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2]曾晓松的文章[/SIZE]
[SIZE=3][B]陌生的城[/B][/SIZE]
[SIZE=2]长江出荆门山后,自古老背的右岸悠然自得地划了一个很流畅的大弧,在这里和蜿蜒八百里奔腾而来的秀丽清江汇合,共同沉积了右岸山峦前一片广阔宁静的绿洲.绿洲对面绿荫掩映的江南岸,有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传统的秀丽清新的现代城市,这便是三江拱卫着的古城宜都了.
[/SIZE]
[SIZE=2] 之所以拟定这样一个题目来写,是因为很久以前,读过一位宜都本土诗人姚永标的小诗集.喜欢里面的每一首小诗: 《夜雾走过的青石板道上》,《 一壶夜茶煮浓的话题》.《常忆起十月的秋声泼满寒塘》, 《你问我的思念》,《你的长发诞生风》,《仿佛一支曲子》,《 苍茫烟雨,打落红无数》.《一江水淹没了多少好女子》……
[/SIZE]
[SIZE=2] 这些小诗的标题下面,有着饱含古典文学功底的深情和丰富的思想内涵,诗人把对家乡的深深眷恋,较好地与五千年主流文化进行了对接,充满诗意的倾诉如三江奔腾的夜流,斑斓中涌动着浓郁的乡土情怀.读着它们,如儿时在江岸石坝上,拾到一颗颗美丽的小石子般的欣喜若狂,深深地与诗人共鸣着对家乡一草一木赤子般的珍爱,拨动着内心最深处的那根根热爱家国的铮铮情弦,让游移在心底,散漫了多年的抽象的乡土情结有了一个明晰的文化意义上的定位.
[/SIZE]
[SIZE=2] 读高中时,住在新街尽头的清江边上,每天傍晚,可以端着饭碗蹲在江边的石墩上, 边吃边欣赏开阔的清江美景:观宋山飞霞,看夕阳归帆,听云树烟柳里的鸥鸟飞鸣和渔舟唱晚.对于旁边一座陈旧的青砖黛瓦的深宅的存在却是浑然不觉,对它,记忆中曾有过仅有过一次的好奇,终因无人讨教,茫茫然而放弃了对谁是它的主人的探究.十五岁那年回北方老家备考,我向外公外婆炫耀我的地理成绩好,在河北地质学院当过教授的外公考问我:你们那个地方是叫宜都吧?我说是的,他接着问:你们那有个杨守敬,你知道吧?我随口便答,是哪个?他在哪里上班?外公听了非常生气:你连杨守敬都不知道,还考什么大学?亏你还是高中生,还生活在宜都.
[/SIZE]
[SIZE=2] 我满面飞红,无语噙泪,外公责备的眼神,至今我还记忆犹新……
[/SIZE]
[SIZE=2] 后来我真的有幸上了大学,才知道了郦道元的《水经注》,才知道了,《水经注疏》与宜都有着怎样的文化血缘,才知道了邻苏老人的故居,就是我上高中时相邻了两年的那幢古旧的老宅子. 才从这些掩隐在充满现代气息的街区一隅的老宅深巷里,隐约窥到一点点斑驳其中的巴蜀文明,三国文明,明清及现代文明在古城宜都二千年来积淀与演化的脉络.
[/SIZE]
[SIZE=2] 上学回来后,面对生活过多年的小城,我便用不曾有过的视角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街面.一条条通向河岸的窄窄的平常小巷,在我眼里变得幽深起来,先人们把住家居舍相对建成如此蜿蜒深幽的小巷,就是为了便于引发子孙后代们对往事的思古幽情么?小巷深处开轩相对的木板小楼上,窗台隐约可见的水灵灵的盆花,让人情不自禁地穿越时空的阻隔,去遥想当年绿绿兰花叶子后面晃动着的纤纤倩影,她们个个如杏花一样地清秀,能在宣纸上写出和她们本身一般纤丽隽秀的毛笔字.吸引着过往行人驻足的目光.,房门口的石梯拾级而下,粗布围腰的挑夫们唱着粗犷的号子,肩膀上粗粗的杠子扛着货物从桥河边涌上来,让人想来觉得羡慕而沮丧:什么时候才能再现他们那种粗犷的身板和豪放的嗓门儿啊!
[/SIZE]
[SIZE=2] 沿江而立的望江楼,不知损毁于何年,来到它的遗址,让你能充分领略名存实亡这个词组的含意.登此楼旧址,却不难感受到昔时闺怨句中的"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的怅然意境.每到五月春风浩荡时,少男少女总爱成双结对,于望江楼前杨柳掩映的长江岸边,演绎出一幕幕"望江楼前水含春,乌衣子弟伴红裙"的风景线来.端午前后,向晚人稀时,伫立于复建的合江亭中,任由江风拂面,眺极远山近廓,满江残阳如血,极为撩拨情思,不由心随景恸:
[/SIZE]
[SIZE=2] 月照合江亭中人
亭前水逝几度春
临风伫立何为尔
遁入烟波画里身
轻风澄水洗月轮
光影潋滟漱漱冷
山远水远人还远
何时共我泣长恨
孤月皎悬对暗城
唤声子昂情顿生
古今来者何时现
怆然同悲涕陆城
嫦娥已把西山枕
鸡鸣三江楚夜魂
屈子当年若留意
声声挽歌千古恨
日月回转流星辰
泥沙沉浮唯水真
心随水去谁泪多
合江亭里惟斯人
[/SIZE]
[SIZE=2] 那段日子我常常失眠,瞪着双眼仰望窗外的夜空,静静地,听月色下随风摇曳的树影在窗口婆娑,想象着古贤们当年驻足宜都时的感受,是否都如明人王之栋所言的:"此山此水,倘得陶元亮,韦苏州,白乐天辈一两人妆点其中,宁不人与山水俱胜哉!"第一次感触到了深厚的底蕴对于一个城市的深远意味,这决不是表面的商业化繁荣能够取代的.
