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员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9
    • 财富1
    • 积分2149
    • 经验214863
    • 文章1822
    • 注册2006-06-29
    人生八苦
    [SIZE=3]佛家有云:人生有八苦[/SIZE]

    [SIZE=3]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盛阴苦[/SIZE]

    [SIZE=3]生[/SIZE]

    [SIZE=3]古往今来究竟有几个人能够真正明白生存的意义呢?[/SIZE]

    [SIZE=3]为何而生?[/SIZE]

    [SIZE=3]如何去生?[/SIZE]

    [SIZE=3]曾经萦绕于心间的疑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淡忘[/SIZE]

    [SIZE=3]并不是我们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SIZE]

    [SIZE=3]而只是岁月让我们变得麻木[/SIZE]

    [SIZE=3]老[/SIZE]

    [SIZE=3]人类精力最旺盛的时期是在12岁左右[/SIZE]

    [SIZE=3]其后我们每年都在步向衰老[/SIZE]

    [SIZE=3]也许从我们开始懂事起[/SIZE]

    [SIZE=3]我们的身体就从来没有年轻过[/SIZE]

    [SIZE=3]而是一天比一天衰老[/SIZE]

    [SIZE=3]病[/SIZE]

    [SIZE=3]这几乎是伴随着人类一生的痛苦[/SIZE]

    [SIZE=3]这仅仅是来自于肉体而已[/SIZE]

    [SIZE=3]但肉体的折磨也会摧残薄弱的意志[/SIZE]

    [SIZE=3]死[/SIZE]

    [SIZE=3]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幻想着长生[/SIZE]

    [SIZE=3]秦皇有派徐福出海寻仙山之例[/SIZE]

    [SIZE=3]汉武有酢术士设坛炼精丹之举[/SIZE]

    [SIZE=3]康熙大帝驾崩之时有:[/SIZE]

    [SIZE=3]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之感叹[/SIZE]

    [SIZE=3]怨憎会[/SIZE]

    [SIZE=3]生活在尘世中的人[/SIZE]

    [SIZE=3]怎能够摆脱世俗的羁绊[/SIZE]

    [SIZE=3]噌、怨、憎、怒、喜、哀……[/SIZE]

    [SIZE=3]如何摆脱[/SIZE]

    [SIZE=3]爱别离[/SIZE]

    [SIZE=3]相聚总是短暂[/SIZE]

    [SIZE=3]而离别才是永恒的[/SIZE]

    [SIZE=3]既是如此[/SIZE]

    [SIZE=3]又何须感叹[/SIZE]

    [SIZE=3]多情自古伤离别[/SIZE]

    [SIZE=3]更那堪冷落清秋节[/SIZE]

    [SIZE=3]求不得[/SIZE]

    [SIZE=3]人生而有欲<BR>有欲必有求[/SIZE]

    [SIZE=3]有求必有不得[/SIZE]

    [SIZE=3]还有一个是五盛阴苦[/SIZE]

    [SIZE=3]既体内的五脏六俯得不到平衡。[/SIZE]

    家潮阳衍凤岗『介福堂』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微信:[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弘经堂[/URL]  [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微号[/URL]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
      • 财富1
      • 积分6013
      • 经验155640
      • 文章5941
      • 注册2006-05-10
      很有启迪啊!
      广新公--庆甫公--文山公--祖绶公房系,...。曾上权。四川宜宾县人。
      QQ,940195785,微信,940195785。手机;15883178835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79 德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3
        • 财富4
        • 积分2887
        • 经验328728
        • 文章3103
        • 注册2005-12-06
        为何而生?

        如何去生?

        是个很重要而现实的问题啊
        曾辉, 湖南怀化麻阳人,德字辈     
         55子集公-56芝公-57室公-60盟鎣公-65贞植公-70传振公-72广重公                                QQ415098910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77
          • 经验20217
          • 文章783
          • 注册2005-04-27
          此八苦乃有人生欲望所驱使也。欲望为人生痛苦之渊薮,无时、无刻、无尽地伴随着你。叔本华经过多年研究东方佛教并结合欧洲哲学,似乎提出三种途径:摒弃、转移、升华来解决这个问题。升华是最高境界,也就凤凰欲火重生、涅磐。撰著《人间词话》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是叔本华的信徒,他最终选择投湖自尽,你说是自绝摒弃还是升华涅磐呢?曾经的王子---释迦牟尼正是也许是最先悟到这个人生问题,所以先于世人成佛。他的信众古今往来有多少修成正果的呢?
          [URL=http://t.sina.com.cn/stazeng]围脖[/URL]、[URL=http://stazeng.blogspot.com/]叁樂觀[/URL]、[URL=http://hi.baidu.com/stazeng]二零零八之夏[/URL]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291
            • 经验9738
            • 文章298
            • 注册2007-09-30
            人生来时不愿来,死时不愿去,这本就是苦.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员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9
              • 财富1
              • 积分2149
              • 经验214863
              • 文章1822
              • 注册2006-06-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殷[/U]发表的内容:[/B]

