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心经的另一种读法赏析
    《心经》共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字,其文最简,其意最难晓。

    大颠禅师曰:吾的修法是:五步行。
        1、穷究见闻。即先把理搞明白。

        2、先取见性。即把摩尼珠炼出来。

      3、次第入顿。打坐入静、入定。

      4、后无凝滞。中脉顺通无阻,能量蓄足。

      5、终到牢关。说走则随时可走了。

      本丛集先讲三部圣典,把理搞明。然后传出九阴功,将摩尼珠打出来。九阳功完成后面的三步。这种修法实际是释迦佛本人的修持法。现在的僧尼,极少有人按此路走。故绝大多数无成。

    如何是末后一句?

      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上句是引自南北朝时,一僧开示“后主”的诗句。大颠和尚在这里引用却是另一番含意:人在临终时(零落),方会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回事。

      迷者此岸,悟者彼岸。波罗意为渡到彼岸。即返真归源穷理尽性,亲见本来面目,顿悟无生。一悟永悟更不复生,轮回永息生死永断,作一个物外闲人。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集 念什么经大颠曰:任性逍遥寂然快乐,名曰极乐。如何是极乐?除是我家亲弟子,谁人肯向里头行。

      和尚已讲了,自在是极乐。为何又问如何是极乐呢?隐语是:回家就是极乐,生命从宙心飘来,生生死死息息不止,正如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回归宙心,正是风雪夜归人。

      和尚曰:心是众生之本源(指宙心),一切诸法同归于心。万法(即万物、万有)是心之异名。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所以道:众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

      又道:现前一心本具千法,举心动念具大总持。从上祖师以心传心,以心印心,五千四十八卷(佛经),八万四千法门,多种方便,皆从这个字流出(以上的心是指宙心)。

      人人尽有这一个字(指人之大灵),所以不能自见。说亦不信,须是亲见,方能信也。若唤作一字法门,众生则不信。

      《心经》二字,密意如何?此心即大灵,即真我,即人的生命本质,生命光音色能量体。亦称为性、性光、灵光等等。经即径,路径,通道。《心经》即灵光大道,即大灵的通道。此径即中脉,上通天,下入海。

      中脉七轮在神门里称之为天、月、风、火、日、水、海七轮。天轮即梵天轮、天门。月轮即眉轮,风轮即喉轮,火轮即心轮,日轮即脐轮丹田,丹田下面称水轮,海轮即海底轮。

      在《易经》中,月轮之月为一点真阴;日轮之日,为一点真阳。《易》中功法是将一点真阴归丹,将一点真阳归位。真阳归位后,目前大明,摩尼珠历历在目,宛如西天月、又如大光明。

      《易》在这里是指从宙心飘落海底的生命能量,亦指心中大灵。经即径,即灵之径——中脉。

      《心经》、《易经》异曲同工,一是出自老大之手,一是老九所传。

      《心经》的全名为《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摩诃,为“大”,为虚空。般若即智慧,波罗即到达目的地彼岸,密即一,极,宙心。多即万法、万有、万种、万物,十方三世一切佛、神。

      全称为,大灵回归宙心的途径。

      雪峰道:还识这个◎么?太虚虽广不能包其体,日月虽明,不能喻其光。

      雪峰和尚六级能量,他已证悟了宙心◎的存在。其外圆表示虚空,即宇宙,其内圆即指宙心。摩诃可做宇宙讲,也可做宙心讲。

      达摩云:宽则遍法界,窄也不容针。若从这里会得,万象森罗,情与无情,皆同一体。方信道:满目青山无寸草,极目绿水无波澜,光明洞耀,照彻十方,臂如千日,放大光明。

      达摩在当时七级能量,这是他在定中观到的摩诃即宙心,光明洞耀,臂如千日。

      文中的“满目”是暗指人的摩尼珠,灵光。极目是暗指宙心。这段语意是,在定中体悟到,万物,一切无情物,有情物皆出自宙心。

      正如黑天女神说:我大遍及虚空,我小如芥子。

      云门道:一条柱杖子,化为龙,吞却乾坤去了也。山河大地从什么处得来?若从这里,一明得便了。神通自在,出没自由,或现大身满虚空界。或现小身,微中极微,细中极细。抛向诸人面前,打鼓普请看不见!

      云门和尚说的是摩诃、宙心。柱杖子指中脉,乾坤指身体内的能量化为灵光——龙。

      一明即摩尼珠,灵一旦获得自由,则神通自在。

      “般若”即转凡成圣的大智慧、大觉悟。觉悟了什么?大颠和尚说:自知当作佛,是心是佛,佛子住此地,则是佛受用,经行坐卧常在其中。

      明白了,觉悟了,知道了自己原本就在宙心,原本就是大日如来佛。只是如今飘落人间,寄宿于心。“是心”即大灵,原本是佛。在宙心为佛,落入三界为灵,存于心中。佛子这里是指宙心的生命光子,住宿于人体,故曰人体是佛受用,经行坐卧常在心中。

      人之大灵均是过去佛,若能修成,就是未来佛,只是现在尚不是,是个普通凡人。

      故知修行本无竞争,各修各的,别人修的好一些,只能帮你不能坏你。修行的跑道上只是自己和自己竞争,各人有各人的跑道,互不相干,也不相扰。

      故知,宗门别派之见实属多余,而且纯是为争夺势力,争人争财争权。古曰:财色迷世间,空名惑道人。一旦陷入这里边,精力分散,无论如何也是修不上去的,只落个江湖之争的名。

      和尚曰:更参末后一句:始到牢关!

    这段是说,实质上宇宙、世界只此“一字法门”,除此并无其它,但如此说又太简单了,简单地让人不能信了。

      又曰: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此句是,根本没有什么佛,所谓佛,是对宙心的一种称呼,是将宙心名之为佛。

      世界原本就是个“一”,但众生不解,故须一一指出,行多种方便,多种法门,目的是为了让众生见自本性。

      夹山僧曰:明明百草头,明明祖师意,须是亲见祖师意。

      又曰:目前无法,意在目前。

      又曰:道在瓦砾,道在尿屎,道无乎不在。

      又曰:见色便见心,众生只见色,不见心。为何不见?只为识性昏暗,不觉不知。

      若能穷究,忽然亲见,名曰见性。

      此性,不可以智知,不可以识识,须是左顾右盼,回头转脑(注:九阳功第二式),瞻之在前,忽然在后,处处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若能如是体会,便为知性。

      上述中的性,即摩尼珠。第一个我是指人体,第二个我是指性体。

      和尚说:会么?若得心空皆及第,凡圣元来共一家。

      这里的“心空”是你的摩尼珠炼出来了,并且能充满虚空,照见它原属宙心,那么,就可谓及第了。你那时便知你原本是佛,凡圣无别,众生与佛无别,师与弟子无别。

      二祖问达摩:乞师安心。达摩云:将心来,我为汝安。二祖云:觅心了不可得。达摩云:为汝安心竟。二祖于此大悟,得无心之道。

      后人称此为教外别传,认为二祖是斗禅机斗出来的,开悟了,继为祖师。

      是那么简单吗?一个觅心了不可得,一个为汝安心竟,功夫、传位是靠嘴说的吗?后人也学起斗禅机了,下道了,终无成。

      如今,一些气功师也搞教外别传,但只有其名而无其实。教外别传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被传者要有三级半以上能量,摩尼珠修出来了。第二,传者要有五级半,甚至七级以上的能量。否则既传不出去,也接不过来。

      当代最著名的几位气功大师,最高能量为4.1级,故而不可能搞教外别传。

      古来,心传、心印疑案争议了上千年,现解如下:

      当时,初祖具足七级,二祖已修成四级,摩尼珠已稳定在目前。此时,他方敢去找初祖要求授法,即接任祖师位(已证出他与初祖一样,元本是佛)。

      二祖曰:乞师安心!意为请传位于我。

      初祖曰:你的摩尼珠若修成,我就传位于你。

      二祖曰:觅心了,即摩尼珠已炼出来了,但不可得。即它大如虚空,小如芥子,亦色亦空。

      达摩曰:那就传位于你吧!(与汝安心竟)。

      两位祖师说的都是炼功的行话,又是隐语,故,未修出摩尼珠者难以明白。

      和尚曰:然虽如是,不可依样画猫,何也,须亲见此经始得!

      言中之“经”即中脉。和尚说:它是众生修行之径路,蓦直便行,向万里无寸草处去。切忌当头,举心动念,便堕泥犁!

      这里和尚说的是修成之后的涅槃法,即将全身精气神众能量一次引爆,含万物而化光,并沿中脉直至头顶天轮,冲出去即涅槃。

      但切忌,此时,即临终时,不可举心动念,否则必入地狱无疑。

      和尚说:要识此经吗?五千四十八卷皆从此经出。岂不见,一僧问云门:如何是学人一卷经?云门曰:举起甚分明(即摩尼珠)。又反问:僧念什么经?僧云:念维摩经。云门曰:我不问你念维摩经!念的是什么?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一集 无位真人和尚说:若从这里会得,出息不涉万缘,入息不居阴界,常转如是经,百千万亿卷。

      上文如何解呢?云门问的到底是什么?

