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漫笔

6楼
人的一生能有下点文字的东西对后人是最有启示的。 我父母都是教师,教了一辈子书,因为时代原因,也没什么大的教学贡献,好在养活了俩能读书的后人,也很不易了。

我过去也作过一段时间教师,要是现在还在做的话,应该能混上教授了。

大胆写吧,什么大学毕业不毕业都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人对教育和生活的理解。 希望能早日看到你的书的出版1

7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广森[/U]发表的内容:[/B]

令生宗亲:51派浙<渐>?60派纹瑕有一房在三都镇。与纹兴一房,有交流否?你资料还有比同治10年修的更早吗?你支房于何市多久?
有空常联系,我在城郊![/QUOTE]
[SIZE=3]毓源:由广东惠州府興宁县北厢壟归洞留陂移居江西省南康县潭口堡瓦孜塘暂居。葬潭口堡八仙下棋湃,配古氏,其子:传福,字荣福、万福,由南康府南康县潭口堡瓦孜塘移居南昌府义宁州奉乡十六都松林坪砖屋里居焉乾隆己巳年置业下武乡三十三都上田铺西塔居住。清康熙甲寅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寅时生,康熙己亥年九月十九子时殁。葬奉乡十六都松林源卢家庄。配何氏,清康熙甲子年正月二十四日子时生。乾隆丙申年十二月十七日戌时殁。葬奉乡十五都渎坑晏公埚金星乾山。民国己巳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时改葬上田铺西塔祖屋背丑山正针分金。生五子:纪维、纲、经、纶、图。[/SIZE]
8楼
你资料能找到;目前一州七县的都有二套,昨天电悉,同治谱局机械连磨墨机都有.望空交流!
9楼
老师好,学生有礼了



================================================================================
QQ群75826390
10楼
从教30多年了,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1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令生[/U]发表的内容:[/B]

               教坛漫笔    

作为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十八岁从军,后弃戎回乡,从事教育事业至今。参加工作四十余年。其中军营生活6年,乡村教育36年。其前30余年,几乎...[/QUOTE]
 呵呵!     <教坛三十六载>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