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曾姓的湖广填四川(西迁介绍)
    我上了好几个月的宗亲网了,了解了曾姓的南迁,但是我是重庆的,属于西部,是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徙至此的,所以很想了解一些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故事,由于此网站是南方沿海一带的宗亲创办的,不了解我们深处于西部的宗亲的情况,所以忽略了我们的存在,我发表此帖的宗旨就是要让曾氏大家族都了解我们西部的,当年不幸迁徙至此的曾姓宗亲的迁徙历程,以及生活现状.我正在做一些资料的收集,当然也希望了解当时情况的宗亲发帖上来,让我们共同分享.望广大宗亲多多捧场,多回帖,多提供有用的资料,这才是我最大的欣慰!!!!!!

    [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11.GIF[/IMGA]

    欢迎大家!!!

    [ 这个贴子最后由曾繁耘在2006-7-21 12:23:12从 宗亲贴图区 转移过来 ]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七十二 廣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6
    • 财富3
    • 积分3415
    • 经验210509
    • 文章3327
    • 注册2006-06-21
    可以看看我的帖子:
    RE:内江和泸州曾氏可以连在一起
    曾氏宗亲网荣誉版主(1943-2018年)四川泸州人,上世祖讳长一,由江西徙河南汝宁府,再徙湖北麻城于洪武年间入蜀定居泸州之北玉蟾山后匡家寺曾大塘,人称河西公。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zgs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73昭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6
    • 财富8
    • 积分4292
    • 经验1135448
    • 文章8150
    • 注册2005-04-1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向前[/U]发表的内容:[/B]

    我上了好几个月的宗亲网了,了解了曾姓的南迁,但是我是重庆的,属于西部,是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时候迁徙至此的,所以很想了解一些当年湖广填四川的故事,由于此网站是南方沿海一带的宗亲创办的,不了解我们深处于西部...[/QUOTE]
    向前宗亲:谢谢你为曾氏四川、重庆地区宗亲做出的努力。所谓网络无界限,虽然宗亲网由我国南方宗亲发起,但宗亲网不属于具体那里的范畴,是全球宗亲的交流平台。

        至于四川、重庆宗亲的历史和渊源,有着异常特殊的时代背景和迁徙过程,其他地方的宗亲因为并无详细的记录记载他们入川后的世系,故发表他们完整历史的资料相对少一些。宗亲网这个平台是希望各地宗亲自主寻找族谱、家史资料,由不同地方的宗亲上传经过核实的资料到网站论坛,而不是不懂装懂、不负责任随便乱说。所以希望在你的牵头下尽量挖掘四川、重庆地区更多宗亲的真实历史。

    家广东佛山。QQ328772539;邮箱:zhaoyan@zengshi.net  
    [GLOW=255,RED,2]点击进入:[URL=http://blog.sina.com.cn/zeng163]昭演的博客[/URL][/GLOW]
    宗旨:研究曾氏历史  弘扬宗圣公思想  团结曾氏族人!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1
      • 积分1236
      • 经验21775
      • 文章1215
      • 注册2005-04-19
      由于此网站是南方沿海一带的宗亲创办的,不了解我们深处于西部的宗亲的情况,所以忽略了我们的存在.
      论坛的目的就是让大家知道曾氏的历史,发展,分布等等.
      因此就没有东部,西部,国内,国外之分.如你提出的问题,我相信所有的宗亲都乐意为你解答
      宗圣公72派孙,略公>巩公>江口53派大儒公房→绣河公下派,祖籍广东高州.E:doctor19982003@163.com,QQ:33886716,个人空间http://cimetidine1998.haodf.com/,从事临床内科工作.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217
      • 经验53932
      • 文章1224
      • 注册2005-06-14
      我的帖中有我们家族来四川的情况,可供参考!