      云门和尚问那僧,你修的是哪门功?那僧以为是问他念的是那本经。

      大颠和尚的解是,一心不乱,气入中脉,不断地把中脉打通,要无数次的气冲中脉,这就是云门所问的功。即一卷经,即摩尼功法。

      和尚曰:这一卷经,人人本有(即摩尼珠及中脉),亘古亘今,只为众生不悟,所以信之不及,何也(为什么会这样呢?),此一卷经流浪多劫(即,一是被玄龙抛到九霄云外,二是,每个人的生命本质即摩尼珠,已多劫转世,能量很弱了,人已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迷背此经。

      和尚又说:忽然有人,一言下顿悟!方信道:此经不从外得,自知从己流出。声声不绝,默时说,说时默,大施门开无壅塞。

      怎解?声声不绝是指打坐念佛,以一念代万念。如果显意识被控制住了,它就出来了。如果显意识控制不住,它(摩尼珠)就出不来。另外,堵塞的中脉,还要清理通开才行。

      以上解注的就是心经,即一卷经的题目:“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下面是正文,第一句:观自在菩萨。

      和尚曰:若信于此,但去静坐,坐令极静,举心动念。此时,有一无位真人,常在赤肉团上,出出入入。

      解:在你入定时,静极生动,摩尼珠就出现了。无位真人即摩尼珠,你还没修上去,故上面尚无你的位,曰为:无位真人。

      和尚曰:这里亲见此菩萨,悠游自在。你若觅,则知君不可见(你一动念,识神一起作用,它就没了)。于不见中亲见(你若不动念,你就能见到它)。若从这里见得观音菩萨,应物并随形,何曾欠少。

      几百年来,众大家注解这五个字时,认为唐三藏为什么把观世音译成观自在,认为是翻译的问题。这都是从字面上去推解。而不是从功态上解经。

      唐三藏是高功大僧,具足5.5级能量,他译的经是功态中译经。“观自在”三字是双关语,显意是指观世音,密意是指:在入定时,要“观”,有一自在菩萨即摩尼珠,出出入入。

      摩尼珠是什么,是天目前出现的极亮的光团,在它具足能量时,脑中一片光亮,此时,你的天眼会看见彩色图象。

      故和尚说:若从这里见得观音菩萨…即图象显出观音来。

      和尚曰:会么?眼里闻声方始知。

      解:和尚说,光看见还是不行,天耳也开了,那时你才真明白。

      正文“行”。

      和尚注曰:行者,修行也。欲行千里,一步为初。但看这一步从何而起,若知起处,便知生死之根源。

      古人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解:这是观音法门的密修功法。水穷处即海轮,海底穴。坐看,即天目穴,月轮。云起时,即能量从海轮沿中脉上升,至天目成云。其意是,修行的起步处是海轮和月轮。

      月轮为生之根源,灵从天目入胎,海轮为身体生之根源,也是死之根源。

      和尚曰:岂不见,石霜问石头:举念不停时如何?头:咄!云是谁举念?石霜于此大悟。

      解:石霜,石头为古代二高僧,云即由海轮沿中脉上升的能量,至天目即月轮形成的光云。

      古云:何不自闻闻,方信道,从佛口生,从佛口出。

      宝公云:未了之人,听一言。只如今,谁动口。

      经云:叫佛一声,应一声,本来面目太分明,若能如是,唤作反本还源。如何是源?水流元在海,月落不离天。

      上述是说,修行的功法一方面是气入中脉出摩尼珠。一方面是以“心”念佛,这有两个作用,一是以一念代万念,二是接通摩尼珠与宙心的相应关系。

      水流出去了,即生命光子流飘落至三界投胎,其根源,元在海,即宙心——光的海洋。月指摩尼珠,即生命光音色能量体,虽是从宙心坠落下来了(投胎),但它仍是与天——宙心息息相通的,即月落不离天。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二集 打成一片下面继续解大颠和尚注《心经》,正文“深”。

      显意,般若经分为深般若和广般若,这里观音修行的是深般若。

      密意是对应上一个行字,即修的要真,行的要深。何为深?彻骨彻髓处也。

      古云:为道损之又损。但去静坐,日夜反照,照尽髑髅,五蕴顿彻,丝毫不挂,如父母未生相似,烧了一般。贴体汗衫都脱却,反求诸己廓然无我,自然到家。

      古云:不是不归家,家贫归不得,谷幽深远无人能到。

      古云:去年穷未是穷,今年穷始是穷。去年穷无卓锥之地,今年穷,锥也无。若能如是,方知无舌人能解语,无手人能行拳。

      解:打坐行观,行到何处?一丝不挂。如今印度瑜伽密功的修行者,打坐时仍是一丝不挂。但这里指的到底是谁一丝不挂?是身体还是大灵?大灵若是有丝毫牵挂,也成不了观自在。所谓一念之差是说,但凡有一丝牵挂也是修不出去的。故曰:穷到家,连锥也无才算穷到家。穷极,才无牵挂。

      幽谷深远,无人能到。为什么无人能到,是因为未穷极,尚有牵挂。

      “不是不归家”,系指不是不想修出去,而是未穷到家,回不去。比如,有的和尚存款两万元,不可能修出去,总挂念那两万元。

      幽谷系指亡灵谷的断魂关,有一丝牵挂也过不去此关。

      正文“般若”。和尚注曰:

      大凡为人须有智慧,若无智慧,只知事逐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不信此语,外道(系指科技文化界)聪明,无智慧。

      若是大智之人,知有生,便知有死。当自坐观:生从何来,死从何往。但信此语:世间将不去,唯有业随身。

      古云:学道先须且学贫,学贫贫后道方亲,一朝体得成贫道,道用还如贫的人。如此悟去,世间将不去,唯有一空身是大安乐。

      会么?撒手到家人不识,更无一物献尊堂。

      和尚注《心经》正文“波罗”。

      到彼岸如渡河,须桥道,船筏多种方便法。一旦渡过深河,前多种方便之物、之法均无用处。见性悟道亦复如是。

      又如盲人求医,须假人牵引,用手中杖行。无此二物终不能到。到了医处,点开眼目,牵人及杖便无用处。顿悟涅槃正路亦复如是。

      未得见性悟道之人,须用作福。福至心灵,须假坐禅行道(行即运行,道即中道、中脉),看读圣教,看话下语,一切顿悟之后,从前多种方便,有为之法,尽是闲家具,且留与后人看,后人用。

      目开之人,渡河之者,来去自在,一度永过,一悟永悟,更不迷复。

      得鱼忘筌,得意忘言,作一个物外闲人。

      会么?及尽玄微妙,回程月下行。

      和尚注《心经》正文“密多”二字。

      密多,即无极,又云究竟。密为大虚、宇宙、宙心。密之一字能包万法、万物、万有。同归一味曰密。异类种性(多),会源归一。识得一(即识得宙心),万事毕。

      洞山道:二十年要打成一片,不能得到这里,方知佛法平等,无有高下,会归一体(宙心)。无佛可做,无众生可渡,一体同观,故曰密多。

      正文“时”字注解。

      时者,系指打坐入定,正观正见之时。此时一无可见,亦无过去、未来、现在,与虚无平等。玄之又玄,等无有二,共归一时。

      即打坐入静至归一时,归零时,你那时就会真象大白。

      正文“照见五蕴皆空”。

      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亦称五根境。眼耳鼻舌身为五根。五根接触五根境,产生的条件反射,经神识综合处理而成为意识、潜意识等等。这种后天意识的炽烈,封闭了心中那一点灵。

      打坐入静的原理就在于摄服诸根,远离根境,使意识活动降为零,即调到零点,此时心中大灵便可得自在,出出入入大显神通。

      入坐入静,常自反照,照见五蕴净尽,清净本然,觅之了不可得,没可把,无所依,四大五蕴连名字皆不可得。古人修到此时,为蕴空法。今人则称之为遁术。

      舍利佛见天女,问:何不变却女身去?天女答曰:我十二年觅女身,了不可得。教我变个什么?

      从上祖师皆得蕴空圆顿之法,这里一一透得荆棘过。万象之中独露身,为人自肯。乃方亲到这田地,自然休歇,自然放下,如红炉上一点雪。

      良久云,会么?只见六龙争戏舞,谁知丹凤入云霄。

      六龙即世人的眼耳鼻舌身意,丹凤系指修行者心中一点灵。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三集 丹凤朝阳如今的气功界亦是六龙争戏舞,丹凤难以上青天。丹凤上青天做什么?去朝阳(宙心)。

      《心经》正文“度一切苦厄”。

      若不得五蕴空,依旧堕落生死界,再受轮回苦。老子曰:吾有大患,为吾有身。有身皆是苦。若要无苦,打坐入静直须反照,照得本来清净,须是亲见本来面孔(摩尼珠)。

      要见本来面孔么?今古应无坠,分明在目前(你的本来面目,你的生命本质就是目前的那颗摩尼珠)。

      和尚说:会么?举头鹞子过新罗(见九阳功第二式)。

      《心经》正文“舍利子”。

      显意系指释迦的十大弟子之一舍利弗。密意:舍者二解,一为房舍,一为舍离。子系指生命本质,“真我”、“自我”,大灵,利是有利于之意。

      四大五蕴之身如客店,生命体暂住其中。生命体离开房舍有利于它走上回归之程,而常存。

      药山道:皮肤脱落尽,唯有一真实。大千俱坏,这个不坏。还识这个么?独超三界外。

      正文“色不异空”。

      以心观境,境上有空,见色便见空,心即是空。反观自己,是色,色即是空,应现种种相,种种相即是空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

