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财富1
    • 积分655
    • 经验37854
    • 文章658
    • 注册2005-04-24
    胡卫平馆长与<曾国藩研究导报>

     [SIZE=3]  胡卫平先生于1982年开始对曾国藩进行研究,从那时起,他就与曾国藩及其家族结下了不解之缘。1998年,他被调任双峰县富厚堂管理所所长兼蔡和森同志纪念馆书记。由此,他就专事富厚堂的修复、管理、开放等工作,并孜孜不倦、广泛深入地研究曾国藩及其家族。20余年来,他以突出的成绩多次被双峰县人民政府记功嘉奖,并获得“双峰县有突出贡献人才”的称号。在学术研究上,他撰写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成为曾国藩学术研究知名度颇高的人物。1995年、2006年他参与和组织了在湖南省双峰县举行的两次全国曾国藩学术研讨会,得到了曾国藩研究专家唐浩明、王澧华、成晓军、梁小进等及学术界的诸多好评。南京大学徐雁教授称其为“草根学人”,曾国藩家族的后裔亲切地称其为曾氏家族的“管家”。2006年9月,世界曾氏宗亲总会理事长曾信雄、台湾曾氏宗亲会理事长曾隆瑞、台北曾氏宗亲会理事长曾华松、世界曾氏宗亲总会秘书长曾清诚联名向其颁发了“忠恕孝悌,百世垂芳”的大型镀金铜盘,以示鼓励。

    [SIZE=3]事业为重 唯独忘我

       胡卫平生于1952年,1980年调入双峰县图书馆工作。自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做好地方文献收集和研究工作。在做好图书馆工作及研究的同时,他还撰写了《富厚堂藏书楼》、《曾国藩买“正史”记》等长篇论文,并在《双峰文史》发表有关地方文献的文章10余篇。1996年又撰写了《曾氏富厚堂藏书楼及其主人》、《曾国藩与船山遗书》、《求阙斋日记类钞考略》等一批重要的学术论文,先后在一些重要刊物或专刊上发表。调入富厚堂管理所后,于2000年译成20万字的《乾隆皇帝评点古今》一书,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2004年主笔辑注了18万余字的《曾国藩联语辑注》,由岳麓书社正式出版。

       胡卫平于2000年参与了大型历史文献片《曾国藩与他的故园》的脚本起草和审定工作(已由湖南省出版局发给版权证书)。2005年参与了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组中有关曾国藩故居的拍摄工作。2008年参与了长春电视台制作的历史文献片《百年家族——曾氏家族》的拍摄工作。

       胡卫平到富厚堂工作后,就没有休过探亲假。为了事业,他与妻子长期两地分居。为了事业,他不到非住院不可的地步不顾及自己的身体。2004年的一天,他清早赶去富厚堂接待省里有关领导,乘坐的公共汽车出了车祸,他脊椎骨折须住院3个月治疗,但他只住了23天医院,即回家一边休息,一边写作。2006年6月,他83岁的老父亲因脑溢血住院,因为工作太忙,他没有陪伴一天。
    [/SIZE]
    [SIZE=3]研究求实 不务虚名

       1998年起,胡卫平担任双峰县富厚堂管理所所长。2004年他任曾国藩故居管理所第一副所长、党组成员。2006年(湖南省)曾国藩研究会正式成立,他担任曾国藩研究会办公室主任。不论担任哪个职务,公务再繁忙,他始终如一、孜孜不倦甚至加倍努力地从事学术研究,以“曾国藩藏书”及“曾氏家族”“湘军集团及其人物研究”的研究为主,并由此所涉及多个方面、项目的研究。较为大型的研究成果如《曾国藩藏书》(20万字)一书已完成初稿,部分章节已经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有的同志劝他尽快出版,他总是说:“不急,史料尚待挖掘,一个人一生能写一部传得下去的作品就可以了。”

