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传】
曾氏族史渊源流长,宗圣曾子后裔数以万计,遍及全国各地,可谓人丁兴旺,子孙发达。
据《敕封宗圣族谱》记载,自黄帝四传至鲧,皆公孙姓禹别姒氏。经五传,夏时少康之子曲烈始封于。五十五传时泰遂生世子巫。鲁襄公六年(公元前五六七年)七月,被莒所灭,世子巫奔鲁易 为曾。曾姓自此始矣。巫生季氏宰臣夭,夭生叔孙宰臣阜,阜生 , 字子皙,为孔门高第。有尧舜气象。娶上官氏。於周敬王丙申年(公元前五零四年)生参。参父子皆为孔门高第,名震古今。曾参所作《大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如今,它仍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必读之书,为初学者入德之门,诚之言也。
自参上五十九传而至禹,自参下衍各州郡臣被命序其昭穆详其官爵、业已成书,俾曾氏有所考据。圣朝洪恩,翰博 袭原推宗圣(即曾参),则家系之修,应遵庙制,谨以宗圣曾子为开派者(即曾氏第一派)。宗圣曾子三十七传,御史庆生二子,长伟、次骈。伟为洁盘房祖(其后裔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即南宗房),骈为现袭房祖(其后裔仍留山东等地,即东宗房。)海内嫡谱称之曰两大宗(东宗、南宗)。
千百年来《曾氏族谱》曾多次续修填充。自是以来伟骈八传 、十九传尚书谭均先后续修;二十九传兴、三十三传谊作《唐谱》;三十九传上柱国辉、东宫使耀始叙而作《吴谱》;四十至四十九等传著作郎匪推官朝阳秘书少监涣作《宋谱》;兵部侍郎五十一传 颜、五十二传翰林院国史编修巽申公作《元谱》;五十五传状元綮、解元鼎续新谱,五十八传南平嵩汇真谱,六十一传洁盘,六十三传翰林院博士泰东合修《明谱》,康熙年间六十四传洲同吉庵二公查尚书谭谱,汇海内各地而总之,至此曾氏族谱统一矣。
嘉庆年间奉旨《敕封宗圣族谱》,清道光元年东宗房毓增、南宗房衍咏再度续修;至此已百余年矣。蒧蒧蒧廕晞时过境迁,一个多世纪以来军阀混战,日寇入侵。十年“文革”浩劫,致各地所藏《族谱》惨遭焚毁。有幸存者,已残缺不全。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仕官布衣,必有其祖。今政通人和,百废俱兴。族之谱牒,不思续修,则离者愈离,散者愈散。年代久远,将不知宗自何别,祖自何支?有鉴于此,我族不忍先泽见湮,深切木本水源之思。不惜冒严寒、战酷暑、组织数十人次,奋战数月、终将《敕封宗圣族谱》续修成册。整套共分七卷,其中前三卷分别为《圣旨·图象》、《文牍》、《谱源》,余者均为各房系支谱。
《敕封宗圣族谱》首版已付梓间世,但不足之处颇多,其一,族谱 为局部地方,范围狭小,不具广泛性;其二,资料残缺不全,其他房系文史资料未能搜集其中;其三,天下曾姓,皆同宗共祖,若均能书写其中,才具备完整性。
我等虽身为布衣,躬耕垅亩,且年逾半百,才疏学浅,但雄心犹存,而不忘先祖,决心在更大范围内徵集曾氏文史资料,整理出一部完整的《敕封宗圣族谱》。以便于莘莘学子,海外游子离者合,知其所出,散者萃,知其所处,俾子孙历万世而僚若指掌。
我们衷心希望曾氏族人积极参兴我们的理谱行列,并不惜为我们提供曾氏原始资料,以便扩充曾氏族谱内容。望收到此书者相互传递,传遍海内外,为修好我族族谱贡献力量。
我们深信,只要有曾氏族人的鼎力资助,续修《敕封宗圣族谱》必然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名号。
注:一 有意者均可用电话、信函联系;
二 有来访者请持本人有效证件或曾氏族谱文史资料,否则拒访。
联系人: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秦市乡曾家湾村
曾令炎 联系电话:13507210441 0716-4892693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郝穴镇西湖中学
曾祥文 联系电话:13098312444 0716-4738063
二零零五年十二月
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