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曾恨老人致敬

楼主
向曾恨老人致敬
感动  感动
1楼
[P]请介绍一下老人家的事迹呀。光有主题没有内容,宗亲们那里知道为什么要致敬,又因何感动呢?[/P]
2楼
[SIZE=3]全国独一无二的“解放军庙”位于惠安崇武镇西沙湾.1949年9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兵团司令员叶飞率领的28军84师251团的官兵,分乘六艘木帆船来到崇武镇的西沙湾,准备参加解放金门的战役。
  当时有27名战士住在曾恨的家里,当时的曾恨还是一个13岁的小姑娘。在一次敌机轰炸时,是战士们把小曾恨救了出来。
   从此,小曾恨边和解放军战士结下了不解之缘.令她痛不欲生的是,这27名战士去前线打仗,结果无一生还……
  古朴的崇武人,历来对英雄奉祀如神。纪念戚继光将士的“和寮宫”就在崇武。1949年9月17日的那一天,共有24名解放军战士在西沙湾畔为民捐躯,在遭遇敌袭的傍晚,崇武支前办派员前去处理遗体,老百姓也纷纷涌向那里,流着眼泪为烈士整容,并就地将他们隆重安葬。群众在“和寮宫”旁的沙冢边盖了一间12平米的房子为庙,在房子里摆上24位烈士的牌位,上书“廿四君灵位”,用来祭典。以供长期纪念。从此,民间尊奉他们为“廿四大人”   在小庙修好的第二天早上,母亲就带着小曾恨来上香。
  从此,曾恨天天来祭拜恩人,每年除夕,曾恨还要和母亲来为这些烈士守岁。
   后来便是曾恨带着子女来……
   在后来1996年建好“解放军烈士庙”时,又将三位并不在西沙湾阵亡的解放军也“请”来,原本的“廿四大人”变成了“廿七大人”
  曾恨总觉得那方小小的牌位无法满足她对解放军的怀念。她把母亲给她的梳妆盒改成一个神龛,用泥土塑了一尊解放军像,用笔画上五官和红五星、红领章,又把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纸条贴在泥像的胸前。   对烈士的怀念,使她产生了一个更新的愿望,他在烈士面前许下重愿:此生要建一个更大的庙,来供奉这些烈士。
  文革期间,“和寮宫”和“廿七君灵位”以及曾恨捏的解放军泥像被扫除一空,曾恨也被告知:不要再去烧香上供品了,因为解放军是不信神的。但她仍然在凌晨或深夜悄悄来祭奠。在她心中,这些不知姓名的解放军战士就像神一样,是她生命的支柱。
  为了建庙,曾恨省吃俭用地积攒了四五万元。在得到允许后,她丢下生意,把母亲留下的金链、金手镯卖掉,把房契抵押,又四处奔波,筹集捐款。
   1996年秋天,曾恨的“解放军庙”终于建成。这是座既无僧无尼、也无佛无神的庙,庙中央端端正正地摆放着27尊解放军塑像以及当年他们所乘的木帆船的模型。她住在庙里,每天早早地起床,在供桌前摆上清茶、供品,然后烧一柱香,默祈“国泰民安”。
  宫宇背山面海,气势恢宏。宫前建有三亭,中亭曰“观潮亭”,亭额“海天幽雅”,柱联“蜂峰灵麓碧波朝圣庙,龟蛇雄踞蓝舸成奇观。”盖宫宇背依蜂峰山,前临大海,左有龟 ,其状若龟;右有白崎,其形似蛇。柱联概括了宫宇所处地理形胜。左亭曰“望海亭”,柱联“望海峡思江山一统,登古城盼同胞团圆”。右亭曰“烈士亭”,柱联“海韵千秋回壮曲,心香一瓣谒忠魂。”和寮宫内有泉州名士王爱琛先生所书额匾多方:“威镇海疆”、“湖寮胜景”、“西山古迹”、“保境安民”等。廿七君宫内塑有廿七位解放军坐像,绿军装红帽徽,形象辉明。额匾“天下第一奇庙”,乃解放军某部所赠,宫内匾额碑铭多方,“千秋浩气”,“万古英灵”,“海天一绝”等。旁建有烈士纪念馆,馆前筑烈士纪念碑。宫宇独特,又地处滨海,风景秀丽,故游客众多,香火旺盛。(榆光) [/SIZE]
3楼
太伟大了。。。。。。。。。。。。。
4楼
[P]真想不到曾氏有这么伟大的人。。[/P]
5楼
真的好感动.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