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宗圣76代孙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5
    • 积分1475
    • 经验191952
    • 文章1531
    • 注册2008-05-08
    致曾氏宗亲联合总会
    [FACE=楷体_GB2312][COLOR=#3300ff][SIZE=3]尊敬的曾氏宗亲联合总会:
        2010年4月17日,河南省方城县举行了隆重的“古缯国遗址暨曾氏祖根地”揭碑典礼仪式,据媒体新闻报道:来自河南、浙江、安徽、湖南、江西、福建、海南、湖北、四川、贵州、广东、山东、重庆、香港、毛里求斯等海内外曾氏宗亲三百余人参加了此次盛典。作为曾氏的一员,我觉得十分意外,也感到十分诧异。意外的是,姓氏祖地与名人里籍的官方认定在河南省尚属首次,在我国也不多见,为什么在百家姓中不算靠前、在河南省乃至我国北方一直是小姓的曾氏却单单倍受青睐?诧异的是,从我记事儿时起就被灌输“天下一曾无二曾,源出武城,根在山东”的祖源观,现在要面临突然的改变,意念上必然产生怀疑。带着疑问,我开始“百度”河南、南阳、方城以及曾氏祖根地等名词,大面积的相关报道跃然眼前:南阳日报社会要闻《权威专家认定:天下曾姓出方城》,大河报《“寻路方城”系列之“方城古缯国”(一)历史上的缯国是什么样》、《“寻路方城”系列之“方城古缯国”(二)缯关彰显着方城的久远历史》、《“寻路方城”系列之“方城古缯国”(三)方城古丝绸之路的物质基础》,方城网《方城:丝路源头品牌激活文化旅游产业》……
        我感到可笑,一群对曾姓繁衍史不甚了解的所谓权威专家,他们凭什么下此断言:“天下曾姓出方城”,“中华曾氏祖根地在方城”?请问“祖根地”是什么概念?我们上溯多少代算是我们的祖根?不错,我们曾氏是黄帝子孙,夏禹王后裔。从夏禹王到我们今天曾氏的第一派主曾子参公,历经了63代,使用了姒、鄫、曾三个姓氏。夏禹王姓姒,禹王五世孙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建立鄫国。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周朝晚期,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鄫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去掉“阝”旁为氏,以纪念故城,从此便称曾氏,此之为曾氏得姓之始。曾氏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姓鄫,经历了54代;从巫开始改姓曾,又经4代传至曾子参公。曾参,字子舆,周朝末年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一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南武村),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尽传儒家之道,是孔子思想的传承人之一,被后世尊为“宗圣”。今天的曾氏均以宗圣曾子参公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祖根地”其实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就其字面解释应该是祖先的根发地。今天曾氏以曾子参公作为开派祖先,参公的出生地山东武城自然是曾氏的祖根地。如果上溯到“鄫”氏,祖根地应该是山东省苍山县。如果继续往上溯源,曾氏祖根地应该是曲烈、少康、禹王、黄帝等的出生地。这样推下去,炎黄子孙都将拥有一个祖根地,那就是中国。如此看来,怎么也得不出“天下曾姓出方城”、“中华曾氏祖根地在方城”的结论。方城充其量只是甑子爵曲烈某一房子孙分支的生息地,他们与今天的曾氏是远祖的血统关系而已。
        我不禁要问:姓氏从什么时代才有?夏朝是什么时代?
        夏朝正处于太古洪荒的原始社会,既没有文字,又没有姓氏。方城既便被证明是夏朝某一方国,也不应该是某一姓氏的发源地,因为那时还没有姓氏。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怎么就成了我们曾氏的祖根地了呢?
        一个没有文字记载的洪荒时代,一切传说只能是神话。有了文字才有了姓氏,才有了渊源流长的姓氏血脉记忆。曾姓始于古鄫国太子巫,再早的祖先是曲烈、少康、……、炎黄始祖。河南又造了一个曾姓的发源地,真不知是怎么想的。这次方城的论证引证最多的证据之一是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在《“寻路方城”系列之“方城古缯国”》之(一)中有这样一段引证:“已故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是一部以历代疆域政区为主的地图集,也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同类地图中质量最高、内容最详、印制最精的一种,其中标注缯国在今方城。”可笑的是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上面夏代缯国的位置十分清楚地标定在鲁南微山湖以东,那里就是苍山。在郭沫若主编的1996年6月出版的《中国史稿地图集》所载夏、商黄河下游地图中古缯国位置也十分清楚地标定在鲁南微山湖以东,苍山西北,怎么硬把山东地名当成了河南地名,是考证失误还是成心指鹿为马。如此指东为西的低级错误,不知是眼神有毛病还是大脑生物钟转了向。真是荒唐可笑!
