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0
    • 经验287
    • 文章12
    • 注册2006-04-17
    曾国藩与猪婆大山
    [SIZE=5][B]      [/B][/SIZE]

    [SIZE=5][B]     曾国藩与猪婆大山[/B][B][/B]

    [B]         罗绍志[/B][B][/B]
    [/SIZE]


    [SIZE=3]   曾国藩与猪婆大山,一个为人,一个是山,似乎扯不到一起。然而,凡熟知此山人文景观者,都知道这位近代中国著名的历史人物,确实与猪婆大山有着密切的关系。[/SIZE]

    [SIZE=3]   事情就有这么凑巧。曾国藩的故里在大界高嵋山,地处双峰县的最东边;猪婆大山为双峰县的最西边。在高嵋山的白杨坪有处天子地,故又名天子坪(曾国藩在《家书》、《日记》中称“添梓坪”);猪婆大山的四方顶也有处天子地,亦称天子坪。据传,曾国藩的迁湘始祖曾孟学,多么想得天子,到处“寻觅”天子地。他先在与衡阳毗邻的湘乡大界觅到白杨坪这处天子地;尔后又往西行,至湘乡与宝庆接界的猪婆大山寻找天子地(一说他在涟水上游两岸觅地)。曾孟学本来是很欣赏猪婆大山这处风水宝地的,只因距离祖宗衡阳较远,“父母在,不远游”,所以最后才在大界天子坪(即白杨坪)定居下来。
    [/SIZE]
    [SIZE=3]   时过境迁。到了乾隆年间,高嵋山下的曾家虽然已几代勤劳耕作,其家业还没兴旺起来。而猪婆山下龙王湾的朱家,却成了百万富翁。有个叫朱祖礼的人(朱姓称青溪公),至道光年间,不仅在邵阳开设的“玉和样’店,已成为有名的“毛板巨商";还先后在龙王湾营建华厦四堂,冠以“拱辰”、“绍箕”、“尚智”、“树德”之堂名;所置的田地纵横十余里,在湘乡显耀一时。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很羡慕朱家。一天,他沿着先祖走过的路线,从大界白杨坪往西行,来到猪婆大山下,拜访了朱祖礼的第五子朱岚暄。曾麟书与朱岚暄“一见如故”。尔后,虽然两人“相去远”,但你来我往,关系密切,友谊甚深,正如曾麟书在咸丰六年四月所作《朱君岚暄六十寿序》所言:
    [/SIZE]
    [SIZE=3][/SIZE]

    [SIZE=4]  [/SIZE][SIZE=3]吾友朱君岚萱[/SIZE][SIZE=4](喧),[/SIZE][SIZE=3]笃行君子也。居邑之西鄙,余居南鄙,相去远,或终岁不得一见,或岁三数见。余心慕其为人,与之订交。岚萱少余七岁,每见恒以长者之礼事余,余敬之爱之,心藏而众誉之,盖历二十余年,而交益密,知其行谊更深……
    [/SIZE]
    [SIZE=4][/SIZE]

    [SIZE=3]   道光十八年(1838),曾国藩准备进京殿试。赴京前,曾麟书带着他去游历猪婆大山,拜访这位挚友朱岚暄。其实,当时曾国藩家经济窘迫,与其说去拜访,不如说去借进京路费。朱岚暄是个识才、爱才的人,得知曾国藩正准备赴京赶考,便慷慨解囊,掏出50两银子给他作途中的茶水钱。曾国藩接过银子,喜出望外,立即写下借据,表示考后定当偿还。
    [/SIZE]
    [SIZE=3]   关于曾国藩这次在朱家借得50两银子的事,我们可从他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月初十日《致温弟沅弟》家书中考证:[/SIZE]

    [SIZE=3][/SIZE]

    [SIZE=3]  家中欠债,则兄实有不知者,……兄所知者,仅江孝八外祖百两、朱岚喧五十两而已。[/SIZE]

    [SIZE=3][/SIZE]
     
    [SIZE=3]  我们还可从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的几封家书中看到,他不忘朱岚暄之恩,曾多次在京托郭筠仙、冯树堂带回挂匾、条幅、对联等礼品给朱,以表谢意。据朱家后裔说,曾国藩所借之款不只此50两银,一共有200两,后来全部还清了。其祖传过,当时食盐昂贵,曾国藩一次在京派专人送回好几吨盐票到大界白玉堂,再由白玉堂用10多架抬箩送来猪婆大山麓绍箕堂,以偿还借款[/SIZE][SIZE=4]。[/SIZE]

