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之道

6楼
泽好。别信“论文”“学位”“职称”之类。那种“高级教师”是混来的。有本事就写出曾氏专论。你才是个人才。
“我是什么大学? 绿林大学!”————全部俯首贴耳,。。。。[EM05][EM08][EM16] 希望有救。  谢谢。
7楼
古代修身养性的人,是为了淡泊名利;而今世上装着德行很高样子的人,却是为粉饰自己,追逐名利。
8楼
    燃烛求亮,读书究理。读书的本来属性应该是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然而,在如此商品化的社会环境中,读书的经济功能被日益彰显,而知识的价值属性被越来越淡化了。如今,中国的教育已经沦为“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知识买卖市场,学校好像企业一样,校长变成了老板,教师成为了工头,而学生成了“包身工”。看看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是多么的功利,进校门后就被灌输就业形势如何如何严峻,如何如何紧迫,然后在各门学科中接触到的竟然是这门科学对以后赚钱、谋取一个好的职业有多么大的帮助。管理学讲的是实践的管理经验;经济学讲的是成本与代价的分析;地理学改为旅游管理学;就连思想道德课都成了传播社交公共关系技巧的讲堂。教育被变得太快的社会牵着鼻子走,校园里到处都飘浮着经世济用的学问。在这种氛围中,大家都想着从知识中直接获得赚钱的本事,知识的价值属性又如何能以修养心性的方式春风化雨般地赋予人们以更高的道德自觉和耻辱感呢?中国各种考试作弊的手段完全可以创造吉尼斯世界纪录,从学术造假、文凭买卖这一侧面,折射出人们普遍存在的饰己要誉的心理。象牙塔内的知识精英们尚且如此,塔外的社会风气更不必说,修身避名者成了稀缺动物,慕华失实、沽名钓誉已经融入人们的潜意思,趋炎附势、追捧大款成为一种时尚……
    读书受教育的目的是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仅仅获得就业谋职的本领,顶多算是“学会做事”,要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则还是要依靠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依靠自身情商的培养造就。愿吾辈同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先祖的大学之道修我身心,身外之物莫恋,不义之财莫贪,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成才观。社会大环境如此,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于事无补,还是从我做起,从我们的下一代做起,培养我们心目中真正的贵族。
    有位老师和我说过:如果在交响音乐会上,你能听完一章不说话,你就是一个绅士;如果你能一个月去听一次交响乐,你就是一个贵族。而一个贵族往往需要三代人才能培养出来。后来在一本叫《格调》的书中也得到了相似的答案,那里面就说,真正的上层人需要三代人才能培养出来。我虽不是贵族,也不是绅士,我不会刻意附庸风雅,但我拒绝庸俗!如果需要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的话,那么从我做起,还有两代。如果你已经有了儿子,那么真正的贵族还会远吗?
9楼
R口乃心之门户
[SIZE=2][b]口乃心之门户,念由心生,在今天物欲横流的社会,你能淡定自己,说出这样的真话,难得可贵,有机会向你讨教![/b][/SIZE]
10楼
隨之社會轉型和世風默化,獨善其身意義上早已滄海桑田。虛榮已經蘊藏在個別名利嗜欲之人的在潛意識裏…… 趨炎附勢拍馬奉承也非盡歸不良風氣,程頤說:“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對道德品行好且有才華的君子值得去敬而趨附也值得學而去奉承,對那種厚學至尊心術不正且獝詐虛偽之小人就應該嗤之以鼻視如敝屣而不是去阿諛唯諾………
1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世源[/U]发表的内容:[/B]

隨之社會轉型和世風默化,獨善其身意義上早已滄海桑田。虛榮已經蘊藏在個別名利嗜欲之人的在潛意識裏…… 趨炎附勢拍馬奉承也非盡歸不良風氣,程頤說:“涵養須用敬,進學則在致知”,對道德品行好且有才華的君子值...[/QUOTE]
以上宗长说的好,也算是看破红尘,也说出了目前曾姓人的本来面目,我跟随宗亲网五年多,注册也三年了,能一分为二、公正说话的宗亲荒谬无几,太多都是不分青红皂白的马屁精,但有一点值得骄傲;姓曾的人头上角比较尖,聪明、能见风使舵,,,,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125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