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会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0
  • 财富4
  • 积分4333
  • 经验574943
  • 文章5045
  • 注册2006-03-07
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
[PP][ALIGN=center][COLOR=#ff0000]麻城孝感乡现象探疑[/COLOR]

[/ALIGN][PP][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作者:陈世松  来源:[URL=http://www.cnxungen.com/][COLOR=#0000ff]中原姓氏寻根网[/COLOR][/URL]  更新时间:2006-12-4  转载请注明出处][/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SIZE=3]在中国移民史上,湖北麻城孝感乡是一个与山西洪洞大槐树、广东南雄珠玑巷、福建宁化石壁村、江西瓦屑坝等齐名的寻根问祖的朝宗圣地。有关这个问题,在一些有影响的移民史著作中都论述过 ,至今还存在许多待解之谜。近年来有论者撰文,怀疑麻城孝感乡的客观真实性,认为这是研究四川史的学者“被一些‘史料’迷惑”才这样说的。这种怀疑不仅无助于解读这段四川移民史,而且使“麻城孝感乡现象”之谜变得更加扑溯迷离,难于破解。有鉴于此,笔者愿意就这个问题谈几点浅见,希望能有助于澄清史实,破解迷雾。 [/SIZE][/ALIGN][PP][ALIGN=left][SIZE=3]一、麻城孝感乡的建置沿革[/SIZE]

[SIZE=3]  翻开现代中国地图,的确在湖北省麻城县(今黄冈麻城市)地界找不到孝感乡,而只有一个与“孝感”同名的孝感县(今改为孝感市)存在。二者确实相隔了“一帽子远”,与我们所欲讨论的“麻城孝感乡现象”风马牛不相及。不过,这是今天的政区版图,并不能作为否定历史上孝感乡建置存在的理由和依据。
  孝感乡作为麻城县所辖的一个乡,在历史上无疑是存在过的,它的地理方位在麻城县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它只是一个匆匆过客,仅仅存在于至距今500多年前的明代中期。据个人所及,现在所能查到的有关孝感乡建置的最早文字记录,是康熙九年(1670年)编纂的《麻城县志》。
  据考,麻城修志创修于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称《麻城志略》,由县令苏松委托毛凤韶主修。苏松,四川广安州人,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己未科进士,嘉靖四十年(1561年)任麻城知县。任内“筑河堤、重建鼓楼、修县志”,是一个“体国安民”的地方官员。《四库全书总目》说,毛凤韶曾编修过《浦江志略》8卷,“较他志颇为简质,而大旨欲仿通鉴纲目”。鉴于麻城历史上从没有修志,所以苏松上任后,就委托毛凤韶仿照《浦江志略》主修《麻城志略》。《麻城志略》共9卷,“毁于前明”,业已失传。清朝康熙九年(1670年),重修《麻城县志》,“简而有法,犹存明代志乘遗意”,可能仍参考了残存的旧志篇章。其后,续修的《麻城县志》还有乾隆六十年、光绪二年、民国二十四年3个版本。1999年,麻城市志办公室于再版了形成于历史时期的这4部县志,并采用激光扫描制版胶印,基本保持原书全貌,为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康熙版《麻城县志》卷1“乡区”对孝感乡的建置沿革作了这样的记载:“初分四乡:曰太平、曰仙居、曰亭川、曰孝感。统130里。各有图。成化八年(1472年),以户口消耗,并为94里,复并孝感一乡入仙居,为三乡。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置黄安县,复析太平、仙居二乡20里入黄安,止74里。太平乡原额58里,后并作25里。仙居乡原额54里,后并作25里。亭川乡原额25 里,后并作24里。国朝因之。” 其后乾隆、光绪、民国3个版本的《麻城县志》,对孝感乡条目的内容,没有新的补充,基本重复旧志。
