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殿堂研究

204楼
[P][SIZE=13px]新年好![/SIZE][/P][P][SIZE=13px]缯氏起源之地,是可以很简单的由文献推定的。《通志·[/SIZE]氏族略》卷三引《世本》所记“曾氏,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曾氏的起源源于夏三康之乱后,少康所分封的几个姒姓之国之一。三康之乱是发生在夏启之后的太康时期,东夷人后羿侵入夏邑,代夏而治。后来夏后相的儿子少康复国成功,反攻击败了东夷人寒浞,最终恢复了对夏地的统治。三康之乱的故事在《左传》中记录的非常详细。夏少康封其子曲烈于鄫,必然是夏地的东部,以固西土。[/P][P][SIZE=13px]《左传襄公四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后羿是从穷石发兵攻打西部的夏邑,后羿也被称有穷氏。而穷石的地理位置是很清楚的。《淮南子》:“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穷石位于今天张掖南部的祁连山北麓,从祁连山发源的弱水也称黑河,源于祁连山西北过张掖,最后北出合黎山,没入额济纳旗所在的居延海的流沙之中。所以东夷人士后羿是从张掖的南部地区发兵而向西伐夏邑,所以夏邑在张掖以西是不容置疑的,古籍中关于穷石位置的记载也只见于”淮南子“。[/SIZE][/P][P][SIZE=13px]少康复国之后,分封缯这个姒姓之国在酒泉,酒泉位于张掖以西不到200[/SIZE]公里的地方,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避免三康之乱的覆辙。所以从文献记载与地理分析上,缯所初分封制地是绝对可以确定的。[/P][P] [/P]
205楼
[P][SIZE=4]《国语周语》:“有夏虽衰,杞缯犹在。”,只需弄清杞与缯的来龙去脉就有了清晰的线索,史学界真有人这么做吗?有难言之隐!源于对文化的不自信,但毁了源头,文化永远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查一下春秋时期诸位杞伯的名字,就知道杞缯的初始来源情况![/SIZE][/P][P][SIZE=4]杞文公-益姑,杞桓公-姑容,杞平公-郁厘。汉代的车师后王叫姑勾,与汉发生矛盾,出走车师国,投奔了夏后氏苗裔的匈奴,姑勾与历史上著名的五船道有关。而发音几乎一样的姑师,姑臧,姑墨,尉(yu)犁都在西域,这其实是已经指明缯来源的证据了。[/SIZE][/P]
206楼
[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SIZE=4]为什么杞伯会保留比较原始的名称,与缯不同?[/SIZE][/FACE][/SIZ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SIZE=4]《史记》:“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後苗裔也。殷时或封或绝。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後,得东楼公,封之於杞,以奉夏后氏祀。”西周时期的杞保留了很多夏代的古制。[/SIZE][/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SIZE=4]东周时期,因为杞一直不与中原诸国结盟,所以杞很长一段时期并没有采纳春秋时期的礼制,而是沿用古制。《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十一月,杞成公卒。书曰“子”,杞,夷也。不书名,未同盟也。凡诸侯同盟,死则赴以名,礼也。赴以名,则亦书之,不然则否,辟不敏也。”鲁僖公之时,缯已经出现在山东,但杞还是不与诸国结盟,在中原各国看来是土里土气的。但对后人来说,杞伯的名号保留了杞人的原始信息,天意如此。[/SIZE][/FACE][/SIZE][/ALIGN][/LINE-HEIGHT][/P]
207楼
[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SIZE=4]正是因为杞一直保存着比较古老的礼制与文化,我们可以从春秋时期杞伯的名称,去了解夏的来历,知道缯的起源![/SIZE][/SIZE][/FACE][/ALIGN][/LINE-HEIGHT][/P][FACE=宋体][SIZE=9pt][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SIZE=4]史书记载直到鲁成公五年,杞才与中原结盟。《左传》记载:”六年春,杞桓公卒,始赴以名,同盟故也。“杞在同盟以后,就慢慢放弃了夏代的古制,而采用了春秋时期的礼制。所以春秋晚期的杞伯名号慢慢趋同于中原,最后几位杞伯的名字-[/SIZE][/FACE]维,敕,春,明显已经采用了中原的称呼了。所以孔子说:“杞,吾不能征也!”[/SIZE][/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8pt][ALIGN=lef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SIZE=4]语言文字要比基因更有指向性,也是最珍贵的历史记录![/SIZE][/SIZE][/FACE][/ALIGN][/LINE-HEIGHT][/P][/SIZE][/FACE]
208楼
[P][SIZE=4]黄帝之像在首山之尾,永远不会消失,曾氏宗亲可以一睹真颜,请勿外传。[/SIZE][/P][P][SIZE=4]《史记封禅书》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SIZE][/P][P][SIZE=5][FACE=宋体][COLOR=black][SIZE=10px]《竹书纪年》:“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 ”[/SIZE][/FACE][/COLOR]
[/SIZE][/P]
[upload=37736,0]汤.jpg[/upload]
209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曾天山]发表的内容:[/B]

黄帝之像在首山之尾,永远不会消失,曾氏宗亲可以一睹真颜,请勿外传。 《史记封禅书》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 《竹书纪年》:“黄帝仙去,其臣有左彻者,削木作黄帝之像,帅诸侯奉之。 ”...[/QUOTE]
天生宗亲好[EM27],你说的首山是否是河南襄城县的首山[EM27]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