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后,市有关部门对儿童消费市场进行检查时发现,包括食品在内等儿童消费品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些外来工较集中的工业区和农贸市场周边的小型超市和便利店所卖的婴儿奶瓶,仅用肉眼观察就能看出不少问题。因为合格的奶瓶瓶体应是透明的,颜色不会发黄,或有小气泡和划痕等,且不会是“三无”产品。
连日来,记者在市区茂林路的两家小型超市暗访发现,有一种牌子的奶瓶不但没有生产厂家、地址及联系电话,而且该品牌奶瓶的瓶体中存在小气泡和线条状痕迹,瓶体上刻度字迹也较模糊。随后,记者在东华路“某某某购物”店内发现,一种牌子的奶瓶瓶体不透明,而另一种牌子的奶瓶瓶体中有点状小气泡;在金星路一超市内再次发现前面看到的这两个牌子的奶瓶,瓶体中不仅有点状小气泡,还有条状痕迹。在湖滨路一浙江小商品批发的店内,记者以批发奶瓶的名义让店主拿出几个样品,发现其中名为“苹果”牌子的一种奶瓶,瓶体呈乳白色雾状,不透明。记者用两元钱买下其中一个奶瓶后,打开瓶盖才发现一小张彩色宣传单,上面只有生产公司的名称、地址和电话,但没产品合格证等标识。记者在洋下农贸市场周边的石灵路等小型超市和便利店发现所卖的奶瓶都或多或少存在上述特征。
记者将上述情况市相关职能部门反馈,并向该部门有关负责人当面反映情况。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并且已打电话到泉州市局相关科室询问,但还没有接到查处这类奶瓶的通知。不过,工商执法人员表示,一旦接到上级查处通知就会立即行动并通知记者。(穆一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