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老窖渊源

6楼
还好,我们茜草坝曾氏祖先已经先于窖池的诞生前几十年去了泸州。所以他们都有口福。[em08][em08]
7楼
补充泸州老窖的文化篇

“诗成酒力雄”,自古以来,酒伴随人的喜怒哀乐,而诗则直接流露人的喜怒哀乐。酒后吟诗,诗中带有扑鼻的酒香,泸州老窖诗酒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成为千古绝唱,日日夜夜,辉煌不已。

  早在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就写下了“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促吾悠思兮,落笔成赋”的辞赋,对泸州老窖的醇香美味倾倒不已。

  宋代的泸州,出现“万户赤酒流霞”的盛况,“余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写出了酒已进入千家万户、家家饮酒的习俗。当时,粮食的丰盛,使酒业十分兴旺。北宋诗人黄庭坚曾因贬滴来泸州住了半年,就吟出了“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的诗句。在他的《山谷全书》里,还进一步描绘了泸州的酒业:“洲境之内,作坊林立,村户百姓都自备糟房,家家酿酒”。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宋嘉宗四年(公元1059年)十月,与其父苏洵、其弟苏撤曾一起游泸州,对泸州酒业的发达、酒质的优美倾羡不已,著名的《浣溪沙。夜饮》一词,就倾注了苏轼对泸酒的偏爱和迷恋之情:“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三杯未尽兴尤酣。”

  宋代的泸州城,不仅糟户人家多,更有供人登临畅饮的许多大小酒楼。据《永乐大典》转引宋人曹叔远主持编撰的《江阳谱》载称:“南定楼在泸州芙蓉桥及罗城,旧为水云厅”。据《吴船录》记载,范成大从四川成都制置使解任,乘船至内水(今沱江),经过泸州夜宿南定楼时,畅饮泸州美酒,深有所感,在他的名著《石湖集。南定楼》诗中写道:“楼下盈盈内江水,明朝同入大江来。”此诗句,表达了范成大对泸州酒业寄以厚望,愿它象沱江流入长江一样一往无前,蓬勃发展。

  明代大诗人扬升奄对泸州酒更是一往情深,对泸州酒业的成熟与发展盛况亦十分推崇,其中“花骢小市频频过,落日凝光缓缓归”,就写出了夕阳西下其表弟韩适甫骑着高头大马在小市喝酒,从凝光门缓缓归家的情景。扬升奄邀请朋友饮酒作诗,总会开怀畅饮泸州小市酒:“玉壶美酒开华宴,团扇熏风坐午凉。”特别是甲寅正月初三送好友简绍芳,在分别送行之时写道:“艳曲荧弦别思长,华灯相对少晖光,江阳酒熟花如锦,别后何人共醉狂。”

  在泸州城南营沟头,耸立着一座古色古香的亭台楼阁,这就是为纪念张问陶大诗人而建的“船山亭”。

  被称为“巴蜀第一才子”的张问陶,对于泸州老窖,不仅仅是仰慕者,更是知音,他留下了2000千多首诗,大部分描写泸州的酒和泸州的风土人情。船一到泸州,他就吟出“禁愁凭蜀酒,扶醉一开颜”的诗句,带者对泸州老窖深厚的感情,他写道:“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旗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含香给客橙。”诗中,写出了泸州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地方特色,酿酒业的兴盛。
8楼
泸州老窖是我们广东的口碑挺好的!
9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象贤[/U]发表的内容:[/B]

跟我们家有关系吗?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29.GIF[/QUOTE]
象贤宗亲:这个版是宗亲闲读,明白意思吗?不一定跟曾姓有关才可以传贴!
10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能[/U]发表的内容:[/B]

泸州老窖1573.溯公,有机会跟你干一碗哦![/QUOTE]
能哥:只要你参加419就可以跟广溯叔干一碗了![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05.GIF[/IMGA]
11楼
昭和,你看清楚了吗?首创“泸州老窖”的是清代雍正年间从广东五华迁往四川的温氏啊,怎么在广东的口碑会不好呢!哈哈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