[/SIZE]
[SIZE=2] 认真地品读一下宜都,每一块斑驳的青石板上,都刻有一个我们不曾知晓的故事 ,邻苏巷里已残存不多的古墙壁里,每一块老灰青砖里,都砌有古城的神秘厚重与陌生......
[/SIZE]
[SIZE=2] 宜都,是一座我未曾读懂的陌生的城.
[/SIZE]
[SIZE=2] 后来走过很多地方,大城市,小城镇,浮华的闹市街景看的多了,现代风格相互效仿,全国的城市建设风格大多呈一个样,多个城市的记忆很快地重迭在一起,闹不清哪个是哪个城市的特征了,唯有当地的自然生态,历史典故,文化遗迹和古老的建筑,却都还鲜活地存在于记忆里,丝毫不曾混淆过.我似乎明白,原来一个城市的文化景观,主要是*建筑这种艺术形式最直接地记录和传承的,这种承传的主体,除了宗教寺院皇室宫殿,大量的又是平常市井和古民居.
[/SIZE]
[SIZE=2] 纵观一下我国历代的文化传承载体就不难看出,清晰地显现出建筑的复兴是这一传承的主脉,而建筑本身又成为其它文化形态传承的主要载体.乱时毁坏盛世兴,昏浊毁损清明修的事例不胜玫举,最典型的事例是,古代有范仲淹记录的岳阳楼重修记,当代有武昌对黄鹤楼的重建为代表的诸多事例.
[/SIZE]
[SIZE=2] 古今头脑清醒之人大都懂得这样一个常识,有了古老建筑文明的存在,方显一地文化渊源之流长,底蕴之厚重,人民有涵养,城市有品味,所谓人杰地灵是也.纵览世界历史,为什么世界上所有经济文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除开战争的破坏,不仅都没有拆除历史悠久的古迹,而是都斥以巨资,在尽力修复保护残破的和被破坏的遗迹,没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也都在尽力培植着自已的民族和地域的特色文化?因为他们谁也不想被外来文化所淹没,他们都清楚地知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文化发达是一个民族发达兴旺的象征,而建筑,则是一个城市文化标签……
[/SIZE]
[SIZE=2] 文革过来人都知道,破四旧对于宜都这座古城的文化是一场什么意义上的浩劫,古城石牌,雕梁画栋被大量拆除,文物字画被付着一炬.所幸之极的是,改革开放后的宜都,经济快速发展,市政建设成就斐然的同时,本市文化底蕴的发掘传承与续链工作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成了宜都城市发展蓝图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宜都的部分古迹得以恢复,文峰塔得以重建,合江亭得以复原,晚清文人杨守敬故居被保存了下来……有识之士正在极尽微薄之力,策划融资复修更多的古迹. 对于受儒道文化熏陶了几千年的宜都人民来说,这不用说是个好消息.这,并不仅只有旅游价值,也不仅是只增加了潜在的商机.宜都人的普通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家长送孩子去研习书法,每到年关,小小书法家们在街头免费给市民书写对联,展示自已的艺术才华和书德,文学,书画,诗词楹联,摄影,音乐戏曲等各类艺术形式的民间社团丰富着城市的文化生活,这不能不说是受到宜都传统文化的影响,杨学潜移默化的熏陶.我们有理由认为,杨守敬的宅院得以保留和复建,就是为宜都人树起了一面精神旗帜,守敬文化和其它宜都文化一样,标志着古城的文化底蕴是深厚而有源的,标志着宜都人儒雅的文化精神风貌,他们,和他们的后代,都要带着古城高高的文峰笔,带着守敬故里厚重的翰墨砚,带去家乡儒雅的古风,从这里走出去,走向世界,去搏得事业的成功,去倾倒世人的轻慢,然后还要回到这里,回到这一片令他们依恋的故土.
[/SIZE]
[SIZE=2] 我之所以喜欢《陌生的城》和这本诗集的作者,是因为有感于他不是空羡别人的城市因一首诗或一个人而出名, 而是以至诚的情感, 呤哦出了深爱养育自已这片土地的心声,没有任何功利的动机,只为源于内心深处对宜都故人故土那一道解不开的情结……
从乡下到城里/ 跋涉过一种沙漠/ 江南草长/ 雨打归舟/ 设想如你筑一座陌生的城/ 想起一首古诗/ 总觉得身后有索索的足音……
[/SIZE]
[SIZE=2] 如果所有宜都人都对这片古老的热土倾注入这样赤诚的真情,宜都的市民,商人,文人,政要,投资者,建筑工程设计师们,都能以弘扬宜都文化为已任,那宜都的未来,在人们的心中,还会是一座陌生的城么?
[/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