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贡心目中的老师--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楼主
子贡心目中的老师--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FACE=黑体][COLOR=#ff0000][SIZE=5][B][IMG]http://www.kong.org.cn/bbs2/images/upload/2009/09/07/181449.jpg[/IMG][FACE=黑体][COLOR=#ff0000][SIZE=5][B][/B][/SIZE][/COLOR][/FACE][/B][/SIZE][/COLOR][/FACE]
[B][FACE=黑体][COLOR=#ff0000][SIZE=5][/SIZE][/COLOR][/FACE][/B]
[B][FACE=黑体][COLOR=#ff0000][SIZE=5][/SIZE][/COLOR][/FACE][/B]
[FACE=黑体][COLOR=#ff0000][SIZE=5][B]子贡心目中的老师[/B][/SIZE][/COLOR][/FACE]——读《亲爱的孔子老师》有感
    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记不得我是如何选择这本书来阅读的了。但拿到手了之后,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它的特别。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对先师孔子的解读,而是一个现代的学者以孔子的学生子贡的身份去讲述孔子一生教育行为的。
 
    作者对子贡的体察,子贡对老师的体察都有很独特的方面。我手头关于孔子和《论语》的书籍不下10本,然而,以纯文学作品小说的形式解读孔子的这还是唯一的一本。不可否认的是孔子的思想是我们这个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甚至构成了整个传统文化的主体,孔子的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这个民族和这个民族的历史,以至于左右着这个民族发展的走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子孙里,无论是我们有意识还是无意识都已经渗透了现实的思想,不管我们是不是愿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都是存在的。
 
    几年前,参加首届教育名家大厦论坛,受几位基础教育界的名师的影响研读《论语》,几年来,有了不少的收获。但关注《论语》能够阅读到的材料,几乎都是带有学术研究特色的书,包括孔子的生平和传记,阅读起来有些难度。但这本书则显得与众不同,作者把子贡当代化,用当今的语言去讲述自己的老师治学、为人、处世的思想和艺术,极易使人理解和接受,阅读不存在任何难度。
 
    应该说作者在推广传统文化方面动了很多心思,下了很多功夫。从子贡这个优秀学生的视角出发,缅怀先师的风貌。所以,作者从另一个方面为传统文化的弘扬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孔子的一生是丰富宏阔的一生,他有很多的思想和观念值得深深的挖掘,值得后人珍藏。我敢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用自己的思想照亮自己身后几千年,但孔子做到了。孔子是教育的传奇,也是历史的传奇,是生命的传奇。他的名字将随同历史一同穿越时间的隧道。我在这里终于明白,每个人的一生不过是历史的一个节点,然而历史的每个节点并不都是辉煌灿烂的,而人的这个节点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却有着天壤之别。从中也使我们明白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懂得了短暂与永恒的转化。
 
    只是孔子的一生所为所思所想,岂止是一个子贡所能全部体味得全的。尽管子贡几乎伴随孔子的一生,不离左右,甚至是在先生离开人世之后他能在老师的墓地守孝六年,终也不能完全读懂自己的老师。而正如孔子的爱徒颜渊慨叹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仅凭这一点,我就明白了为什么颜渊死去的时候,孔子为什么会悲痛欲绝,看来颜渊更理解一个真实的拥有丰富内心的孔子,颜渊深入了老师的灵魂。从另一个层面来说,颜渊才是孔子生命中的朋友。书中所言,也只是子贡心目中的先生之万一。但作者吴甘霖先生已是竭尽努力了,作为读者我们还是应该感谢作者给我们理解先师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
 
    有一种感受诱使我很想阅读和研究《易经》,孔子五十岁历经了苦痛与坎坷后开始向自己的学生传授和讲习《易经》,我私下以为这部《易经》就是孔子给自己的学生开设的哲学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孔子注重给予自己学生的更多的是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孔子一生都在探索规律,寻找智慧,也就是在他的天命之年,终于对人生规律有了一个暂新的认识,所以我认同“找智慧的过程就是找规律的过程”这一观点。谁能看清规律谁也就拥有了智慧。
 
    作为当代的学生,这本书可以作为了解古代文化,了解孔子的的普及读本加以阅读。
《亲爱的孔子老师》佳句摘抄:
  ●如果在对人实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誉去惩罚他,甚至杀了他,这就是虐待,和残杀无罪的人的性质是一样的。
 
  ●只知道以权力、法律来惩治人,这叫做“霸道”,而能够以教化的方式,让老百姓自觉改善提高,这就叫“王道”。霸道崇尚的是“拳头说话”,但教化比拳头更有力量。
 
  ●一流的领导与管理,不是“霸道”,而是“王道”。“霸道”重视压制,“王道”重视教化。“霸道”强调以力服人,“王道”强调以德服人。“霸道”只能让人被动屈服,“王道”却能让人主动改善和跟随。
 
  ●别人可以算计我们的命运,但绝对不能让他们算计了我们的心灵。
 
  ●生气不如争气!
 
