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投资服务公司(筹)

12楼
云峰宗亲:
上了一天班了,看你这个文章,头都晕了,你能不能搞个视频上来,想了解的,可听你讲讲。
13楼
  詹姆斯·西蒙斯的大奖章基金,从1988年开始,平均年净回报率高达34%,同期的标准普尔指数仅是9.6%。15年来资产从未减少过。2005年,西蒙斯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净赚15亿美元,几乎是索罗斯的两倍。从1989到2006年的平均年收益率高达38.5%,净回报率已超过股神巴菲特(他以连续32年保持战胜市场的纪录,过去20年平均年回报达到20%),即使在2007年次债危机爆发当年,该基金回报都高达85%,西蒙斯也因此被誉为"最赚钱基金经理","最聪明亿万富翁"。

14楼
  在2007年,收入排名前25位的对冲基金经理人平均“入账”8.9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8%。排在第25位的经理人收入也达到了2.10亿美元。相比之下,即便是去年收入排名华尔街第一的高盛CEO布兰克费恩,也不过进账6790万美元。(19: 33)
 
  高居我们榜单榜首的是对冲基金经理人约翰-鲍尔森 (John Paulson),他收入中的多数源于做空衡量次按市场趋势的 ABX 指数。据估计,鲍尔森从向投资者收取的费用中获得了23亿美元的分红,并从他自己投资于 Paulson & Co. 基金的资本升值中赚得了10亿美元。(19: 34)

  对于对冲基金亿万富翁 Pickens 和排名第二的乔治-索罗斯 (George Soros)来说,他们投资在自家基金中的比重很大,因此从资产升值中获得的收益要比手续费多。索罗斯从其在规模达170亿美元的量子基金 (Quantum Endowment Fund) 的个人投资增长中挣得了20亿美元,该基金本年回报率达32%。(20: 06)

  菲利普-法尔科恩 (Philip Falcone) 通过做空次贷获得了三位数增长的回报,他的两支 Harbinger Capital 基金增长了110亿美元,其中不包括从新投资者那里筹集的资产。经营旧金山对冲基金 Passport Capital 的 John Burbank 去年大赚3.70亿美元,其中的大部分也是源于做空国内按揭企业以及与按揭有关的债务。(20: 23)

  现年69岁的西蒙斯1982年创立文艺复兴科技公司之前,为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Stony Brook University)数学系主任。自从1989年开始,他所管理的大奖章基金(Medallion Fund),为投资者赚得的年回报率将近40%。大奖章基金投资领域包括股票、债券、外汇以商品交易等,现在则主要为西蒙斯与文艺复兴科技公司的雇员们管理资金。(20: 28)

  现年40岁的肯尼斯·格里芬以年收入15亿美元入围,虽仅排名第五,却是“十大”中最年轻的一位。他22岁便开创了自己的对冲基金Citadel,而如今,年龄还未翻倍,资金已“爆棚”至近200亿美元,Citadel投资集团每天完成的交易量占到了纽约、东京和伦敦交易所每日交易量的3%以上,占期权市场每日交易量的15%,占美国国债市场每日交易量的10%。(20: 29)

1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云峰[/U]发表的内容:[/B]

(  )―再投资认证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筹)
 
   主要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发展经济、投资、再投资、认证、再认证、咨询、再咨询等服务。
 
   为投资参股、控股国内、外上市公司、...[/QUOTE]
我帮朋友投资,一年收益在100%以上时才吃了他15%。不过我不承担风险。还有的没有分红。
16楼
  目前,国内基金公司的收益提成都在20%以上。非常高,因为他们根本就不会投资。还有损失过半的风险。
 
  国际上会投资的基金提成是在40%以上。
 
  提成30%左右的比较普遍,每个行业都有游戏规则,还是应该遵守游戏规则。
 
  国内所有的基金经理,包括私募基金经理,还包括几个姓曾的经理,还没有发现1个人会投资。他们完全是在听天由命,在投机、赌博。还发现部分私募基金经理,在不正常、非法经营,投机、做庄,操纵价格。内行1看,就知道他们在搞鬼,不是在投资,是在搞邪门歪道。总有1天,他们会翻船的。
 
  您帮朋友投资,我有点担心。
 
  台上1分钟,台下十年功。如果您还没有十几年,最好不要。要学就学投资,不要象部分私募基金经理,自己以为非常高明,其实比猪还愚蠢。
 
  我也无法违反客观规律,我骑自行车,就超过骑摩托车,开车就非常次。神枪手能够人枪合一,我相信,因为我骑自行车,就曾经接近人车合一的境界,自行车已经接近我身体的一部分。如果长期玩枪,肯定也可以人枪合一。
 
  投资和骑自行车一样,3、5年是不可能学会的。
 
17楼
  投资是没有风险的,因为投资是价值。
 
  投机才有风险,因为投机是希望还有1个比自己更愚蠢的傻瓜。
 
  事实已经证实,以前基金公司的掌门人、基金经理都是最后1个,最愚蠢的傻瓜。现在他们绝大多数都已经下岗。
 
  当初我挽救他们,提成要价是国内最高的,也是法律法规的上限。国家规定,一般的技术入股,不超过35%。当然他们可以还价,还可以不提成,协商其它方式。拒绝合作的下场,1家基金公司,在1个半月之后,8个半月,就亏损了740多亿。
 
  挽救59家中51家基金公司的部分电子信:
 
[upload=17168,0]挽救基金公司电子信.jpg[/upload]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