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积分31
    • 经验52170
    • 文章173
    • 注册2007-11-03
    广东东莞石排曾屋村
    [P]《南方都市报》[/P][P]东莞曾氏天下曾姓遥拜曾子圣名 迁入莞邑开枝莞城村镇类别:人文历史
    版名:东莞读本 东莞氏志  
    稿源:南方都市报   2011-01-12
    作者:郑子龙原创
    摘要:曾出自姒姓。始祖姒曲烈为夏代中兴君少康次子,封于鄫(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后代以鄫为姓。至鄫巫时(公元前567年),国为莒国所灭,鄫巫奔仕鲁,去邑旁为曾,曾姓自此开始。
    [IMG=0,absMiddle]http://pics.oeeee.com/c/45/c45008212f7bdf6e/Thumb/137045/dcda121201.jpg[/IMG]
     
      祠堂与老人。从老人的表情里,我们读到了对沧桑岁月的不屈。
    [IMG=0,absMiddle]http://pics.oeeee.com/c/45/c45008212f7bdf6e/Thumb/137045/dcda121202.jpg[/IMG]     石排曾屋村民向记者讲述往事。
    [IMG=0,absMiddle]http://pics.oeeee.com/c/45/c45008212f7bdf6e/Thumb/137045/dcda121204.jpg[/IMG]     石碑上刻着历史。
    [IMG=0,absMiddle]http://pics.oeeee.com/c/45/c45008212f7bdf6e/Thumb/137045/dcda121203.jpg[/IMG]     村民与美轮美奂的壁画。
        源志
        东莞曾姓源自山东曾子
        曾出自姒姓。始祖姒曲烈为夏代中兴君少康次子,封于鄫(今山东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后代以鄫为姓。至鄫巫时(公元前567年),国为莒国所灭,鄫巫奔仕鲁,去邑旁为曾,曾姓自此开始。传至曾参,即曾子,字子舆,始定居山东武城。后世续修武城曾氏族谱时,均以曾参为曾氏一世祖。曾参后裔曾丞生曾珪、曾旧、曾略三子。曾氏入莞主要是从博罗、宝安、兴宁、增城四地。在《石排曾氏族谱》记载中,曾旧后裔曾甲祖于宋代由博罗上村迁徙石排开基,为最早入莞者;曾略后裔曾闻纲于明万历年间由兴宁龙归洞迁居黄江长山口,为人数最多的曾广新——曾寿甫——曾文光一脉。
        今志
        曾姓在东莞约有12000人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当今曾姓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四省人口为多,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66%。在东莞,曾姓族人几乎都是曾旧与曾略的后人,目前总数大约有12000人,分布各镇区。其中,石排镇曾屋村曾氏有1700多人;麻涌镇螺村、新基曾屋、田头洛、漳澎村、大步村、南州村等处曾氏共有3300多人,是东莞曾氏人口最多的镇区;黄江镇长山口、上流洞村、田美、社贝等大约1800人;凤岗镇黄洞田心村、管井头社区小河与细布两村等处曾氏有900多人;厚街镇、虎门镇、大岭山镇、清溪镇与城区等地有曾氏4000余人。
        钩沉
        得姓始祖曾巫与武城一世祖曾子
        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禹生启,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于鄫(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为鄫国之始。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传至曾参,俗称曾子,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尽传孔子之孝。相传《大学》一书是他所著,后世尊为“宗圣”。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目前曾姓均以宗圣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姓氏之旅