    [SIZE=3]   朱岚暄本来早在湘乡享有“朱百万”的盛名,自与曾家“订交”后,其名气更大了。咸丰三年(1853),因先一年湖南干旱而发生饥荒,朱岚暄除向猪婆大山周围的农民广施粥、米以救饥外,还“好义轻财”,  向湘乡县府“捐赈万金”。其时,曾国藩奔母丧在籍,写信给宝庆知府朱孙贻,赞朱岚暄“捐万金以赈饥,可谓豪杰之士”(曾国藩:《与朱孙贻》,咸丰三年二月二十七日)。曾国藩还与湖广总督张亮基题赠朱岚暄《全湘食德》之金字匾。此匾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还一直悬挂在绍箕堂,曾吸引过各地不少士绅前来观赏,猪婆大山和绍箕堂之名,也因此而远扬。[/SIZE]

    [SIZE=3]   咸丰六年(1856)四月,朱岚暄六十大寿,湘乡县的大小官员都来猪婆大山脚下拜寿。大界白杨坪去了12架抬箩,曾国藩的父亲还亲笔为他作《朱君岚暄六十寿序》;曾国藩也从江西军营派专人送来以自己领衔,有28个湘军名将和两江总督府官员签名的《寿屏》。由于曾国藩的影响,宝庆知府和湖南巡抚也来祝寿了。曾一时,猪婆大山“百官云集”,猪婆山下朱家的盛名,传遍湖南。话说这次为朱岚暄祝寿,赠送的寿匾、寿屏、寿联,挂满了绍箕堂。曾麟书在《朱君岚暄六十寿序》上的落款自称“愚兄”;曾国藩在所赠《寿屏》上则自称“愚弟”。父子俩都同朱岚暄称兄道弟,在当时传为笑话。后来朱家调整悬挂的匾、联,曾家赠送的只挂了曾麟书的《寿序》,将曾国藩领衔所赠的《寿屏》收藏起来了。[/SIZE]
     
    [SIZE=3]   咸丰七年(1857),曾国藩兄弟为奔父丧,都从江西回到荷叶,朱岚暄也前去吊孝。翌年春,曾国藩与曾国华应朱之邀,重游了猪婆大山。当时,朱家在龙王湾建的“四堂”全部落成,其规模比大界曾家的白玉堂、黄金堂、修善堂、华祝堂(即曾国藩早期书信、日记中称之的“四宅”)要大得多。其中树德堂三进三横,富丽堂皇,是朱岚暄为两个儿子分居,其长子朱翠峰分得绍箕堂,其次子朱海峰则新建树德堂。此时其堂名还未取定,曾国藩给他取“树德”以对“绍箕”,并为他书写了“树德堂”三个大字。此屋至今保存完好,曹门上的三个大字仍然那么鲜明夺目,一直还吸引着过往行人对曾国藩书法的欣赏。[/SIZE]

    [SIZE=3]   曾国藩与曾国华自这次游历猪婆大山后,再没有回过家乡了。但与朱家的关系并未中断。尤其是曾国华从朱岚暄家回去后即赴江西九江镇压太平军,不久就阵亡于安徽三河镇。他生前与曾国藩多次谈过朱家,很羡慕朱岚暄的为人。同治三年(1864),湘军攻开南京,曾国藩怀念胞弟国华,将其次女许配给了岚暄为孙媳。从此,猪婆大山脚下的树德堂成了高嵋山下白玉堂的亲家。光绪五年(1879)正式成亲时,朱岚暄之次孙朱养斋(字德培)19岁,曾国华次女靓媛已是26岁的大姑娘了。虽然双方年龄相差好几岁,可称“门当户对”。尤其是树德堂添了这位“来自清朝宰相家”的新媳,名气更高了。成亲时,名人赠送的联对,至今还流传在民间。其中曾国荃为侄女赠送的一幅大中堂是:[/SIZE]

    [SIZE=3]       天宫赐福[/SIZE]

    [SIZE=3]曾纪泽为朱养斋妹丈送的对联是:[/SIZE]

    [SIZE=3]   一帘花气香春酒[/SIZE]

    [SIZE=3]   万壑松风捧翠涛[/SIZE]

    [SIZE=3][/SIZE]
    [SIZE=3](原摘今日双峰)[/SIZE]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24
      • 经验3747
      • 文章110
      • 注册2006-05-06
      罗先生写的好。辛苦了。
      王英海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