       《湖南文化世家传——荷叶曾氏》(湖湘文库丛书中的一种,40万字)已与湖南人民出版社签订出版合同。胡卫平做学术不论是长篇大论还是分散个篇,从不随意作结论定论,而是以史实为依据进行充分阐述。2007年12月15日至17日,“曾国藩与晚清中国”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大学举行,胡卫平在发言席上刚刚作完《曾国藩组练“湘军”》的报告,湘大一教授就“湘军”和“湘勇”的正式立名成军等有关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质疑,胡卫平根据史实又即席作了陈述。此后,他又查阅湘军10多位将帅的文集,写出了《湘军源流记》、《湘军立名及其发展考述》共6万余字的文章,在刊物上发表作为补充。对于这些成果,特别是有关曾府藏书、湘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南京大学藏书研究专家徐雁教授评论说:“草根学人并不逊于经院学者。”河南省中国藏书史研究专家范凤书先生专门致信说:“我惊喜了解到曾国藩家族有丰富的藏书,还是几年前读到先生那篇《富厚堂藏书楼及其主人》一文开始……先生的大文已唤醒了世人的注意。”这些成果和专家教授的信函充分说明胡卫平的学术成果,是严谨求实的。
    [/SIZE]
    [SIZE=3]史料翔实 正本清源

       1949年解放后,富厚堂是攸永人民公社(乡政府)、乡中心医院、供销社等单位驻处。对全国仅存的这个乡间侯府的修复、文物收集(征集)或者进行学术研究,胡卫平及其一班人不是急于求成,而是坚持“辨章学术、考证源流”的优良作风、学风,从不以虚妄之举为之。举“湘军研究”为例,在史学界和学术界,有关湘军的解释及说法很多,有的说法和解释与历史实际中的湘军有很大区别,有的对“湘军”和“湘勇”概念模糊,有的对“无湘不成军”和“无湘乡人不成军”、“无湘中人不成军”的说法分辨不清。据此,唐浩明在一次学术研究会上建议重新写一部《湘军志》。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胡卫平正在着手整理,计划出版一部新的《湘军史》,以纠正历史上一些不实的说法,还“湘军”本来面貌。

        在曾国藩故居,胡卫平又亲手建立起“曾国藩研究资料中心”,从一张白纸发展到目前拥用各种书籍、字画2000余册(件),价值上百万元。台湾著名学者楚菘秋在参观后,紧紧握住胡卫平的手说:“真诚地希望你在这里多干几年。”

       正因为胡卫平对曾氏研究的执著,他与曾氏后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居住在长沙的曾氏后人与他亲如一家人。由于胡卫平的诚恳,他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管家”。许多报刊、电视台记者去采访他们时,他们都说:“你最好去找胡卫平先生,他比我们更熟悉曾氏家族。”目前《湖湘文库》增订重版《曾国藩全集》为三十二巨著,其中许多未刊资料,就是出自曾国藩研究资料中心。

       胡卫平先生创刊并主持编辑的《曾国藩研究导报》,是目前国内唯一定期出版的专门研究曾国藩及其家族的一份内部资料,已经出了20期,由于资料翔实、正本清源,很有学术研究参考价值,受到了唐浩明、王澧华等一批学术研究界权威人士“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的高度评价。广东惠州学院成晓军教授也曾评价说:“导报一点不土,比教授还教授,比学者还学者。”原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姚守拙教授看到《导报》后,曾问“每期出多少份?这样有价值的刊物,希望能寄到省直各机关部门”。《导报》也成了联系海内外曾国藩研究者、外国友人和曾氏后裔的重要桥梁。这与胡卫平及其同事们重证据、重历史条件、重辨章学术、考证源流有直接的关系。

        胡卫平对事业执著追求的精神,对学术研究严谨扎实、不尚空谈的风格,与时间赛跑、勇于攀登学术研究高峰的意志,一定会有新的成就奉献于社会![/SIZE]              [/SIZE]            
                       
