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4
    • 财富1
    • 积分615
    • 经验83908
    • 文章1020
    • 注册2010-07-09
    什么是大家
    [SIZE=9pt][b]孔氏世亲人才辈出,该文点击率已超百万,请宗亲们分享:[/b][/SIZE][P][P][ALIGN=center][SIZE=5][b]什么是大家?[/b][/SIZE][/ALIGN][/P][P][ALIGN=center]文/孔和尚[/ALIGN][/P][P][SIZE=4]龙尾蛇头之际,腾讯大寨里好不热闹。在那南海侠客岛上,纠集了一伙五湖四海七十二洞的仙姑野汉。远远望去,有什么孔和尚、赵尼姑、张老道、杨阿訇、袁主教、王牧师、丁翰林、党员外、冉寨主、于掌柜……还有个雄赳赳的厨子叫五岳散人,日日觥筹交错,夜夜杯盘狼藉,口口声声说是要树一面金色大纛,上书“大家”二字,迎风飘洒,即刻渡海北伐,不日直捣阴山,左拥貂蝉右抱飞燕,马踏匈奴手发微博,得意忘形痛饮黄龙耳。[/SIZE][/P][P][SIZE=4]话说孔和尚酒入膏肓,在那大槐树下一梦醒来,冷风吹肾,不禁诱发了职业病:啥叫“大家”啊?这玩意儿得咬文嚼字,先考证一番啊。大旗之上,岂能随便涂鸦?这年头,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太多了。正如鲁迅爷爷教诲的,嘴里明明没有毒牙,脑门上却写着“眼镜王”,那不是摆明了让人家三庹两庹就给震死吗?[/SIZE][/P][P][SIZE=4]查小雷音寺典藏本联共布党史第865卷第28根竹简,“家”字的本意,是屋顶下面有猪也。此乃一个特殊场所,并非指人,也不指家庭、家族。但好好的猪,为什么宅到屋顶下面去了呢?显然是人捣的鬼。于是,“家”就不但指处所,更指与此处所有关的人。孟子讲的“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家”,《礼记》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董仲舒讲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家”,我们现在讲的“政治家科学家艺术家”的“家”,就都跟“宅着的猪”毫无关系了。[/SIZE][/P][P][SIZE=4]与此类似,“大家”二字,本来也不是指人,而是指地。当然,不是咱哥们被强征的那二亩三分盐碱地,而是王公大夫的封地,一般的地方政府都不敢强征的。《尚书》里曰:“以厥庶民,暨厥臣,达大家。”这里的“大家”,就是“老爷家的那好大一片地”的意思。那片地不是随便可以去的,就好比中南海和白宫不能随便进一样。咱不能说:“中南海白宫都是用纳税人的钱维护的,俺是纳税人,所以俺就可以随便去中南海白宫撒尿。”那就是跟“大家”抬杠了。[/SIZE][/P][P][SIZE=4]指地的词儿,往往指着指着,就改为指人了。比如“阁下”“殿下”“麾下”“足下”,本来指的是某个空间所在,但现在谁要那么理解谁是脑残也。再比如“主席”,本来指的是“摆在中间的那把椅子”,但现在官员们开会,谁敢冲着那把空椅子喊主席,那也是找死呢。“大家”二字本来指的是王公大夫的封地,那么自然而然也就改指了封地的主人,意为“王公大夫之家族”了。《左传》曰:“赵大爷、钱二伯、孙三叔、李四舅,皆大家也。”就是这个意思。中学课本里有一篇《孔雀东南飞》,里边那句“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意为“你是官二代”,千万不要误解为“你是人民群众鼓捣出来的孩子”啊。[/SIZE][/P][P][SIZE=4]词义迁移之后,接着就是扩大。赵钱孙李都称大家了,周吴郑王也要瓜分民主。于是,跟王公大夫沾亲带故的,或者有机会推杯换盏的富豪之家,也慢慢尊称“大家”,就好比耍狗熊卖鸡蛋的只要上了央视,一律尊称“老师”。汉朝的中央文件《盐铁论》里说:“往者豪强大家,得管山海之利,采铁石鼓铸,煮盐。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这里的“大家”,不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而是从经济实力上讲的。开个矿山,煮个海盐,攒个富士康、耍个麦当劳,都可以称为“大家”了。[/SIZE][/P][P][SIZE=4]经济实力强的,混进了“大家”,那文化实力强的又眼红了。文人就是靠糟蹋文字活着的,无论多么清纯的黄花好词儿,到了文人手里,一夜就成了熟女。这些翰林啊、举人啊、秀才啊,不等政府批准,就擅自互相吹捧,一个说“拙作浅陋,不入您大家之法眼。”一个说“果真是大家之作,力透纸背也!”于是,“大家”又成了文化界的常用词,动不动就“汉赋四大家”,“元杂剧四大家”。最著名的就是那个千古不朽的“唐宋八大家”,听着很像《岳飞传》里的“八大锤”。