      宝公道:有相身中无相身。

      会么?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

      正文“空不异色”。

      色与空异相同源,凡夫视为两般而不见同源。诸佛菩萨行平等智,不生分别相。凡人不能将二者归一,机见不同,有色有空堕落二边见。

      会么?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解:如来佛即是一,即宙心。若明了,则可称之为观自在。若未明,则不属自在观。

      正文“色即是空”。

      眼是色不能见,唯真空能见。手是色不能行拳,唯真空能行拳。意根有名无形,分为八万四千。见闻觉知总归六根。无眼能见,无手能行拳,神通妙用,遍身互换。

      古云:通身是遍身是,会得色空不异真空妙理。所以道,色可色非真色,空可空非真空,总归大空毕竟空。自性空,本性空,空空不可得空。二十空门元不有,且道到这里,似个什么?常忆江南三月里,鹧鸪啼处百花新。

      解:江南百花为色,常忆为空。色即是空。

      正文“空即是色”。

      诸佛菩萨见十方世界,只是一空界,平等无二。三界众生则著相分别,见种种相,随声逐色,出胎入胎,不知不觉,圣贤不见有色有空,内外无分别,常自寂灭相,光明动耀遍周沙界(指涅槃于宙心)。安知,色空二字俱不可得。

      即不可执着于色,亦不可执着于空而落入二边见。

      和尚说:会么?亦无空,亦无色,布袋和尚逢拾得。

      解:布袋意为放下,放下即舍,即无即空。拾得即取,即有即色。意为色空等同观。

      布袋与拾得为古代两大高僧,相传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转世,拾得是普贤转世。

      正文“受想行识”。

      因有眼故便受其色,因有色故便受其想,因有想故便受其行,因有行故便受其识,因有识故便有六根,因有六根便有六尘,因有六尘便有六识,因有六识共有十八界,因有十八界便有四大五蕴,因有四大五蕴便起六十二见。既有六十二见,便起八万四千差别相。

      故而,随声逐色,流浪生死,终无止住。

      若要生死断,轮回息,但从一根照破,令四大五蕴净尽,廓然无我,当下空寂。方可寻得空劫以前的自己。

      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无所寂,唯见于空。空无所空,八万四千。尘劳妄想,一时顿息。此时,人亦空,法亦空,二相本来同。

      和尚又说:会么?佛祖位中留不住,夜来依旧宿芦花。

      正文“亦复如是”。全经文的上半至此。

      既无我故,万法皆无,总归于空,唤作万法归一,不落第二见。

      到这里,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动念即乖。即入坐入静观至此时,谓恰到好处。如若安排,即错!

      文殊与净名,对谈不二,如何是不二?不得动著!动则三十棒。

      会么?百舌未休枝上语,凤凰那肯共同栖。

      解:显意识活动时,大灵是不出来的。一动念,一安排就如同百舌未休。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四集 西天明月如下是大颠和尚注心经的后半部,正文是:“舍利子”。

      诸漏已尽,以归寂灭。求出三界,天地不能拘。迥超法界外,自在更无忧,名曰舍利子。如前解…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正文“是诸法空相”。

        一味谈空,只为众生,但一味谈空又不能方便有情无情,故设立种种假名,引导众生皆归空寂。

        若信未及,但去静坐,反照照见,五蕴实无所有,自然入空。既得入空,其法亦空,人法俱空,自然休去歇去。

        经云:我身本不有,憎爱何由生。

        到这里,自然放下,无佛可做,无生死可断,无涅槃可证。若更有丝毫可证可修,则堕生死界,永劫受沉轮。若能彻底无依无靠,直下承当空劫,圆陀陀,光烁烁(宙心)。

        会么?亦无人,亦无佛,大千沙界海中沤,一切圣贤如电拂。

        解:生命之源宙心,只是圆陀陀、光烁烁、如如不动,如去如来。无形无相,是一片漫无边际的生命之光的海洋。

        正文“不生不灭”。

        “不生不灭”全谈理性,有生有灭全谈事相。此语直言直说:众生原本具足法身,虚空之体,亘古亘今。不曾生不曾灭,不变不移,无去无来,无旧无新,湛然常寂。

        四大五蕴从他虚生虚没,于自己法身总无交涉。和光尘不染,三界独尊。此是长劫虚空不坏之身。

        经云:云何得长寿,金刚不坏身。

        生命的寿长是与时间有关,在宇宙各层空间,时间的速率不同,故而各不同空间的生命寿数就不同。远离宙心的空间,时间速度快,寿命短,距宙心近的空间,时间慢,生命寿数长。宙心的时间速度为0,在宙心,生命表现为无量寿长。

        时间的另一特征是永恒性,不消失性,故而生命的本质也具永恒性,不消失性。不同空间变化、生灭的仅是生命的形体,但其生命本质却与时间一样,无始无终,不生不灭。

        和尚说:会么?竹影扫阶尘不动,月轮穿海水无痕。

        正文“不垢不净”。

        此四字也是指众生的本源,其法身本自清净,无暇无染无污。不长不短,不方不圆,无浊无净。坏不得,烧不得,染污不得。如世界如虚空,如莲花不著水。心清净如水中月。

        要见么?佛面犹如净满月,亦如千日放光明。

        解:佛面系指每个人的生命本质即大灵。在行九阴功时,会把它调到眉心,此时你会看到一轮如八月十五的圆月,又明又亮。那个就是你的摩尼珠,你的生命原型,大灵的灵光。

        千日系指宙心,光芒洞耀的生命之光的海洋。

        正文“不增不减。”

        虚空之体是不增不减的,如如不动。上乘菩萨信无疑,中下之士闻之必生怪。

        会么?唤作一物即不中。

        生命灵体只是一个冷光团,它不是任何物。它能量高时则亮,能量低时则暗淡无光。在执九阴功时,会发现,随着能量的提高,它越来越亮。但是,出来西天月并不算完,仍要行功把它提炼,最后炼成一颗如耀眼的明珠,这就是释佛在菩提树下见到的明星,即摩尼珠,无价之宝。

        正文“是故空中”。

        是故空中清净本然,棒打虚空空不痛,刀砍虚空空不断,绳缚虚空空不住,火烧虚空空不著,箭射虚空空不穿,雨打虚空空不湿,典卖虚空不值钱。

        这里说的是生命本质“灵”的性质。

        和尚曰:会么?欲言言不及,山东河北好商量。

        山西河南亦无妨!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五集 梦断魂关大颠和尚注心经“无色无受想行识”。

        虚空之体(即灵),安色空不受色,安声空不受声,安受空不受受,安想空不受想,安识空不受识。六道四生,一切假名都无所受,纤尘不立。

        清虚之理毕竟无身,行如鸟道,坐若太虚。十二时中,佛眼觑不见。为甚觑不见?锦鳞在深处,白鹭不知踪。

        解:十二时中一句以前是描述灵的属性,后面则是说,不修炼的人其灵隐埋在深处,如鳞如鹭,在天目是看不见的。

        正文“无眼耳鼻舌身意”。

        由于众生有此六根,诸佛为渡众生,不得不现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以幻灭幻。

        非幻不灭,不灭者是众生本来具足法身。

        法身即非法身,是名法身。法身有名无形,要见法身么?在眼曰见,在耳曰闻,在鼻曰嗅,在舌曰味,曰谈论,在手执捉,在足运奔。全体起用,全体法身。但非是六根,四大五蕴。见闻觉知,切忌妄认。

        四大六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尽是假名引导众生。须是亲见法身,若得亲见,转凡成圣。

        岂不见僧问云门:如何是清净法身?

        云门曰:花药栏。

        僧云:便凭么去时如何?

        云门云:金毛狮子。

        雪窦颂云:花药栏莫颟顸,星在称方不在盘。便凭么太无端,金毛狮子大家看。

        僧问大龙:色身败坏,如何是坚固法身?

        龙答曰:山花开似锦,涧水湛如簸。

        和尚说:祖师一一为众生指出,若亲见自己法身,万劫不受轮回。要见法身么?是何颜,剔起眉毛著眼看,拟议之间隔千山。

        解注:法身即灵,生命原质。第一个要见法身么?在眼曰见…是讲灵的功能。灵脱离人体之后,虽不具有眼耳手足等器官,但仍有视闻、行拳、行运的功能。但见闻觉知并不是法身,而仅是法身的本能。

        僧问云门:怎么才能使法身清净?

        云门答:如栏杆一般,摄六根不受境喧染。

        僧又问:临终走时,是凭借什么走呢?