        曾姓入莞最早落脚点在石排
        曾姓在东莞分布极广,但最多的镇区是麻涌,不过据了解那边族谱之类的资料已经损失殆尽。后来才知道曾姓入莞最早落脚点是在石排。到了石排曾屋,看到散发着岭南古建筑特有的风情与灵气的曾氏祠堂,我知道来对地方了。直奔后厅,果然在一个大神龛最上面那层找到了曾姓一世祖曾子的名字。
        其实,史书中记载较多的名字是曾参,只是因为他比肩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等人被称为五大圣人之一,在春秋时代被尊称名字末才带了“子”字,即为曾子。在已经改成老人活动中心的曾屋曾氏祠堂里,老一辈的人大多都知道自己是曾子的后裔。从曾子再往上,就难以说清了。这与孔姓的大多数族人承认自己是孔子后人但不知道孔子来自何方是一个道理。
        事实上,曾姓得姓并不是来自于曾子,而是来自于曾巫。在曾巫以前,曲烈被少康封于鄫(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国人便以鄫为姓。后来到了春秋时期,即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国灭了。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表示离开故城,在以原国名为姓氏的“鄫”字里去掉了邑旁,称曾氏,曾巫便成了曾姓得姓始祖。
        东莞曾氏交叉点在江西
        由于曾氏在东莞分布广,派脉多,想找到一个最近的交叉点并不容易。在曾屋的曾氏祠堂里并没有留下曾屋曾氏之外支派入莞的痕迹。我只能顺着石排和黄江两地的多本《曾氏族谱》往上追溯。终于看到了一个交叉点:江西。
        与东莞其他姓氏迁居路线相比,曾姓来江西的时间实在是太早了。曾子的后裔曾据是西汉人,官至汉都乡侯。后来王莽在公元9年篡汉自立。曾据不愿意做官了,在新莽第二年,就率领曾氏族人2000余人由山东武城迁居江西庐陵吉阳乡。再后来,到了曾据十八世曾丞这一代,他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珪、旧、略。从这三兄弟开始,他们的子孙们就分迁各地了。
        据曾屋了解家族脉络的老人说,目前在东莞的曾姓人口主要就是曾旧和曾略的后裔。石排曾屋等就是曾旧的后人,而黄江长山口等就是曾略的后人。但期间迁居历程,却是难以一一分辨。或博罗,或增城,或兴宁,或宝安。何况这只是入莞的出发地。从江西到上述之地之间,还不知道经过了多少个地方。
        石排曾屋的曾氏来自博罗
        不过在所有入莞的曾氏中,目前有资料可查的最早进来者就是石排曾屋的开基祖先曾甲祖。在曾屋的曾氏祠堂里,我看到了一副对联:“上溪源脉,石排卜居。”据查,联中所提的上溪就是上村,即当时的博罗上村乡。换一种说法就是,石排曾屋的曾氏来自博罗。曾甲祖来石排开基已经是宋时候的事情了。在祠堂墙壁上一块模糊不清的石碑上,我看到大约是宋熙宁年间。
        其实,曾甲祖一支迁来石排前的历程挺有意思的。在石排曾屋《曾氏族谱》中记载,因为要避辽金之乱,曾甲祖的祖父辈先是从江西庐陵搬到广东南雄珠玑巷住。后来估计风声过了,又举家搬回去江西吉安庐陵;接着不知道什么原因再次入粤,搬到当时属于广州府管辖的龙门;然后再迁居博罗上村乡。
        一家人在博罗住时,曾甲祖却在南雄担任推官。至于后来他为什么又过来石排曾屋居住,那就更不知道各种缘由了。不过他的孙子曾南轩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就从石排迁徙至黄江社贝居住,并立称他的儿子曾崇琏为一世祖。再后来,其他支派,如曾闻纲于明万历年间由兴宁龙归洞迁居黄江长山口开基,曾徐寅于明末清初由宝安沙井迁居黄江上流洞村等,更难一一叙述了。
        地理志
        由博罗入莞曾氏后裔
        石排曾氏祖先曾甲祖是从博罗迁过来的。目前该镇曾屋村有1700多人,全部姓曾;该祖分裔黄江田美,有700余人;另一分支社贝村,有500多人;再由黄江镇两个村分迁北岸村,大约有200人。
        由宝安入莞曾氏后裔
        麻涌镇螺村、新基曾屋、田头洛、漳澎村与大步村的曾氏有近3000人,都是宝安沙井新桥祖曾仕贵的后裔。另外,黄江上流洞村曾徐寅于明末清初立基,大约有300人。就目前零星资料判断,极有可能是沙井新桥迁徙而来。