                                                              转载

    曾太太爱喝玫瑰茶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73昭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86
    • 财富8
    • 积分4292
    • 经验1135944
    • 文章8150
    • 注册2005-04-19
    [upload=12463,0]与胡卫平.JPG[/upload]
    上图:胡卫平与我
     
    胡所长是个朴实而有才华的学者,默默无闻从事曾国藩研究多年,硕果累累。
    家广东佛山。QQ328772539;邮箱:zhaoyan@zengshi.net  
    [GLOW=255,RED,2]点击进入:[URL=http://blog.sina.com.cn/zeng163]昭演的博客[/URL][/GLOW]
    宗旨:研究曾氏历史  弘扬宗圣公思想  团结曾氏族人!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胡先生为我们研究历史做了榜样,我们曾氏宗亲理要好好研究自己的曾姓历史!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548
        • 经验44687
        • 文章527
        • 注册2005-06-19
        [TABLE][TR][TD][IMGA=1,left]http://www.xxcb.com.cn/newsimg/07/12/2007-12-9-9-22-02-742.jpg[/IMGA][/TD][/TR][TR][TD][/TD][/TR][/TABLE]
        [TABLE][TR][TD][IMGA=1,left]http://www.xxcb.com.cn/newsimg/07/12/2007-12-9-9-21-58-530.jpg[/IMGA][/TD][/TR][TR][TD][/TD][/TR][/TABLE]
        [TABLE][TR][TD][IMGA=1,left]http://www.xxcb.com.cn/newsimg/07/12/2007-12-9-9-21-55-949.jpg[/IMGA][/TD][/TR][TR][TD][/TD][/TR][/TABLE]
        [TABLE][TR][TD][IMGA=1,left]http://www.xxcb.com.cn/newsimg/07/12/2007-12-9-9-21-52-864.jpg[/IMGA][/TD][/TR][TR][TD][/TD][/TR][/TABLE]
          我们的城市口述史:人物·名门之曾国藩家族(完结篇)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刘建勇 实习生谢灵芝

          1949年开国大典,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右一)和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前往天安门观礼台。

          本版图片均由曾国藩故居管理处提供。

          曾国藩的孙女曾广珊。

          曾约农(左)和曾宝荪。

          曾昭燏。

          曾宪琪和曾宪华是堂姐弟。他们都是曾国藩的玄孙。当我要求他们讲讲曾家后人的故事时,他们都建议我去找胡卫平:“他是我们曾家的总管,曾家的事他比我们任何后人都知道得多。”

          胡卫平是曾国藩研究会办公室主任。从1995年到现在,他呆在双峰曾国藩故居12年了。这12年里,胡卫平走访了几乎所有曾家后人。

          胡卫平说,对曾家了解得越多,对曾家的女人越是佩服。他说他以前只知道曾家的男人是多么风光,没想到他们背后还有一群其实也很风光的女人。

          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群风光的女人。

          口述:胡卫平(55岁,曾国藩研究会办公室主任)

          1

          郭筠相当长的时间,其实是福厚堂的第一主人,

          曾家子孙几十口人都听她的

          荷叶曾家后人,成才的,大多数是曾纪鸿(1848-1881年,曾国藩次子)这一房的。曾纪鸿是清末著名数学家,可惜去世得早,丢下四儿一女给他的夫人郭筠(1847-1916)。

          郭筠是郭沛霖(1809-1859)的女儿——有人以为是郭嵩焘的女儿,郭沛霖是曾国藩的同年,他们一起考取进士,一起进翰林院,两人感情好。曾纪鸿1岁的时候,曾家和郭家就把他们的婚事定了。

          郭沛霖去世的时候,郭筠12岁,成了郭家的女主人,当起了家。她在郭家,要做很多的事,没什么时间看书。后来她和曾纪鸿完婚,她曾对人讲过:大部头的书,如《十三经注疏》等,都是到曾家来,在文正公指导下才读的。