        云门答:金毛狮子,即光团。即法身走时就是一个光音色能量团,一闪即逝,无影无踪。

        云门在回答问题时,他已具足六级能量。那僧是2.4级能量。

        雪窦的颂歌意为,摄诸根离根境,在根与根境之间建一道栏杆,不能糊涂马虎,这是入静调出法身的关键。星系指灵,盘系指诸根。往盘上放东西,系指根触物境或曰根境。盘一触物,则星就要动以维持平衡。这叫本性为物境即色所惑,惑则迷,则随色迁流,轮回不止。

        注“无色声香味触法”
      此为六尘,皆从一根上起,但去一根,反照从何而起。若识得起处,则知根本生。继而反照根本身(法身),非我有我身。既无十八界,顿然清净。观身无身,观法亦然,总归空寂。

        便更去静坐清修,观过去、现在所作,多种声色香味触法,安顿何在?既无所有,犹如昨梦,我心本空,罪福无主。何者是罪,何者是福?谛观心是本来空,则此名为真忏悔。

        三祖乞二祖忏罪,二祖云:将罪来,我与你忏。三祖云:觅罪了不可得。二祖云:忏罪已竟。三祖于此大悟,得祖师位。

        此是故技重演,三祖为求师位而如法炮制。若二祖真的搞个什么仪式为三祖拜忏,则大错特错,而必须让位。若三祖已无罪可忏,则当为师位。

        二祖求师位时,“逗点”是点在了后,即”觅心了,不可得”。三祖求位时,“逗号”是点在了前,即“觅罪,了不可得”。两个逗点的位置不同,前者意为抓见了。后者意为没有了。

        古人行文不点标点,现代的标点符号是从英国人那里学来的。故后人看上述两段求师位的公案,往往不明真义。

        和尚说:会么?对坐不相见,光影照驴面。静坐绝纤尘,虚空不通线。

        解注:你若不明此理,你的真我在你对面坐着,你也不知道,如光影(摩尼珠、真我)在天目前照着蠢驴面。去好好静坐隔绝物境,断掉诸根吧(不通线)。虚空系指大灵。

        正文“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此十八界,因执有眼界,而连累十八界,是诸恶业。但去眼根,反究虚假,六根皆归败坏,总无真实。静观四大,都无实义。唯虚空之体是长劫不坏之身,湛然常寂,亦无修证。

        瑜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无散无乱,孤明独照,犹同秋月。

        圆陀陀,光烁烁,普天匝地照彻十方,山河大地不能隔碍。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心性无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解注:一些人习功,天目前时而出光,如云,还要修炼!出了亮光团,但不是无散无乱,还不行,再修再炼!如秋月,光不散不乱,则为小成,再修炼!(此时为四级能量)

        修到光极亮,圆陀陀、光烁烁,普照十方(各种彩像出现、天眼、法眼大开),灵光独耀。此可谓有成(七级能量)。在人则为大神通,走,则出三界。

        修不出七级能量,过不去断魂关,则出不去三界。今观世间功法,唯九阴、九阳能成。

        但九阳功极为危险,一旦修成,若不会控制、掌握不走的火候犹如手持一巨大氢气球,稍一散手,腾空而去,无影无踪。在人世却留下一具人身,呼之也不回。其归家心切,如弦上箭。第四篇 瑜伽行(瑜伽行) 第三十六集 云中飞鸟大颠和尚注心经,正文“无无明”。

        一切众生皆有无明,故起种种差别(双味、分别心),而成种种烦恼。因有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上述是佛门的重要理论:十二因缘观)流浪经劫皆由无明为始(佛门的一个重要修行法即是断无明,则一切因缘灭)。

        按上一集,断了六根之后,修行至此时,会忽然亲见无明降伏令死,令其死中更死,则万缘俱息,诸漏已尽,永断烦恼。根本既除,三毒自灭。

        若无明再起,于无明起处,朝打三千暮打八百,直教大死一回。末后再苏,令其不敢欺君。

        一僧问投子:大死的人,却活时如何?

        投云:不许夜行,投明须到。

        于此直截根源,扫除心地,不见有身,身尽无明尽,万劫尘沙之罪一时顿消,轮转生死一时顿脱。

        古云:刹那灭却阿鼻业,了得万法本来空。

        如何是本来空,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于此一一明得,转无明作佛。

        《心经》至此,己由修中脉明点的功法,转深为心法,即断根灭无明。纵观汉地佛门中的修行人,修行的起步是从断根开始,即持戒断恨。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修一辈子也断不了那根。根不断,无明不灭,其错在何处?!《心经》已讲得明明白白,第一步应是通中脉出明星开悟,不从这里下手、入门,必是无成!

        相比较而言,通中脉出明点较易,做做九阴功明点秋月就会朗朗当头,但断根灭无明是极艰难的。修行的突破口不应选在龟甲上,自古以来,能断灭无明的人几乎了了。若能断得无明,那就是辟支佛位,能量级十一级。而沿中脉这条路走下去,可达七级能量,先保障出三界,此间再做长远打算去断灭无明。

        上文中僧言:大死的人。是指断灭了无明的人应如何办?

        投子说的话意为,趁无明尚未活时,赶紧走!去作佛。如若不走,身在凡世,无明又会复活。

        《心经》的前半部分讲的是“蕴空法”,即修成人中仙,人中罗汉。《心经》的后半部分讲的是“成佛法”即涅槃法。前为世间法,后为出世间法。世间法是功法,出世间法是心法。

        下面是《心经》正文:“亦无无明尽”。

        有身,即有无明。有无明即有三毒(贪嗔痴),因有三毒起三恶业。若能转三毒为三德(舍善慧),转六根为六神通,则是转凡成圣。若转不得,则凡夫为物所转,终日忙忙无本可据。

        若能转得,会万物归于自己,终日忙忙那事无妨。终日吃饭不曾咬破一粒米,终日著衣不挂一缕丝,终日为未曾为(参见第三篇《薄伽梵歌》中有为无为观)。如此转得,则混融魔界,居尘不染尘,在欲而无欲。身心一如,内外无余,须是打成一片,与空劫齐。即在生死界中反观自己,观至不见有身,我身既无则无明亦无。

        经云:永断无明方成佛道,只这佛之一字亦不可得。

        古云:无卓锥之地,唤作了事的人,唤作无心道人。

        莫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且道隔那一重关?

        会么?一片白云横谷口,几多归鸟尽迷巢。

        解注:上文中的一重关是指断魂关。谷口是指亡灵谷的洞口,即断魂关。此系九阳功中的一式龙丹大开法。行功时用九阴功炼出的摩尼珠,去释放一个个龙蛇大丹去炸散迷云浓雾,去炸关破关寻求洞口,这一关确实是一个重关,众多飞鸟(系指准备回归的灵,过不去此关,找不到洞口在云雾中迷航。

        在行九阳功时,会出现云雾,明亮的天网,明亮的黑白方格,犹如围棋盘。若能冲过去,那就是断魂关。九阳功的危险在于,你一旦冲过去了,是否还能回来?故,行功前要三思而后行,若能将成败等同看,生死等同看,去与回等同看则行。否则缓行。返回去看看第三篇,薄伽梵的等同观,细细体悟一下神的开示。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正文“乃至无老死”。

          既得无明尽,便无老死。诸佛修行只到无身处。身既无,生死何有?佛不见身,是佛见。

          经云: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名菩萨。

          但凡是见性之人,目前无法,亦无众生。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平等真法界,佛不渡众生,一体同观,万法归一,同是宙心魂。

          修到这一步,生则从它生,死则从它死。若是到家的人,不见有生死,亦无生灭。

          ******

          一切有为法

          如泡沫幻影

          如露亦如电

          应作如是观

          ——金刚经

          ******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金刚经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三十七集 清净道人上一集是唐朝大颠和尚注心经,已经注到正文的“乃至无老死”一句。

          古云:不见一法即如来,方得名为观自在。

          在前面的某一集中用过此句,但那一句与这一句是不同的意思。全在“不见”二字上。

          在以前集中的这个不见是“君不见”的意思。此一句的不见是“看不见”的意思,读者可仔细玩味体悟。

          修行到此句这个不见时,即是如来大圆觉。且道死了烧了,向什么处去?

          和尚曰:会么?无影树下,啸月吟风。无缝塔前,安身立命!

          解注:修到此就是大彻底的人,何谓大彻底?幽灵已过断魂关,无影树下如睡莲。

          无影树是指宙心,相传那里的树是倒长,故无影。月是指归去的灵——明月,摩尼珠。若如此,火一烧自然是一身舍利,凡间自会有人为你修塔立命,岁月香火不断。朝拜之人络绎不绝,而你却如如不动。

          不过,不要怕!难得有人能修到这一步。你若不愿去那里,不堪寂寞,第三篇中已详尽了黑月回归法,仍可转世为人。但一住胎那就什么都忘了。

          下面是《心经》正文“亦无老死尽”。

          学道之人亦如剥芭蕉,去一重又去一重,直到去尽。至无下手处即是反本还原,得五蕴空,如未生相似,烧了一般。到空不空处,脱体全忘不存踪迹。通身是手眼却不立纤尘,名字不可得,十二因缘,六度万缘,头陀苦行一时顿脱,如枯木,如死灰百不会的人。

          古云: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若更说生说死说因说果说心说性:心是根,法是尘,两种犹如镜上痕,痕垢尽除光始现,心法双忘,方到无生死之地。

          人法俱忘,复是何物?