      世袭:巽申-如璋-瀚-子先(迁上杭)-饷-晴-胜-逵益-纹海-赐高-隆安(迁长汀)-宏默-闻富-贞贵-尚达-衍富-兴禄、字志沂-69派毓光(号达一,1716年迁内江梁家坝制糖,成就甜城)-传桢-纪辉-广祚(迁中山斑竹湾)-昭极-宪孚-庆衢-繁葵-祥亮;长篇《歪嘴川军》在“云中书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七十二 廣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6
      • 财富3
      • 积分3415
      • 经验210509
      • 文章3327
      • 注册2006-06-21
      合川向前宗亲:看看专家的文章就知道湖广填四川的来龙去脉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黄州府
      【史記】記載,黃帝之後顓頊的曾孫陸,生六子,皆受封於「黃」這個地方,之後,以國為氏。至周武王時,封裔子俠為邾之諸侯。春秋時為黃國地,後來楚國滅了黃國,於是便屬於楚之地。楚宣王滅邾,命令其君徙於此,又名邾城。秦並天下置三十六郡,在荊豫州域者為南郡地,在揚州域者為九江郡地。
      兩漢時分為西陵縣及邾縣,地屬江夏郡。三國時,魏為重鎮。後屬吳晉,屬弋陽郡,又分出西陽國。東晉時,邾城為豫州的範圍。南北朝劉宋時改設為西陽郡,西陽今府所領一州七縣皆為其地也。蕭齊時又分置齊安郡,北齊時納入蘄州,陳時罷州,後周復置。
      隋開皇三年,廢西陽、齊安等郡,改名為黃州,黃州之名所自始也,治南安縣也。南安為後來的黃崗。大業初年改黃州為永安郡,唐武德三年復為黃州,設置總管府。天寶初年改為齊安郡。乾元初,又復為黃州,並洽置黃崗縣。中和五年,遷州到邾城這地方,邾縣即永安城今呼為女王城。宋遷州治於長江河岸。黃州府轄區內分為一州七縣,分別為:黃岡縣、麻城縣、黃陂縣、蘄水縣、羅田縣、蘄州、廣濟縣、黃梅縣。

      何处寻踪孝感乡

      如果你问四川人,他的祖辈从何处来?他们多会回答是从湖广麻城县或麻城孝感乡而来。此说可征诸县志。如民国《南溪县志》称:“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始,多言麻城孝感乡。” 又如民国《荣县志》曰:“洪武二年,蜀人楚籍者,动称是年由麻城孝感乡入川,人人言然。” 又可见之家谱记载。如内江《周氏族谱》:“洪武出治,我圣祖仁皇帝遂下诏旨令湖广黃州府麻城县孝感乡填实四川。我祖奉命襁负其子,入川于红合乡落业。” 又如隆昌《刘氏族谱》:“吾家起自湖广麻城县孝感乡,明初入蜀。”由此可见,麻城县曾有过孝感乡,其地名并非虚构。然而查检当今麻城市行政区划或乡镇名录,是找不到孝感乡这一建置和地名的,使得许多寻根者断然否定曾经有过孝感乡的历史存在。
      在当今麻城市版图上找不到孝感乡,并不意味着古麻城县没有孝感乡。光绪《麻城县志前编》之“疆域•乡镇” 载:麻城县在“明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一百三十里。成化间并为九十四里,并孝感入仙居为三乡。嘉靖间析太、仙二乡二十里入黄安,止七十四里。”(注:此处之“里” 为里甲,110户为里,里分10甲)孝感乡在明初即见记载,至成化八年裁撤并入仙居乡,作为建置和地名在明代虽只存在百余年,然其影响却延绵数百年。
      孝感乡位于麻城县西北,北境与河南省接壤。因地处偏僻,政令难施,嘉靖二十一年麻城县监生李大夏等上书朝廷请求建县:“本县全场姜家畈,接壤黄冈、黄陂边隅地,近信阳、光山、罗山等州县,路通牛头山、牢山等寨;地僻民顽,官难遥制,盗贼出没,数被劫杀。乞于姜家畈设县治,保障地方。”(《读史方舆纪要》)李大夏等人的意见得到巡抚湖广副都御使陆杰和巡抚湖广监察御使史褒善的赞同。但建县主张也受到地方官吏和乡民阻挠,勘测地界亦无法进行,使建县之事不得不暂中止。嘉靖二十六年,黄州知府郭凤仪上书再陈建县事,得到麻城籍户部尚书耿定向的大力支持。特致函前湖广右副都御使冯岳以争取支持。嘉靖三十九年,耿定向在京城又与新任湖广巡抚刘伦面商建县事宜,刘伦很为重视,并即将建县之事交麻城县令苏松筹办。不久,刘伦离任,建县事再被搁置。次年,耿定向奉命视察西夏,途中偶遇新任湖广巡抚张雨,又与张雨洽谈建县问题。此际监生王国任联络了一批蓍宿联名上书,于是巡抚张雨令下属集议建县事宜。黄州知府应明德、同知袁福徽、巡按湖广监察御使唐际禄、布政使徐南奎、按察使刘斯洁均赞同建县,建县之议至此遂定。嘉靖四十一年,礼部尚书徐阶竭力襄助,嘉靖四十二年春,经户部复奏,朝廷批准正式建县。拟析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滠源乡八里甲,黄冈上中和乡十二里甲为新建县属地,定名为新安县,嗣后改名为黄安县(今红安县)。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一。
