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昭演[/U]发表的内容:[/B]
以字论字:
“耂”+“子”=“孝” ,“耂”同“老”,即上老下子为之“孝”。其意鲜明:老携子、子承老,孝的责任是双向的,也可以理解为“老”对“更老(或指先祖)”的往上单向,而子对老孝也...[/QUOTE]
[B][SIZE=4]演公拆字解字,弘扬孝道。[/SIZE][/B][EM41] [B][SIZE=4]真不愧为宗圣参公思想的忠实继承者。[/SIZE][/B]
《孝经》,陸氏 序録云:“孔子为弟子曾参说孝道,因明天子庶人五等之孝。”何休称“孔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后来遭秦焚烬,至汉于是有古今二家之学。唐初猶行孔安国、郑康成之注。明皇於先儒注中,採其允当者,作注解,到天宝二年,注成并颁行天下。现有注疏本,即用明皇注,宋邢昺疏。这大概就是《孝经》一书的源流吧。