  ●用心专一,能通于神。这也是我们学习和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
 
  ●对于一个善于学习的心灵而言,不一定有固定的老师,也不一定有固定的学习场所。
 
  ●学习的目的,固然在于获得新知,更在于创造全新的自我。
 
  ●学习不只是眼睛和手上的功夫,更是心上的功夫。
 
  ●一流的领导,必然是“仁”和“智”的高度结合——要有伟大的情操,要有超凡的智慧;要当领头羊,要当指挥家;要考虑到短期的效果,更要有长远的眼光……
 
  ●下级学习的,永远是上级的背影。
 
  ●消极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阴影,积极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光明。
 
  ●《易经》之道,就是天地之道,或者说是规律之道。找智慧的过程就是找规律的过程。
 
  ●要洞悉进退,进退之道实际上就是圣人之道。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善变者胜!
 
  ●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时一成不变的。如果有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变化本身。绝对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去应对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来作为决定自己进退的基本依据。有大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积极应变。
 
  ●要成功,就要格外重视关系。乾卦是要我们效仿天,坤卦是要我们效仿地。乾卦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要效法天,不懈进取,自强不息。
 
  ●凡事懂得如何进退,这是智者的常识,也是圣人的一大标志。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乾坤合一得大道。乾卦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是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情深者不寿,强极者得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善于当官的人树德,不善于当官的人树怨。当我们以仁爱之心和包容之心待人的时候,会创造很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进行管理的时候,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组织的和谐美好。
 
  ●多要求自己,就是乾卦的自强不息;少责备他人,就是坤卦的厚德载物。
 
  ●谦卦的卦象,是高山隐藏于地中,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
 
  ●一个经常找自己不足的人就会不断进步,而一个经常找别人不足的人就会不断退步。
 
  ●德行宽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溢,此六者皆谦徳也。
 
  ●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
 
  ●做事如果不分大小、不问轻重、不看效果,就必然把握不好度。
 
  ●聪明睿智的人,要守之以愚;多闻博辩的人,要守之以陋;武力毅勇的人,要守之以畏;富贵广大的人,要守之以俭,德施天下的人,要守之以让。这五个方面,是古代贤君守天下而不失天下的原因。
 
  ●中庸之道绝对不会是折中之道。
 
  ●君子不器,就是不要以某种固定的框框来限定自己,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
 
  ●圆通不是圆滑。圆通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而圆滑是只有灵活性,没有原则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似乎剥夺了所有生命的意义,但只要把握了这样三点启示,都会无限延伸——做一个能够照亮自己的人。做一个能够照亮周围的人。做一个能够照亮后代的人。
 
  ●执着追求理想的“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可以统一;倡导个人心灵的快乐与总为天下苍生而忧。可以统一;追求自我完善与促使社会完善,可以统一;圣人和凡人,在一个人身上更是可以统一!
 
  ●死亡似乎剥夺了所有生命的意义,但这属于每个人仅有的一生,却有着非凡的价值。这生命的价值,不是谁给予的,而是靠每个人自己主动赋予的。
 
 [HR]试论子贡的语言技巧

[SIZE=1]作者:刘鹏程
来源:江淮论坛 第6期[/SIZE]
  子贡用了一句妙喻再次把老师孔子的伟大表现得至极至圣。他说:“我们老师的人品是人所达不到的,就像天不能用阶梯爬上去一样啊!” 这是子贡为了褒扬老师所提出的有力的证据。这一论据虽然未曾摆出明确的事实、讲述具体的故事,但是通过形象的比喻、鲜明的夸张引起了人们这样的联想:万里长空博大而无边际,可望而不可及,它正好可以象征孔子的品德、才能所达到的那种极高境界,从而透彻地阐明了“如之何其可及也”的道理。子贡进一步向陈子禽指出:“老师如果获得治理国家的权位,那么他要百姓安家立业,他们自会以礼而立;要引导百姓,百姓自会跟着走;要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前来归顺;要鼓励百姓,百姓就会同心协力、同舟共济。”
 
  最后,子贡说到了孔子的为人:“老师他活得光荣,死了人们感到悲哀。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子贡通过讲述这些最浅显、最为人们所熟识的道理,向陈子禽等对孔子产生质疑的人们表明,老师的人品、学识的高不可攀。这也可以说是子贡真诚、恳切的定论,是子贡情深意切的心声吐露。正如在《孟子·公孙丑上》也记载了子贡的话说:“自生民以来,未有(及)夫子也。” 这就把孔子说成了是一位“亘古一人”的圣人。
 