  从康熙志的记载可知,孝感乡的行政建置的撤销,始于成化八年(1471年),其原因是“户口消耗”,孝感乡因此并入到了仙居乡。90多年后,到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建置黄安县的时候,太平、仙居二乡又划分一部分地方归并到黄安县。据《明史》记载,嘉靖四十二年析麻城之姜家畈置黄安县,同时分黄冈、黄陂二县之地益之。清《湖广通志》云:黄安县,“明嘉靖末,以地多盗,割黄冈之上中和,麻城之太平、仙居,黄陂之仙源置。” 这表明,原孝感乡从麻城县版图消失的原因,第一次是由于“户口消耗”,第二次是由于其地“多盗”,最后由仙居合并到黄安县了。由于黄安县设置时,是由原麻城县太平、仙居二乡二十里甲,黄陂县仙源一乡八里甲和黄冈上中和一乡十二里甲组成的,所以,原孝感乡至多只占黄安县地盘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明代麻城人梅国楼在《漕运解析记》的文章中,记述了万历初年,刚刚改变建置不久的麻城与黄安的漕运负担不均的情况。他说:“大抵麻城、黄安地里相近,山川相同。黄安之粮,一半麻城所割也。黄安向荷哀矜,全赐改析;麻城差繁役重,十倍黄安,苦乐未均,万民嗟怨。”这篇文字透露出,麻城与黄安原本是“地里相近,山川相同”的邻县。嘉靖四十二年改变行政区划后,把孝感乡划入黄安县,麻城县所负担的差役不是减轻了,反而更加重了。这一记述,也从侧面见证了孝感乡并入黄安县后,当时曾经引起过麻城“邑人”的不满与“嗟怨”。
  有明一代,麻城县地盘狭小,是名副其实的“弹丸之地”,只管辖130里甲户籍,人口资源相当有限。据统计,在明代麻城县有人口记录的这240多年间(洪武--崇祯),全县人口一直保持在10万人左右。由于没有县下所辖各乡的数据,因此我们无法直接知道未被撤销期间的孝感乡究竟领有多少人口。不过,乾隆版的《麻城县志》提供了乾隆六十年(1795年)全县的人口数据为:男女共28万多人,其中太平乡8万、仙居乡12万、亭川乡7万。考虑到孝感乡当年因“户口消耗”而被撤并,可能其时人口数只会在7万以下。
  附带说明,《麻城志略》创修始于苏松就任麻城知县,委托毛凤韶主修之年,即嘉靖四十年(1561年),因此志书成稿必在这以后。两年后,即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调整行政建置,将孝感乡从麻城县划归黄安县,如果其时志稿尚未付梓,则康熙九年《麻城县志》这条有关孝感乡被撤销的资料,当系行政区划调整时的记录。如果《麻城志略》在调整行政建置区划之前已经成书,则这条资料可能就是康熙年间根据前代记录追述的。总之,无论属于何种情况,康熙志上的这条资料绝非杜撰的,其权威性与可*性是毋庸置疑的。
  至于今天我们在四川一些民间族谱、墓碑资料上,所见到的有关孝感乡下属的若干具体地名,诸如: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达县《雷氏族谱》)、扒凿岭(《傅氏族谱》)、大石板洗马凼杨家村第七层(《杨氏族谱》)、大坟坝(泸州《黄氏族谱》)、复阳村(泸州《王氏族谱》)、斑竹林周家坪(周氏碑记)、嵩枝坝大松树(民国简阳《汪氏族谱》)、踏水桥(蒲江《杨氏续修族谱》)、马桑坪(《杨氏族谱》)、梧桐村黄角树坎(资中《王氏族谱》)等等,大多出自于清代以来的移民及其后裔之手,推测可能是早已消失的明代地名,距今大约已有五六百年左右之久。由于它们早已被历史的风雨洗刷得无踪无影,今天一时要把它的具体地址找出来,是有相当难度的。不过,我们不能因为目前暂时找不到它的踪影,就怀疑它在历史上存在的事实。不能因为有人假冒麻城孝感乡的祖籍,就说孝感乡也是虚构的,更不能因此把孝感乡的行政建置一笔勾销。[/SIZE]

[SIZE=3]二、“麻城县孝感乡现象”的由来[/SIZE]

[SIZE=3]  本文所称的“麻城县孝感乡现象”,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麻城县孝感乡之作为元末明初移民迁川中心的现象;二是指清初以来以湖广籍为主的外省移民,动辄称祖籍来自于麻城县孝感乡的现象。
  麻城孝感乡的说法虽然并不见于正史记载,多出现在地方志、家谱和民间的口碑传说中;但这也并非空穴来风,而是与发生清以前四川一段特殊的移民历史有直接的关系。
早在元末明初,外省移民为了填补宋元战争后四川“地广人稀”的空虚,就曾经采取结伴而行的方式向四川迁徙。据《元史》记载,在元初,荣州(即四川荣县)“其地荒而废之”,至元顺帝时期,却被来自“雍、梁、淮甸”的20万户流民“开垦成业”。来此聚居的“襄汉流民”,“至数千户,私开盐井,自相部署,往往劫囚徒,杀巡卒”。由此推测,在这群“襄汉流民”中,当然应该包括有来自长江中游的湖北移民。
