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火群

楼主
跳火群
【泉州】喜氣洋洋“跳火群”  
  除夕,泉州民俗稱“年兜”,是全年最重大的節日,也是團圓的日子。這一天,泉州人祭祀祖先,張貼春聯,吃團圓飯,分壓歲錢,辭年守歲,喜氣洋洋。在泉州一些農村,人們歡快地用“跳火群”、放鞭炮來迎接新年的到來,期盼來年運道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泉州晚報》報道,除夕晚上6時30分許,團圓年夜飯過後,泉州晉江市金井鎮新市村家家戶戶門前點起了火堆,家中男子成員一個個從熊熊火堆上跳過去,俗稱“跳火群”。男子來回跳躍三趟,高高的火焰讓他們顯得更加雄姿英發;女子在旁邊觀看,火光映亮了全家人的笑臉,其樂融融。
  跳完“火群”,鞭炮聲響徹全村四方。各家主婦把火堆的灰燼收置火籠中,藏于房內床下,俗稱“挑金挑銀”,寓意火紅興旺。今年86歲的曾文垵老先生說,從他記事起,晉江金井一帶就一直有“跳火群”的習俗。每年除夕夜,人們都會在天井或自家門口放上一堆幹薯藤或稻草,意為年谷大熟,燔柴報天。點燃後,家中的男性按輩分大小逐一從火堆上跳過去,男嬰也要由成人抱著跳過,如果家中有外出未歸的男子則由在家兄弟替跳。
  跳火群還有歌謠:“跳火群,公擔火群金,婆擔銀,跳火群,牛羊一大群;跳入來,年年發大財,跳出去,無憂加無慮;跳過東,五穀吃不空,跳過西,錢財滿厝內。”
  據悉,“跳火群”在明清時期閩南一帶的地方誌中早有記載。有民俗學者認為,除夕“跳火群”,意在以火驅除身上之疫,表達人們辭舊迎新、驅邪祛疫的美好願望。現在晉江、惠安一帶仍有這種民俗活動,跳火群的人們期盼來年運道旺,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跳火群”結束後,長輩開始給孩子們發壓歲錢。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還在廳堂和房間裏的桌上擺過年飯,飯上壓有紅橘、紅蛋、年糕,硬幣等,並插有“春花”(或稱“春枝”),象徵年年有餘,吉祥如意,添丁進財。還要以三牲供果,敬奉廳中神祗和灶君,俗稱“拜歲”,家務收拾停當後,闔家歡聚一堂守歲迎春,整夜燈火長明。到了零時,跨進大年初一,全村再次燃放鞭炮,驅邪添喜,迎來充滿希望的新一年。
1楼
  呵呵,我们这好像没有这个习俗哦。
2楼
民风习俗各地不同,都希望春节过得快乐.高兴.开心.吉祥,盼望春节后添丁发财,好运气,五谷丰登,财源广进。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