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9
    • 经验137
    • 文章5
    • 注册2007-05-22
    [原创]曾 子 孝 道 之 浅 析
                         费   斌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圣贤之一的曾子,其在学术上的巨大建树在于对孝道的阐发与创新。孝道是中国的传统美德,在孔子的学说中多处可见,但孔子贵“仁”,只把孝作为仁的一部分,而曾子贵“孝”,建构了以仁为内核,以和为外延,以礼为规范,以治国为目标的孝道体系,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成就。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这里可以看出,曾子是孔子道传一贯,独得其宗的传人,秉承了孔子“仁”的观念,他的诸多理论都是以“仁”为内核的,这也是中华传统思想的特质。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血缘是社会关系的纽带,中国的社会体系需要人们和谐相处,仁者爱人,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提倡孝道,它是社会最基础细胞和谐稳定的要求,是中国宗法思想的扩延。“和”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主要手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中国历来重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和的思想放之四海皆准。有周一代,礼最为繁富,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莫不受礼的限制,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大至朝堂之上,小至街头巷尾,到处充满了礼的痕迹。有了仁、和、礼的孝道体系尽管比较丰富了,但毕竟没有达到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因此曾子的孝道体系强调移孝作忠,把治国作为孝道的终极目标,这尤为统治阶级接受并赞赏,历代加以阐释和利用,使得曾子的孝道体系历久不衰。

    一、天人合一的孝道观念。中国的文化道德氛围是孝道生根发芽并枝繁叶茂的坚实土壤,中国历来敬天,认为天意不可为,留下了太多关于人与天的传说和故事。“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效祀后稷,以配天,宗祀父王于明膛,以配上帝”〈〈孝经·圣治章〉〉,这些理论把天、地、人用孝贯穿起来。天有四时,人有五材,天地犹为人之父母,人应该循天之意,为其尽孝。“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大戴礼记·曾子大孝》。“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孝弟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经·感应章》。这些言辞,把行孝与祭天结合起来,强调了孝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对于敬天的中国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子尊孝为天下之大经:“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始终,而患无及者,未之有也”《孝经·庶人章》。《孝经》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曾子倚山而吟,山鸟下翔;师旷鼓琴,百兽率舞。未有善而不合,诚而不合,诚而不应者也”《盐铁论·相刺》。这些都强调了孝是世间普遍存在的德行,不随空间转动而变化,不随时间流逝而迁移。如此一来,天子百姓无一例外的要遵循孝的理论,孝也就成为人们最基本、最本质的人文标准,具有广泛的国民性。这种广泛国民性,在中国古代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规范了人际关系,为历代统治者加以利用,汉朝“以孝治天下”就是最明显的例证。

    二、移孝作忠的孝道观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战国以前的社会建立在宗法血缘关系的基础之上,天子、诸侯、大夫、士、庶人之间的政治关系是从属于亲属关系的,因此,遵从孝道,讲究秩序,也就不会犯上作乱,亲亲与尊尊是统一于孝道的。《论语》中,忠作为一种人际交往的品德,多是与信相提并论的,而没有特别的忠君之意。这说明后来作为君臣关系的基本规范的忠还没有完全形成,也就是说君臣关系还没有独立出来,孝是维系社会关系的纽带。战国时期,社会巨变,郡县制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宗法制,官员受制于中央,且不得世袭,君权渐渐脱离了亲属关系的束缚,使得君臣关系从血缘关系中独立出来,成为极为重要的人伦关系,这些为移孝作忠提供了背景和基础。自此,忠除了与信相连外,更多的是忠孝结合,成为一种绵延千年的社会规范。“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弟,故顺可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事以形成于内,而名立于后世矣”《孝经》。“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曾子·立事》)在忠与孝之间架起了一道必然联系的桥梁:“忠臣以事其君,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事亲孝推于事君忠,孝子以事其亲,其本一也。”(《礼记·祭统》)事亲孝推于事君忠,由修身齐家推于治国为政,从孝父母扩展到忠天子。“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孝经·士章》。由此可见,《孝经》反映了亲亲尊尊统一的思想,已有了移孝作忠之意,这也反映了社会观念转变时期的过渡状况。移孝作忠迎合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成为以孝治理天下的根据。