          曾国藩有两个儿子。曾纪泽是长子,长期出使外国,从光绪三年离开福厚堂(曾国藩故居)后,再没回来过。曾纪鸿又去世比较早。郭筠相当长的时间,其实是福厚堂的第一主人,曾家子孙几十口人都听她的。她写了个《曾福厚堂日程》,要求子孙自立自强。

          她的四个儿子,大儿子曾广钧,23岁就中了进士。二儿子曾广镕,后来是湖北按察使。老三曾广铨,当过中国驻英使馆参赞,又当过出使韩国、德国的钦差,二品。老四曾广钟,浙江候补道。女儿曾广珊,诗写得好,字也写得好,曾广珊的儿子是俞大维(1897-1993),当过四次国民党的“国防部长”。

          不仅子女,孙辈她也管。每房长孙,不管孙男孙女,她都要带到身边,她女儿曾广珊的长子、俞大维也带在身边教,她请了个日本人给孙辈教日语,请了个江南制造局的学生教英语。除了老二曾广镕的女儿私塾读完就嫁人了,别的她都送到国外去留学了。

          郭筠子孙教得好,她自己的诗也写得好。王闿运给她的诗集写过序。

          2

          毛泽东对曾宝荪、曾约农讲:你们两位曾先生,

          书读得好,品德也高尚,可惜我们政见不同

          郭筠的字是诵芳,她的书斋取名“艺芳馆”。曾宝荪(1893-1978,著名教育家,曾广钧女)从英国回来,办学校,用的就是她奶奶的书斋名字,叫艺芳女校。

          曾宝荪4岁就跟郭筠读书,14岁离开福厚堂到上海,16岁去英国伦敦留学,23岁她和堂弟曾约农一起学成归国,她是伦敦大学第一个拿到理科学士学位的中国女性。

          曾宝荪去英国前,在浙江一个高等女校读过。从英国回来后,这个高等女校的校长巴路义(英国人)支持她在湖南办女校。她就和堂弟曾约农一起创办了私立艺芳女子学校,曾约农是教导主任,她是校长,她还兼任了省立第一女子师范的校长。

          艺芳女校办在曾国藩祠,1918年开始招生,旁边是船山学社,毛泽东的自修大学就办在船山学社。两个学校有些矛盾。前几年,曾约农从荷叶老家带到台湾的书童朱竹生回到福厚堂,他跟我讲过,曾宝荪一直记得一件事——毛泽东有一次曾到艺芳女校对曾宝荪、曾约农讲:你们两位曾先生,书读得好,品德也高尚,可惜我们政见不同。

          解放前,曾宝荪和曾约农去了香港,然后又去了台湾,走之前,带了些福厚堂曾国藩的藏书。

          艺芳女校3次停办,3次复校,前前后后办了26个初中班、19个高中班,出了不少人。朱竹生讲,台湾现在还有艺芳校友会。

          3

          曾昭燏自杀是在1964年12月,

          她一个人上了灵谷寺,从灵谷塔上跳了下来

          1964年去世的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中学是在艺芳读的。曾昭燏是曾国藩大弟弟曾国潢的孙女。她家有三姐妹都在艺芳读过。她大妹妹曾昭懿从艺芳毕业,到了金陵大学,后来是协和医学院医学博士。三妹曾昭楣,西南联大生物系毕业,她丈夫是谭延闿的公子谭季甫。

          曾昭燏大学是在南京中央大学读的,学制4年,她有3年是住在胡小石(1888-1962)家里,专攻文学史和书法。胡小石是国学大师,中文系主任。从中央大学毕业后,曾昭燏还在金陵大学国学研究所学了两年,然后到伦敦学考古。

          她一开始没想到要学考古的,她在给曾约农的信里说,她到伦敦的时候,是一学年的最后一期,各大学停止招新生,她的朋友劝她到一个补习学校学习,她嫌这个学校是专门给英国的殖民地来的学生办的,没去,自己到伦敦的各个大学去旁听,结果被伦敦大学艺术学院的考古课迷上了,后来她就学了考古。

