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祖籍原系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高竹园人氏
    [B][COLOR=#ee1111][SIZE=4]我族现居四川成都一带,根据族谱描述,十世祖(启)字辈(祖籍原系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高竹园人氏)从广东移居到四川中江繁衍生息[/COLOR]。[/SIZE][/B]
    [COLOR=#ae33cc][SIZE=4][B]我族世系源派: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续谱源派: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我是龙字辈)[/B][/COLOR][/SIZE]
    [B][SIZE=4]观古论今,凡是一个家族成员,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他漂泊多远,编入家谱,列入门墙祭先祭祖,托福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我们曾氏子孙最大的心愿,这种守根意识使我们曾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和认同感,让我们子孙后代兰桂腾芳,永远发达昌盛。[/SIZE][/B]
    [COLOR=#ff0000][BGCOLOR=#ffff00][SIZE=5][B][U]不知有否有祖籍原系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高竹园人氏的曾氏同胞啊?[/U][/B][/COLOR][/BGCOLOR][/SIZE]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3]祖治十章大学、家传一部孝经[/SIZE][/B]
      [ 此贴最后由曾龙豪在2009-4-23 3:07:58编辑过 ]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4]曾氏家族从曾旺达一脉入川以来,已发展到十一代(世祖),历经清朝、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大朝代。已有360多年历史,[/SIZE][/B]
        [ 此贴最后由曾龙豪在2009-4-23 20:39:35编辑过 ]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COLOR=#f70968][SIZE=5][i][B]以下非家谱内容:[/B][/i][/SIZE][/COLOR]
          [B][SIZE=3]曾氏,姒姓后裔 具有黄帝血统。 现曾姓约占中国大陆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湖北、福建等省为多。人口在当今中国大陆姓氏中排名第32,在台湾排名第16。
            曾,这个受人敬仰的姓氏,根据考证,是传自距今4180多年前中兴夏室的贤君少康。追本溯源,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姒姓后裔。当然,更是最为光彩的黄帝子孙。因为,治水有功的夏禹,是“五帝”之一的颛顼高阳氏的裔孙,而颛顼高阳氏,则是黄帝轩辕氏的嫡孙。这样一步步推溯上去,后世的曾姓人当然也是具有最高贵血统的黄帝子孙了。
            提起曾氏的来龙去脉,可真是说来话长。原来,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以后,曾经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作“鄫”的地方,这就是古代著名的“鄫国”。然后,少康的这一房子孙就世代在鄫国相袭了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鄫国才被莒国所并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就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去,并且在鲁国作了官。同时,以故国的国名“去邑当曾”,以曾为自己的姓氏。就此世世代代相承相袭下来。
          [/SIZE][/B]
          [ 此贴最后由曾龙豪在2009-4-23 12:45:41编辑过 ]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3]光辉家世源流
              除了拥有这样一份光辉的家世源流之外,曾氏家族还有一个比别人更加幸运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尽管一直名高望重,但长久以来却始终未曾发现有被外族或外姓所冒姓的记录。换言之,天下所有曾姓的人,都是一脉传自春秋时代的鄫国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在曾氏家族之间是一向被严格禁止的。
              古代的鄫国,位置是在现在山东省峄县的东方。换句话说,曾氏家族正是发祥于此地。每一个曾姓人的老家都在山东!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今苍山县向城镇曾城前村)。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依照《姓氏考略》的记载,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也就是说,这个家望过去是以鲁国和庐陵两处地方为繁衍中心。鲁国,就是山东省济宁市曲阜一带;庐陵,指的则是现在的江西吉安。曾姓的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曾据避王莽乱渡江居庐陵;易言之,庐陵一望始自东汉之际。目前遍布天下的曾姓人家,如果有族谱的记载可考,当可发现自己的先祖大多是来自过去的鲁国或庐陵。[/SIZE][/B]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3]  有关曾氏在南方各地的播迁和繁衍情形,还有下面两项文献,可资参考:《晋江曾氏族谱》所录《清源曾氏族谱序》:“曾氏先出于鄫,春秋时并莒,子孙散析,在鲁者自别为曾氏。唐僖宗光启间,王潮由光州国始入闽,中原士民避难者皆徙以从,曾姓亦随迁于漳、泉、福兴之间;晋江之曾,始祖延世,为光州刺史也”;《兴宁曾氏族谱》曰:“鄫,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现居兴宁、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县之曾姓,皆为此祖之后。”[/SIZE][/B]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3][编辑本段]曾子
                  上面曾经一再提到过,曾氏自古以来就是名门大姓,在一般人的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地位。这样的至高荣誉的获得,当然不是偶然所致,而是由他们的无数杰出祖先,一点一滴地累积而成的。而提起两千多年来曾氏的一连串光荣历史,头一位浮上大家脑际的,可能就是人人都衷心敬仰的曾子。[/SIZE][/B]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6
                  • 经验89
                  • 文章15
                  • 注册2009-04-23
                  [B][SIZE=3][编辑本段]南方巨姓大族
                    两千多年前始见于山东,又是一脉相传的曾氏,后来为为什么会“望出庐陵”,在江西的吉安另外形成一个繁衍中心呢?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项珍藏于台北县莺歌镇的《武城曾族谱》的记载,可资参考。该项族谱是这样说的:“曾氏去邑为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由此可见,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是早在大约两千年前的王莽篡汉之时,由于不屑在篡国之臣的淫威之下生活,就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并且在庐陵一带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的。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所以,曾氏一直是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SIZE][/B]
                  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
                  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声望+4
                    • 积分2980
                    • 经验109275
                    • 文章4631
                    • 注册2006-04-0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龙豪[/U]发表的内容:[/B]