  到了元末,湖北民众为避灾、避难,舍危就安,弃近图远,竞相挈家迁往四川,其中以来自麻城孝感乡居多。根据史书记载,元末至正十一年(1351年),红巾军起义,天下大乱。江西袁州和尚彭莹玉利用宗教,与麻城的邹普胜“聚众为乱,用红巾为号”,在湖北地区发动起义。他们利用蕲州布贩徐寿辉“状貌”奇特,便于号召的特点,推他为首领,很快在蕲水建都称帝,国号“天完”。邹普胜因此被封为“太师”。正因为邹普胜是麻城人的关系,所以,麻城自然成为当时湖广农民革命的中心,“天完”红巾军征集兵源的基地。一些当地人为了躲避战乱,纷纷离家出走,从麻城逃亡到了四川。于是,这就出现了文献上所谓的“避地入蜀”、“避乱入蜀”、“避兵入蜀”的情况。
  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杀徐寿辉自立为帝,湖北红巾军内部发生分裂。此时随州人明玉珍正率湖北籍红巾军将士入川作战。听说这一消息后,明玉珍遂断绝与“天完”政权的往来,在重庆自立为帝,建立了大夏政权。明玉珍入据四川后,本有割据一方的打算。所以,随军将士都携带家属,加上从湖广招募的移民,估计约有40万人进入四川。由于麻城与随州相邻,加上此前有不少麻城人入蜀,所以,麻城人自然蜂拥而至。明玉珍在其辖境内“保境安民,开科取士,兴学校,制礼乐,境内不见兵革者凡十余年。”史称“蜀人悉便安之”,“一方咸赖小康焉”。于是,正处于战火中的湖北难民,包括不少人麻城人,又“凭借乡谊,襁负从者如归市。以故蜀人至今多湖北籍。”
  朱元璋立国后,于洪武初年派廖永忠入川,消灭了大夏政权。为了填补四川人口的损耗,明朝政府又采取行政措施,于邻近的黄州、麻城地区,大量抽调湖广人民填川。这就是所谓的“抽填四川”、“奉旨入川”。依据曹树基对明代人口数字的统计和分析,经过洪武时代的大移民之后,四川的人口由元末的70~80万,增长至180万人,由此推知,洪武年间四川接受的移民总数约为80多万。 如果这一数字推测可以成立 ,再按照民国《资中县志》所说的比例:“明洪武由楚来居者十之六七” 计算,在这80多万移民中,起码有近50~60万的湖广人移居四川。其中,麻城又充当了主力。正因为在洪武移民中湖广人占多数,所以把这次移民活动称之为“湖广填四川”,应该是名至实归的了。
  胡昭曦在《张献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广填四川》一书中,依据几个县的氏族和族谱资料,对清初以前迁川人家所作的统计表明:在合川县迁入的20家人中,湖广籍11家,占55%,其中麻城籍8家,占总数的40%。在重庆县17家人中,湖广籍9家,占53%,其中麻城籍4家,占总数的23%。在南溪县12家人中,湖广籍7家,占58%,其中麻城籍3家,占总数的25%。在广安县11家人中,湖广籍10家,占90%,其中麻城籍6家,占总数的54%。在简阳县102家人中,湖广籍86家,占84%,其中麻城籍85家,占总数的83%。
  马楚坚依据全川214例族谱、方志资料,对元末至明季入蜀氏族原籍所作的统计表明,楚(湖广)籍187例,占87%,其他各省27例,占13%。湖广籍移民中,迁自元末19例,占9%;明夏26例,占12%;平夏后119例,占56%;明中叶18例,占8%;明季32例,占15%。
  崔荣昌在《四川方言与巴蜀文化》一书中,提供了17例“湖广人”族谱资料。据分析,其中有12个家族出自于湖北麻城县,占总数的70.6%。在这17个家族中,迁自元末的有5个,占总数的29%;明初的10个,占59%;清初的2个,占12%。
  黄尚军在《四川方言与民俗》一书中,也附录了“四川地区100部家谱中关于四川人来源的记载”的资料,分析表明,这100个家族中,在元末至明代自楚迁蜀的家族有33个,占总数的33%。其中,发生在明初的有23个,约占楚籍迁川家族的70%。
  由此可见,早在清初移民运动发生之前,就有大批湖广籍移民迁入四川,其中尤以麻城居首位;湖广移民迁入川的时代,以元末至明朝初年、平夏以后占绝对多数,其中尤以“麻城孝感乡”为著。麻城县孝感乡之作为移民迁川的中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的。
从元末明初的以湖广籍为主体的大移民,到清初“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其间至少经历了200多年的沧桑巨变。元末明初从麻城县孝感乡迁入四川的这批湖广移民的身份,也经历了从移民—“孑遗”—土著—“旧家”的转变。
