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漫笔

楼主
教坛漫笔
               教坛漫笔    

作为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我,十八岁从军,后弃戎回乡,从事教育事业至今。参加工作四十余年。其中军营生活6年,乡村教育36年。其前30余年,几乎是在为生活度日奔波,懵懂无知,毫无点滴文字留存。在后十几年里,由于工作、生活的经历,并充满着生活的睿智,所以爱上了写作,并摸索了一些写作技巧,养成了一种只要发现一个题材,就决不放弃的写作习惯,有的一年完不成,两三年后也要完成。这就是我要写〈教坛漫笔〉的理由之一。

   其二:我已是不惑之年,经历了建国以来的各个时期的人生岁月和风风雨雨的艰辛如楚旅程,为了回顾所走过的历程和从事教育事业的苦涩与甘甜,记叙饱经沧桑的人生旅程,把令人难忘的时代和社会的真实写照如实纪录下来,目的是为后人们留下一些寻味。好让后人们从我这一辈子人中吸取精神营养。

   其三:由于写作不断,所写的文章,陆续增多,已成了一大本。于是便产生想用一本书,把它综合起来,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想来想去,想不出好的书名,起初我想用《教坛写春秋》为书名,后来考虑到40余年里毕竟有6年的军营生活,所以改为〈教坛漫笔〉。其实,我根本不会写什么文章,因为,我既没进过大学门,也不懂文学知识,所写的文章,既不是散文、小说之类,更不成什么体裁,只不过是在课余和饭后将生活中的一些感悟凝于笔端。随手写出的一些没有一定的形式的文章。

   其四、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30余年的教师,可谓是桃李满天下,如果没有一点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没有留下片言只字,该说是一个人一生的遗憾吧!因为后人无法从你的一辈子的工作中看到真正属于你的事业精华,后人无法获得营养和教育。在教育这方热土,我虽然没有令人羡慕的荣誉,没有惊人的创举,但在教学生涯中的甜酸苦辣却使我令人难忘。所以,我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即将退休之前,出版这本书。

    其五、我的文章有:教育教学论文、基层教育教学工作动态报道、生活杂记、园丁风采、指导学生习作和摄影获奖作品、教坛往事、难忘的军营生活、家乡风光摄影图片,共16万余字。

其六、我这本书,所集结的文章,虽然不能给人,给同仁起到某种指导作用,也没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的特征,但能给人带来潜移默化,抛砖引玉,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尊敬的族人长辈、同辈、晚辈文豪、有才之士者等:你们好!我想在此借助你们的文才,愿看后,敬请多多地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因我的水平有限,尤其是书名〈教坛漫笔〉能否修改为更恰切些。谢谢!

                                       晚辈:令生书言

                                             2009,4,
1楼
令生宗亲:51派浙<渐>?60派纹瑕有一房在三都镇。与纹兴一房,有交流否?你资料还有比同治10年修的更早吗?你支房于何市多久?
有空常联系,我在城郊!
2楼
你笔耕不舍很让我敬佩,希望能够有机会向你请教.
3楼
向你致意! 当"岁月如歌''吧,实实在在地告诉后人,怎么为两餐找出路,不惜违心.....你能介绍一下现在教什么?有著作?  网上能看到? 谢谢.
4楼
理解,感动!
我家就是教师窝子,我的父母、姐姐、伯父、叔叔、姑姑、堂姐、堂兄共有十位教师,我非常了解教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人生。
你的《教坛漫笔》不一定很精彩,但一定很真实感人。书出来之后,我争取当第一批读者!
5楼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句我赞同啊。。。因为父亲也是名教师~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620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