          只是个无形无相的生命灵光…

          和尚曰:会么?木人半夜穿靴去,石女天明戴帽归。

          解注:人法俱忘是何物?成佛菩萨,成仙得道了。木人、石女为寺庙中的神像。

          正文“无苦集灭道”。

          修成佛菩萨的人自然就无“苦集灭道”四谛。苦集灭道又称佛门四谛,属佛门小乘主修内容。释佛在世时,主要是传授此四谛修法,故身边弟子成率极高,最后,一个个都修成罗汉身,出得三界。

          但后来发现一个问题,但凡人一修到五级以上能量,绝不再肯管人世上的事,故称四谛法为小乘。小乘与大乘的区别在于只渡己不渡人。大乘在于渡己渡人。

          苦集灭道的修法是断集灭苦,修道证灭。其详细已在太平天师寺佛学丛集中介绍了。

          这里仅是从大乘的角度解注。夫大乘者学无为法,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在于闲处,收摄其心,端然不动,观一切法,皆无所有。有身非觉体,无相乃明真。无迷无悟,无苦无乐,无集无灭,无道无德。修到这步,一超直入如来地。

          和尚曰:要见如来么?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参见第三篇)

          正文“无智亦无得”。

          此句是修到此时,反照自身,常不可得。岂有得乎?亦无人亦无佛,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一切圣贤如电拂。修到这步时如贼入空屋,得无所得,无得无失。

          若此时仍想有得有失,我能我会,我悟我达,我聪明我智慧,有道有德,尽是增上慢的人。我字不除,皆堕生死轮回。所谓不轮回,就是因为我不成我了,修到无我处了。

          若是真实的人,总不如此,自有出身之路。

          如何是出身之路?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过南岳去。

          正文“以无所得故”。

          修行人到这里,入圆顿之位。

          近观众生因何流浪,不能出期?只为不曾见性(不修中脉,出不来性光,故曰不见性),甚少智慧(不见性光、秋月、摩尼珠则为不开悟,曰无慧),不能广知无量空义。胸次学解,误却本心。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众生被其乾慧,广览义理,蛊毒人心蕴在胸怀,成增上慢。

          即广求经典,读经论破万卷,如蛊毒人心。此即从门入者,外求之法。但去打坐不求不问,此才谓家珍。即内求法。

          广求者如不出门知天下事,明了之人方始知庵内人,不见庵外事。(庵即人身)

          讲得经典头头是道,上慢不除则生陷地狱。若要超佛越祖,须是念念空寂,世间幻化,声色不存,这方是了事、安乐清净道人。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三十八集 人法俱空大颠和尚问:要见清净道人么?因我得礼你,衲僧眼见鬼。郎州山,沣州水。

          心经正文“菩提萨埵”。

          和尚曰:了得人空名曰菩提,了得法空名曰萨埵。人法俱空名曰妙觉。

          四果小乘著相修行,精进苦行,修无漏断尘沙惑,果行圆满,得四果阿罗汉,神通狭劣不能接物利生。

          若要入圆顿之位,须是见性。若不见性,万劫不能成佛。如何是圆觉无碍法门?此去西天十万余。

          正文“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此间六个字前文已讲,古云:千日学慧,不如一日学般若。般若通透,大光明藏。开佛知见,入佛知见,悟佛知见。有大神通应现种种相,引导群迷同到彼岸。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体用双行,浑融归一。动静言谈,句句平等,不落第二,一体同观。三世诸佛,被思大和尚一口吞尽了也,名曰密多。

          和尚曰:会么?破镜不重照,落花难上枝。

          正文“心无挂碍”。

          修至此方悟得真空妙理,修到碍无碍境。古云:心同虚空界,征得虚空持,无是无非法。外清净、内清净、内外清净。外空内空,内外空。当体即空,天地未有先有此空。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太始太初,大微太极。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此为何物?宙心是也。修至此,证得宙心。少说也要7.2级能量。

          正文“无挂碍”。

          清净之体无去无来,无变无异,故曰如来。

          正文“故”

          故之一字,和尚说是圆满极则。不可说,不可说。说亦不得,因说不得,故曰故。即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正文“无有恐怖”

          和尚曰:悟得性空,东西不辨南北不分。不受明暗之所拘,不与万法为侣。一刹那间周游法界。无挂无碍,长劫如然,唤作自在大觉金仙。要见此人吗?白头童子智犹长,半夜三更渡渺茫,任运往来无间断,不须船子与浮囊。

          解注:修到这一步,最少要具足九级能量。千圣万佛也奈何不得。

          如何修到这一步,和尚说了:从童子至白头终身修炼。如何修,不要把时间花在广博经典上(不须船子与浮囊),而是去打坐调息(任运往来渡渺茫,渺茫—空气),去修气入中脉,聚集能量。

          正文“远离颠倒梦想”。

          若要远离,必须根除一贪一爱二字。爱是根本,爱不除贪不断。

          这是出世法,异向进化与人类的正向进化在观念上是矛盾的。修行者提倡悲心而不是爱心,那么,一悲一爱的根本区别在哪里?

          悲心是不能以自己的爱憎为转移,是对众生、万物的等同观。

          爱心是以自己为中心,受自己的主观去抉择爱与不爱。另外,爱则贪,你爱他不爱则是恨;或你爱他也爱,则会产生争。

          自古的战争,都是以爱为根源的。如海伦大战打了三十年。爱土地的战争,爱钱财的、黄金的战争。你爱这一部分人,他爱那一部分人的战争。故,爱是贪、争、嗔的根源。

          无爱则无贪亦无争。三级能量的修行者、气功者,修不上去,是贪心所致。四级能量的,少得可怜的几位气功大师,再也上不去了,是爱心的阻障。

          对修行者、气功者而言,一级能量的上不去,一是过于持着于法,而不能令真我自如。即后天意识太强烈。二是常受恶趣感染于心不净、不清净。

          二级者上不去,一是常有微细误犯,至使心不安。二是有种种业趣,总想有点作为,于心不静。

          三级者上下去,一个是贪,急于求成,反而不成;二是自认功法已圆满了,自我封闭。

          四级者上不去,是爱心过重,一是至爱愚痴,二是法爱愚痴,执着于本门功法。

          五级者上不去,是面临一个生死抉择的问题,是留是走迟疑不定。

          故对爱要远离,发心修行,先取见性,爱欲自除。

          颠倒梦想即被幻境所惑,贪着五欲,业识茫茫而生死息息不止。

          圣者则远离,绝思绝虑,一切语言道断,心行处灭,实无所得,其道常存。故曰:朝闻道夕死可矣。死了烧了,无饥无渴,无起无倒,无六根无九窍,永无颠倒梦想。若不如此悟去,清净界中,才一念阎浮,早过去八千年。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三十九集 无上正真唐朝大颠和尚注心经,正文“究竟涅槃”。

          究,即打坐入静反究此身本无四大,你的真实的你仅是一个无依无倚的生命冷光团。此谓见性,众生不见性则妄认四大六根为自己,故不能解脱。古云:若悟无人我,逍遥出六尘。

          竟,尽也,穷尽之法,全身放下,知见无见,此即涅槃,故曰涅槃。如何是涅槃?飓尺之间,不睹师颜。

          正文“三世诸佛”。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千佛,更有穷劫佛,数量不可穷,不可说,不可说。但去静坐,不要管那许多,管他谁是谁非,又与你无关。坐定观过去、未来、现在,皆同一体,如虚空不异相、不自相、不他相、非无相、非取相。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观身寂灭,永不断灭。若人于此顿悟,三世自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空不落空。要见三世诸佛么?镇州萝卜犹自可,青州布衫更愁人。

          正文“依般若波罗密多故”。

          此句是三世诸佛之母,从此流出十方诸佛。若能依此句修行果行圆满,成等正觉。离此句修行,虽经多劫,又守勤苦,虽也有希望成道,但均属小乘。有为之法终不成就一切圣果,须常精进,依般若波罗密多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为修行最高位,果位无上正真。

          如此,才是教外别传。释佛拈花将此法以法眼传于迦叶,吩咐大迦叶:不立文字,千圣不传,除非亲见自性,方可传授。必须是自悟自信,硬教反没人情。(如何是没人情,此为涅槃成佛大法,修成一个走一个,即人世少一个。)

          若思心传授,是外道法,有吩咐,有传授,有得有失,有教有授,尽是外道邪见。

          生死根本只能是自修自证。我宗(指一心禅)无语句,亦无一法与人。若有一法授记,不名释迦。

          若被人教坏、急需吐却。大凡为人须从自己流出无价珍。如此,上根之人,一闻千悟,具大总持,中下之士,多闻多不信。

          会么?月下树无影,日午打三更。

          正文“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梵语,阿言无;褥多罗言上;三藐言正;三菩提言真。即无上正真,又云成等正觉。此四个字须是亲见,见道方修道。

          一切佛,菩萨从初发心求此四个字,修、证后尽得圣果,圆成等觉妙觉。末代众生若依此四个字修行,廓然顿悟,亲见无上正真,自知当作佛,直超圣果。要见无上正真么?山河大地,全露法王身。那么,什么是无上正真?

          正文“故知般若波罗密多”。

          过去诸佛为渡众生,行百种方便,随机利物。泥龛塑像,黄卷赤轴,以及一切语言,说因说果,但以假名字引导于有情。如天堂地狱,诸佛菩萨位次,三贤十圣,缘觉声闻,次第接引等等等等,全是方便,全是假托,全是权宜。

          修行者一旦忽然自悟,见自本性,超过诸佛位,一直超入如来地、圆顿之位,就会悟中有悟。哪里什么天堂、地狱,哪里什么三世诸佛,全是假名字。

          正如释迦初入如来地时,正遇观音,大势至从凡世回归。释迦问?你们叫什么名字?大势至曰:都到了这步田地,哪里还有什么名字不名字。名名者全是虚设。

          如果你真的修到如来地(宙心),你会发现,什么也没有,亦无佛,亦无仙,只是一片光灿灿。

          若不见性,只是一味向外求驰,尽是外道,终不成就。何为外道?偏离中道行者皆属外道。何为中道行?中道行就是修行中道,中道即中脉,是修出去的必由之路径。所谓外道就是不修中脉的修行,皆属外道。

          中道的功夫,目的在于修出去。外道的功夫,目的不是修出去,而是现世现用。

          中道和外道无所谓好坏对错,目的不同,方法手段就不同。比如一批退休老干部,你让他修中道,就等于害死他。他们不想死,想多活几年,尽情享受一下晚年风光,故而修修外道延年益寿,又有何不对呢?宇宙原本就无是无非。

          那么一卷心经谈到如此,怎样使用大般若波罗密多法,无上正真法去修行呢?

