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的帖子怎的不见了?

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敬寿[/U]发表的内容:[/B]

我的帖子是《请有知情的宗亲接续家世源流》[/QUOTE]
 
去了新加坡吧[EM08]
7楼
没去新加坡。
帖子找到了。谢谢。
8楼
不用急,搞清楚问题再说也不晚......。[EM05]
9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敬寿[/U]发表的内容:[/B]

家世源流考录

巫公派85世、大成派81世、村背派27世裔孙敬寿撰

根据家谱记载以及小源村背《曾氏家谱序》(曾肇,1884年5月2日撰)、《小源曾氏重修族谱源流序》(曾荣善,1438年9月1...[/QUOTE]
 
 
何謂  巫公及大成派?
 
文革時有東風及造反派?
 
近代有騎牆派?[EM08][EM04]
10楼
敬寿宗亲:这网就这样,乱得很,找个题目要用半天时间,当你发了这个帖子,后来要想再找,就难了---不好找。另外,在网上的各位宗亲都很好的,只是各自说话的口气、方法不同罢了。
    欢迎你到家来指导指导!!!
11楼
对不起,中午发完贴子办事去了,现在看了帖子,赶紧回复。姓氏的所谓“派”,是指从哪一位祖宗往下排辈份的意思。巫公是我曾姓的创姓祖,其生存时代大约在公元前600—500年间,是大禹次子的后代,巫公父辈以上都在一个叫“曾邑国”(今山东省嘉祥县南武城)的地方生活,巫公生母过逝后,巫公父亲继娶巫公母亲的妹为妻,即巫公的后母,后母赶走巫公后,原为“曾邑”国的地方被后母的娘家人夺去,至使巫公只有投靠姨表兄即当时的鲁襄公生活,这就是历史上的“巫公失国”,巫公失国后,感叹“国都没有了,还要‘曾邑’字旁的‘邑’干什么呢?”于是将“曾邑”字旁的“邑”字去掉,即成了我们现在的“曾”字,这便是曾姓的由来。所谓“巫公派”就是从巫公排起,到现在第几代的意思。巫公生子夭公,夭公生子阜公,阜公生子点公,点公生子参公,参公即历史上著名的孔子弟子曾参,因曾参名望大,故我曾姓很多族以曾参为一世往后排辈份,这就是大成派,也叫圣派,他们之间是可以转换的,因参公是巫公的曾孙,即大成派比巫公派少四代,即大成派一世,便是巫公派五世。曾氏不断繁衍,人丁不断曾加,给修族谱带来很大的工作量,于是又分成很多小房派,他们之间都是可以换算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