        由兴宁入莞曾氏后裔
        黄江长山口的曾氏是曾闻纲后人,目前大约有300多人,属于曾广新———曾寿甫———曾文光一脉,是从兴宁入莞的。凤岗镇黄洞田心村曾氏也是广新系后裔,大约有500人。清溪夏屋村的曾氏是曾广渊后裔,现在繁衍了六七个自然村,大约有1700多人。另外,该镇也有曾广新系500多人。大岭山镇连平村农场也有约200人是从兴宁迁来的。
        由增城入莞与世系待考曾氏后裔
        麻涌镇南面村有350人是由增城迁徙而来的。大岭山镇计岭村大约有200人姓曾,也是从增城迁来的。另外,厚街镇上邨大约有500人曾姓族人,虎门镇约200人,凤岗镇管井头社区小河与细布两村大约有400多人,不知出自何处,世系均有待考证。
        名人志
        曾甲祖 石排曾屋开基祖
        曾甲祖,号始受,讳寿行,又名六郎,曾子第五十代孙,曾旧后裔。原配黄氏,继配游氏,生子曾崇琏。敕封太宜人,公议即南雄推官。宋时,由博罗上村乡迁徙至石排开基,为曾氏最早入莞者。有后裔迁往黄江等地。
        曾资文 明举人,芜湖县知县
        曾资文,明举人。大约1578年(明万历五年)被派往浙江芜湖县任知县,后提升调金华府,深受百姓推崇,万历皇帝宠爱。并获得皇帝赠“天奉思”涂金匾一块,盖有金印,长挂明德堂内。遗憾1970年失存。
        曾孔寿 清举人,归善县知县
        曾孔寿,清代举人。1774年(乾隆三十九年)获三十八名举人之称;嘉庆年(1775年)被派往归善县(今惠阳县)任知县,二任后调派任河南偃师知县。
        曾宗浚 清举人,书法名家
        曾宗浚,字诵先,生于1874年,卒于1947年。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获八十八名举人,有揽榜尾之称,曾任东莞明伦堂管账财之职。后执教于香山中学文史科,晚年与其兄曾宗敏同办萃存学校,此外自设诵先学塾。其善书法、诗文。书法重传统法度,工整、严谨,清丽俊秀。无论是章法、结体、用笔皆精,尤善小楷。并甚具影响,与其兄曾宗敏齐名。
        曾银头 武将,香港擂台击败洋人
        曾银头,武将。清光绪二十二年生,少年善武,拜师学艺。1909年(民国约八年)香港擂台比武获胜。当时因华人多人与洋人比武失利,故被推举上台应战,后来他击败洋人,把其打下台,扬威海内外。
        后世忆访
        “湖南曾国藩那支就是曾珪公的后裔”
        ●受访人:
        曾玉秀,东莞曾氏宗亲联谊会(筹)理事长,黄江长山口曾广新一脉后人
        曾耀光,石排《曾氏族谱》修撰者,66岁
        记者:曾氏祖先是什么时候入莞的?目前分布情况如何?
        曾玉秀:曾氏祖先入莞比较复杂,目前知道的就有来自博罗、兴宁、宝安和增城四地。并且时间先后不一,最早的应该是石排曾屋始祖甲祖公,早在北宋就来这里定居了,其余的有在明代来的,也有清代来的,还有一些世系无法考证到的。目前在东莞分布也比较散,石排、黄江、凤岗、清溪、虎门、厚街这些地方都有。最多的镇区是麻涌镇,有3300多人。不过如果往上追溯,我们共同的祖先是曾丞,再上就是曾子了。当年曾丞生曾珪、曾旧、曾略三子。我们东莞曾姓族人都是旧、略两公后人。湖南曾国藩那支就是曾珪公的后裔。
        记者:你们曾氏宗亲联谊会什么时候能正式成立?
        曾玉秀:这个不好说,我一直奔走在东莞各地曾氏兄弟村落之间,但这些东西是需要大家支持才能办起来的。比如说黄江田美村和社贝村,本来是兄弟来的,同属于石排甲祖之后,但至今他们两村之间的恩怨还没有调解。据说是以前两村因为浇田的水脉问题,曾经打过架。现在举办活动,邀请他们的代表过来都不愿意同坐一桌。年青一代倒还好说,但老一辈人还是记得祖训两村不能来往。这样对于成立宗亲会就是很大的麻烦。
        记者:据说你们石排曾屋的曾氏祠堂有一块皇帝御赐的牌匾,现在有保存着吗?
        曾耀光:那块“天奉思”匾额是明朝万历皇帝赐给我们村先辈圣贤曾资文的,以表彰他为官造福一方的功绩。在“文革”“破四旧”时,石排村几位老干部为使“天奉思”金匾免遭毁坏,便偷偷将金匾藏匿在一农户家里,不过遗憾的是,尽管如此,1970年时金匾最终还是不知去向。1996年对祠堂进行翻修的时候,我通过查找资料、询问老人,花了整整半年时间,才把“天奉思”金匾的原文一字不差地誊抄出来。
        记者:你们现在还保存有旧族谱吗?