          首先要明确修行的目的,否则就属盲目修习。盲修和瞎炼是两个概念,盲修是属于尚未搞清为何要修,为什么目的去修,瞎炼是属于不得法。本丛集就在于,一是解决盲修问题,一是解决瞎炼问题。

          如果目的是为出三界过断魂关,断掉轮回,那么,就要中道行。

          如果目的是留恋人生,则应外道行。

          中道行会使人生毁灭,外道行则永留在三世。社会上流传的气功皆属于外道行,属世间法,目的不是断灭人生,而是延年益寿。中道行的功法是专为出世间设计的,是专为出家人设计的,目的是修出去,而不是弥留人生。站在出世的观点看:外道修不出去,是半截功,站在人生观点看:中道行意味着死亡。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集 池成月来站在真正的修行者角度看:《心经》是一条通往宙心的光明大道。站在凡人,人生的角度看:《心经》是一条死亡之路。中道行的实质是以死求生。

          那么,在没死之时,尚不是大死的人时,修什么?《心经》讲了,修无上正真成等正觉。怎么修,修什么?读者可详细看第三篇,那一首歌唱来唱去就是说的这个,什么叫成等正觉?就是对一切事物持等同观,没有双味、没有分别心,这就是有人身的涅槃。

          大颠和尚注《心经》,正文“是大神咒”。

          故而释迦拈花,教外别传于大迦叶,传了他什么?即中道行的功法,并叮嘱他:此法不可传,传则无人情。学者只可自悟,教者教外别传。

          释佛为什么说,传则无人情,因人身难得,而此中道行之功法是传一个走一个,传一个死一个,故曰无人情。须是学者自悟,亲证到那一步时,一点化,教外别传,稍一点火,说走就走。故此中道行之功法,隐在《心经》之中,密而不宣,也无人能悟,无人敢传。

          如今,佛门的人口口声声所言的中道行,是仅指义理,而不是中道行的功法。正如《易经》的众家解注一样,均属义理方面的注解,而《易经》里的中道行之功法,却无人注解。

          如今,修学气功的人,目的不外是延年益寿,或是出点功能、神通用于人生。而不是为求死(涅槃),故广修外道之法并不是错。

          大神咒是众生具足心咒,是心一地法门。得此法门有大神通,拘邪立正,无所不能。此神咒,举心动念,天魔外道魂惊胆散,魔宫震荡不安。当初释迦传玄龙大帝战阿修罗王的神咒就是这个,为此,阿王赔了个宝贝女儿才算平息。要识此如来神通并妙用的秘密神咒吗?

          和尚曰:运水及搬柴。

          解注:神咒是修出来的,修到得到,而非是传教的。如何修神咒获大神通?和尚说了,运水及搬柴。此亦即《易经》功法:水火既济。

          正文“是大明咒”。

          心光发现!此咒照天照地,光明动耀,过于日月是大明咒。要识此咒么?

          和尚曰:凿池不待月,池成月自来。

          正文“是无上咒”

          此咒是众咒之王,一切万法不出于此心咒。要见此咒么?杖林山下竹根鞭。

          解注:杖林山即胁骨、排骨。竹根鞭即脊柱。此咒人人皆有,藏在其中,不修出来则无用。

          正文“是无等等咒”

          此咒无边际,不可比。此咒世间稀有,说此难信之咒须是亲见此咒。不可说,不可说,为人自肯。要见此咒么?麻三斤,两脚骆驼藏北斗。

          解注:释佛有言在先,说则无人情,故曰不可说。如何见此咒,和尚用的是隐语,即打坐修炼。而且是双盘打坐。

          正文“能除一切苦”

          释佛自叹:吾过去劫中曾作白大身,堕在娑婆流浪经劫,受苦无穷。佛大慈悲,出现于世行种种方便,救渡群迷同出火宅,同归极乐。

          但众生难渡,唯贪著五欲,贪生怕死而无有出期。济公下世渡人深感艰难,曰:六十年来狼藉,东墙打到西壁。即渡人会到处碰壁。人家活得好好的,人生那么美好,那么现实,有彩电、冰箱、夜总会,何必去打坐受苦,到头谁又能免一死!

          修行能免死吗?不能。修行能不死吗?不能。那又何必修行炼功呢?故,释迦对迦叶说,此法不可说,不可教,教则无人情。

          若有人谛信达摩西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但去打坐,忽然见性,自知当作佛,是心是佛。自信此一去不回头,除却一切苦。

          且道末后向甚么处去?处处逢归路,时时复故乡,古今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正文“真实不虚”

          和尚曰:一切诸佛,说此神咒,度脱有情,真实不虚。不异语、不诳语,证实相,无人法。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唯此无相之相是真实之相。大千俱坏,此相不坏。为甚不坏,为同大千。坏与不坏主元在,欲识庵中不死人,岂离而今这皮袋。皮袋定坏,此主不坏。

          古云:古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经云:我有无价宝珠,系在衣里。日夜推究,忽然而见摩尼珠,人不识,如来藏里亲收得。

          然虽如此,见道易,守道难。要见此珠么?朝看云片片,暮听水潺潺。

          解注:如来藏即宙心。日夜推究即中脉运行。朝看暮听为反语,意为不能守道,则摩尼珠会得而复失。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一集 真实不虚唐朝大颠和尚注《心经》,在上一集已注到正文的真实不虚一句。

          这个真实不虚有两层意思,一个是,人的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本质,即生命光音色能量体与时间一样都是无始无终的,这是真实不虚的。

          时间过去了,消失了,这个消失是相对于物质世界的人来说是消失了。时间并没有消失,仅仅是进入了另一层次的空间。生命的某种属性与时间相同,也是不会消失的。

          如果科学能够捕捉到时间,那就能够捕捉到灵魂。

          宇宙是由两个原始因素组成的,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宇宙中的一切,万有、万物,包括人的生命,人的身体,均毫无例外的具有这两种根本属性。在宇宙中不可能产生与宇宙的属性无关的东西,这是最起码的常识,也是一条宇宙公理,即:宇宙中的一切,包括生命,包括有形态的和无形态的,均与宇宙有关。均具有宇宙固有的两种属性,即时间与空间的特征。宇宙的时空是多层次的,宇宙间的生命相应也是多层次的。宇是有限的,故任何东西的形态都是有限的,宙是无限的,故任何东西的生命是无限的。这是真实不虚的。

          另一方面的意思是,生命虽是永恒的,但生命的载体,“皮袋”,是暂时的,它不可能永远保持它的形态所占有的空间。它会毁坏,生命不可能永远只在一个形体上永存。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所谓金刚不坏之身并不是指人体,而是指生命体本体。把人体修成金刚不坏之体是不可能的。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人体早晚会毁坏,不论你如何锻炼,不论你如何修炼。这一点也是真实不虚的。

            锻炼身体的意义在于延长形体毁坏的时间,它的意义在于给生命体提供修炼能量的时间。形体支承的时间越长,生命体积累能量的时间就越长。如果不利用形体的存在去修炼生命体自身,而去追寻形体自身的享受,则一切行为,对于生命本身而言均是毫无意义的。

            生命的形体在于运动,生命自身在于修炼。形体的运动和宇一样,和空间一样是有限的,够用就可以了。而生命本身的修炼和宙相同和时间一样,是无限的,是无始无终的。

            下面是心经正文“故说般若波罗密多咒”。

            此句是对全文的总结,具大总持,同归一心之法。古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迷者呼为情识,死后受轮回。悟者为秘密神咒,得无生法。如来有密语,迦叶有密藏,悟此神咒,若人专心受持,功行圆满,常持此咒,鬼神远离,诸天寂听,常欢喜。

            要见此咒吗?不在外。不在内,不在中间与内外,且道在什么处?上大人,丘乙已,谛听谛听!

            正文“即说咒曰”。

            重举四揭谛,维护持经人不离其侧。四揭谛顺念逆念,世间一切所求无不果遂。

            和尚曰:会么?雨过莓苔润,春来草自生。

            正文“揭谛揭谛”。

            反观自己顿空,空中更空。不见有空,万缘顿息。过去所作一切善恶,幻化五蕴荡然净尽。尘劳妄念一时顿除,太虚之中丝毫不挂。揭谛者,人空。又揭谛者,法空。人法俱空,二空全忘。故曰揭谛、揭谛。

            和尚曰:会么?不劳悬石镜,天晓自分明。

            解注:打坐入静,获得摩尼珠,开悟了,就明白了。

            正文“波罗揭谛”。

            到空无所空,生死永断,同到彼岸,永不受生。故曰:波罗揭谛。和尚又曰:会么?

            月上中峰顶,还应过别山。

            解注:修出摩尼珠,西天月并不算到家,还有一重关要过。

            正文“波罗僧揭谛”。

            此是诸佛清净之地,反本其源归根得旨。会么?自从泥牛斗入海,直到如今不见踪。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二集 大光明咒诸佛清净地在何处?凡去的人犹如泥牛入海不见其踪。

            《心经》正文最后一句“菩提萨婆诃”。

            梵语菩提为初,即初发菩提之心,勇猛修行,日夜为道,行头陀行,精进苦行,渐渐修进,永无退转。久守勤苦,忽然悟道,达本性空即是菩提。

            梵语萨婆诃为末。超出三界,了无所了,得无所得,荡然清净,极乐之所,善说无穷,故曰萨婆诃。

            大颠和尚曰:看读至此,廓然顿悟!涕泪悲泣,喜极则悲。若能如此,欲报佛恩,广开印施,续佛慧命。若不醒悟,不遇知音者,徒劳话岁寒。更有末后一句,未敢分付:!

