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福副会长《几点浅见与建议》

1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轮[/U]发表的内容:[/B]

修谱是家事,不是扬名立万,宜尊重历史结合实际,多做事实,少点夸耀。[/QUOTE]
這些沽名釣譽不學無術裝神弄鬼所謂熱心者,坐厠不拉厠是時侯拉他下馬了,時日無多想人死留名,豹死留皮?[EM09]
 
1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广溯[/U]发表的内容:[/B]

我觉得新谱谱名仍冠以《武城曾氏》未尝不可。千百年来,“武城曾氏”已经不是地理区域上的意义了,是一个象征,象征以曾参开派源于鲁而也。并不排斥非地理武城的派系。[/QUOTE]
[SIZE=4]  支持广溯公
武城曾氏在这里是相对东城张氏,南城王氏,西城刘氏,北城李氏而言的,是区别百家姓其它姓氏的,面向对象是全球华人.而不是为了区分武城派,龙山派等曾氏内部分支.[/SIZE]
[SIZE=4]  天下曾氏源出武城,武城派龙山派等皆出武城,武城为我曾氏“圣地”,非源出武城之曾氏,非宗圣公后裔,非我族类,与我等何干?取《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有着更广泛更深远的意义.[/SIZE]
1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慕海[/U]发表的内容:[/B]

 
   支持广溯公,昭寅公有些钻牛角尖了
武城曾氏在这里是相对东城张氏,南城王氏,西城刘氏,北城李氏而言的,是区别百家姓其它姓氏的,面向对象是全球华人.而不是为了区分武城派,龙山派等曾氏内部分...[/QUOTE]
上午停电闲清理一番,如有出入.望有宗亲补全。
第一次: 8派曾炜.字.子美报王丁亥年(前274.10.28)生.西汉初年作家谱<<武城曾氏世家>>史称汉谱。
第二次:19派曾谭.官尚书.湖北人.续修<<曾氏世家>>
       后裔称两修世家为<<武城谱>>或<<老谱>>
 
第三次:20派曾兴?.续汉<<武城谱>>于唐朝贞观辛已(621年)作<<唐谱>>
第四次:32派曾谊?续<<唐谱>>.共33卷
       后裔称两修为<<唐谱>>
 
第五次:37派庆公孙.辉公.耀公合著家谱.45卷.后裔称<<吴谱>>
 
第六次:44派曾朝阳是知温长子.次子载阳。我是此公后裔...
            曾匪.  字正甫.曾纯长子
        合编<<曾氏族谱>>给后代子孙奠定完整系统的基础.称<<宋谱>>
        49派曾涣.秘书少监.合修总计28册
 
第七次:51派曾唏颜
        52派曾巽申
         合修编家谱后裔称为<<元谱>>计10册
 
第八次:55派曾子启  明.状元
            曾鼎    明.解元
         明嘉靖年间.访天下曾谱汇成<<总册>>后裔称新谱
 
第九次:58派曾嵩
            曾洁盘
        63派曾泰乐(东)?
        走南北订正历修族谱.竭十年心力于崇祯12年(1639)?编成<<续新谱>>
        以上两修新谱统称<<明谱>>
 
第十次:62派曾承业.字洪福.其为曾姓首先用全国统一字派命名第一人,承字派辈。
        编撰<<宗圣志>>
第十一次:曾吉庵.清康熙年间又汇各谱而新之
 
 
第十二次:69派曾毓樽
          67派曾衍泳
          70派曾国藩
        于清嘉庆.道光.同治年间修<<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民国初年.按旧章办理.未合者续修.已修者再续。
15楼
生氣蓬勃、生意興隆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广森[/U]发表的内容:[/B]

 
上午停电闲清理一番,如有出入.望有宗亲补全。
第一次: 8派曾炜.字.子美报王丁亥年(前274.10.28)生.西汉初年作家谱<<武城曾氏世家>>史称汉谱。
第二次:19派曾谭.官尚书....[/QUOTE]
 
還有大成老譜。至清未已是四修了,是衍粵東為主的。那時南宗譜局應未招攬生意至粵東的。但到了民國,南宗譜局在粵東生氣蓬勃、生意興隆了。
16楼
修家谱是当务之急,86年的族谱我觉得不够完整,我房迁入的有几个小村曾氏的宗族未入到族谱。
17楼
曾也鲁,有一种说法叫为老不尊你知道么?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938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