   这一章节描写了子贡如何用巧妙而形象的比喻消除陈子禽等人对孔子的怀疑,维护了老师的尊严,褒扬了老师的学识。
 
 
 
1楼
楼主辛苦了,学习了解!!!
2楼
生活、生存艺术,学习
3楼
 “●如果在对人实施教育、教化之前,就以法律的名誉去惩罚他,甚至杀了他,这就是虐待,和残杀无罪的人的性质是一样的。
 
  ●只知道以权力、法律来惩治人,这叫做“霸道”,而能够以教化的方式,让老百姓自觉改善提高,这就叫“王道”。霸道崇尚的是“拳头说话”,但教化比拳头更有力量。
 
  ●一流的领导与管理,不是“霸道”,而是“王道”。“霸道”重视压制,“王道”重视教化。“霸道”强调以力服人,“王道”强调以德服人。“霸道”只能让人被动屈服,“王道”却能让人主动改善和跟随。
 
  ●别人可以算计我们的命运,但绝对不能让他们算计了我们的心灵。
 
  ●生气不如争气!
 
  ●用心专一,能通于神。这也是我们学习和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关键。
 
  ●对于一个善于学习的心灵而言,不一定有固定的老师,也不一定有固定的学习场所。
 
  ●学习的目的,固然在于获得新知,更在于创造全新的自我。
 
  ●学习不只是眼睛和手上的功夫,更是心上的功夫。
 
  ●一流的领导,必然是“仁”和“智”的高度结合——要有伟大的情操,要有超凡的智慧;要当领头羊,要当指挥家;要考虑到短期的效果,更要有长远的眼光……
 
  ●下级学习的,永远是上级的背影。
 
  ●消极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阴影,积极的人看到的是世界的光明。
 
  ●《易经》之道,就是天地之道,或者说是规律之道。找智慧的过程就是找规律的过程。
 
  ●要洞悉进退,进退之道实际上就是圣人之道。
 
  ●山无常势,水无常形,善变者胜!
 
  ●吉凶者,得失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时一成不变的。如果有唯一不变的东西,那就是变化本身。绝对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去应对这个变化无常的世界。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来作为决定自己进退的基本依据。有大智慧的人,不但知变,而且能积极应变。
 
  ●要成功,就要格外重视关系。乾卦是要我们效仿天,坤卦是要我们效仿地。乾卦就是要我们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要效法天,不懈进取,自强不息。
 
  ●凡事懂得如何进退,这是智者的常识,也是圣人的一大标志。变化是唯一不变的。乾坤合一得大道。乾卦是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是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情深者不寿,强极者得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善于当官的人树德,不善于当官的人树怨。当我们以仁爱之心和包容之心待人的时候,会创造很好的人际关系,以此来进行管理的时候,会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组织的和谐美好。
 
  ●多要求自己,就是乾卦的自强不息;少责备他人,就是坤卦的厚德载物。
 
  ●谦卦的卦象,是高山隐藏于地中,象征高才美德隐藏于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称作谦。
 
  ●一个经常找自己不足的人就会不断进步,而一个经常找别人不足的人就会不断退步。
 
  ●德行宽容而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而守之以俭者安,位尊禄重而守之以卑者贵,人众兵强而守之以畏者胜,聪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而守之以浅者不溢,此六者皆谦徳也。
 
  ●扬善于公堂,归过于私室。
 
  ●做事如果不分大小、不问轻重、不看效果,就必然把握不好度。
 
  ●聪明睿智的人,要守之以愚;多闻博辩的人,要守之以陋;武力毅勇的人,要守之以畏;富贵广大的人,要守之以俭,德施天下的人,要守之以让。这五个方面,是古代贤君守天下而不失天下的原因。
 
  ●中庸之道绝对不会是折中之道。
 
  ●君子不器,就是不要以某种固定的框框来限定自己,而是根据具体情况随机应变,否则就会作茧自缚。
 
  ●圆通不是圆滑。圆通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而圆滑是只有灵活性,没有原则性。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死亡似乎剥夺了所有生命的意义,但只要把握了这样三点启示,都会无限延伸——做一个能够照亮自己的人。做一个能够照亮周围的人。做一个能够照亮后代的人。
 
  ●执着追求理想的“迂”,与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智”,可以统一;倡导个人心灵的快乐与总为天下苍生而忧。可以统一;追求自我完善与促使社会完善,可以统一;圣人和凡人,在一个人身上更是可以统一!
 
  ●死亡似乎剥夺了所有生命的意义,但这属于每个人仅有的一生,却有着非凡的价值。这生命的价值,不是谁给予的,而是靠每个人自己主动赋予的。”  

学习了。谢谢分享!
4楼
是的,非常易读,非常有哲理,谢谢分享
5楼
绝对经典绝对经典,收藏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