        曾耀光:现在没有了。我们曾屋明德堂人兴财旺,1946年农历6月份,湖南麻田曾氏兄弟曾派出若干兄弟前来曾屋,协助我们重修族谱。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终于编好了。可惜的是,1947年4月22日上午,洪水打崩了冲尾桥堤围,洪水直入,一片汪洋。村中众人只能站在大壆沙迳庙落斜路口看着房屋被冲毁。那本被当时的祠公保存着的族谱也被洪水冲走了。难得的是,当时村里曾柱祥和曾傍河两个少年,脱掉衣服,跳下水,游去时任祠公住宅附近,捞回了湿透的族谱,交回给村人。但纸已经烂了,无法翻阅。就这样失去了族谱。
        记者:那你新的族谱是怎么编成的?
        曾耀光:过程很艰难。我们只能靠一家家去收集资料和访问老人家,但不少上了年纪的老一辈兄弟却忘记自己所属系何派,中青年更加不知情。幸好期间得到了增城曾氏联谊会名誉会长曾安仁与会长三源两位兄弟的帮助,提供了指导思路和有关资料。从2006年4月成立编纂小组,到2010年年底编写完毕,花了差不多4年时间。
        轶闻志
        明代万历皇帝赐匾
        石排曾氏祠堂内有一块“天奉思”的金底匾额。据说此匾原来是明朝万历皇帝所赐。大约在明朝万历五年,曾氏先辈贤人曾资文被朝廷委任为浙江芜湖知县,一上任,当地百姓便齐到衙门诉苦,说农田作物常年受“鬼鱼”、“鬼急”等怪物作祟,禾秧水稻被大量吞食,加上官家又催粮纳税,弄得百姓苦不堪言。曾资文当即深入民户农田观察,查明情况,发现所谓的“鬼鱼”、“鬼急”原来是“生鱼”和“田鸡”,曾资文便下令进行捕杀,一解“生鱼”、“田鸡”之困。其后曾资文更是在当地修堤筑坝、洗冤息讼,不几年,芜湖便政通人和,当地百姓亦对曾资文爱戴有加,直呼青天再现,万历皇帝为表彰其功绩,赐以“天奉思”真金牌匾,长挂曾氏祠堂内。可惜1970年金匾不知去向。
        揽榜尾的曾宗浚
        话说当年曾宗浚考举后,唱榜之日,村里多名兄弟陪他去听唱榜。大家坐在很高的围墙上听着唱榜官开始读名字:第一名,曾壮颜(博罗人),第二名……大家听了一个早上,一直都没有听到曾宗浚的名字。有些人便开始不耐烦了,还有些开始打瞌睡,认为反正是没希望了。没有想到,最后一名,第八十八名:曾宗浚。大家一听,有的被乐得从围墙上摔下来。因为是最后一名获得举人,曾宗浚的“揽榜尾”之称便在乡间传开。
        读者反馈
        读者来信咨询
        读者东莞王生来信:我看了南方都市报氏志报道都一年多了,好像没看过东莞王氏的历史。是我错过了,还是还没登?读者广西谭先生与浙江郑先生来信:谭氏(郑氏)有没有写过了,出版时能否告知一声?读者城区彭先生来信:彭姓有没有计划采写,我手上有一些线索,可联系。
        南都记者回复:东莞王氏分布在好几个地方,比如石排、厚街、虎门等,我们第一期就已经采写了虎门南栅王氏。谭氏和郑氏都已经刊登过了,相关姓氏的后人可在南都网络版查询,《东莞读本》每周三推出。另外,在了解彭氏简单情况后,我们会确定是否采写,感谢提供有关线索。
        石排曾氏寻找中山宗亲
        东莞市石排曾屋村曾惠球、曾惠坤、曾耀佳等兄弟:我们是曾宗浚(清代举人)侄曾孙,与当年迁居中山亲人阔别年长已久,曾多次打探寻访未果,今请大家宗亲协助。整个情况大概如下:1、石排曾屋村仰东祖国安房系人,约一百多年前,多丁户兄弟家人徒迁到香山(中山)立居创业,当时国安一房系人只剩两户人家未迁同往,留村守家耕种至今,我三兄弟属于其中一户的后人;2、约1952年,中山来一男青年,年约18岁,名字不详,返石排曾屋村曾氏祠堂,自称是曾宗浚的亲孙子,并说自己是细妈生,去企石办事,顺便查找大碌竹(女,曾贵之母)有事面商。当午用膳,只煎两个鸡蛋、青菜奉待便是。午饭后,该男子赶石龙五丰行找曾贵见面商事。该男子提到当时中山已有曾氏兄弟一百零几人了。且说去企石办妥要事再回面谈。但从此查无音信,该男子今年约74岁;3、本村曾派多人前往中山涌边、小榄寻找未果;4、据多方曾氏兄弟估计,曾宗浚后裔到中山,可能在石岐市中心定居;5、中山市网曾显示,曾宗浚、曾宗敏两兄弟诗歌、书法。如果有知情者或石排曾屋迁居中山曾氏后裔,祈望联系(电话:13712026877、13038803738,曾生)。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 郑子龙 实习生 孙振飞[/P]
    [ 此帖最后由曾绍煊在2011-1-12 15:34:35从 新闻发布 转移过来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湖南曾氏77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积分1996
    • 经验222863
    • 文章2065
    • 注册2009-02-08
    [em05]好好!