    三、等级内容有别的孝道观念。在曾子的思想里,孝是分等级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曾子· 本孝》说:“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王者之孝也)任善不敢臣之德。”“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以顺天下,民用和睦”,这是天子之孝,是大孝;“居上不骄,谨虚谨慎”,“保其社稷和其人民”,这是诸候之孝;言行遵循先王之道,口无不善的言语,身无不善的行为,保其宗庙,这是卿大夫之孝;“忠顺以事上,保其禄位,守其祭礼”,这是士之孝;至于庶人之孝,就是按天时地利,勤劳耕作。“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大戴礼记·曾子大孝》。这里把孝行按不同程度分为三个等级,最高的是光宗耀祖,其次是不辱没父母的名声,最后是简单的供养父母。“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曾子大孝》。这里按人的地位把孝行分为三种表现,君主之孝要广泛教化百姓并使其富裕,士大夫之孝要建功立业,而平民百姓只要用尽体力孝敬父母就可以了。

    四、身体力行的孝道表现。曾子认为孝为一切德行之本,为一切教化之根,为万善之首,是天下之常道。他不仅口头上宣扬孝道,而且身体力行。“故吾尝仕齐为吏,禄不过钟釜,尚犹欣欣而喜者,非以为多也,乐其逮亲也。既没之后,吾尝南游于楚,得尊官焉,堂学九仞,榱题三围,转毂百乘,犹北向而泣涕者,非为贱也,悲不逮吾亲也”《韩诗外传卷七第七章》。曾子尽管做了小官,但非常高兴,因为可以在父母身边嘘寒问暖,后来做了大官,反而悲伤,因为再也没有机会孝敬父母了。曾子孝于父母,昏定晨省,调寒温,适轻重,勉之于糜粥之间,行之于衽席之上。”《新语·慎微》,在生活上对父母进行无微不至的照料。《孔子家语》记载:“曾参对他的后母也非常孝顺,一夜常起五次,“视被之厚薄,枕之高低”。后母虽“遇之无恩”,而曾子“仍供养不衰”。《礼记》还说曾皙卒时,曾子“泪如滴泉,水浆不入口者七日”,以后“每读丧礼,则泣下沾襟”。“曾子任于莒,得粟三秉,方是之时,曾子重其禄而轻其身。亲没之后,齐迎以相,楚迎以令尹,晋迎以上卿。方是之时,曾子重其身而轻其禄”。《韩诗外传卷一第一章》“曾子去妻,梨蒸不熟”《白虎通·谏诤》,因为妻子没有尽到孝行,曾子竟然休妻,在今天看来,这或许有些过分,但说明曾子的孝行已达到了极致,非常人能及。曾参误伤瓜苗而心甘情愿任凭父痛打,直到休克苏醒过来以后,还去问父亲因怒打伤坏身体没有。继而操琴唱歌,以示自己如以前一样身心健康,不再让父亲担心难过。“曾子耘瓜”的故事至今流传,传为佳话。

    曾子的孝道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因而源远流长,他把孔子仁的思想植根于孝的基础上,作为仁之本,并推及到一切人文关系之上,使孝的观念深于中华民族的的血脉之中,绵延千年而不衰。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研究并弘扬曾子的思想是颇有必要的,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它为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

    [ 此贴最后由曾昭演在2007-5-22 20:26:09编辑过 ]
    山东嘉祥县曾子研究会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引自文中“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昔者周公效祀后稷,以配天,宗祀父王于明膛,以配上帝”<<孝经·圣治章>>.看来我们祖宗比基督教还早使用"上帝"一词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432
        • 经验5757
        • 文章469
        • 注册2005-11-14
        很有见地,费先生真是太有心了。谢谢你对我们老祖宗文化思想的研究,我们这些后辈真的有点愧对祖宗啊。
        四川南充嘉陵区一立、曲水曾氏辈分:“曾先文德国兴昌,恒有金银绍世方,庭受天安延尚寺,联细中泽已遗光。”
        我的理想是:农妇,山泉,有点田
                    九品,带刀,大侍卫
        工作状态为:家有二十八亩地
                    刀耕火种最用力
        联系电话:13550307077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2
          • 积分950
          • 经验53731
          • 文章1153
          • 注册2005-05-05

          費先生先祖是吾先祖學生之一名費??想不起來了,承蒙說孝,溫故知新,穫益良多。[em11]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6
            • 经验1688
            • 文章17
            • 注册2006-11-03
            是的 孝是我们作为子女对待父母的最基本的准则。  支持
            至圣先师·孔子第七十五代孙

            字:敬德  号:文斋主人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25
              • 经验3243
              • 文章183
              • 注册2006-04-24
              走过..........[em05]
              我系广东省汕头潮阳第一百三十一代(74派)宪字辈.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