          南京解放前,国民党把中央博物馆的文物转移到台湾。曾昭燏极力反对,讲,运出文物,在途中或是到了台湾后,万一有何损失,则主持此事者,永为民族罪人。文物运到台湾后,她还给国民党写信,要求把文物运回。

          曾昭燏在考古界很有名。当时她被称为南霸天,和北大的夏鼐有“北夏南曾”的称号。她解放前是南京中央博物馆的总干事,解放后,南京中央博物馆改成南京博物院,她是副院长、院长。毛主席都晓得她,有次讲话时提到了曾昭燏:曾国藩的后代,还有个叫曾昭燏的。

          曾昭燏自杀是在1964年12月,当时各方面环境都对她不利。她自杀前还接到了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证书。她对同事讲:这个也救不了我。她自杀前在医院看病。看完病出来,她跟司机讲,想去灵谷寺散散心。司机就把她拉到灵谷寺。她下了车,给司机一包苹果,要司机等她。她一个人上了灵谷寺,从灵谷塔上跳了下来。后来发现她上衣口袋里有张字条,说:我的死与司机无关。

          曾昭燏死后,陈寅恪写了首悼亡诗,其中有这么两句:高才短命人谁惜,白壁青蝇事可嗟。陈家和曾家有联姻,他们有走动。陈寅恪是当时唯一敢给曾昭燏写诗悼亡的。

          曾家第一个共产党员,是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1937年和叶剑英结为夫妻

          4

          曾国藩家族第二代还有个媳妇刘鉴(1852-1930),和郭筠差不多。刘鉴的丈夫是曾纪官,曾纪官是曾国荃的儿子。曾国荃的两个儿子都30岁左右就去世了,曾国荃就把两房孙辈全交给了刘鉴。

          刘鉴是个才女,她写过一篇《集字避复》,这篇文章收了3800多个常用字,没一个字重复。刘鉴拿这篇文章作为识字课本。

          曾家第一个共产党员,目前知道的,是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1910-1989),解放后,曾宪植当过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宪植的父亲曾昭和是刘鉴带大的,14岁就中了秀才,是中国最后一批秀才之一。曾宪植小时候也是跟着刘鉴读书的,后来她没到艺芳女中读书,进了徐特立当校长的古稻田师范学校。

          1927年春,她妈妈做生日酒那天,她瞒着家人和同学跑到武汉,考进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后来又参加北伐。后来又到了广州,参加了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她和叶剑英到了香港,在廖承志手下工作。

          1937年曾宪植和叶剑英结为夫妻。1938年曾宪植生下叶选宁,叶选宁还没满周岁,曾宪植就把他送回荷叶。抗战胜利后,叶选宁和他外公曾昭和到了长沙,住府后街。曾昭和送叶选宁到幼幼小学读书。1950年,叶剑英(从广州)去北京开会,经过长沙,找到曾昭和,把叶选宁带到北京。这是叶选宁第一次看到叶剑英。

          “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曾宪植被斗得很惨,在(河北)衡水五七干校经常被拖起去“陪斩”。1975年,叶选宁到衡水去看曾宪植,看到曾宪植被折磨得非常虚弱,就给毛主席写了封信,要求接他妈妈去看病。毛主席在叶的信上批复:拟同意他的请求,请恩来同志予以安排。周总理看到批复,马上安排了车把曾宪植接回了北京。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积分270
          • 经验27558
          • 文章506
          • 注册2007-04-26
          感谢几位宗亲的介绍。顺祝各位新年好!
          四川达州曾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四川达州曾氏通谱》总编,农行干部,祥字辈。达州5县1市1区人口650余万,其中,曾姓人口逾六万。联系:13778330428 qq:574970349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24
            • 经验3747
            • 文章110
            • 注册2006-05-06
            感谢胡所长,向你学习,祝你建康。
            王英海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