,而且还画出了可用于导航的茶山、小硫球山、钓鱼山、赤屿、硫黄山等27座山的山形,而且为防范沿海人通倭,他只载入贡故道,而间道便利皆隐而不言。  
      历史上讲究西北边防和陆战的兵书不少,海防海战问题只是由于倭寇之乱才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海防、海战是新情况新问题,所以尽管当时戚继光著《纪效新书》、唐顺之著《武编》等,但对海防海战仍注意不够。郑若曾认为,制器之法、制药之方,虽见于《武经总要》,却多不适合御倭;《纪效新书》所载似切合御倭,可惜不多;兵家器械虽多,但《武经总要》所载器械只利于山战陆战,利于海战者不多。他重视海防,反对拘守海港而不敢出洋御敌作战,说:“防海之制,谓之海防,则必宜防之于海。”(《筹海图编》卷12)他认为“海防莫急于舟师”,海中战法攻船为上,其次则靠火器。他绘制了17种船的图形,详细介绍每种船的特点、用途。火器虽有二三百种之多,而海船能利用的只有喷筒、火药桶、火球三种,两舟相远用喷筒,两舟相逼用火药桶,旧式火球震天一响,不能杀敌,为此他记载了新的火球制造方法,是把小铁刺菱和地火鼠置入炮内,燃烧时能杀伤敌人。为了使敌人不能制造、使用火器,他提出有补于军政之实用的办法,即实行官府开局煎硝,留为军需物资,不许民间私煎,限制沿海商民出口焰硝,使敌人不能制造火器。  
      他认为陆战以人谋为主,江海之战取决于对风潮地形的掌握。他少时曾听乡老奚秋蟾讲述一些海战和航海知识,又遍览《海道经》、《针路》、《渡海方程》、《山东方志》等有关海籍,对海潮、海风、风讯、滩涂有所了解,又出定海关泛舟海上,验证了书本知识,对海防提出了有益的见解。他认为苏松内洋多伏沙暗涂,随潮涨落时隐时现,只能利用本洋沙船、沙民;苏松海滩涂泥逐渐平衍,潮至时小舟可以靠岸,大舟则必须远泊,初泊之舟须等后潮才能浮脱,苏松近海航线上由于存在着危险的暗礁浅沙,即使本洋沙船也易搁浅,因此必须利用潮涨行船、潮落抛泊。往年军队曾因不熟悉海潮情况而损兵折将,这是“殷鉴不远”,强调掌握潮候规律对水兵海战和海岸行军的重要性:“潮汐之候,岂特水兵海战之所当知,海岸行师殆有不可忽焉者乎!”(《海潮利害论》)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4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