            鸳鸯绣出从君看,不把金针度与人。

            至此,有如下几个问题:这末后一句到底是什么?是一个功法,但和尚不敢说,笔者也不敢明解。在太平山佛学丛集九部中的第一部分,即宇宙生命学心语108集中,介绍了九阳功的前几式,但后几式未敢写出,问题就是涉及大颠和尚的最后未敢吩咐的那个字。

            这个字实在是不能解注,解出之后,不知会死多少人。但凡人修到四级,五级以上能量时,更准确说,五级升六级就卡在这个字上,不足五级的人,在修炼中用此字,必死无疑。不足五级能量者,应用此字,用一个死一个。如今汉地尚无五级能量者,故无必要解此字。如果读者具足了五级,笔者定会相告。而且就是告诉了你,那时你也不敢说,说,则等于杀人。

            另一个问题是,《心经》的大神咒到底是什么?世上不少人以为是经末的那四揭谛。笔者告诉你,四揭谛不是大神咒,只是世人,包括出家人在内误以为四揭谛是大神咒。

            大神咒两种念法,其一:摩诃般若波罗密。其二是:摩诃般若波罗密多。两种念法都可以,在九阴功第一式神女传书中,应用的是后一种。

            前一个咒是单指大日如来。后一个是大日如来与九宫。在修行中为要获得加持,后一个比前一个有利。七级以上能量者,前一个咒才能有用。当初释迦密传玄龙大帝的神咒是前一个。

            《心经》不是阿难及其他大罗汉集结经典的作品,释佛传法讲经主要是根据《心经》,故曰,《心经》是三藏十二部八千五百卷经文的大总持。抓住了《心经》这一卷经,就抓住了全部佛经的精华,《心经》就是观音法门,是通往宙心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出家修行者,在家修行者,若真想修出去,而不是自欺欺人,不是故弄玄虚,道只有一条,《心经》。《心经》是什么?中脉!

            是否是修中脉,这是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的分水岭。凡不是修中脉的功法,皆属世间法,皆属为形体修行,凡属修中脉的功法方是为生命本质修行。

            《薄迦梵歌》的功法是修中脉,《易经》中的功法也是修中脉。那么,为什么还有非修中脉的功法存在呢?那是因为修中脉需要时间,不修中脉,修旁脉是修形体,是为生命修行提供足够的时间。只修命不修性,修不出去。只修性不修命,往往时间不够,走的太早。故应性命双修。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三集 如何修行《心经》的起源则属于神话。在谈神话之前,还是先说说人话。也算是对阿芳及其师妹阿慧的回答。修行者应如何安排修行?修行不是突击,不是搞运动,不是一阵风一阵雨,故要有长远打算,要从长计议。首先,即修行的前提是要妥善安排好生活和工作,在此基础之上,才谈得上修行。修行并非是一日可成仙,一日可得道的事,是终生的事,没有资粮的保障是修不下去的,也是修不成的,不能有任何幻想,不能幻想只要一修行就可不食人间烟火,那是不可能的。

            释佛传给弟子的第一件东西是什么?就是钵,钵是做什么用的,就是吃饭用的。故修行者若要走上修行之路,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

            尤其对于在家人,放弃生活和工作,一味去修行是无法修下去的。这点要切记!

            第二点是,世间法的修炼危险性不大,出世间法的修行是极为危险的,世间流行功法转周天,任凭怎么转,没有什么危险,因为修不出去,怎么转也转不走,但出世间法的修行就不同了,中脉直上直下。所谓危险就是修出去了,修不出去就谈不上什么危险。

            世上,尤其是众多居士,口口声声就谈修出去,修出去。修出去意味着什么?就是灵体走了,给人间留下一具死尸。故而不要轻谈什么修出去。释佛说,人身难得。故要好好生活,万万不可轻生。

            观音告诫曰:若走上修行之路,你将失去一切!

            《心经》的解注已讲得很清楚,要穷到无立锥之地,穷到连锥也无,才能穷到家。即修出去。这个意思反过来说就是,要修出去你会失去一切!一切!故,可劝人行善,布施积德,但不必劝人修行。观音也不劝人修行,并告诫不要轻易走上修行之路。

            观音在这个问题上内心是矛盾的。她不愿看到众生轮回不止,生生死死慢慢耗费着生命能量而下坠。也不愿看到众生那样舍弃实在迷恋的人生。故决不再主动去渡人,顺其自然。留下一卷经,但把密法隐于其中,留给想修出去的人看。

            《易经》也是如此,她把如何好好生存写在显意里,而把修出去的功法隐在卦之中。

            故而修行与不修行无所谓对,无所谓非,人类有权自由选择向哪个方向去进化,上天不会从中干预,但提倡行善止恶,以免宇宙自然法则的惩罚。

            真正的修行者应该是两种人,一种是真正了知生命是永恒的人,另一种是为探索宇宙生命奥秘的人。只有这两种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在修行之路上才能无所畏惧,才能将得失等同看,将生死等同看,将成败等同看。

            是故,释佛临终将修出去的密法心传于大迦叶,不立文字,不可轻传,只有悟道、悟到那步田地的人方可传,否则无人情。

            在三部圣典中,唯有《薄迦梵歌》一部是直接了当的,但黑天女神是只说给般度王子一人听的。是让一个大巫用天耳给听走了,传了出去。

            是故,经曰:苦海常作渡人舟。只有在人身经历沧桑,识破红尘之路,已不觉人生是乐时,方可行渡。真正的修行者应视人生无所谓苦,无所谓乐。人生是苦并不对,人生是乐亦不对,人生有苦有乐还不对,看透了,得悟了,方知人生无苦无乐。苦也罢,乐也罢不过是六根在根境中的反应,是心随物境转的一种反映,是你让物境牵着走,随波逐流的一种现象。

            《薄迦梵歌》的精神是一种大无畏的精神,她告诉人们,在命运面前要无所畏惧。而只有把一切真正能等同看的人,才是真正的修行者。故本丛集将此歌放在三经之首,因为它是对修行者思想的指导。《心经》放在第二步是因为它是修行功法原则上的指南。放在第三步的《易经》,是谈具体持功的方法。上述三经合一则是修行的万全之法。故真正的修行者立点要高,不仅不能分门派,分宗教,就是民族,国界也不能分。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四集 夜读心经现在,可以这样认为,离此三经的原则和方法,均不是出世法。亦即皆为世间法。

            这里,读者又易产生一种误解,总有一种好与不好的分别之心。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无所谓好与不好。你若想在人世间生存,则世间法为最,你若想修出去,出断魂关,则唯出世间法才行。要把世间法与出世间法等同看,把生与死等同看。世间法是为生,出世间法是生灭法。所谓生灭,就是在三界内消失,永远无生。

            就出世间法而言,即所谓修出去,去西方极乐世界,去天堂,就佛门的修法而言,唯中脉行加入定方能有成。其余一切方法均无成,即修不出去。

            有人说光念佛,临终时会有接引之光引渡。什么是接引之光?实际就是宙心之光,生命之光,但宙心之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那又何必非要念佛呢?所谓修出去,就是临终之时,你的生命之光能否溶入宙心之光。问题在于你的生命是否有光可溶。如果你的生命团黯淡无光,那么任何接引之光也接不走你。无光的生命体只有一路可走,就是下堕。

            如果你的生命体有光,自己是可以看得见的,但并不是社会上各门气功所说的那种看光方法,那是一种物理现象,在光学上称之为光的衍射。那是物理之光。这里说的是生命之光。

            生命之光只有一种看法,即在你的眉心,是否出现一轮秋月。有了秋月,稳定的显现存在,而不是若有若无,不是云云雾雾,它又圆又亮,时刻伴随着你,这表示你已具足四级能量。但是到这一步,仍是出不去断魂关,能量还嫌不够,但死后可以成仙,最下一个档次的仙,即鬼仙。

            念佛的人不要嘲笑具有鬼仙级能量的人,因为你才在两级以下,在0—1.5级之间,死后必为鬼或下地狱无疑。在美国的宣化上人才仅为四级能量,他靠什么得了四级,决不是光靠嘴上念佛,而是靠打坐,靠坐禅。念佛仅仅是一种手段,是帮助你禅定的一种手段。

            专门修禅定的人会知道,禅定修的是什么,就是修眉心的光团,那是你的生命之光。

            气不入中脉则不会成光,不把中脉修通,临终时你的生命光体就发射不出去。不炼九阴九阳你就不会在临终时,如何用最后一口气,把形体的全部能量,一次性转化为光。

            掌握这种光化技术的人,他死时,身体会突然缩小,甚至完全没有了。临终的细胞核爆炸产生了无法想像的高温,可以把人体全部虹化。

            人们误以为是把人身带走了,也可以说是带走了,但不是物质的有形的人体,而是整个人体转化成的光。这就是易经中的含万物而化光。

            以后的人们吃不了修行的苦,受不了修炼的罪,于是就搞一种自我欺骗,自我麻醉,宣扬不用修行,不用修炼,念念佛就可以了。人们觉得这种方法的确不错,又省事又方便,一传十,十传百,代代相传,误人不浅!笔者告诉你,这些,绝对修不出去,通通沦为鬼道。