孔和尚从小就不明白,古代的文章“大家”那么多,为什么单单突出这八个;这八个里边,唐朝的只有俩,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却有六个。如果分成两桌麻将,都是三打一,那唐朝岂不输惨了?最可疑的,是这宋朝的六个里边,居然老苏家占了三个,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一个没漏网。话说到此,这“唐宋八大家”是谁炮制出来的,可能诸位比我都疑心了。孔和尚打算给方舟子写封信,舟子兄啊,你光顾着韩寒父子二人了,那老苏家父子三人炮制的“大家”一案,蒙了多少莘莘学子、骗了多少僵尸粉粉,你可不能不管啊。[/SIZE][/P][P][SIZE=4]文化界“大家”崛起,其他各界遂纷纷效仿。诗词歌赋有“大家”,那琴棋书画自然也有“大家”。于是吹拉弹唱、刀枪剑戟、煎炒烹炸、坑蒙拐骗,全部产生了“大家”。情形就跟今天的满街“大师”、遍地“砖家”一样一样。正是闹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世上无人不大家。由于“大”跟“小”是相对的,你在能人面前不是大家,但在怂人面前可以是大家;你在外人面前不是大家,但回到家里,在老婆孩子面前可以是大家;你在内行面前不是大家,但在外行面前可以是大家;你在姚明面前可以是围棋大家,在聂卫平面前又可以是篮球大家……终于,每个人都有机会跟上古时代的王公老爷平起平坐,都可以成为“大家”了,这样,就诞生了我们今天最常用的“大家”。唐朝杜荀鹤《重阳日有作》诗曰:“大家拍手高声唱,日未沉山且莫回。”明朝冯惟敏《不伏老》曰:“你我大家,都要秉公守法哩!”鲁迅《祝福》:“大家都叫她祥林嫂。”这里的“大家”,就是不论出身地位能力,阿Q捉虱子,有一个算一个也。[/SIZE][/P][P][SIZE=4]然而,今天最常用的“大家”一词,你也别以为里边没学问。细分其功能,也有诸多的差别。[/SIZE][/P][P][SIZE=4]“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这里的“大家”,是复数第二人称,指“你们”。主持人就是刚刚丢了钻戒失了恋,也得这么说。[/SIZE][/P][P][SIZE=4]而“快把衣服脱了,让大家看看你的三围。”这里的“大家”,是复数第一人称,指“我们”。说话者巧妙地把自己混在了“大家”里边。[/SIZE][/P][P][SIZE=4]“大家扑了上去,把她的衣服给脱了。”这里的“大家”,是复数第三人称,指“他们”。说话者不一定实际参与。[/SIZE][/P][P][SIZE=4]儿歌《丢手绢》里唱的:“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抓住他。”这里的“大家”,则是指“咱们”,是除了“他”以外的所有人。[/SIZE][/P][P][SIZE=4]一方面,“大家”越来越不值钱,仿佛路边的墙、街头的树,谁都可以靠一下、摸一把;但另一方面,“大家”又顽强地沿着其本意,固守着高端内涵。比如古代奴仆曾把主人称为“大家”,《百喻经》和《搜神记》里都有材料。进而,宫内近臣和后妃,为了表示跟皇帝的关系不一般,也管天子叫“大家”。比如唐朝的宦官宰相李辅国,曾经嚣张地对代宗说:“大家弟坐宫中,外事听老奴裁决。”那情形很像掌握黑帮实权的二掌柜,对懦弱无能的大掌柜说:“老大,你只管坐在家里吃喝,一切都听我招呼吧。”直到清朝,曹寅诗中还有这样的句子:“云影觚稜曙色开,鸡鸣问寝大家来。”每个人群都各有其“黑话”,正如各家夫妻在卧室里彼此怎么称呼,外人很难知道一样,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彼此怎么称呼,咱们也不清楚。万民之上的天子,居然跟人民大众拥有相同的称呼,这也算是汉语的一朵奇葩,里面深藏着汉语的某种奥秘吧。[/SIZE][/P][P][SIZE=4]既然皇上也叫“大家”,于是各界高人也都保留了对“大家”的拥有权。作为“大方之家”的简称,“大家”的意思是“大宗师水平的专家”,即在某个领域,成就高、技术全、造诣深、影响远,自成一派,甚至继往开来。比如王杨卢骆,比如鲁郭茅巴老曹,比如牛顿瓦特爱迪生,再比如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SIZE][/P][P][SIZE=4]特别需要单列的是,“大家”二字,连读音都暗藏着玄机。各位可能以为,孔和尚说的只是重音问题吧。指“众人”的时候没有重音,指“大方之家”的时候,“大”字稍重一些,这谁不明白啊?孔和尚要说的,乃是另外一事。中学时候读书,遇到一个“曹大家”,心想古人真逗,怎么会叫这个名字呢,而且还是个女的。于是按习惯去查词典。这一查,才晓得,居然读音是dà gū。[/SIZE][/P][P][SIZE=4]“大家”怎么成了“大姑”呢?原来古代的妻子称公婆为“舅姑”,公公是舅,婆婆是姑,又称“大姑”。