      据《麻城县志》、《红安县志》载:麻城县原有版图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约有3607平方公里,析出仙居乡千余平方公里(原孝感乡面积为千余平方公里,占麻城县总面积的四分之一);黄安县原有版图面积约1976平方公里(民国时期划出180平方公里与河南新县及湖北大悟县,现版图面积为1796平方公里)。由此可知,黄安县有近半人口和土地是从麻城县柝出,而孝感乡为麻城县边隅,地接河南,相当于今红安县七里坪以及城关(姜家畈)一线东南的大部为原孝感乡属地。原孝感乡小部属地留在了麻城县。如麻城《邓氏宗谱》载其祖自江西迁来后世居孝感乡邓家磅村,而邓家磅村自孝感乡划入黄安后一直属麻城浮桥河乡。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二。
      黄安县自建县至晚清,一直设置三乡(亦称为里)未曾更易,即沿用原乡里之名-----太仙(太平乡、仙居乡的缩称)、中和、滠源。民国时实行县、区、会、甲建制,全县设10区,笫五区名为仙居区;1929年5月红七军在黄安建立苏维埃政权,全县亦划为10区,第五区仍名仙居区。1947年9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建立黄安解放区,全县划为7个区,其中有名太仙区者,乃沿袭明清旧称。这里所称之仙居乡,实为原孝感乡旧土,原孝感乡已是有其地而无其名。此乃史有孝感乡证据之三。
      据上,可以确切地说,移民圣地孝感乡地跨今红安县、麻城市,大部分在红安县境内。

      孝感乡移民与“湖广填四川”
      麻城孝感乡向外移民起自何时于史缺载。据《石柱厅乡土志》载,有陈氏于“宋高宗时由楚北麻城孝感乡同马氏同来”之说。它告诉我们二条重要信息,一是说明孝感乡之名在宋代已有,二是说明至迟在南宋初孝感乡己零星向外迁播。然而大规模向外移民,是在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
      大规模移民的要件是迁入地有足够广袤的地理空间容纳众多人口,四川在元明、明清之际具备了接纳大规模移民的条件。
      元、宋之战曾使四川人口锐减。据《内江县志•内江旧户多楚人说》:“宋元争蜀,资、内三得三失,残民几尽。迨元一统,则己地荒民散,无可设官。一时资州、内江、资阳、安岳、隆昌、威远,州县并省,终元代九十年未复,惟安岳复于顺帝至正元年。” 这是说四川人被杀得无民可牧,故元朝廷无法设置地方官府。《潼川府志•九贤祠记》载元军屠川云:“元法:军所至,但有发一矢相应者,必尽屠之。蜀人如余玠……诸公坚守不下,故川中受祸独惨。” 余[王介]守土抗战八年之久,“使敌不近边,岁则大稔。”(《宋史•余[王介]传》)余[王介]遭权臣所忌,召回临安夺职削权,[王介]郁愤而死,蜀事更无可为之人。于是蒙军如破竹之势攻占全川,所到之处,尽行“元法” 。各州县百姓逃之不及,被捕获者以五十人为一聚,“以刀悉刺之,乃积其尸至暮” ,日日如此,屠杀不止。仅在成都,“城中骸骨一百四十万,城外者不计。”(袁桷《清容居士集•史母程氏传》)汉州城破,元军屠城,“血洗焚荡,死者十余万家。”(袁桷《清容居士集》卷34)以每家5口计,则为六十万人左右!按此数计,元军“屠成都,焚眉川,蹂践邛蜀鼓汉简池永康,而四川人十丧七八。”(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论救蜀四事疏》)又有欲乘舟避兵祸者,因拥挤落水“以数十万计。”(佚名《昭忠录》)据马端临《文献通考•户口二》资料,南宋嘉定十六年四川户数达2590092户,人口达6610831之多,到至元十九年仅为12万户,元朝数十年的恢复尚不足宋末的1/20,足见元蒙对四川屠戮之惨。洪武四年,汤和、傅友德等灭明升大夏政权,洪武五年统计户数仅84000户,知川人雪上加霜,又遭屠戮,称四川人“十丧七八”是可信的。故向四川移民势在必行。