            又有人想出安养院的办法,笔者再告诉你,凡进安养院的,死后必是鬼无疑。

            为什么进安养院的必是鬼无疑呢?因为,凡进安养院的都是要死的或等死的人,这些人虽有佛心,但就是少做了一件事,就是修行,如法修行,如《心经》之法修行。

            《心经》注中已讲得明白,三世诸佛、菩萨等等皆从此经流出。皆从中脉流出,除此无它路,除此皆为旁门左道,都拐到别的地方去了,只念佛,不打坐入定,不修中脉亦是旁门左道,拐到鬼道上去,去不了西方极乐世界。

            到此处,不妨返回去再重新阅读第四篇,从中你会有新的体悟。

            那些虔诚,朝山拜佛,念佛的人不能不让人感到可怜。因为无人告诉他们,你的中脉尚不通,能量不具足,是走不出去的。那些夸夸其谈,高论经文的人实在让人讨厌,自己将成鬼,反要拉一大批人入鬼道。第五篇 断魂关(瑜伽行) 第四十五集 吉星高照释迦牟尼佛这次住世距今约为两千五百年,正是我国周朝时代,和老子差不多是同时代的人。当时的印度已从吠陀经进入了奥义书时期,生命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观点在印度已是普遍承认的事实。生命生生死死的轮回现象亦是社会所公认,释迦牟尼就是在这种宗教风俗极浓的社会环境中诞生。出生后不久,其母故去,于是释迦牟尼决定出家去探求生死的秘密。这是佛门密而不宣的,释迦真正出家的原因。

            释迦苦修了六年瑜伽功,在六年训炼有素的瑜伽功的基础上,终于下决心打坐入定。在树下静坐七天,于后半夜凌晨,终于明星出现,开悟了。随后又去林中打坐入定四十八天,获得大神通。

            释迦修了六年瑜伽功之后,其能量达到4.4级。在树下打坐七天出明星之后为4.9级能量。在密林中打坐入定四十八天之后,能量为7.4级。

            首先,七天打坐的明星,是在六年瑜伽功的基础上蓄足能量的结果,但汉地佛门却认为六年修行无用,就那七天有用,犹如人吃了四个馒头不饱,吃第五个就饱了,于是论定前四个馒头没用。

            释迦从小就学艺练功,十九岁出家时的能量为2.2级,炼了六年瑜伽能量为4.4级。打坐入定七天七夜,能量为4.9级,林中大定四十八日能量为7.4级居圣罗汉位,具有了大神通。

            六年瑜伽功,达到4.4级时,眉轮已具足稳定明亮的秋月。入定7日是提炼秋月为明星即摩尼珠。有了摩尼珠人则大悟,因为可以借助摩尼珠的功能看到过去、未来及不同层次的空间。大定四十八天修的是观音法门摩诃般若波罗密。

            事情就这么简单,但却不是常人所能吃得了的苦。单就这七日夜的打坐世上又有几多人能挺得过去。

            有的寺院或讲堂搞打七训练,也是集中坐七天,但得明星者却不见。何以故?没有瑜伽功的基础。

            正如看到成者九秒跑得百米获金奖,你去跑百米以期拿金奖,一跑却是16秒。何以故?在百米成者的后面,有过跑万米的训炼。不能认为金奖只是百米的成果,以前的万米训炼是无用的。

            释迦具足7.4级能量之后,走出树林,以神通力收服了过去与他陪炼的五个人。又用神通收服了大迦叶及其千百名弟子,用神通收服了另几位外道大师及弟子,并宣讲佛理、佛法创立佛教。这就是印度的原始佛教,共一、二千人。除释迦之外,余者皆为外道。但严格来说,释迦也是先修学的外道。但印度的外道皆以修中脉为主,瑜伽的底子很好,故原始佛教的众弟子,最后几乎都修成七级能量进入罗汉位。

            早期佛教十分注重功法的训炼,打坐入定是必修之课,故四级能量以上者较多。越往后就越是放松了修炼,至如今的佛教已变成理论性佛教了。但理论又毕竟是两千五百年前的理论,在如今的卫星、电子时代,一些名词已不能适应,故沦入口头佛教了。何谓口头佛教?见面就一句话?问:佛教是什么?答:念阿弥陀佛。问:佛法是什么?答:念阿弥陀佛。问:佛门如何修行?答:念阿弥陀佛。

            故释佛早就预言:末法时期,佛法会灭,只剩下念阿弥陀佛。

            那么,什么是佛法呢?佛法就是通过修炼。亲证生命的永恒性,并提高生命体的生命能量,以获得较好的生命表现形式。

            佛法并不是念阿弥陀佛,念佛号仅是修炼中帮助入定的一种手段。

            当时,佛教并未统一全印度的宗教,其它各门宗教的势力依然很大,但佛教在印度站住了脚。

            如今,印度的国教是印度教,是以瑜伽为基础,供俸的主神是黑天。而佛教却在东南亚、西藏、汉地、日本扎下了根。

            在中国扎根的是大乘佛教,在思想上和中国儒学得以溶通,较为适应儒家思想。佛教的中道观,与《易经》的中、正、直的中庸思想较为相似,故能得到历代王朝和文化界的承认和发扬。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各位宗亲,我发这经文的本意是让宗亲对佛理有个了解,对佛门宗教有个认识,佛不在庙中,也不在别人口中,而是在自己心中,心中有佛,你就是佛,你是过去佛,也是未来佛,现在不是佛,只是未体现,只要宗亲们好好的过自己的日子,本守自己内心,早晚都是佛,也都是圣人,何必把别人的言语或太阳看得高高在上,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中对国家对父母师长朋友有个交待就行了。前时与知理宗亲论佛的时候,没有具体的言语说出,现在复制出来,让宗亲们知道我对佛的理解及看法。个人所接触,请宗亲们勿怪。[EM35]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EM41]33岁有此境界?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脸红了,我今年四十三岁了,但我不爱佛,也不懂佛,也不尊佛,所以这见解只是就事论事,见宗亲们有的沉沦于佛教的宣传,才把这类佛经复制在宗亲网上,只求宗亲们明白,佛不是万能,只是让你坚持自己善良的一面,本着执着坚持正义,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多想想今天为别人付出多少,是不是没有付出就当自己作了好事,没有的话明天该如何去作,这样才把自己的内心给照亮,把正的能量给保持。   说得再明白一点,以上的心经不是佛门宗教的内容,是一个有修为的和尚作的注释,他的目的是让人明白修行的结局,怎样修行,要怎样保持修行,结果要怎样看待。所以作为小宗亲,对这大和尚所讲特别喜爱。才有这样的思维想法,按一些宗亲观念说,瞧,不是佛在点化你,其实不然,我就是我,我只是觉得这和尚说得对,坚持自己的方向就行了。如果网中宗亲能体会,就明白佛理为什么要与宗教分开区别对待。上面的心经是那和尚(妙航大师)理解的修行方法,是以一个修行者的身分去理解心经的意思,他把一首歌《薄伽梵歌》、一卷经《心经》、一本易《易经》中的一些体会用文字表达出来了,我有机会看到了这内容,占了点便宜。[EM05]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财富1
                  • 积分577
                  • 经验68030
                  • 文章692
                  • 注册2006-12-14
                  [EM04][EM08][EM03]
                  廣新-成甫-紋祥-志聰-懷樓-伯原-萬一郎-枚友-國祿-宏楨-聞達-貞就-尚祥-衍享-興彩--毓楑-傳淮-紀科-廣秚-昭䝬-憲信-慶海-繁盛........赣州市南康区唐江鎮木塘村圓塘坑(貞就公于順治十八年(1661年),由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田心镇長坑、東塘一帶徙南康縣塘江堡立業)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呵呵,小心胶布把嘴给粘上了,笑要放开嘴的笑[EM05]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2253
                      • 经验97190
                      • 文章2251
                      • 注册2014-11-14
                      世上有很多信仰!学佛,拜佛只是其中一种,看个人行为来定,我信天,信地,信祖,也坚决信佛,但拜佛不一定出家当和尚,我也不希望我的子孙去做和尚,但我会要他们相信佛的存在,信仰是生活,是帮助我们更好生活,人有信仰才会有敬畏,他让我们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该做的要坚决去做,信仰是生活,但不是事业.个人意见,不勉强他人.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767
                      • 经验207583
                      • 文章729
                      • 注册2015-03-11
                      [upload=0]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51
                        • 经验25768
                        • 文章540
                        • 注册2015-04-10
                        其时我有时对《修行者》这本神怪小说似的东西挺着迷的,我在95年接触这本书,都是内部书籍,后来学会上网,在网上只有在神怪小说中才能找到。其实这本书就是让世人练习中脉功,但不属于气功,功中原理就是《修行者》中记载的《薄伽梵歌》、《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易经》为功法思想。当中有些神怪事情,可能触及到一些事,总归是一心相信那就有事,不相信当小说又是一回事。不宣传它,宗亲们不要相信这神怪,毕竟这世界挺好的,如果真的信了,会一个走一个,以后就没得朋友了。[EM05]世上无奇不有, 一个平常的深呼吸功夫竟然有这么多原理。
                        【四川成都】六十八派文康公定排行:康棱乾道九 予赐国朝光 武纬文经发 永传祖德芳。QQ:782290472 {志诚(57)-儣渊(58)-祯甫(59)-文峰(60)-人达(61)-受万(62)-士政(63)-文达(64)-志惠(65)-纹(66)-必璋(67)--文康(68)--}上接旧公房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