  清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抚张德地在一封奏疏中说:“查川省孑遗,祖籍多系湖广人氏,访问向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难,亦必至有土无人,无奈迁外省人民填实地方。所以见存之民,祖籍湖广麻城者更多。”这段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清初残存下来的“孑遗”,大多就是当年那批是“祖籍湖广麻城”的移民。在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当大批新的移民迁入四川后,为了与后来的移民相区别,元末明初的移民(包括麻城孝感乡人)自然就成为“老民”——老资格的四川人,即清初移民社会中的土著了。
  例如,新津县清初从洪雅陆续返籍的“土著”,“询其原籍,概系湖广麻城孝感乡”。土著与移民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移民定居日久,就变成土著。相对于后来迁入的新民,先迁进来的就是“老民”,再早一点入川的就是“旧家”。正如清光绪时有记载所说:“(四川地区)大抵今日所谓土著者,率皆国朝鼎定以后,自粤东、江右、湖南北来。其来自前明洪武初年麻城孝感乡者,则旧家矣。”
  本来,麻城县孝感乡之作为元末明初迁川的中心,一直是当年迁川的湖广移民——后来的土著、“旧家”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祖籍的识别标志与“品牌” 形象。可是到了清初,步他们后尘入川的大批外省移民,主要是湖广移民,也打起麻城县孝感乡的旗号,竞相称自己的祖籍也来自于麻城县孝感乡。
  据民国《简阳县志·氏族志》所提供的数据表明,在该县349族两湖籍移民中,自称来自麻城者有239族,占68.5%,其中自称来自孝感乡者,有228族,占麻城的95.4%。另据崔荣昌在灌县柳街乡的调查,该乡现有居民的祖籍来自麻城者,占总数的80%以上。该乡32姓中,有25姓都说来自湖北麻城孝感乡,占总数的78%。提供这些统计资料的,大多是来自于清初迁川的湖广移民家族。
  于是,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在清初移民高潮中,来自两湖的移民都异口同声称自己出自于湖北麻城县,而且还集中在该县孝感乡,这在情理上就令人生疑。上世纪30年代,民国《南溪县志》的编修者最先发现这一疑点,并提出质疑说:“今蜀南来自湖广之家族,溯其往始,多言麻城孝感乡。核其人数,即使尽乡以行,亦不应有若是之夥。且湘楚州县与蜀比邻者尽人皆可移往,何独迁孝感一乡。岂偌大之川南,仅为一孝感乡人殖民之乎?!”  
  其实,这种动辄称麻城孝感乡的现象,何止川南,在川东、川西、川北地区到处都存在。其后,省内外的学者大多沿袭《南溪县志》的思路,对这一现象作了进一步的质疑与发挥。 归纳其要点,不外有三:其一,如果明初移民入蜀称祖籍来自麻城孝感乡,尚可说也;但清初战乱,四川旧有土著人户大量流亡,所存无几,新移民始于清初,而孝感又于明朝的成化六年就撤销了,其时距清代移民高潮,已有两百多年,这期间还说什么麻城孝感乡,岂不成了“无稽之谈”么?其二,既然康熙年间湖南移民“携家入蜀者”,就“不下数十万”,以清初麻城区区一县的人口规模,能够把有数十万湖广移民尽纳在其中吗?总不可能几十万两湖籍移民绝大部分迁自于麻城一县。其三,既然原孝感乡至多只占今红安县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那么,如此多的湖广移民,怎么都可能来自这样一个小范围呢?何至于其他乡、其他县就没有人外迁,或没有留下移民后裔呢?显然,这一现象有待进一步破解[/SIZE]



[/ALIGN]
名文辉 家广东·化州 宗圣76派,龙山派41世,南门房17世嗣孙
始祖讳宗廉名龄字介,自闽从戎,于成化元年克桂平瑶乱,旋镇高雷廉诸州,守化州石城,遂居南门。
     [GLOW=1,RED,2][URL=http://blog.sina.com.cn/zengshi1414/]八仙的博客[/URL][/GLOW]    [B]我的QQ: 373772728[/B]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