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湖北省仙桃市问祖

楼主
曾姓湖北省仙桃市问祖
在我的家乡湖北仙桃关于曾姓有一种说法:曾姓有两种,一种是活着姓曾,死后仍姓曾;另一种是活着姓曾,死后却改姓李。而据老人们说,在仙桃这两种曾姓都存在,而我是属于后者,死后要改姓李,想要请教前辈高人,这种说法在其他地方是否也存在?
另外,据说,湖北仙桃的曾姓人士与陈友亮有某种密切的关系,在仙桃的某个地方,我见过至今仍存在的陈友亮纪念像,虽然我不太喜欢这个人,但却想弄清楚这其中的渊源。
1楼
肯定有故事啊。

无独有偶,看看下面的这个:

原文地址:http://tieba.baidu.com/f?kz=80465167
我是江西九江的,现在的人全姓杨,但死后墓碑上全写着王姓!
我们王姓是出自山西太原,源自姬姓!属于三槐堂!
我们九江地区的先祖原兄弟5人,分别叫:保一、保二、保三、保四、保五!
我属于保五子孙,保五公有2子,分别叫:德仁、德义!
我们一部分人留在江西九江,还有一部分迁移到湖北了!
我们现在的辈分是: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家修承世册。。。。
现在我们活着的人,也就是保五公子孙,全部姓“杨”,而死后才姓“王”(在墓碑上刻写王姓)!
在我们同一乡镇,也就是保四子孙,他们活着姓“王”,死后却姓“杨”(墓碑上刻写杨姓)!
像这种王、杨二姓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有,请知道的人出来解释一下吧!
2楼
能者多劳。
3楼
你不是想研究陈氏历史吧?
4楼
这次过春节回老家,专门就我家曾姓“活曾死李”一说请教了长辈。
出自: [URL=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73&ID=19002]http://www.zengshi.net/bbs/a/a.asp?B=73&ID=19002[/URL]
在明太祖时期,全国大开杀戒,而杀到江西留人种。我祖李(长辈讲了,但具体名字记不住了)公兄弟二人从江西(也讲了,但具体地址也记不住了)迁往湖北安陆,后由于生活并不理想,叔祖则继续迁往湖北仙桃一个叫“曾家大院”的地方--即我辈发源地,此地被杀得只留有“曾”与“艾”姓,且曾氏家产较大,故名“曾家大院”。我叔祖到此地后,见田丰水好,适合生活,便留下给当时的曾家做长工。当时曾家只有一女(具体名字还是没记住),见我叔祖为人与能力均佳,便将我叔祖招为婿,到此,我叔祖即在“曾家大院”安家。安家之后,对其兄长念念不忘,便将其兄长与侄儿侄女接到身边生活。遗憾的是,我叔祖与曾氏之女一直无后,且我叔祖先与曾氏归西。

多年以后,我叔祖奶曾氏在弥留之际,已不能言,久不能瞑目,我祖及其后辈数人在身边陪护却不知何故。

我祖试探着问是否担心家业无人继承?曾氏摇头。又问是否因无后而遗憾?点头。我祖当即表示,其下所有侄儿侄女,任一个均可过继、改姓,但叔祖奶既不点头也不摇头,而是盯住我祖,其意思很明显,就是光这样还不够。

我祖也明白了其意,就当即许诺:在场所有后辈及其后人,现在起即改姓曾,并且永不改回。而且强调只要是活着的都要姓曾,所言刚完,曾氏既含笑瞑目而去,从此,我们便开始姓曾,只是死后墓碑上才改回李姓。

自此,曾姓又多了一支,但我们的族谱、派系却另成一体,与曾氏、李氏均有不同。
出自 [URL=http://www.zengshi.net/bbs/MINI/Default.asp?73-19002-0-0-0-0-0-a-.htm]http://www.zengshi.net/bbs/MINI/Default.asp?73-19002-0-0-0-0-0-a-.htm[/URL]
5楼
局部现象......?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