      大夏政权据川十一年,在明玉珍时已有孝感乡民向四川移民。如内江《吴氏宗谱》:“因楚中红巾之乱,奉旨来川落业。” 又如隆昌《韩氏族谱》:“吾祖肇自山东……迁……孝感乡。明祖龙飞……元主北遁,遂将麻城著土之民,诏令入川。吾祖……于洪武元年入川。” 许多族谱中称是“奉旨入川” ,然洪武五年之前四川属明玉珍管辖,朱元璋政令怎能通行四川?想必大夏政权有过号召移民的“诏令”。此际有一定数量移民入川,其原因一是鄂东(今黄州市范围)是红巾军根据地,明氏之兵多楚黄籍,故有招徕乡人壮其势之举,明氏号召必有人响应之;二是红巾军与朱元璋争锋的主要战场在鄂东、鄂北,居民为避战乱亦愿迁徙四川;三是据《明氏实录》载其所征赋税“十取其一,农家无力之征。” 轻赋薄徭也吸引大批乡民奔蜀。明氏偏安一隅,能使四川人口增至约15000户左右(李世平《四川人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年,134页),也是很不容易的。
      自明玉珍开移楚民实蜀之先河,洪武四年后明朝组织了更大规模的向四川移民。见诸当时族谱记载,比比皆是。如内江《周氏族谱》载:“明初,诏以湖广世族安播四川,我明器祖遂偕至戚雷华辅偶行入川。” 又如内江《黄氏族谱》载:“明洪武初,以为四川乃近西隅夷地,非德化不能测也,惟孝感乡人民可以化之。诏饬行专差逐遣。凡明初来者皆麻城孝感乡人也。” 然查明代史籍,却不见官方移民文告记载,惟民国《泸县志•艺文志》载崇祯时任泸州分巡佥事吴登启《招民榜文示》称“迨我国初,亦移麻民孝感之民,以实富、荣二邑。” 指出朱元璋曾推行大规模移民措施。故明初朝廷诏令移民事当属不谬。移民的成效是显著的,洪武五年从明氏政权接手人户84000户,至洪武十四年的9年间,人户增至214900户,增长率为155.83%,且以麻城、孝感乡人居多。或曰:麻城、孝感乡几乎是成建制迁移,何以乡人迁之不绝?这主要是有人口源源不断迁至麻城、孝感乡之故,而迁入麻城、孝感乡之民,又被不断迁徙至四川。如简阳《汪氏族谱》称:“汪氏世居江南徽州府黔(黟)县,地名猪市街竹林嘴。后迁湖广黄州府黄冈县高河坎汪家集,后又分迁麻城县孝感乡蒿枝坝大松树。至明朝洪武四年,我远祖兄弟四人奉旨入川。” 又如内江《张氏族谱》载:“大明宣德元年丙千岁,奉旨以江西填实湖广,遂尔奔楚,既居黄州府孝感乡……弘治即位,群臣云西蜀土广人稀,皇上诏以楚民填实西蜀……” 说明孝感乡民不断被补充且又不断移向四川,人口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如《湖北方志》1991年第1期邹功勇“麻城迁民四川问题初探” 文中提供的数据:洪武二十四年全县册定人户为15809户,而永乐七年为15810户,相隔18年仅增1户,这足以说明人口的平衡状态。
      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始于清初,仍是因战争致使四川人口剧减。造成明末清初四川人口锐减的主凶是张献忠,对此正史野史多有记载,甚至大西军中外国传教士也直书其事。如耶稣会士安文思的《中国新史》载:“叛匪张献忠率领大军向省城挺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大量的民众为了躲避其暴虐而遁入深山藏身,神父们也随之而逃。” “他们以各种刑法处死了不计其数的人,或被斩首,或被活活剥皮,或被凌迟碎剐,还有一些人则被折磨的半死不活。他还屠杀了十四万川兵。因此,全省几乎荒无人烟” 另一位传教士卫匡国所著《鞑靼战记》中也有类似记载,证明《蜀碧》等野史
      记录的张献忠屠川事是可靠的。张献忠屠杀了多少人,难有确凿统计。张献忠死后,残明官军的互相争杀、清军的征剿,四川人口又处在历史低谷。据赵文林等著《中国人口史》资料,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川仅958196人丁,可知其时天府之国的四川己被摧残得破败不堪。因此,朝廷对重建四川十分重视,鼓励外省移民四川是其政策重点。例如顺治六年朝廷颁布了《垦荒令》,康熙二十九年平定三藩之乱后制定了《入籍四川例》。故填川之民又有“奉旨入蜀”之说。在此背景下,麻城、孝感乡民也成为移民潮中的一部分。