        我连续看了河南曾氏宗亲会提供的方城聘请专家的论证论文,十几位专家的论证很多彼此之间存在相互矛盾,有的论证本身就前后自相矛盾。比如,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研究员袁义达在其《曾姓的源流与分布》论文中说:“夏朝初,已流行用炊器甑,发明甑的氏族称曾人,是姒姓部落的一支。到夏朝中期,甑器十分盛行,曾人的地位也被提高,活动于河南方城北的缯邱。夏朝中叶,夏后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子爵,缯子国在今河南方城北,缯、鄫、曾古时通用,也称鄫子国。”显然,本段论述给出了两个时段,一个是夏朝初,一个是夏朝中叶。按照他们对祖根地的认识,既然夏朝初已流行用炊器甑,发明甑器的曾人氏族居住地完全应该是曾氏祖根地,为什么要把夏朝中叶曾人活动的地方认定为祖根地?难道夏朝中叶比夏朝初期更早?很明显不能自圆其说。类似这样论证的“硬伤”比比皆是!
        这些论文中最有代表性的两篇论文:一篇是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何光岳所著的《曾国的来源和迁徙》,另一篇就是刚才例举的那篇《曾姓的源流与分布》。两篇论文观点大体一致,但专业侧重点明显不同。该两篇论文都在极力引证河南方城是少康封其少子曲烈于缯的缯子国所在地的同时,也都提出了曾姓主要由两大来源组成:姒姓曾氏和姬姓曾氏,但都源自于方城。
        文中曾氏流源基本归纳为:姒姓曾氏为夏曲烈之后,周武王灭商时,封缯(鄫)为子爵,迁移到山东省临沂地区苍山县西北古鄫城;姬姓曾氏是西周的姬姓氏族,源自陕西,被封于旧姒姓缯国故地河南方城北缯关,后南迁湖北,为随地曾国。
        如果真如这些专家所言,我们今天曾氏最引以自豪的“天下一曾无二曾”的宗源观也基本上被否定了!因为袁义达研究员非常明确地说:“姒姓曾氏的历史有4000多年,姬姓曾氏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他们均没有证明其中一氏被衍变成其他姓氏,也就是说今天曾姓是姒姓曾氏和姬姓曾氏的混杂!他们的观点已经颠覆了“天下所有的曾姓中国人,都是名符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的概念。(见台湾女记者彭桂芳所著《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们且不论方城大张旗鼓地认证我们曾氏祖根地的目的和动机,也不计较他们聘请自然科学学者而没有拿出遗传学结论,却出具社会科学论文结论的合规性,他们聘请的专家所得出的结果满足了方城据此大势宣传的需要,但伤害了我们曾氏一家亲的团结,挑战了我们曾氏自从得姓以来所有史载、谱牒的记述!
