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声望+2
    • 积分71
    • 经验859
    • 文章58
    • 注册2005-08-19
    惠阳曾姓来源:


      曾姓在北宋《百家姓》中排第385位。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县境内曾姓人口16366人,全县排第9位。主要分布在大岚镇曾湖村,横沥镇柯树排村,以及淡水、沙田、平潭、良井、新圩等镇。

      姓氏来源

      出自姒姓。《史记·夏本纪》载:“禹为姒姓。”据《世本》载,禹的后裔夏王少康封其少子曲列于鄫(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莒国灭鄫国。鄫太子巫逃奔至鲁国,为卿士。巫不忘国仇,去“鄫”字之“邑”旁为姓。其子孙遂以“曾”为氏。

      迁徙足迹

      据横沥镇柯树排《曾氏族谱》载,王莽称帝建“新”第二年(10),曾巫的后裔曾据挈家族千余人由山东南迁至豫章郡(今江西省)庐陵县(今吉安市)吉阳乡。唐代,曾据的后裔曾略由庐陵迁居抚州(今江西省临州西)西城。北宋政和二年(1112),曾略的后裔曾迁居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南宋初,曾之孙曾佑孙由宁化举家迁居广东潮阳县,后又迁至长乐县(今五华)华城高竹园高明寨。南宋景炎初年(1276),曾佑孙之子曾广新由长乐县华城迁至兴宁县黄陂龙归洞径口开基创业。清初,曾广新之第五子曾章甫的后裔曾XX(族谱残缺,其人无考)迁至惠州府归善县今横沥镇柯树排村。今柯树排村曾姓子孙即为曾章甫的后裔。

      据大岚镇《曾氏族谱》载,曾广新迁至兴宁后,至明朝中叶,其第六子曾荣甫的后裔曾文书迁至惠州府归善县矮陂仕前创业。明末,曾文书之孙曾奇捷迁至大岚山下赤竹排开基立业。后其子孙不断向大岚各地迁移。今大岚镇曾姓人口即为曾奇捷的后裔。

      根出地望

      南丰,三国吴置县。在江西省东部、抚河上游,邻接福建省。

      祠堂对联

      东鲁传经府 南丰修史家

      注:东鲁传经府——东鲁,即鲁国(今山东省),曾巫的开基地。春秋时,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孔子的弟子、曾巫的后裔曾参以事亲至孝、塑立孝道名满天下,参与著作《大学》、《孝经》。

      南丰修史家——北宋仁宗嘉年间(1056~1063),江西南丰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略的后裔曾巩官至中书舍人,曾编校史馆书籍。

      (由大岚镇曾湖村曾惠光、横沥镇柯树排村曾春祥提供《曾氏族谱》)

    摘自惠阳县志!
    南丰房QQ群24021095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