      麻城、孝感乡移民四川,不能不谈到张献忠的“新营”。崇祯十六年四月,张献忠在麻城收5万7千人,别立一军为“新营选勇”,这支新营随张献忠进川。张献忠败后,这些来自麻城的士卒大部落籍四川。如《中江县志》载一新营老兵事:“杨可举,字香吾。顺治三年脱献贼之祸。六年投效总督李国英标下……时邑境人稀地广,朝夕与居者惟投诚数百人。” 这类人在入籍四川的麻城、孝感人中所占比例甚大。其他填川之民,如作家艾芜(汤道耕),祖辈原籍麻城孝感乡,康熙中叶入川定居成都附近。又如1991年版《南川县志》称该县许多移民来自湖广,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孝感乡早已不复存在,而麻城填川之民或用旧名孝感乡,或称麻城县,可见孝感乡这一历史地名影响之久远。从移民史角度看,麻城和孝感乡在明末清初兴起的第二次“湖广填四川”中多有混淆,然麻城还留有原孝感乡一部分旧土,以怀旧之情而续用原籍之名或用麻城为祖籍都不为错,故本文在梳理此阶段时亦无意分其泾渭,而许多研究移民史家在据方志和族谱统计时,也将孝感乡移民归入麻城县统计。如胡昭曦先生《张献忠屠蜀与湖广填四川考辨》一文便多作此种处理。据此,麻城(含孝感乡)填川之民见于县志所载者,如《广安州新志》:“大率黄麻籍四之,永零籍五之,豫章籍二之……” ;《大邑乡土志》:“全资二湖、江西、两广、山陕之人来邑垦荒生聚。麻城人较多,江西、山陕次之……” 又如《合川县志》所载清初麻城籍乡民迁入计17户,仍占同期各地迁入移民数之首。可见在湖广填四川的第二次大移民中,麻城、孝感乡移民占有重要位置,对重建四川的贡献当不其他地方移民之下!

      闲话麻城孝感乡移民
      在撰写本文时,欣悉重庆市在建“湖广填四川博物馆” 。川渝两地的居民,绝大多数是湖广填四川移民的后裔,在建的“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将重现当年移民迁徙的历程,并展示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我以为麻城、孝感乡移民不仅是“湖广填四川博物馆”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也为我们留下许多可资叙说的话题。
      首先是麻城、孝感乡移民可以作为“新客家”文化研究的课题。罗香林先生《客家源流考》一书被认为是1949年以前家客史研究的最高水平。书中明确指出,湖北有二个非纯客住县:红安县、麻城县,总人口约15万人,而对红安县、麻城县的表述,总是割不开移民圣地孝感乡的。红安县、麻城县的这15万客家人应是江西填湖广时,从江西迁来的客家先民后裔。孝感乡客家先民移居四川时,带去了那些客家民俗文化?例如四川民间凡遇婚嫁丧寿或庆贺开业、请“满月”等等,传统席面多为备办九种荤菜宴客,此即俗称“九大碗”或“九斗碗”。此种“九碗”待客之俗即源于湖北麻城县孝感乡。除“九大碗” 习俗外还有那些风俗带到四川?这方面的研究显然还是空白。
      麻城、孝感乡民对四川是卓有贡献的,这种贡献从“麻乡约”可见一斑。明永乐年间,麻城、孝感乡被迁往四川开垦的移民,由于思念故乡,相约每年推选同乡代表回乡几次,来往带送土特产和信件。久而久之就出现了由麻城人经营,替人们传递财物、书信的麻乡约商行。这种形式也从成都、重庆等地,逐渐普及到了四川、云南、贵州等许多大中城市。麻乡约极大地改善了当时民间的通信状况,它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很重要位置。这种惠及民众的善举正是他们的创造。
      在四川的麻城、孝感乡移民后裔中,还出现了不少杰出人士。
      洪武四年从麻城、孝感乡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开山祖。家族繁衍人丁兴旺,距今己有600余年,传30余世,估计在世人口5000余,俨然一大家族。郭氏家族在明中叶已致富,至清嘉庆年间已是富甲一方。万历十三年,郭氏在泸州兴办天成生曲酒厂,是驰名中外的曲酒“泸州老窖”的原产地,曾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隆昌郭氏笫十九世孙郭书池,光绪年间举人,曾主持湖广总督张之洞垦务,被张之洞视为干才。他在上海创办了中国公学,又在隆昌开办了知耻中学。长子郭蔚华乃辛亥革命之中坚,同盟会员;他在知耻中学、叙属中学任教时,宣传革命,当时四川革命党人,多出其门下。郭蔚华有子女七人,长子郭坚白为留法理科硕士,历任十余所大学教授,为教育界闻人;子郭士杰是早期***员,曾任安庆地委书记、湖北省委委员,1927年在汉口被捕壮烈牺牲,时年23岁;子郭步陶是知名新闻记者,任《申报》、《新闻报》主编多年,著作颇丰;子郭彝主持铁道部技术工作,贡献卓越,授全国劳动模范,享有死葬八宝山的殊荣;子郭彦曾任国民党军装甲司令,现居台湾。郭氏子孙涉身党政军农工商文等届别,人才代出,可称为是麻城、孝感乡移民中的典型。
