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2
    • 积分151
    • 经验5749
    • 文章113
    • 注册2006-03-15
    香港最大客家大屋--曾大屋
    香港曾大屋,由当时靠石矿场发达的广东嘉应州长乐县(今五华县)人曾贯万于1867年建成。在香港沙田博康村旁边。现是旅游景点和受文物保护。
    [upload=13350,0]029.jpg[/upload]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2
      • 积分151
      • 经验5749
      • 文章113
      • 注册2006-03-15
      曾大屋原稱「曾氏山下圍大屋」,位於沙田獅子山隧道公路旁的山腳 (又稱山廈圍)。創建人為曾貫萬 (又稱曾三利),廣東省嘉應州長樂縣人,生於清嘉慶十三年 (1808年)。曾氏自幼家貧,十六歲時,得知新安沿海一帶商業活動頻繁,於是與兄輝賢來港謀生。
      曾貫萬最初在茶果嶺石廠當工人,後來被升為工頭。南京條約簽訂 (1842年) 以後,英人計劃將中環一帶發展為「女皇城」。由於洋商的倉庫和住宅、軍人的堡壘和營房、政府的建築物和海堤等,無一不需用石塊。於是曾貫萬看準時機,將累積起的金錢在筲箕灣投資創辦三利石行;同時,兼營販賣淡水給船戶的生意。曾萬貫的事業漸入佳境。

      據說,曾貫萬在筲箕灣營商時,有海盜劫得鹹魚十六甕登門求售,曾氏以八百錢全部購入。在賣去四甕後,竟發現鹹魚下原來埋有金銀,於是利用這筆意外之財擴展事業及擇地建屋。清朝道光二十八年 (1848年),他在瀝源覓得「曾大屋」的現址,以其背山而面向農田和遠處的海,正好形成一條「龍」似的風水格──山為「龍頭」,屋位於「龍脈」,農田與海則為「龍尾」,於是向隔田村曾氏購下該地建屋,建立「山下圍」,期望為村民帶來好運。至同治六年 (1867年),歷二十年方告完成。
      「曾大屋」佔地六萬餘方呎,為一座獨立的中國式青磚堡壘圍村。該村呈長方形,採三進式的設計。圍內的上、中、下三廳各為一進;廳與廳之間有天井分隔,故這三個廳又稱為「三棟」;另外,上下兩進與左右兩橫屋相連,彷如一座棋盤形的院落,明顯是粵東客籍大屋的典形設計。共有大小房間二百餘間。圍的四角設有炮樓(更樓),城牆上更開有排列整齊的槍孔和瞭望孔,以作防衛之用。
      據說建築工人是特別由長樂縣聘請而來,故「曾大屋」具有長樂縣客家屋宇的形制;而砌成大屋的青磚則是由隔田村的窯廠供應。
      「曾大屋」與其他圍村一樣,在中軸的第二和第三進設有議事廳及祠堂。每逢清明時節,曾氏家族成員都會齊集議事廳,在村長主持下舉行理事會;而在春秋時節,曾氏家族成員則會在祠堂舉行祭祀儀式。此外,「曾大屋」曾設有作育族中子弟的「貫萬學校」,據說校址原為清朝時期的一個炮台,清朝以後炮台被拆卸,改作學校。而曾大屋其中一個炮樓也曾用作貫萬學校的校舍。二十世紀初約有學生十餘人, 曾得到香港政府的資助。戰後, 聘有兩位女教師教授小一至小四的中、英、數等科目。直至1960年代,在政府的資助下,於山下圍另設一所學校,名為「文正學校」,並接受別村的學生就讀。
      目前「曾大屋」只有四、五百人居住。由於村內房舍日久失修、加建情況嚴重、衛生環境日趨惡劣、陽光不足,很多曾姓村民已搬離,把房屋租予外姓人, 仍然留在村內居住的曾氏子孫不足一百人。古物古蹟辦事處多年來和曾氏族人商討將曾大屋列為法定古蹟, 但由於曾大屋業權分散, 不少業主又移居外國, 故未能達成協議。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