                    我族现居四川成都一带,根据族谱描述,十世祖(启)字辈(祖籍原系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高竹园人氏)从广东移居到四川中江繁衍生息。
                    我族世系源派:国达启文凤,天成绍子龙/续谱源派:朝阳照川府,智慧显才华....[/QUOTE]
                     
                     
                    [SIZE=7]崖就是高竹園的子弟了。[/SIZE] [EM08]
                     
                    曾子曰:吾日一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0
                      • 财富2
                      • 积分6594
                      • 经验449007
                      • 文章6746
                      • 注册2009-01-29
                      明国??改民否?
                      广东部份家谱又将有一说了,期待你(顺治甲申年1644)365年前从广东带走的家谱源流资料拍照上传供众宗亲分析探讨。
                      [ 此贴最后由曾广森在2009-4-23 8:01:54编辑过 ]
                      曾广森、字石根(1970-2022年),江西铜鼓永宁镇西湖村人,原江西省铜鼓县曾子文化研究会会长。广森公一生热心家族事务,2009年1月加入曾氏宗亲网,后出任区版主。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
                        • 积分3828
                        • 经验69267
                        • 文章3729
                        • 注册2009-04-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也魯[/U]发表的内容:[/B]

                         
                         
                         
                        崖就是高竹園的子弟了。
                         [/QUOTE]
                        也鲁遇宗亲老乡,工作事务就更忙!努力哦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和宗睦族 宗谊情深
                        宗圣公(曾子参)→据公→略公→佑孙公→廣新公→良甫公→文廣公→泰公→念三公→荣寿公→惟稀公→贵荣公→→思儒公→发开公→端公→顺周公→习明公→...76世(80派)繁辈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0
                          • 积分3828
                          • 经验69267
                          • 文章3729
                          • 注册2009-04-11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广森[/U]发表的内容:[/B]

                          明国??改民否?[/QUOTE]
                          广森宗亲,工作认真!龙豪宗亲可能用拼音输入法。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和宗睦族 宗谊情深
                          宗圣公(曾子参)→据公→略公→佑孙公→廣新公→良甫公→文廣公→泰公→念三公→荣寿公→惟稀公→贵荣公→→思儒公→发开公→端公→顺周公→习明公→...76世(80派)繁辈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