    东莞曾氏上了南方都市报了。
    先世族谱兵燹无稽——益--贯(明洪武己酉二年旦落常宁县南甲山)---选(湘常宁东乡官庄开基祖)    
    我的QQ:602727577
    家族邮箱:zax@zengshi.net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很好。东莞曾氏都上了南方都市报了。谢谢分享。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745
        • 经验25120
        • 文章747
        • 注册2008-06-06
        东莞曾氏都上了南方都市报耀光佛求两位辛苦了[em05][em05][em05]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积分394
          • 经验27867
          • 文章366
          • 注册2009-04-15
          可喜可贺!宗亲们也可通过以下网址链接南都网阅读。http://gcontent.oeeee.com/c/45/c45008212f7bdf6e/Blog/0ab/25a63c.html
          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
          佑孙公-广新公-贤甫公-文远公-秉初公-临公-维澄公-元礼公-76派繁字辈  QQ:171687958 广东省和平县人氏 寻我村迁徙江西的64派闻林(文琳)、闻琼(文瓊)兄弟后裔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财富1
            • 积分6028
            • 经验155918
            • 文章5952
            • 注册2006-05-10
            望把曾广新——曾寿甫——曾文光一脉世系上传该多好。
            广新公--庆甫公--文山公--祖绶公房系,...。曾上权。四川宜宾县人。
            QQ,940195785,微信,940195785。手机;15883178835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5
              • 财富3
              • 积分7052
              • 经验225172
              • 文章7017
              • 注册2008-02-20
              [em06]昨晚即刻去买。。。。。呜。。。!连翻五次。 [em06]!  请保存,说不定能到你处看看。 谢谢
              宗圣公后裔40派中美公—48派希孟公,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希孟公曾孙八位:51派昊、鼎、昱、昆、晟、晃、昶、旦,南下珠江三角洲开拓。现求阅该八房谱。
              另外,新会岭头晃公谱载:晃公有子三名,耕、芸、逸。恳求阅芸莘公谱。
              芸莘公后裔南海九江昭达敬启。QQ:359909076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
              • 财富1
              • 积分3350
              • 经验823357
              • 文章3677
              • 注册2006-09-10
              向耀光叔致敬!您辛苦了![EM27]记得前几年我到石排走访也不下十次了,还跟耀光叔您到附近的村庄和山坟考究。。。。。。
              中美公33代裔孙—仕行公28传裔孙—唯道公21世裔孙。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E-mail:zengrizhao@163.com
              QQ:420978114
              点击:[URL=http://blog.sina.com.cn/zeng5051012]和大人的博客[/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5
                • 财富3
                • 积分7052
                • 经验225172
                • 文章7017
                • 注册2008-02-20
                今天《中国青年报》有篇评述曾人的文章,够悲壮了。可惜不会转引。。。。。。[em06]
                宗圣公后裔40派中美公—48派希孟公,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希孟公曾孙八位:51派昊、鼎、昱、昆、晟、晃、昶、旦,南下珠江三角洲开拓。现求阅该八房谱。
                另外,新会岭头晃公谱载:晃公有子三名,耕、芸、逸。恳求阅芸莘公谱。
                芸莘公后裔南海九江昭达敬启。QQ:359909076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积分31
                  • 经验52170
                  • 文章173
                  • 注册2007-11-03
                                                    [SIZE=5] 多謝各位宗親閱讀多多指教[/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