        我期待着曾氏宗亲联合总会能够给出是否坚持“天下一曾无二曾”的明确态度。如果否定,我的陈述便全是废话!如果坚持,请以曾氏宗亲总会的名义敦请方城聘请的专家们拿出姬姓曾氏的源流与分布以及衍变过程的论证结论。作为曾子后人,为了保证宗圣一脉血系清明,我们谨遵祖训,同姓不婚,血脉不混。而今,他们的论证已经动摇了我们恪守千年的行为准则底线,不拿出结论,我们无法面对祖宗,更无法要求后人![/FACE][/COLOR][/SIZE]
    [ 此贴最后由曾繁智在2010-5-1 21:42:33编辑过 ]
    个人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zengwei/[/URL]
    [img]http://wpa.qq.com/pa?p=1:36611901:13[/img][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36611901&Site=&Menu=yes]点击这里给我发送消息[/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0
    • 财富4
    • 积分4333
    • 经验574943
    • 文章5045
    • 注册2006-03-07
    致曾氏宗亲总会
    支持智哥!专家们有什么证据证明“曾侯乙”的后人就姓曾?他有没有后人繁洐至今?现在的曾氏有多少是姫姓曾?请专家亮出宝贝让我们姒姓曾一饱眼福吧。
    名文辉 家广东·化州 宗圣76派,龙山派41世,南门房17世嗣孙
    始祖讳宗廉名龄字介,自闽从戎,于成化元年克桂平瑶乱,旋镇高雷廉诸州,守化州石城,遂居南门。
         [GLOW=1,RED,2][URL=http://blog.sina.com.cn/zengshi1414/]八仙的博客[/URL][/GLOW]    [B]我的QQ: 373772728[/B]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在那么漫长的历史时间里,基本上没有发现,多支曾姓发展结合在一起的记载。我看这绝不是偶然的,可以这样认为。姒姓曾氏是唯一一支有文字记载至今千年不变的血脉(排除小部分改姓、冒姓等现象暂不考究)。而只可以这样认为,周以前确实存在过曾国(缯),但它们只有极小的文字记载,更没有他们后裔证明它们确实存在过。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3
      • 经验9903
      • 文章30
      • 注册2009-06-27
      繁智宗亲:不必过激,事情会得到解决。首先要把“祖根地”的概念界定!都是有偏旁的曾字惹的祸,诸如缯、甑、層、鄫等,都是古都名,且互通用,但也不同的含义,词典上都有。试问我们姓曾,为什么要偏旁?只有去掉偏旁为曾的地方才是曾氏子孙的“祖根地”!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我们不能以古代的通假字就说明曾姓来源的趋于统一的说法。在此想说明,发明类似工具(器具)不一定只有一部分人类所掌握,这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例如丝绸、瓷器等。有相似发明的氏族都有可能以此为氏族标志。所以古曾国存在多个的情况是必然的。而中华民族前身是在中源一带。所能证明是中源地区人类文明是不断发展与继承的。而会导致后世对史实的混淆。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现在可以从三种途径反证曾姓的血脉,一DNA样本验证、二考古新发现、三继续在古籍中研究探索。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B]致曾氏宗亲联合总会[/B]
         
        何时才有思想一统?
        何时才有谱谍一统?
        何时才有操作一统?
        何时才有支房一统?
        何时才有。。。。。。。。一统?[EM02]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现在想起,“曾参杀人”的典故中出现两个曾姓。并且可以肯定,两人绝不是近祖。但此典故的真实性还有待考究。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顺德锦里房~75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9
        • 财富2
        • 积分2270
        • 经验83813
        • 文章2185
        • 注册2005-05-08
        河南方城的曾氏祖根认定过于鲁莽草率。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4
          • 积分974
          • 经验62980
          • 文章1140
          • 注册2009-08-19
          [COLOR=red]夏朝正处于太古洪荒的原始社会,既没有文字,又没有姓氏。方城既便被证明是夏朝某一方国,也不应该是某一姓氏的发源地,因为那时还没有姓氏。这是再浅显不过的道理了,怎么就成了我们曾氏的祖根地了呢? [/COLOR]

          53派佑孙-54派广渊-55派褓甫-56派子崙-57派(陆丰西山开基祖)祖义-58派木艮-59派廷清-60派伯绶-61派少崖--62派念庄-63派九万-64派学州-65派嵩伍
          .....................74派学思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73 昭
          • 级别
          • 徽章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5
          • 积分3803
          • 经验72852
          • 文章3663
          • 注册2006-02-12
          支持繁智的详细分析.你的分析一定比那些所謂的歷史專家更專業.起碼分析令人明白.歷史磚家的定為方城為曾氏發源地?好像沒有點武斷吧![em05][em08]
          四十派中美公--四十六派沙井新桥开基祖仕贵公房系--49岩叔公(4)-50应斗公(5)-54维鲁公(9)-73派-志杰昭字輩   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  歡迎加入-曾氏宗親第9群--12394425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
          • 积分1816
          • 经验307829
          • 文章2039
          • 注册2006-06-09
          方城的结论下得为时可能过早,繁智公的结论下得为时可能也是过早[EM04]
           
           
          学习曾氏的家史,弘扬宗圣公的思想,团结曾氏所有族人!
          E-mail:zengxiang118@163.com  QQ:458675528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