《庄子•外物》曰:“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说的就是婆媳冲突。当年女师大风潮中,校长杨荫榆发表《对于暴烈学生之感言》,自称“与此曹子勃谿相向”,鲁迅据此批评她身为教育家,不应该自居婆婆,而把女学生当做童养媳对待。中学生都会背的王建《新嫁娘词》:“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诗中“小姑”是小姑子,而新媳妇要重点伺候的那个“姑”则是婆母,即“大姑”也。而“家”字的发音,《说文解字》曰:“豭省声。”跟今天的普通话是不同的,听着更像“姑”。今天的很多方言里,“家”字的声母仍然是G,而不是J。 所以古代的“家”跟“姑”,发音是相近的,于是婆婆就被称为“大家”。进而,地位尊崇的妇女,也可以被尊称为“大家”。《汉书》作者班超的妹妹班昭,一代女中豪杰,本来就是《汉书》的合作者,又是宫中后妃的教师,《后汉书•列女传》记载她:“博学高才……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因为她的丈夫姓曹,于是史称“曹大家”。历史真是有趣,男人们千辛万苦、想方设法把自己吹嘘成“大家”,却没有一个人公然敢叫“王大家”“李大家”,而妇女中却出了个史上唯一堂堂正正就叫“大家”的。正所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也。[/SIZE][/P][P][SIZE=4]不过现在已经没人管妇女叫“大家”了,皇上也退出中国历史,看来短期难以复辟。“大家”一词发展至今,主要有三个意思。一是“众人”,二是“大方之家”,三是与“小家”相对的“大家庭”。官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经常用“大河没水小河干”的比喻,表扬那些为了“大家”牺牲“小家”的英雄模范,这时的“大家”,代表着“集体”或者“国家”。也有人反对这样的教育,说“小河没水大河也不可能有水”,小家都牺牲了,大家怎么能够存在?双方不是在一个层面对话,所以争论很难有结果。但“大家”一词,却由此仍然获得了“正面”意义。也就是说,不论在哪个层面使用该词,“大家”都是一个绝对微妙的美好词汇,简称“绝妙好词”。[/SIZE][/P][P][SIZE=4]考证完毕,孔和尚卷起竹简,心想腾讯的这个“大家”,“挠头今日意如何”呢?央视有个很牛气的综合节目也叫“大家”,请一些海内外著名大师来指天画地,那含意显然是“大方之家”。云南有一份著名文学期刊也叫《大家》,是近20年来的中国先锋文学重镇。虽然去年爆出过一号多刊的敛财事件受到整顿,但主刊的精英分量仍然不容否定,好多文学大师都云集于彼,显然也属于“大方之家”。孔和尚是撞钟化缘敲木鱼的,于是笨笨地想,腾讯的这个“大家”,是不是应该涵盖面更大一些呢?腾讯网友,数以亿计,遍布神州城乡,来自三教九流,既有大师精英,更多草民屌丝。那么这个“大家”,是不是应该首先从“大众”利益出发,站在大众立场,沟通大众与“大师”,引导大众读懂大师,成为大师,也引导大师走进大众,融入大众,兼顾“大方之家”与“人民群众”,也兼顾“大家”与“小家”。难道咱们中国的“大师”、“大众”和“国家”三者之间,就非得永远处于隔阂、对立和斗争状态不可吗?[/SIZE][/P][P][SIZE=4]走出小雷音寺,万缕阳光,洒满了大槐树。听得远远传来了《毕业歌》的旋律:“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这歌声里的“大家”,又蕴藏着什么意思呢?[/SIZE][/P][/P][P][SIZE=9pt]
    [/SIZE][/P]
    瓯越古国——温州。
    世系未祥。
    QQ1147682416赤胆忠新;
    点击进入我的博客:[url=http://blog.sina.com.cn/cnzzen][color=red][b]赤道中心[/b][/color][/url]
    宗旨:挖掘曾氏的历史文化  弘扬宗圣公的思想文化  圆全球曾氏同宗共祖大团圆大团结之梦。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湖南曾氏77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积分1989
    • 经验221541
    • 文章2058
    • 注册2009-02-08
    [P]多谢分享![/P][P]说文解字之奇文啊![/P]
    先世族谱兵燹无稽——益--贯(明洪武己酉二年旦落常宁县南甲山)---选(湘常宁东乡官庄开基祖)    
    我的QQ:602727577
    家族邮箱:zax@zengshi.net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