      如富顺县罗氏先祖罗尚凤万历年间从麻城举家入川居富顺县洪合乡,顺治初迁威远县罗田口。罗氏以耕读为本,历代均有进士、贡生、举人;又涉盐业开发经营,是一盐业世家。传至十二代世字辈,可谓人才荟萃了。如世字辈中人有:抗日烈士、少将罗世泽,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书记、烈士罗世文,近代农学家罗世嶷,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系,并在四川大学、云南大学任教的罗世齐等等。又如张爱萍将军,作家艾芜等,祖辈皆由麻城、孝感乡移民至四川的。而尚未梳理出的贤良俊杰之士当会更多,这说明麻城、孝感乡移民及其后裔对养育他们的四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和回报。
      曾氏宗亲网荣誉版主(1943-2018年)四川泸州人,上世祖讳长一,由江西徙河南汝宁府,再徙湖北麻城于洪武年间入蜀定居泸州之北玉蟾山后匡家寺曾大塘,人称河西公。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zgs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4
        • 财富1
        • 积分3859
        • 经验796308
        • 文章3791
        • 注册2005-04-19
        四川曾姓宗亲都是来自南方地区的,在明清各个时期迁去四川,因路途遥远,联系中断,造成现在四川各地曾姓接不上南方祖籍地曾姓的世系。现在南方地区大部分都重修了族谱,确实是有记载很多祖公迁去四川定居的,但这些祖公以下的世系都续不上,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去祖籍地寻根,没有把他们祖公以下的世系同老家那里的世系续上,造成现在四川曾姓有祖公以下的世系,而没有祖公以上的世系。
        志诚公-广新公-良甫公-子章公-振宗公-成义公-德渊公-珍公-仲源公-文盛公-位公-省虑公-起监公-弘胜公(胜)-锦汉公(子)-自达公(达)-永展公(永)-德敬公(德)-文和公(文)-秀成公(秀)-显尧公(显)-朝与公(朝)-庭生(庭)-繁星-祥熙。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QUOTE][/QUOTE]
          多谢昭演宗亲的鼓励,我倍加信心....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QUOTE][/QUOTE]
            多谢冠强宗亲的鼓励..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QUOTE][/QUOTE]
              多谢广溯宗亲提供的资料,值得参考!!!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em11][COLOR=red]希望了解当时情况的宗亲发帖上来,让我们共同分享.望广大宗亲多多捧场,踊跃回帖,多提供有用的资料,这才是我最大的欣慰!!!!!![/COLOR]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371
                  • 经验5516
                  • 文章405
                  • 注册2006-04-28
                  最近大家很少上宗亲网吧,天气太热了,都没有什么心情了...
                  又名:曾远良。 重庆曾氏宗亲联合会
                  湖广省武岗州龙江县原籍自康熙年间入川数百余载插站云门镇萧家坝.祖公曾应国.曾氏字派订列于后共三十字:
                  思诚正应祖宗     俸三代仕宦永
                  远光大学德裕     文芳启荣秀承
                  先厚余万世昌
                  联系电话:13320201984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