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的故乡

楼主
大禹的故乡
  江原县就是后来的广柔县、僰道县、晋原县,现在的大邑县、崇州市。
 
  广柔县(大邑县、崇州市)在汶川县绵虒镇之南大邑,邛崃市临邛镇之北。郦道元 北魏《水经注》沫水 卷三十六、李锡书编修的《汶川志略》、祝世德在《大禹志》中,都有清楚详细的记载。根本就不存在任何争议。

  汶山郡的机关曾经设置在汶川、茂汶、理县、都江堰。
 
杨雄 汉《蜀纪(蜀王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
 
谯周 晋《蜀本纪》载:“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
 
郦道元 北魏《水经注》载:“广柔县石纽乡,禹所生也”。沫水出广柔(大邑县、崇州市西南)徼外,(大邑县、崇州市)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沫水又东,迳开刊县(邛崃市西),故平乡也,晋初置。沫水又东迳临邛南(邛崃市临邛镇,广柔县南)。而东出于江原县(崇州市南江原镇,新津县)也。东入于江
 
僰道县是西魏553年(废帝二年),于汉江原县地(大邑县、崇州市),侨置犍为郡及僰道县。隋大业三年(607年)(一说大业二年),废僰道县入新津。
公元671年(唐咸亨二年)割晋原县(大邑县、崇州市)西部置大邑县。
 
《元和郡县志》李吉甫 唐 古地理书之存于今者,此为最古,今存四十卷,遗七卷半 禹,汶山广柔县人,生于刳儿坪。禹生处名刳儿坪,至县治五里。
 
罗泌 宋《路史》云:“石纽在汶山西番界龙冢山之原。鲧,汶山广柔县人也,纳有莘氏女,岁二月,以六月六日生于僰道(汉江原县,现在的大邑县、崇州市)之石纽乡,所谓刳儿坪,长于西羌,西夷之人也”。
 
李锡书编修的《汶川志略》考察,清初,广柔城址尚依稀可寻,社稷坛犹宛然残存,故曰“广柔治在今治(绵虒)之南大邑坪”。
 
祝世德在《大禹志》中则更加明确地肯定广柔县在今汶川县南大邑坪。
1楼
  《祟庆县志》(以下简称《县志》)说,崇庆县在夏、商、周三代属古蜀部和蜀国,崇州地区为成都附近之乡邑。前206年,西汉王朝在蜀郡大江(金马河)以西和大邑苏场以北地区,设立了江原县,这是崇州地区建县的开始。《县志》的叙述是正确的。
 
  汉高祖五年(前202),平定巴蜀。今大邑县区域为江原县、临邛县地。
  西汉地节三年(公元前67年)设广柔县,属蜀郡。
 
  大禹生于:西夷(四川西部)僰道汶山(汶川县南部、大邑(临邛)县、崇州市西北部之间的山)石纽村(大邑(临邛)县北、崇州市崇阳镇西北的山区)之石穴(古代有人生活过的大岩石山洞)。
 
  大禹出生的石穴,相当于现在的夏季避暑别墅。石穴应该在大邑县的晋原镇、悦来镇、青霞镇,崇州市的关东乡、道明镇、公议乡一带。
 
  大禹的爷爷白马,字熙,封于崇,今四川崇州市崇阳镇北白马乡、东北崇坪镇,崇邑遗址已经找到。时间不详,崇白马约30岁左右,崇鲧约10岁左右。
 
  但一直没有找到,大禹出生的石穴。

  颛顼与邹屠氏女的儿子骆明,骆明的儿子白马,是大禹的爷爷,字熙,封于崇(今四川崇州市崇阳镇北白马乡,崇邑遗址已经找到)。白马、白、马、崇等氏、崇鲧、大禹都是他的后代。DNA-Y检测,中国9.3%的人,四川汉族中有10.9%(341人中的37人),羌族15.2%、藏族7.9%的人是,大禹祖父崇白马的后代(崇氏O1)。现在还有白马羌族、白马藏族、崇阳(崇邑南)镇、白马庙、白马乡、白马河、崇河、崇坪等,因为骆明、崇鲧、大禹,都是尧、舜手下的朝廷官员,长期不在四川崇州市。
 
  大禹丁未年6月初6甲戌日(前1754年),就诞生在大邑县北的石穴,崇州市西北,相当于现在的夏季避暑别墅。历史上属汶山郡管理,郡*曾经设置在汶川、茂汶等地。名禹,号文命,字密。帝尧在位17年,71载(虚岁,戊午夏生)春,戊辰年,前1733年,舜赐姒姓。是年季夏(6月),赐名禹,封于潍水,是为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西南。是年仲冬辛日(应该是丑)成婚(11月初8辛丑),4日即入朝。前1731年二月,启诞生于高密县西南。前1730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发生在高密县西南潍水边,时启周岁。舜摄位8载冬,帝尧80载,前1724年,治水功成,封河南省豫州,赐夏后氏。前1738年,17岁随父崇鲧治水3年,前1733年仲冬-前1724年冬,负责治水10年,计治水13年。帝尧81载,戊寅年,前1723年,子启已九龄(虚岁),乃相与(涂山憍、启)入汶川石纽乡(今白马乡)拜谒家庙(白马庙)。
 
 
  这些正确的历史记载,在隋朝以后,就已经没有人能够知道了。不存在伪造的可能。
 
2楼
学习收藏了,谢谢楼主!
3楼
  这些正确的历史记载,在隋朝以后,就已经没有人能够知道了。可以清楚的看到:
 
  郦道元(466或472--527)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字善长,范阳(今河北涿县)人。他清楚的知道,广柔(大邑县、崇州市)在邛崃市临邛镇之北。
 
  梁、陈、西魏、北周、隋朝的历史学家,知道僰道县(大邑县、崇州市)是汉江原县地。
 
  《元和郡县图志》为唐李吉甫所撰。吉甫,字弘宪,赵郡赞皇(今河北赞皇)人。他根本就不知道广柔县(大邑县、崇州市)就是晋原县(大邑县、崇州市)。
 
  宋代罗泌《路史》记载:"鲧……汶山广柔人也。……生禹于僰道之石纽乡,所谓刳儿坪者……"。他根本就不知道广柔县(大邑县、崇州市)就是僰道县,就是大邑县、崇庆府(崇州市)。
 
  五代后晋《旧唐书•地理志》记载:"汶川,汉绵篪县地,属蜀郡。晋置汶川县。后周移汶川于广阳县齐州置,即今治地。玉垒山在县东北四里。石纽山,亦在县界。永徽二年,废汶川县并入。"
 
 
  石纽山,亦在县界。汶山、石纽山,都应该在汶川县、崇州市之间的苟家乡一带。地图:
 

http://www.lvyou114.com/MapPhoto/2007319164944.jpg
4楼
大禹生于:
西夷僰道县(大邑县、崇州市)
汶山(汶川县、崇州市之间的山)
石纽乡(崇州市的苟家乡一带)
 
石纽村之石穴。一直找不到。
 
  希望高人提供帮助!
 
5楼
应该都是传说吧,远古的事情本来就没有文字记载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781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