              此八苦乃有人生欲望所驱使也。欲望为人生痛苦之渊薮,无时、无刻、无尽地伴随着你。叔本华经过多年研究东方佛教并结合欧洲哲学,似乎提出三种途径:摒弃、转移、升华来解决这个问题。升华是最高境界,也就凤凰欲火重...[/QUOTE]
              “摒弃、转移、升华”其实也不用去西方找~欲望过盛当然是带来更大的人生痛苦~之所以同时发两贴~《老子他说》“人生八苦”~两者有中和作用~会给人生另一种启发~【引: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粮食;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
              家潮阳衍凤岗『介福堂』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微信:[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弘经堂[/URL]  [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微号[/URL]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76(繁) 跳动音符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1051
                • 经验33368
                • 文章1040
                • 注册2006-05-08
                感悟!!![em29]
                曾子第七十六代,繁字。南粤客家始祖53派志诚公、54派广渊公房。广东梅州五华客家人。
                E-mail:ulsgjgvah@126.com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77
                  • 经验20217
                  • 文章783
                  • 注册2005-04-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轮[/U]发表的内容:[/B]

                  “摒弃、转移、升华”其实也不用去西方找~欲望过盛当然是带来更大的人生痛苦~之所以同时发两贴~《老子他说》“人生八苦”~两者有中和作用~会给人生另一种启发~【引: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QUOTE]


                  对儒道佛三家的比喻很形象。。。

                  中华文化正是揉合了这三家的精华,所以那些传统的知识分子都很少有“神经病”的[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05.GIF[/IMGA],因为他们可以在这呈现三角形互补的文化氛围中左右逢源,为自己寻找到人生的支撑点。。。

                  [URL=http://t.sina.com.cn/stazeng]围脖[/URL]、[URL=http://stazeng.blogspot.com/]叁樂觀[/URL]、[URL=http://hi.baidu.com/stazeng]二零零八之夏[/URL]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员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9
                    • 财富1
                    • 积分2149
                    • 经验214863
                    • 文章1822
                    • 注册2006-06-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殷[/U]发表的内容:[/B]



                    对儒道佛三家的比喻很形象。。。

                    中华文化正是揉合了这三家的精华,所以那些传统的知识分子都很少有“神经病”的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QUOTE]
                    庆殿兄弟:你说“知识分子”是左右逢源~我不支持~唐朝魏征~他屡易其主~最后跟上李世民当上柬议大夫~有朝臣说魏征不是君子~是个见利忘义、左右逢源的小人~太宗问魏征:大臣们都是这样说你~你自己说是不是小人?魏征说:我是良禽择木,不遇其主~我不是为君主而事~我是为民而事~也是为民而小人君主!同时也表示自己不是忠臣~是个良臣~

                    中华文化何止儒、释、道三家之说啊~~春秋时期就有“百家争鸣”了~![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05.GIF[/IMGA]

                    家潮阳衍凤岗『介福堂』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微信:[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弘经堂[/URL]  [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微号[/URL]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2765
                      • 经验74738
                      • 文章2955
                      • 注册2006-06-17
                      人生太短,也算一苦。[em05][em05]
                      [FLY][GLOW=255,RED,2][B]瑞金旧公房系-75派[/B][/GLOW][/FLY]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677
                        • 经验20217
                        • 文章783
                        • 注册2005-04-27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轮[/U]发表的内容:[/B]

                        庆殿兄弟:你说“知识分子”是左右逢源~我不支持~唐朝魏征~他屡易其主~最后跟上李世民当上柬议大夫~有朝臣说魏征不是君子~是个见利忘义、左右逢源的小人~太宗问魏征:大臣们都是这样说你~你自己说是不是小人...[/QUOTE]


                        我的意思是说那些传统知识分子很少有“神经病”,是因为他们能在这些文化氛围中寻找到不致于犯病的支撑点,而不是说他们的人生、仕途能左右逢源。

                        我那样说中华文化也许有些偏颇,但当今中华大地难道你不认为的确由这三大主流文化所鼎足吗?其它,如诸子百家中韩非子的“法”,在道家的“道”、儒家的“德、仁、义”面前要实行起来似乎还有点勉强,所以只能说他们所占比例微乎。

                        不过,我环看当今世道,我还是十分赞成推行法家之治的。

                        [URL=http://t.sina.com.cn/stazeng]围脖[/URL]、[URL=http://stazeng.blogspot.com/]叁樂觀[/URL]、[URL=http://hi.baidu.com/stazeng]二零零八之夏[/URL]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武城曾氏族谱研究员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9
                          • 财富1
                          • 积分2149
                          • 经验214863
                          • 文章1822
                          • 注册2006-06-29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庆殷[/U]发表的内容:[/B]



                          我的意思是说那些传统知识分子很少有“神经病”,是因为他们能在这些文化氛围中寻找到不致于犯病的支撑点,而不是说他们的人生、仕途能左右逢源。

                          我那样说中华文化也许有些偏颇,但当今中华大地难道...[/QUOTE]
                          庆殿兄弟:[IMGA]http://www.zengshi.net/bbs/images/UBBicon/em05.GIF[/IMGA]传统知识分子其实也有左右逢源存在~而且是多~

                          环观当今~正是需要儒家正统思想啊~“世界大同、和谐共荣”

                          历史是面镜子~嬴政用李斯行法政~从而暴政于民;汉景帝行黄道~内忧外患~杀晁错成历史遗憾;汉武帝行兵法、偏用儒术~国虽强而民穷国虚········贞观大治~康、乾盛世是求“百家争鸣、世界大同、与时俱进、和谐共荣”···

                          我们要学习西人先进,吸收营养,补充自身不足,也着弘扬我们国粹文化,正是真正“中华文化”的精妙——包容!

                          家潮阳衍凤岗『介福堂』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研究会
                          微信:[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弘经堂[/URL]  [URL=http://pro.wwei.cn/Uploads/pro_qrimg/2016/05/24/201605240104248838vazpCn.png]扫我微号[/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5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